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2467发布日期:2021-02-09 19:0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植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领域,特别是一种种植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增大,传统的土地种植蔬菜、花果等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大棚和无土栽培孕育而生,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传统的植物培栽在种子育苗阶段,需要采用育苗盘进行育苗,然后再进行移植和栽培,传统的育苗盘安装、移动较为不方便,清洗不便,给重复使用带来麻烦,因此现有技术中开发了一次性的种植棉片,现有一次性种植棉片多为将种子放进一次性定植杯中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包装成本高、运输成本高、种植棉层需泡水种植,容易长藻,且仅适用于大菜种子,微菜种子,多为种子与种植棉层分开销售,消费者需要自己播种,不但耗费人力,播种均匀性也难以保证。另一种一体式种子棉方式是将种子夹在2层种植棉层之间,这种方式种子难以突破顶层种植棉层,且需泡水种植,存在种子易腐烂,发芽率低,易长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种植片,解决现有种植棉片易长藻,种子难以突破顶层棉片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植片,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可溶层、固定层和种植棉层,所述固定层上设有多个放置通孔,所述种植棉层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吸水条,种植棉层固定在固定层的下表面,所述可溶层固定在固定层的上表面。
[0005]
进一步,所述固定层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钩件,所述可溶层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线圈,所述钩件与线圈相互配合。可溶层与固定层通过钩件和线圈的配合关系进行固定,可溶层和固定层之间并不是紧密的固定,平放时多个钩件共同支撑可溶层,进而使得可溶层和固定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在种植发芽的早期阶段,该部分空间保证了热量和空气的相互流通,使得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能够在放置通孔之间均匀分布,保证植物种子的顺利萌发。
[0006]
进一步,所述放置通孔在固定层上呈网格分布,所述钩件设置在放置通孔之间的间隔上。钩件设置在放置通孔之间,固定层的边缘可不设置钩件,防止钩件在边缘裸露,对周围造成划伤,另外设置在放置通孔侧边的钩件相当于围栏的作用,防止放置通孔内的植物种子从中脱离。
[0007]
进一步,所述钩件包括固定杆和弯钩杆,所述固定杆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固定层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弯钩杆连接,所述弯钩杆穿过线圈。固定杆倾斜设置使得弯钩杆钩住线圈后,线圈难以从弯钩杆上脱离。
[0008]
进一步,所述固定层轴线两边的钩件相对设置。钩件关于轴线对称分布,更有利于线圈与弯钩杆的配合,即使有一侧的线圈与弯钩杆相脱离,但是由于两个侧边的固定杆的倾斜方向相反,另一边的线圈则难以在同方向上进行脱离。
[0009]
进一步,所述线圈的垂放长度大于钩件的高度,所述线圈的数量大于钩件的数量。自然平放栽培时,线圈的底端垂放至固定层或放置通孔内,垂放下来的线圈能够进一步加快水分向可溶层的扩散。
[0010]
进一步,所述固定层为塑料层,所述可溶层为水溶线制成的可溶层。固定层为塑料层,不吸收水分,水分也难以通过,种植棉层上的水分只能通过放置通孔向上挥发扩散,使得放置通孔的所在空间区域水分更加集中,更有利于植物种子的萌发。
[0011]
进一步,所述种植棉层上表面与固定层点焊连接。
[0012]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种植棉层和可溶层分别设置在固定层的两侧面上,两层将植物种子固定在固定层的放置通孔内,有效的防止种子四处散落,种植棉层上的吸水条能够将种植槽内部的营养液进行引流,并吸收至种植棉层,营养液在种植棉层上均匀分布,吸水条的设置避免了种植棉层的长期泡水,减少了种植棉层上的长藻现象。
[0014]
2.本发明使用时,将植株的种子预先固定在放置通孔内,种植棉层上的营养液分布均匀后,与在种植棉层上直接挖设放置孔相比,本发明栽培时,放置通孔内只有底层种植棉层具有水分,放置通孔的侧壁为固定层,不具有水分,因此,种植萌发后,植物的根系在底面沿竖直方向进行生长,避免了幼苗的根系是向侧面生长的情况,进而使得最终培育的幼苗根系整齐统一,方便后续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分栽培养。
[0015]
3.本发明中,上层为可溶层,栽培时,种植海绵上的水分不断通过放置通孔向上挥发扩散,最终被可溶层吸收,可溶层慢慢溶化,无需人工手动将可溶层撕掉,节省人工,可溶层溶化的过程中,种子萌发,可溶层溶化后不影响种子发芽相上生长。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种植片的结构图。
