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用整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02642发布日期:2021-03-26 15:3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用整地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小麦条播机,尤其涉及一种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用整地机构。


背景技术:

2.小麦条播机是江苏稻麦轮作区作物种植关键装备之一。小麦播种时期存在茬口衔接矛盾突出、稻茬田黏重土壤耕种难、秸秆量大还田处理难、旱作易发渍害等诸多区域性问题作业难度较大。同时稻麦轮作区不同地区、不同茬口、不同品种生产方式及机械化技术差异大,进一步加大了小麦高效性能播种装备研究难度。目前适于江苏稻麦轮作区小麦条播机的类型较少,一些特有的区域性关键技术难题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亟需研究适于江苏稻麦轮作区小麦播种技术。
3.由于江苏省稻麦轮作区水稻秸秆量大,秸秆主要采取旋耕混拌还田方式,一方面会导致秸秆残茬富集耕作浅表层,造成架种、晾种;另一方面稻茬田土壤含水率高、土壤黏重,单一旋耕难以细碎土壤,定位定深施肥播种等入土部件容易堵塞,造成漏播、断条,难以实现精量施肥播种。
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大量的研究者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例如,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胡志超等提出了“免耕洁区播种”新模式,实现机具一次下地完成秸秆捡拾切碎、播种、施肥、覆盖等多道作业工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了适应稻茬田的气力式大型宽幅智能播种机,可实现24行播种作业,采用了智能控制与防堵监测系统,实现播量自适应调整;姜堰市新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了1zsb型埋茬耕整施播机收获稻谷同时切碎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可一次完成松土除茬、翻埋稻草和条播施肥,覆土镇压的复式作业。
5.随着我省小麦精量排种技术、播种联合作业技术的突破和机具的应用推广,彻底破解了传统免耕播种装备在作业时存在的挂草壅堵、架种和晾种等难题,小麦条播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现有机具对稻茬田黏重土壤播种作业适应性不足,存在作业成本高、碎土效果差、容易拥堵等问题,并且种肥精量排种技术以及机具智能化技术水平仍较低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刚刚起步,作业效率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用整地机构。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用整地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由前往后依次安装有卧式浅层旋耕机构、浮动碎土整平机构、立式深层破茬机构;
8.卧式浅层旋耕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前部下方,用于对浅层土壤进行前进方向上的破茬与碎土;
9.浮动碎土整平机构,浮动安装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的后方,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可绕着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向后摆动或向前复位用于对土壤表层进行仿形碎土与整平;
10.立式深层破茬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的后方,用于对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进行竖向旋转式的破茬与碎土。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牵引机械连接的悬挂装置,所述机架的后部两侧安装有用于行走与支撑的地轮装置,所述机架的后部还安装有可上下调节高度用于支撑小麦条播机的可调支撑装置。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两旋耕支架,两所述旋耕支架上转动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卧式旋耕装置,所述卧式旋耕装置的上部罩有固定在所述旋耕支架上的根茬挡土罩,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连接在所述根茬挡土罩上,所述旋耕支架上还安装有旋耕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旋耕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卧式旋耕装置横向转动对浅层土壤进行破茬与碎土。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卧式旋耕装置包括横向转动安装在所述旋耕支架上的旋耕刀轴,所述旋耕刀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耕座,所述旋耕座的外周均布有多个用于纵向破茬与碎土的旋耕刀。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包括碎土整平装置,所述碎土整平装置转动安装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的后部,所述碎土整平装置的顶端与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之间还连接有使得所述碎土整平装置向后摆动或向前复位的浮动调节装置。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碎土整平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安装横梁,所述安装横梁的下端沿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碎土梳齿,多个所述碎土梳齿的后方对应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安装横梁上的整平挡土板,所述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摆架,所述安装摆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上,所述浮动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安装摆架与卧式浅层旋耕机构之间带动所述安装摆架向后摆动或向前复位。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浮动调节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上的压簧内座和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摆架上的压簧外座,所述压簧内座套装在所述压簧外座内且两者之间压装有带动所述安装摆架向后摆动或向前复位的调节压簧。
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下方的立式破茬架,所述立式破茬架上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立式破茬装置,所述立式破茬架上还安装有的破茬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破茬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立式破茬装置水平转动对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进行破茬与碎土。
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式破茬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破茬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破茬刀架,所述破茬刀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朝向切土方向设置的两深耕破茬刀,所述深耕破茬刀的旋耕深度大于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的旋耕深度。
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深耕破茬刀的刀刃至刀背的厚度逐渐增大,且所述深耕破茬刀由顶端自上而下依次向外下方弯曲延伸之后向内弯曲延伸而成。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为提高种床土壤疏松程度、提升作业稳定性和降低作业成本,开发卧立组合式土壤整理部件,卧式浅层旋耕机构可以对浅层土壤进行破茬与碎土,即实现对水稻根茬切
碎与碎土的功能,用于保证良好种床环境;而立式深层破茬机构可以为浅层与深层进行破茬与碎土,对运动的土块进行无支持切割,以坎切为主,一方面可以防止刀片缠绕草,另一方面刀片不起翻土作用,形成原位耕整碎土处理技术方案,满足江苏典型地区水稻

