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遵义山区酿酒用有机高粱与辣椒的复合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93139发布日期:2021-02-20 14:2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遵义山区酿酒用有机高粱与辣椒的复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作物多样性种植是重要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在实现作物绿色有机种植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将禾本科类的粮食作物与茄科类的蔬菜作物间作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被证实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能有效地控制作物病虫害,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降低化肥农药施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户经济收入。在贵州遵义地区,禾本科类作物酿酒用高粱和茄科类作物辣椒是两种重要的主导性经济作物,但两作物生长和生育期重叠度高,受耕地面积限制,在权衡两种作物种植的耕地分配上存在两难。更重要的是,部分地区连年种植同一作物,连作障碍问题突出,对赤水河流域农田面源污染和农产品的绿色有机生产构成威胁。因此,将两种作物进行科学间作和轮作结合的复合种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缺乏相关的技术方案和种植方法。本发明针对这一现实需求,结合遵义的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农业资源特点,通过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原理的灵活运用,创新并提供遵义地区酿酒用有机高粱与辣椒的复合种植方法,促进赤水河流域农业的可持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遵义山区酿酒用有机高粱与辣椒的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两方面内容: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和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所述的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包括
[0004]
依据地块的宽度确定种植地块类型:沿等高线方向宽度大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一类种植地块,宽度小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二类种植地块;
[0005]
根据种植地块类型选择种植方式:第一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种植,第二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
[0006]
所述的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和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
[0007]
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有机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带状间作,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间作时有机高粱2-4行,有机辣椒4-10行,有机高粱与辣椒的种间行距为60cm;高粱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单株;当地块沿着等高线宽度在3.5-8.0m之间,且不足2个间作带幅时,高粱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中间,辣椒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上下两侧;
[0008]
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
[0009]
梯带型间作:每个梯带地块仅种植一种作物,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地块上相间种植,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上相间种植,梯带间以篱梗或土坎相连;
[0010]
梯带型轮作:相邻年际间,对每个梯带地块上种植的高粱和辣椒进行轮换种植;种
植时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高粱行距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行距55cm,株距28cm,每穴单株。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类种植地块、第二类种植地块为山区坡耕地。
[0012]
本发明中,作物品种选择在当地生态适应性强、产量和品质优势明显,经济效益髙,种植面积较大的地方优势品种。另外,选择耐阴性较强的辣椒品种。土壤耕作、育苗及移栽,有机肥施用等常规技术参数,参照当地规范化有机高粱和有机辣椒的种植栽培管理要求和方法执行。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通过复合种植后作物种间的互利作用,改善作物群体内的通风透光,减少有机高粱和有机辣椒的病害和虫害,提高对土壤养分、光照等农业资源的利用,促进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
[0015]
2、缓解用地矛盾,降低连作障碍,保障地区主导性经济作物的稳定生产和持续供应;
[0016]
3、针对性强,适应于梯地和坡地,有效地降低了作物多样性种植的复杂性,便于管理和机械化操作,增强其在山地条件下的可操作性,同时有机地整合了间作和轮作的优势,有利于作物多样性种植技术在山地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0017]
4、有利于降低高粱株高,增加高粱茎秆的应力恢复性,减少风力在群体内的传导和聚积,从而增强高粱的抗倒伏性;
[0018]
5、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规模应用潜力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1
[0021]
一种遵义山区酿酒用有机高粱与辣椒的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两方面内容: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和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所述的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包括
[0022]
依据地块的宽度确定种植地块类型:沿等高线方向宽度大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一类种植地块,宽度小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二类种植地块;
[0023]
根据种植地块类型选择种植方式:第一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种植,第二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
[0024]
所述的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和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
[0025]
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有机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带状间作,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间作时有机高粱2行,有机辣椒4行,高粱与辣椒的种间行距为60cm;高粱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单株;当地块沿着等高线宽度在3.5-8.0m之间,且不足2个间作带幅时,高粱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中间,辣椒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上下两侧;
[0026]
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
[0027]
梯带型间作:每个梯带地块仅种植一种作物,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地块上相间种植,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上相间种植,梯带间以篱梗或土坎相连;梯带型轮作:
[0028]
相邻年际间,对每个梯带地块上种植的高粱和辣椒进行轮换种植;种植时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高粱行距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行距55cm,株距28cm,每穴单株。