[0017]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种植片的分解图。
[0018]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可溶层背面的结构图。
[0019]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层的结构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0021]
1、可溶层;11、线圈;
[0022]
2、固定层;21、放置通孔;22、钩件;221、固定杆;222、弯钩杆;
[0023]
3、种植棉层;31、吸水条;
[0024]
4、植物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6]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一种种植片,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可溶层1、固定层2和种植棉层3,可溶层1为水溶层,水溶层由水溶线制成,固定层2为薄层的塑料片,固定层2下表面与种植棉层3进行热熔点焊连接,种植棉层3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吸水条31,固定层2上设有多个呈网格分布的放置通孔21,固定层2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钩件22,可溶层1的下表面设
有多个线圈11,钩件22与线圈11相互配合。
[0027]
本实施例中,可溶层1、固定层2和种植棉层3均为长方形的薄板,吸水条31竖直设置在种植棉层3的侧边上,本实施例中只设置了一个吸水条31,吸水条31的数量也可以多个,均匀固定在种植棉层3的周边设置。可溶层1与固定层2通过钩件22和线圈11的配合关系进行固定,可溶层1和固定层2之间并不是紧密的固定,平放时多个钩件22共同支撑可溶层1,进而使得可溶层1和固定层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在种植发芽的早期阶段,该部分空间保证了热量和空气的相互流通,使得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能够在放置通孔21之间均匀分布,保证植物种子4的顺利萌发。
[0028]
多个钩件22设置在放置通孔21之间的间隔上。钩件22设置在放置通孔21之间,固定层2的边缘可不设置钩件22,防止钩件22在边缘裸露,对周围造成划伤,另外设置在放置通孔21侧边的钩件22相当于围栏的作用,防止植物种子4脱离放置通孔21。本实施例中,固定板的侧边边缘位置不设置钩件22,其它放置通孔21的侧边上均设有两个钩件22,网格结构的交点处也设置有钩件22。
[0029]
钩件22包括固定杆221和弯钩杆222,固定杆221倾斜设置,固定杆221的底端与固定层2连接,固定杆221的顶端与弯钩杆222连接,弯钩杆222穿过线圈11。固定杆221倾斜设置使得弯钩杆222钩住线圈11后,线圈11难以从弯钩杆222上脱离。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21和弯钩杆222为一体结构,固定层2为长方形,固定层2的长轴轴线将固定层2分成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上的钩件22相对设置,关于固定层2的长轴轴线对称分布,两个区域的固定杆221倾斜朝向固定层2的轴线。对称分布的钩件22更有利于线圈11与弯钩杆222的配合,即使有一侧的线圈11与弯钩杆222相脱离,但是由于两个侧边的固定杆221的倾斜方向相反,另一边的线圈11则难以在同方向上进行脱离。
[0030]
线圈11的垂放长度大于钩件22的高度,线圈11的数量大于钩件22的数量。自然平放栽培时,线圈11的底端垂放至固定层2或放置通孔21内,垂放下来的线圈11能够吸收种植棉层3上的水分,加快水分向可溶层1的扩散。固定层2为塑料层,不吸收水分,水分也难以通过,种植棉层3上的水分只能通过放置通孔21向上挥发扩散,使得放置通孔21的所在空间区域水分更加集中,更有利于植物种子4的萌发。
[0031]
本发明制作时,将种植棉层3通过点焊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层2的下表面,之后在放置通孔21内放置植物种子4,最后在固定层2的上表面覆盖上可溶层1,并使得钩件22穿过可溶层1上的线圈11,并勾住,形成一次性的一体化种植片,在工厂制作时,即可将植物种子固定到种植片内,避免消费者自己播种的麻烦,节省了人力,且一体化的设计也方便种植片的运输。
[0032]
栽培时,将种植片放置在种植槽上,种植槽内通营养液,而种植棉层3上的吸水条31向下延伸至营养液内,将营养液均匀的分布到种植棉层3上,种植棉层3不与营养液直接接触,避免种植棉层3长藻,同时放置孔内的植物种子4只有底面吸水水分或营养液,植物种子4在生根发芽时,一般生产成竖直方向的根系,已有的一些种植棉片中,植物种子4一般是直接放置在种植棉片挖设的凹槽内,种植萌发时,植物幼苗的根系有可能向侧边进行生长,影响植物幼苗的进一步分栽培养,通过本发明栽培生长的植物幼苗,根系在底面上沿垂直方向进行生长,最终培育的幼苗根系整齐统一,方便后续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分栽培养;在植物萌发的过程中,水分不断的挥发扩散,可溶层1在慢慢的溶解,可溶层1完全溶化
后,不会影响植物种子4的萌发顶出,使得植物种子4能够顺利的生长。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或“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34]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