小麦轮作种植制度和农业要求;
22.2、在卧式浅层旋耕机构与立式深层破茬机构之间增设浮动碎土整平机构,可以实现三次碎土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碎土效果明显更佳,并且将二次破茬作业前土壤被整平,不会出现土壤堆积等现象;且通过调节压簧来实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的自适应调节,可以实现仿形碎土与整平,可以有效避免过渡壅土。
附图说明
23.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从侧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从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一;
29.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卧式浅层旋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浮动碎土整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立式深层破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立式深层破茬机构的仰视图;
33.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二;
34.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开沟施肥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浮动覆土镇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浮动式覆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
38.100

机架;101

三点悬挂;102

地轮安装架;103

行走地轮;104

支撑杆;105

支撑脚;106

安装孔;107

滑座;108

锁销;
39.200

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1

旋耕支架;202

根茬挡土罩;203

旋耕刀轴;204

旋耕座;205

旋耕刀;206

液压马达;207

液压油管;
40.300

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1

安装横梁;302

碎土梳齿;303

整平挡土板;304

安装摆架;305

压簧内座;306

压簧外座;
41.400

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1

立式破茬架;402

破茬液压驱动装置;403

破茬刀架;404

耕破茬刀;
42.500

开沟施肥播种机构;501

开沟固定架;502

施肥管;503

开沟器;504

施肥口;505

播种管;506

开沟器;507

播种口;
43.600

浮动覆土镇压机构;601

覆土架;602

浮动覆土板;603

轴座;604

转轴;605

覆土板拉簧;606

镇压转臂;607

浮动镇压轮;608

镇压轮拉簧;609

调节螺杆;610

螺纹杆座。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45.如图1至图4所示,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单体,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由前往后依次安装有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开沟施肥播种机构500、浮动覆土镇压机构600。本装置可依次完成旋耕

破茬

开沟

播种施肥

镇压,可作为适应于江苏省水旱轮作区轻间型窄行原位播种单体,实现稻茬田黏重土壤的高性能复式播种作业。使用时,播种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播种单体安装在机具平台上与牵引拖拉机连接,实现多行作业。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固定在所述机架100的前部下方,用于对浅层土壤进行前进方向上的破茬与碎土;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浮动安装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的后方,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可绕着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向后摆动或向前复位用于对土壤表层进行仿形碎土与整平;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固定在所述机架100上且位于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的后方,用于对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进行竖向旋转式的破茬与碎土;所述开沟施肥播种机构500对应安装在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的后方,包括用于对土壤进行开沟与施肥的开沟施肥装置和两用于对土壤进行开沟与播种的开沟播种装置,两所述开沟播种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开沟施肥装置的后方用于实现播种

施肥

播种间隔式的播种方式,且所述开沟施肥装置的开沟施肥深度低于两所述开沟播种装置的开沟播种深度用于实现浅播种深施肥的播种方式;所述浮动覆土镇压机构600浮动安装在所述开沟施肥播种机构500的后方,包括浮动式覆土装置和浮动可调式镇压装置,所述浮动式覆土装置与所述开沟施肥播种机构500对应用于对施肥、播种后的沟槽进行仿形覆土,所述浮动可调式镇压装置位于所述浮动式覆土装置的后方用于对覆土后的沟槽表面进行仿形压实。
46.参见图1和图2,所述机架100作为下述机构直接或间接连接安装的基体;所述机架100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机具平台或牵引拖拉机连接的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采用三点悬挂101,所述机架100的后部两侧安装有用于行走与支撑的地轮装置,所述地轮装置包括地轮安装架102,所述地轮安装架102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地轮安装架102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行走地轮103,两所述行走地轮103位于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的两侧,用于对小麦条播机进行整体支撑,方便机具行走;所述机架100的后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可上下调节高度用于支撑小麦条播机的可调支撑装置,所述可调支撑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04,所述支撑杆10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105,所述支撑杆10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06,两所述安装孔106分别位于顶端与底端,所述机架100的两侧设置有滑座107,所述支撑杆104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座107内,所述滑座107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安装孔106内对应安装有锁销108,当机具不作业在场地停靠时,锁销108穿过所述定位孔以及位于顶端的所述安装孔106,此时支撑脚105接触到地面,用于支撑机具,当机具作业时,锁销108穿过所述定位孔以及位于底端的所述安装孔106,此时支撑脚105不接触地面,此时机具中各个机构可以进行正常作业。
47.为提高种床土壤疏松程度、提升作业稳定性和降低作业成本,建立卧式浅层+立式
深层土壤整理系统,研究稻茬土机械化原位耕整碎土处理技术,分析土壤条件、结构尺寸、布置距离及运动参数对土壤整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开发卧立组合式土壤整理部件,形成原位耕整碎土处理技术方案,满足江苏典型地区水稻

