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鳖虾生态种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69075发布日期:2021-02-26 14:16阅读:70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稻鳖虾生态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目前常年使用量在130万吨左右。在一些水稻高产地区,每年使用农药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kg,有的甚至超过450kg,过量使用,利用率低(30%左右)的问题,十分严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
[0003]
目前,稻田养殖虾和鳖最常用的养殖方法是鳖虾稻共作,生产上虾和鳖的饲养最常用的养殖方法是工厂化养殖、温室大棚养殖和池塘养殖等,这些养殖技术的共性在于高密度养殖,而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水体污染、养殖出的虾和鳖食用品质不高,且在生态养殖时,鳖的成活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鳖虾生态种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稻鳖虾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选择水源充足、排灌便利的稻田,开设环沟,并在环沟四周筑好防逃墙;
[0008]
s2、在稻田内灌水,并检测水的含盐量,控制水的含盐量低于千分之五;
[0009]
s3、投放幼鳖,每亩稻田投放200-300只,在投放前确保连续三天为晴天,且温度均在25度以上;
[0010]
s4、投放幼虾,每亩稻田投放5000-7000只幼虾;
[0011]
s5、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播种,5月下旬进行水稻插秧,每亩稻田控制秧苗5500-6200丛,且呈多排等距插放,相邻两排秧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55cm;
[0012]
s6、10月下旬进行水稻收割,收割结束后可进行少量鳖虾捕捉,次年4月中旬放完稻田内水,全面捕捞鳖虾。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鳖虾养殖期间,对稻田内添加喂养饲料,其中,先投放鳖饲料,时间间隔30-40分钟后再投放虾的饲料。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稻鳖虾共生养殖期间可在每亩稻田内追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40-60kg,并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
[00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沟沟深为0.4-0.5m,防逃墙的高度为0.6-0.8m,在稻田内设置用于插秧机及收割机进出的通槽。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稻田内水位保持在8-12cm,每半个月加水一次,高温季节时,加深水位在15-18cm,暴雨天气式及时降低水位。
[001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每月用聚维酮碘和15mg/l生石灰水交替全沟泼洒,且
在每亩稻田内安装有个诱虫灯。
[001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每月对水中含盐量进行一次检查,若含盐量超过千分之五,及时更换稻田内水。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新颖,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虾稻种养方式,大量的减少了田间改造工程量、投入量,这样使得基本保持原有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有效的实现了共生互利的作用和全田种稻鳖虾的目的,同时鳖虾产生的肥料可对水稻生长提供养料,提高水稻生长效果,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实施例一
[002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稻鳖虾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
s1、选择水源充足、排灌便利的稻田,开设环沟,并在环沟四周筑好防逃墙,所述环沟沟深为0.4m,防逃墙的高度为0.8m,在稻田内设置用于插秧机及收割机进出的通槽,稻田内水位保持在8cm,每半个月加水一次,高温季节时,加深水位在15cm,暴雨天气式及时降低水位;
[0024]
s2、在稻田内灌水,并检测水的含盐量,控制水的含盐量低于千分之五,每月对水中含盐量进行一次检查,若含盐量超过千分之五,及时更换稻田内水;
[0025]
s3、投放幼鳖,每亩稻田投放200-300只,在投放前确保连续三天为晴天,且温度均在25度以上;
[0026]
s4、投放幼虾,每亩稻田投放5000-7000只幼虾,对稻田内添加喂养饲料时,先投放鳖饲料,时间间隔30分钟后再投放虾的饲料;
[0027]
s5、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播种,5月下旬进行水稻插秧,每亩稻田控制秧苗5500-6200丛,且呈多排等距插放,相邻两排秧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55cm,每月用聚维酮碘和15mg/l生石灰水交替全沟泼洒,且在每亩稻田内安装有个诱虫灯,在稻鳖虾共生养殖期间可在每亩稻田内追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40kg,并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
[0028]
s6、10月下旬进行水稻收割,收割结束后可进行少量鳖虾捕捉,次年4月中旬放完稻田内水,全面捕捞鳖虾。
[002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虾稻种养方式,大量的减少了田间改造工程量、投入量,这样使得基本保持原有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有效的实现了共生互利的作用和全田种稻鳖虾的目的,同时鳖虾产生的肥料可对水稻生长提供养料,提高水稻生长效果,实用性强。
