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1293发布日期:2021-03-09 12:0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2.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培和基质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即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
3.根据中国专利号cn107439363a公开的一种无土栽培蔬菜种植架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的配合设置,可以很方便的将固定板通过竖杆固定连接在固定框上,从而方便了种植架的安装与维修,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竖杆和横杆的设置,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使固定板固定的更牢固,避免了固定板脱落,方便了种植架的使用,但是不能均匀的添加培养液。
4.根据中国专利号cn107439363a公开的一种无土栽培蔬菜种植架用于解决由于种植架的使用率较高,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损坏,但是现在的种植架维修比较麻烦的问题。根据中国专利号cn107439363a公开的一种无土栽培蔬菜种植架通过竖杆和横杆的设置,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使固定板固定的更牢固,避免了固定板脱落,方便了种植架的使用,但是不能均匀的添加培养液,不易进行小规模的种植,不便于进行管理收割。
5.综上所述,不能均匀的添加培养液,不易进行小规模的种植,不便于进行管理收割。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种植装置,解决了不能均匀的添加培养液,不易进行小规模的种植,不便于进行管理收割的问题。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植装置,包括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种植装置,所述立柱的内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栽培装置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栽培装置的内腔正面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栽培装置的正面中部位置开设有进口。
8.优选的,所述种植装置包括种植板,所述种植板的顶部两侧设置有阻挡机构,所述种植板的顶部位于阻挡机构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种植板的顶部开设有培养托槽,所述培养托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筛网,所述种植板的顶部左侧中部位置开设有流通槽,所述种植板的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通管,所述流通槽的底部与连通管连通,培养液通过连通管进入培养托槽内进行培养,使得培养液能够均匀的分布,流通槽通过
表面的流通培养使其更易吸收,固定筛网使种子固定便于生长。
9.优选的,所述栽培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箱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位于隔板的左侧设置有供电仓,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位于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水池。
10.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右端两侧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滑槽的右端底部设置有防护件,所述滑槽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膨胀件,所述膨胀件靠近防护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片,所述卡紧片的中部与防护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块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阳光照射时,膨胀件膨胀使得防护件收缩,卡紧片固定在卡槽内,使得空气进行流通,膨胀件收缩时,防护件能够进行保护。
11.优选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镶嵌轴,所述外壳的底部位于镶嵌轴的两侧设置有转动块,所述外壳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结合板,所述结合板的两侧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块,所述结合板的顶部位于复位块的两侧设置有凸块。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靠近衔接杆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助推架,助推架协助摆动板的移动且限制了移动的范围,便于进行回缩。
13.优选的,所述培养托槽的底部与连通管连通。
14.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连通有导流管。
1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靠近衔接杆的一端与助推架固定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7.(一)、该种植装置,设置了种植装置、栽培装置、排液管,栽培装置通过排液管,实现了定量添加培养液,不会出现浪费得情况,便于进行均匀的添加培养液,方便了小规模的种植,进行管理收割较为便捷。
18.(二)、该种植装置,设置了助推架,助推架放置于在助推槽内,使得助推架的移动进行了限制,连接杆的弧形结构,使得摆动板的摆动较为便利,便于助推架进行带动,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发生。
19.(三)、该种植装置,通过受力板的底部具有半圆弧,使得受力板的支撑较为固定,增大了接触面,从而增加支撑力使装置不易出现损坏,底板使得衔接杆稳固,衔接杆上的转弧进一步提高了摆动板的移动,使得装置移动产生的震动减轻。
20.(四)、该种植装置,通过顶板连通的导流管使工作时,培养液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提高种植物的活性,隔板进一步的提供支持的同时使得培养液不易因移动出现散落,对供电仓于蓄水池进行一些的密封。
21.(五)、该种植装置,设置了凸块,凸块的顶部为弧形,减小了接触面积,使得接触时不易对装置造成损伤,影响种植的效率,复位块对凸块的顶升,增加了凸块的自身强度,避免了弯曲或断裂,延长了使用的时间。
22.(六)、该种植装置,通过镶嵌轴与转动块的转动,使得外壳倾斜,可有效的增大阳光的照射面积,倾斜的同时紧密贴合,结合板进一步的提高了外壳的强度。
23.(七)、该种植装置,设置了膨胀件,通过阳光照射时,膨胀件膨胀使得防护件收缩,卡紧片固定在卡槽内,进一步增大了空气进行流通,避免了种植时细菌的感染,膨胀件收缩时,防护件为透明材料制成,使得收起时也可接收阳光的照射。
24.(八)、该种植装置,通过通气孔在防护件升起时进行空气的流通,卡槽使得膨胀件的膨胀收缩便于在滑槽内通过夹紧片固定,避免了意外的发生,防护块可有效的提高种植物的吸收,便于进行清理。
25.(九)、该种植装置,通过培养托槽内的固定筛网为种植物的生长通过了方向,成长得更加茂盛,连通管的分布避免了培养液过于集中,不利于种植物的吸收,流通槽使得种植板能够充分进行培养。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栽培种植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的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种植装置;11、种植板;12、流通槽;13、连通管;14、培养托槽;15、防护结构;151、防护块;152、滑槽;153、膨胀件;154、通气孔;155、卡紧片;156、卡槽;157、防护件;16、固定筛网;17、阻挡机构;171、外壳;172、转动块;173、镶嵌轴;174、结合板;175、复位块;176、凸块;2、立柱;3、栽培装置;31、箱体;32、顶板;33、支撑机构;331、受力板;332、摆动板;333、连接杆;334、衔接杆;335、助推架;336、底板;34、供电仓;35、固定槽;36、隔板;37、蓄水池;4、排液管;5、进口;6、水泵;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34.实施例一:
