一种克氏原螯虾规模化稻田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0223发布日期:2021-01-24 07:4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繁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规模化稻田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克氏原螯虾喜掘穴,在性成熟交配后的雌亲虾需爬上离水面20cm左右的陆地掘穴进洞,完成排卵、受精和幼体发育的过程。在本发明之前,克氏原螯虾的繁殖稻田多为在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宽4-5m、深1m的大环沟,在稻田田埂顶部四周围拦防逃塑料膜。然而,这样的繁殖稻田,不仅因大环沟面积占比高而影响稻田水稻生产,而且稻田田埂随时暴露给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离水掘穴进洞而导致田埂垮塌,同时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离水掘穴进洞不受限制,无法按计划生产虾苗,虾苗规模化生产难于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规模化稻田繁育方法,以解决克氏原螯虾虾苗规模化生产难于实现的问题。
[0004]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克氏原螯虾规模化稻田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面积≥1800

的稻田,稻田田埂加固加高至高出稻田田面50cm以上;(2)沿稻田田埂内侧开挖宽1.0m、深1.0-1.2m的小环沟,从小环沟底部垂直围拦一圈防逃塑料膜,防逃塑料膜高出稻田田埂顶部30cm以上;(3)平整小环沟以内的稻田田面作为繁育区;(4)水稻种植季节时在繁育区种植水稻,非水稻种植季节在繁育区种植水草;水稻或水草种植方法为:繁育区四周2m宽的区域不种植水稻或水草,余下区域从外至内每种植3m宽的水稻或水草隔开2m宽再种植3m水稻或水草,以此类推,种满余下区域,水稻种植株行距为15cm
×
13cm,保持每亩稻田种植水稻13000篼以上;(5)待水稻或水草定根生长时保持繁育区田面水深15cm,放养克氏原螯虾亲虾入田,每平方米投放个体重30-35g的亲虾20-25尾,雌雄比例2∶1;(6)不需要克氏原螯虾产苗时保持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15cm以上,不让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上繁育区掘穴进洞;(7)需要克氏原螯虾产苗时,采取在1天内快速排水的方法排干稻田里的水,并维持5-7天,逼迫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上繁育区掘穴进洞,然后在1天内快速加水至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15cm以上,让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完成排卵、受精和幼体发育的过程;(8)快速加水至浸没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15cm以上后,按亲虾培育方法正常投饲管理90天,然后每块稻田设置5-10个虾笼试捕虾苗,发现捕捞到虾苗且虾苗量逐渐增多时大量设置虾笼捕捞虾苗。
[0005]
本发明克氏原螯虾规模化稻田繁育方法,既能稳定稻田水稻生产,又保护稻田田
埂免遭损坏,实现克氏原螯虾虾苗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克氏原螯虾规模化稻田繁育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7]
实施例1本发明克氏原螯虾规模化稻田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面积2000

的稻田,稻田田埂加固加高至高出稻田田面80cm;(2)沿稻田田埂内侧开挖宽1.0m、深1.2m的小环沟,从小环沟底部垂直围拦一圈防逃塑料膜,防逃塑料膜高出稻田田埂顶部50cm;(3)平整小环沟以内的稻田田面作为繁育区;(4)水稻种植季节在繁育区种植水稻,非水稻种植季节在繁育区种植水草;水稻或水草种植方法为:繁育区四周2m宽的区域不种植水稻或水草,余下区域从外至内每种植3m宽的水稻或水草隔开2m宽再种植3m水稻或水草,以此类推,种满余下区域,水稻种植株行距为15cm
×
13cm,保持每亩稻田种植水稻15000篼;(5)待水稻或水草定根生长时保持繁育区田面水深15cm,放养克氏原螯虾亲虾入田,每平方米投放个体重35g的亲虾20尾,雌雄比例2∶1;(6)不需要克氏原螯虾产苗时保持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25cm,不让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上繁育区掘穴进洞;(7)需要克氏原螯虾产苗时,采取在1天内快速排水的方法排干稻田里的水,并维持6天,逼迫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上繁育区掘穴进洞,然后在1天内快速加水至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25cm,让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完成排卵、受精和幼体发育的过程;(8)快速加水至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25cm后,按亲虾培育方法正常投饲管理90天,然后每块稻田设置8个虾笼试捕虾苗,发现捕捞到虾苗且虾苗量逐渐增多时大量设置虾笼捕捞虾苗。
[0008]
实施例2本发明克氏原螯虾规模化稻田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面积1800

的稻田,稻田田埂加固加高至高出稻田田面60cm;(2)沿稻田田埂内侧开挖宽1.0m、深1.0m的小环沟,从小环沟底部垂直围拦一圈防逃塑料膜,防逃塑料膜高出稻田田埂顶部60cm;(3)平整小环沟以内的稻田田面作为繁育区;(4)水稻种植季节在繁育区种植水稻,非水稻种植季节在繁育区种植水草;水稻或水草种植方法为:繁育区四周2m宽的区域不种植水稻或水草,余下区域从外至内每种植3m宽的水稻或水草隔开2m宽再种植3m水稻或水草,以此类推,种满余下区域,水稻种植株行距为15cm
×
13cm,保持每亩稻田种植水稻16000篼;(5)待水稻或水草定根生长时保持繁育区田面水深15cm,放养克氏原螯虾亲虾入田,每平方米投放个体重30g的亲虾25尾,雌雄比例2∶1;(6)不需要克氏原螯虾产苗时保持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20cm,不让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上繁育区掘穴进洞;(7)需要克氏原螯虾产苗时,采取在1天内快速排水的方法排干稻田里的水,并维持5
天,逼迫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上繁育区掘穴进洞,然后在1天内快速加水至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20cm,让交配后克氏原螯虾雌亲虾完成排卵、受精和幼体发育的过程;(8)快速加水至稻田繁育区田面水深20cm后,按亲虾培育方法正常投饲管理90天,然后每块稻田设置5个虾笼试捕虾苗,发现捕捞到虾苗且虾苗量逐渐增多时大量设置虾笼捕捞虾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