小麦轮作种植制度和农业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48.参见图5,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的作用是为了对浅层土壤进行破茬与碎土,即实现对水稻根茬切碎与碎土的功能,用于保证良好种床环境;但是一次旋耕作业后,存在土壤凸块较大、底层土壤未扰动等问题,而为了保证施肥和播种作业顺畅,因此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的基础上增设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对运动的土块进行无支持切割,以坎切为主,一方面可以防止刀片缠绕草,另一方面刀片不起翻土作用,在实现播前种床整理的同时,也符合农艺要求要求;且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的立式碎土方式可明显降低播种机的作业重心,进而提升作业稳定性。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的动刀方向与前进方向平行,而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的动刀方向为旋转式的,与前进方向不同面,因此组合后可以多方向、多角度的破茬与碎土,因此,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与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组合后的播前种床整理的效果更佳。
49.参见图5和图6,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的两旋耕支架201,两所述旋耕支架20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两所述旋耕支架20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卧式旋耕装置,所述卧式旋耕装置的上部罩有固定在所述旋耕支架201上的根茬挡土罩202,所述根茬挡土罩202罩将所述卧式旋耕装置的上部、前部、左右侧部包围,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连接在所述根茬挡土罩202的后部,所述根茬挡土罩202的后部通过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包围,所述旋耕支架201上还安装有旋耕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旋耕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卧式旋耕装置横向转动对浅层土壤进行破茬与碎土。所述卧式旋耕装置包括横向转动安装在所述旋耕支架201上的旋耕刀轴203,所述旋耕刀轴203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旋耕支架201上,所述旋耕支架201兼作轴承座,所述旋耕刀轴203上固定安装有两旋耕座204,所述旋耕座204的外周均布有多个用于纵向破茬与碎土的旋耕刀205,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旋耕座204上安装有四个旋耕刀205,两组旋耕刀205的旋耕宽度与后续施肥、播种宽度对应。
50.所述旋耕液压驱动装置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耕支架201上的液压马达206,所述液压马达206上连接有液压油管207,所述液压马达206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耕刀轴203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马达206的动力通过液压油管207来自牵引拖拉机液压动力输出系统,极大简化播种机结构,传动系统简单,机构布置简洁,提高可靠性。作业时,利用拖拉机液压动力输出系统驱动所述旋耕刀轴203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旋耕刀205对水稻根茬切碎,同时碎土。所述根茬挡土罩202控制抛起的根茬和土壤流向,进一步破碎土壤,并将碎茬和土壤均匀混合还田,在实现播前种床整理的同时,也符合少耕要求。
51.参见图5、图8和图9,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下方的立式破茬架401,所述立式破茬架401上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立式破茬装置,所述立式破茬架401上还安装有的破茬液压驱动装置402,所述破茬液压驱动装置402驱动所述立式破茬装置水平转动对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进行破茬与碎土。所述立式破茬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破茬液压驱动装置402的输出端的破茬刀架403,所述破茬刀架4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朝向切土方向设置的两深耕破茬刀404,所述深耕破茬刀404的旋耕深度大于所述卧式浅层
旋耕机构200的旋耕深度;所述破茬液压驱动装置402为固定在所述立式破茬架401上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上连接有液压油管,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朝下设置与所述破茬刀架403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动力来自牵引拖拉机液压动力输出系统。作业时,利用拖拉机液压动力输出系统带动液压马达工作,来驱动所述深耕破茬刀404水平旋转,所述深耕破茬刀404伸入至土壤深层进行切割,不仅可以对土壤进行切割,而且还能切割稻茬。作业时,所述旋耕刀205纵向旋转,沿前进方向进行纵向的破茬与碎土,而所述深耕破茬刀404水平旋转,不仅还能实现纵向破茬与碎土,而且还能实现横向的破茬与碎土,其破茬与碎土效果明显较好。
52.参见图9,所述深耕破茬刀404的刀刃至刀背的厚度逐渐增大,在保证刀刃切割锋利的前提下提高整体的强度,由于所述深耕破茬刀404不仅可以自身旋转,而且还随着牵引拖拉机向前运动,因此所述深耕破茬刀404必须具有较高强度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同时,由于所述深耕破茬刀404即旋转又随着牵引拖拉机向前运动,因此作业时,土壤会受到向前与切向方向的两种作用力,而为了保持原有的土壤地形,参见图9,所述深耕破茬刀404由顶端自上而下依次向外下方弯曲延伸之后向内弯曲延伸而成,深耕破茬刀404向外弯曲后内缩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当深耕破茬刀404向前运动过程中,土壤可以更好的由弯曲曲面向后过渡,可以有效避免大量翻土现象。