[003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温室中的甲鱼长期在28℃的情况下生长,而水产养殖的温差又不能超过3℃,因此在投放前确保连续三天为晴天,且温度均在25度以上。
[003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对稻田内添加喂养饲料时,先投
放鳖饲料,时间间隔30-40分钟后再投放虾的饲料,主要用于防止鳖抢食虾饲料导致虾无法进食,影响生长效果。
[003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稻田选用是,凡是黏土田,水源充足,保水力强,水质、环境不受污的稻田,都可用来做稻虾共作生态循环种养殖。
[0033]
实施例二
[0034]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稻鳖虾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s1、选择水源充足、排灌便利的稻田,开设环沟,并在环沟四周筑好防逃墙,所述环沟沟深为0.45m,防逃墙的高度为0.7m,在稻田内设置用于插秧机及收割机进出的通槽,稻田内水位保持在10cm,每半个月加水一次,高温季节时,加深水位在17cm,暴雨天气式及时降低水位;
[0036]
s2、在稻田内灌水,并检测水的含盐量,控制水的含盐量低于千分之五,每月对水中含盐量进行一次检查,若含盐量超过千分之五,及时更换稻田内水;
[0037]
s3、投放幼鳖,每亩稻田投放200-300只,在投放前确保连续三天为晴天,且温度均在25度以上;
[0038]
s4、投放幼虾,每亩稻田投放5000-7000只幼虾,对稻田内添加喂养饲料时,先投放鳖饲料,时间间隔35分钟后再投放虾的饲料;
[0039]
s5、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播种,5月下旬进行水稻插秧,每亩稻田控制秧苗5500-6200丛,且呈多排等距插放,相邻两排秧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55cm,每月用聚维酮碘和15mg/l生石灰水交替全沟泼洒,且在每亩稻田内安装有个诱虫灯,在稻鳖虾共生养殖期间可在每亩稻田内追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45kg,并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
[0040]
s6、10月下旬进行水稻收割,收割结束后可进行少量鳖虾捕捉,次年4月中旬放完稻田内水,全面捕捞鳖虾。
[004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虾稻种养方式,大量的减少了田间改造工程量、投入量,这样使得基本保持原有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有效的实现了共生互利的作用和全田种稻鳖虾的目的,同时鳖虾产生的肥料可对水稻生长提供养料,提高水稻生长效果,实用性强。
[004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温室中的甲鱼长期在28℃的情况下生长,而水产养殖的温差又不能超过3℃,因此在投放前确保连续三天为晴天,且温度均在25度以上。
[004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对稻田内添加喂养饲料时,先投放鳖饲料,时间间隔30-40分钟后再投放虾的饲料,主要用于防止鳖抢食虾饲料导致虾无法进食,影响生长效果。
[004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稻田选用是,凡是黏土田,水源充足,保水力强,水质、环境不受污的稻田,都可用来做稻虾共作生态循环种养殖。
[0045]
实施例三
[0046]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稻鳖虾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s1、选择水源充足、排灌便利的稻田,开设环沟,并在环沟四周筑好防逃墙,所述环沟沟深为0.5m,防逃墙的高度为0.6m,在稻田内设置用于插秧机及收割机进出的通槽,稻田内水位保持在12cm,每半个月加水一次,高温季节时,加深水位在18cm,暴雨天气式及时降
低水位;
[0048]
s2、在稻田内灌水,并检测水的含盐量,控制水的含盐量低于千分之五,每月对水中含盐量进行一次检查,若含盐量超过千分之五,及时更换稻田内水;
[0049]
s3、投放幼鳖,每亩稻田投放200-300只,在投放前确保连续三天为晴天,且温度均在25度以上;
[0050]
s4、投放幼虾,每亩稻田投放5000-7000只幼虾,对稻田内添加喂养饲料时,先投放鳖饲料,时间间隔40分钟后再投放虾的饲料;
[0051]
s5、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播种,5月下旬进行水稻插秧,每亩稻田控制秧苗5500-6200丛,且呈多排等距插放,相邻两排秧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55cm,每月用聚维酮碘和15mg/l生石灰水交替全沟泼洒,且在每亩稻田内安装有个诱虫灯,在稻鳖虾共生养殖期间可在每亩稻田内追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60kg,并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
[0052]
s6、10月下旬进行水稻收割,收割结束后可进行少量鳖虾捕捉,次年4月中旬放完稻田内水,全面捕捞鳖虾。
[005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虾稻种养方式,大量的减少了田间改造工程量、投入量,这样使得基本保持原有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有效的实现了共生互利的作用和全田种稻鳖虾的目的,同时鳖虾产生的肥料可对水稻生长提供养料,提高水稻生长效果,实用性强。
[005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温室中的甲鱼长期在28℃的情况下生长,而水产养殖的温差又不能超过3℃,因此在投放前确保连续三天为晴天,且温度均在25度以上。
[005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对稻田内添加喂养饲料时,先投放鳖饲料,时间间隔30-40分钟后再投放虾的饲料,主要用于防止鳖抢食虾饲料导致虾无法进食,影响生长效果。
[005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稻田选用是,凡是黏土田,水源充足,保水力强,水质、环境不受污的稻田,都可用来做稻虾共作生态循环种养殖。
[005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5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