[0029]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种植地块和第二类种植地为山区坡耕地。
[0030]
作物品种选择在当地生态适应性强、产量和品质优势明显,经济效益髙,种植面积较大的地方优势品种。另外,选择耐阴性较强的辣椒品种。土壤耕作、育苗及移栽,有机肥施用等常规技术参数,参照当地规范化有机高粱和有机辣椒的种植栽培管理要求和方法执行。
[0031]
实施例2
[0032]
一种遵义山区酿酒用有机高粱与辣椒的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两方面内容: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和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所述的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包括
[0033]
依据地块的宽度确定种植地块类型:沿等高线方向宽度大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一类种植地块,宽度小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二类种植地块;
[0034]
根据种植地块类型选择种植方式:第一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种植,第二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
[0035]
所述的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和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
[0036]
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有机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带状间作,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间作时有机高粱4行,有机辣椒10行,高粱与辣椒的种间行距为60cm;高粱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单株;当地块沿着等高线宽度在3.5-8.0m之间,且不足2个间作带幅时,高粱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中间,辣椒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上下两侧;
[0037]
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
[0038]
梯带型间作:每个梯带地块仅种植一种作物,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地块上相间种植,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上相间种植,梯带间以篱梗或土坎相连;梯带型轮作:相邻年际间,对每个梯带地块上种植的高粱和辣椒进行轮换种植;种植时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高粱行距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行距55cm,株距28cm,每穴单株。
[0039]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种植地块和第二类种植地为山区坡耕地。
[0040]
实施例3
[0041]
一种遵义山区酿酒用有机高粱与辣椒的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两方面内容: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和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所述的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包括
[0042]
依据地块的宽度确定种植地块类型:沿等高线方向宽度大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一类种植地块,宽度小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二类种植地块;
[0043]
根据种植地块类型选择种植方式:第一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种植,第二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
[0044]
所述的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和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
[0045]
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有机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带状间作,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间作时有机高粱4行,有机辣椒6行,高粱与辣椒的种间行距为60cm;高粱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单株;当地块沿着等高线宽度在3.5-8.0m之间,且不足2个间作带幅时,高粱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中间,辣椒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上下两侧;
[0046]
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
[0047]
梯带型间作:每个梯带地块仅种植一种作物,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地块上相间种植,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上相间种植,梯带间以篱梗或土坎相连;
[0048]
梯带型轮作:相邻年际间,对每个梯带地块上种植的高粱和辣椒进行轮换种植;种植时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高粱行距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行距55cm,株距28cm,每穴单株。
[0049]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种植地块和第二类种植地为山区坡耕地。
[0050]
实施例4
[0051]
一种遵义山区酿酒用有机高粱与辣椒的复合种植方法,包括两方面内容: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和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所述的地块适配模式选择包括
[0052]
依据地块的宽度确定种植地块类型:沿等高线方向宽度大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一类种植地块,宽度小于3.5m的地块划分为第二类种植地块;
[0053]
根据种植地块类型选择种植方式:第一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种植,第二类种植地块选择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
[0054]
所述的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和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其中,
[0055]
有机高粱与辣椒连块型间作复合种植:有机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带状间作,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间作时有机高粱3行,有机辣椒4行,高粱与辣椒的种间行距为60cm;高粱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的行间距为55cm,株距为28cm,每穴单株;当地块沿着等高线宽度在3.5-8.0m之间,且不足2个间作带幅时,高粱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中间,辣椒位于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的上下两侧;
[0056]
有机高粱与辣椒梯带型间轮作复合种植,包括
[0057]
梯带型间作:每个梯带地块仅种植一种作物,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地块上相间种植,高粱和辣椒在相邻梯带上相间种植,梯带间以篱梗或土坎相连;
[0058]
梯带型轮作:相邻年际间,对每个梯带地块上种植的高粱和辣椒进行轮换种植;种植时高粱和辣椒均采用育苗移栽,种植行向平行于等高线,高粱行距55cm,株距为28cm,每穴双株;辣椒行距55cm,株距28cm,每穴单株。
[0059]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类种植地块和第二类种植地为山区坡耕地。
[006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0061]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
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