53.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与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之间增设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该机构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碎土与整平。当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对土壤进行一次旋耕作业后,土壤表层扰动大,需要对土壤进行整平,整平后利用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进行深层的二次破茬作业,当土壤不平整时,不利于后续的播种、施肥,而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还具有进一步对土壤进行碎土的作用,参见图5,由于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中所述深耕破茬刀404的顶端与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的底端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如果在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前不增设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那么当表层块较大的土壤接触到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时,可能会堆积在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的前方,会增加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向前运动以及水平旋转的阻力;然而,在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二次破茬作业前,经过两次碎土后,此时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再进行第三次碎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碎土效果明显更佳,并且将二次破茬作业前土壤被整平,此时所述深耕破茬刀404的顶端刚好位于整平后的土壤的上方,不会出现土壤堆积等现象。
54.参见图5和图7,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包括碎土整平装置,所述碎土整平装置转动安装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的根茬挡土罩202的后部,所述碎土整平装置的顶端与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之间还连接有使得所述碎土整平装置向后摆动或向前复位的浮动调节装置。
55.参见图5和图7,所述碎土整平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安装横梁301,所述安装横梁301的下端沿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碎土梳齿302,多个所述碎土梳齿302构成横向布置的梳齿组件,所述碎土梳齿302朝下设置,多个所述碎土梳齿302的后方对应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安装横梁301上的整平挡土板303,所述安装横梁30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摆架304,所述安装摆架304为三角形架,所述安装摆架304的其中一底角转动安装在所述根茬挡土罩202上,所述安装横梁301的端部安装在所述安装摆架304的另一底角处,所述浮动调节装置连
接在所述安装摆架304与根茬挡土罩202之间带动所述安装摆架304向后摆动或向前复位。所述梳齿组件主要具有打碎凸块的作用,而所述整平挡土板303主要具有整平土壤的作用。当所述旋耕刀205将土壤带动向后飞溅时,落在所述碎土梳齿302上,正好实现打碎土壤的目的,同时土壤还不会在所述碎土梳齿302上粘结,如果不在所述整平挡土板303的前部增设所述碎土梳齿302的话,那么土壤会飞溅至所述整平挡土板303上,那么会有一部分土壤粘结在所述整平挡土板303上,影响所述整平挡土板303的正常使用。
56.参见图5和图7,所述浮动调节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根茬挡土罩202上的压簧内座305和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摆架304的顶角上的压簧外座306,所述压簧内座305套装在所述压簧外座306内且两者之间压装有带动所述安装摆架304向后摆动或向前复位的调节压簧,所述调节压簧未在图中示出。当较大块的土壤较多或者土壤高度较高时,土壤会向后推动所述碎土梳齿302或所述整平挡土板303,此时通过所述安装横梁301以及安装摆架304向后摆动将力传递至所述调节压簧内,使得所述调节压簧收缩,所述压簧外座306会带动所述安装摆架304、所述安装横梁301绕着所述根茬挡土罩202向前摆动,从而带动所述碎土梳齿302和所述整平挡土板303向后摆动;而当土壤较少或土壤高度降低后,作用到所述碎土梳齿302或所述整平挡土板303上的力逐渐变小,此时所述调节压簧在弹性作用下伸长,所述压簧外座306会带动所述安装摆架304、所述安装横梁301绕着所述根茬挡土罩202向后摆动,从而带动所述碎土梳齿302和所述整平挡土板303向前摆动;本发明通过所述调节压簧来实现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的自适应调节,可以实现仿形碎土与整平,可以有效避免过渡壅土。
57.参见图10和图11,所述开沟施肥装置包括开沟施肥器和与所述开沟施肥器连接用于施肥的精准施肥装置,所述开沟播种装置包括开沟播种器和与所述开沟播种器连接用于播种的精准播种装置;所述开沟施肥器和所述开沟播种器通过开沟固定架501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的立式破茬架401上;所述精准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箱和施肥器,所述精准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箱和播种器,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开沟器固定架为w形固定架,根据施肥播种高度差和播种行距来固定安装开沟施肥器和开沟播种器。所述开沟施肥器的前端还焊接有支撑板,用于保证作业稳定性。
58.参见图10和图11,所述开沟施肥器包括固定在所述开沟固定架501上的施肥管502,所述施肥管5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开沟器503,播种用的开沟器类型为锐角开沟器,所述施肥管502的顶端与所述精准施肥装置的下肥口连接,所述施肥管502的底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开沟器后方的施肥口504;所述开沟播种器包括固定在所述开沟固定架501上的播种管505,所述播种管5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开沟器506,施肥用的开沟器类型为鼠道犁,所述播种管505的顶端与所述精准播种装置的下种口连接,所述播种管505的底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开沟器后方的播种口507;两所述播种口507对称设置在所述施肥口504的后方用于实现播种