35.如图1-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种植装置,包括栽培装置3,栽培装置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2,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种植装置1,立柱2的内部设置有排液管4,栽培装置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7,栽培装置3的内腔正面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6,栽培装置3的正面中部位置开设有进口5。
36.其中,种植装置1包括种植板11,种植板1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阻挡机构17,种植板11的顶部位于阻挡机构1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15,种植板11的顶部开设有培养托槽14,培养托槽14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筛网16,种植板11的顶部左侧中部位置开设有流通槽12,种植板11的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通管13,流通槽12的底部与连通管13连通。
37.使用时,从进口5注入培养液,在种植板11上的培养托槽14内放入种植物的种子,启动水泵6,培养液通过水泵6通过立柱2内的排液管4进入种植板11内的连通管13,从而进入流通槽12与培养托槽14内,培养托槽14内的固定筛网16为种植物的生长通过了方向,成长得更加茂盛,连通管13的分布避免了培养液过于集中,不利于种植物的吸收,流通槽12使得种植板能够充分进行培养,栽培装置1通过排液管4,实现了定量添加培养液,不会出现浪费得情况,便于进行均匀的添加培养液,方便了小规模的种植,进行管理收割较为便捷,通过万向轮7进行种植的移动。
38.实施例二:
39.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栽培装置3包括箱体31,箱体3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35,箱体31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顶板32,箱体3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33,箱体31的内腔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36,箱体31的内腔底部位于隔板36的左侧设置有供电仓34,箱体31的内腔底部位于隔板3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水池37。
40.使用时,从进口5注入培养液,在种植板11上的培养托槽14内放入种植物的种子,启动水泵6,培养液通过水泵6通过立柱2内的排液管4进入种植板11内的连通管13,从而进入流通槽12与培养托槽14内,培养托槽14内的固定筛网16为种植物的生长通过了方向,成长得更加茂盛,连通管13的分布避免了培养液过于集中,不利于种植物的吸收,流通槽12使得种植板能够充分进行培养,栽培装置1通过排液管4,实现了定量添加培养液,不会出现浪费得情况,便于进行均匀的添加培养液,方便了小规模的种植,进行管理收割较为便捷,通过万向轮7进行种植的移动,蓄水池37中有培养液,供电仓34进行供电,顶板32连通的导流管使工作时,培养液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提高种植物的活性,隔板36进一步的提供支持的同时使得培养液不易因移动出现散落,对供电仓34与蓄水池37进行一些的密封。
41.实施例三:
42.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防护机构15包括防护块151,防护块15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152,滑槽152的右端两侧内壁开设有卡槽156,滑槽152的右端底部设置有防护件157,滑槽152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膨胀件153,膨胀件153靠近防护件15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片155,卡紧片155的中部与防护件157固定连接,防护块151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154。
43.其中,阻挡机构17,包括外壳171,外壳17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镶嵌轴173,外壳171的底部位于镶嵌轴173的两侧设置有转动块172,外壳171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结合板174,结合板174的两侧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块175,结合板174的顶部位于复位块175的两侧设置有凸块176。
44.其中,支撑机构33包括受力板331,受力板331的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板336,底板336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杆334,衔接杆334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摆动板332,摆动板332靠近衔接杆33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3,衔接杆334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助推架335。
45.使用时,从进口5注入培养液,在种植板11上的培养托槽14内放入种植物的种子,启动水泵6,培养液通过水泵6通过立柱2内的排液管4进入种植板11内的连通管13,从而进
入流通槽12与培养托槽14内,培养托槽14内的固定筛网16为种植物的生长通过了方向,成长得更加茂盛,连通管13的分布避免了培养液过于集中,不利于种植物的吸收,流通槽12使得种植板能够充分进行培养,栽培装置1通过排液管4,实现了定量添加培养液,不会出现浪费得情况,便于进行均匀的添加培养液,方便了小规模的种植,进行管理收割较为便捷,通过万向轮7进行种植的移动,蓄水池37中有培养液,供电仓34进行供电,顶板32连通的导流管使工作时,培养液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提高种植物的活性,隔板36进一步的提供支持的同时使得培养液不易因移动出现散落,对供电仓34与蓄水池37进行一些的密封,助推架335放置于在助推槽内,使得助推架335的移动进行了限制,连接杆333的弧形结构,使得摆动板332的摆动较为便利,便于助推架335进行带动,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发生,受力板331的底部具有半圆弧,使得受力板331的支撑较为固定,增大了接触面,从而增加支撑力使装置不易出现损坏,底板336使得衔接杆334稳固,衔接杆334上的转弧进一步提高了摆动板332的移动,使得装置移动产生的震动减轻,凸块176的顶部为弧形,减小了接触面积,使得接触时不易对装置造成损伤,影响种植的效率,复位块175对凸块176的顶升,增加了凸块176的自身强度,避免了弯曲或断裂,延长了使用的时间,镶嵌轴173与转动块172的转动,使得外壳171倾斜,可有效的增大阳光的照射面积,倾斜的同时紧密贴合,结合板174进一步的提高了外壳的强度,阳光照射时,膨胀件153膨胀使得防护件157收缩,卡紧片155固定在卡槽156内,进一步增大了空气进行流通,避免了种植时细菌的感染,膨胀件153收缩时,防护件157为透明材料制成,使得收起时也可接收阳光的照射,通气孔154在防护件157升起时进行空气的流通,卡槽156使得膨胀件153的膨胀收缩便于在滑槽152内通过夹紧片155固定,避免了意外的发生,防护块151可有效的提高种植物的吸收,便于进行清理
46.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