施肥

播种间隔式播种方式,两播种口507之间的间距为150mm,即播种行距150mm;目前,现有技术中播种方式主要为施肥后在对应行进行播种,即施肥与播种处于同一行上,此种播种方式存在肥料与种子混合的可能,不利于种子的发育,而采用本发明中交错的布置方式,在保证两播种间距的前提下,仅需要施一行肥料即可,一行肥料对应两行种子,减少肥料的使用,并且采用此种交错布置方式还能缩短整个机具的长度;此外,如果将施肥管502与播种管505位于同一直线上时,为了避免开沟施肥器开沟时对开沟播种器造成影响,需要
增加播种管505与施肥管502之间的间距,但是本发明中将所述施肥管502设置在所述播种管505前部,可以保证开沟施肥器与开沟播种器都在开沟过程中,对土壤扰动较小,相互之间互不影响;所述施肥口504的深度低于两所述播种口507的深度用于实现浅播种深施肥的播种方式,所述施肥口504的深度与所述播种口507的深度之间相差80mm,即施肥与播种高度差为80mm,用于满足施肥效果;播种

施肥

播种与浅播种深施肥的方式结合,可以显著提高种子和肥料利用率,达到节种节肥的目的。
59.参见图11,所述施肥管502与所述播种管505的上部非入土段均设置为圆柱管,所述施肥管502与所述播种管505的下部入土段均设置为两侧扁前后凸用于减少与土壤之间阻力的扁平管,所述扁平管的两侧扁前后弧形凸出,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与所述施肥管502或播种管505的下部入土段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粘与降阻,同时还可以减轻对土壤的扰动。
60.参见图12和图13,所述浮动式覆土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的立式破茬架401上的覆土架601,所述覆土架601为w形架,所述覆土架601的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两呈倾斜对置的浮动覆土板602,所述浮动覆土板602上设置有轴座603,所述轴座603通过转轴604转动连接在w型架的两边,两所述浮动覆土板602倾斜对置,迎土面朝向运动方向,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与所述浮动覆土板602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浮动覆土板602向内倾斜的用于仿形覆土的覆土板拉簧605,所述覆土板拉簧60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立式破茬架401上,所述覆土板拉簧60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轴座603上。作业时,两所述浮动覆土板602将土壤刮起并汇聚至中间,将播种、施肥的沟槽覆盖。当所述浮动覆土板602随着牵引拖拉机向前运动时,所述浮动覆土板602会在土壤作用下克服所述覆土板拉簧605的作用向后外侧摆动,而当土壤的作用力较小时,所述浮动覆土板602在所述覆土板拉簧605的弹性作用力下向前内侧摆动复位。
61.参见图10和图12,所述浮动可调式镇压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后端的镇压转臂606,所述镇压转臂606的前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立式破茬架401上,所述镇压转臂606的后端转动安装有浮动镇压轮607,所述镇压转臂606与所述覆土架601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浮动镇压轮607用于压实的镇压轮拉簧608,所述镇压轮拉簧608一端连接在所述覆土架601上,所述镇压轮拉簧608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杆609螺纹连接在所述镇压转臂606上,所述镇压转臂606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609螺纹连接的螺纹杆座610,所述调节螺杆609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座610上,另一端与所述镇压转臂606固定。作业时,所述浮动镇压轮607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对土壤进行压实,当有土壤向上顶起所述浮动镇压轮607,所述镇压轮拉簧608保证所述浮动镇压轮607始终可以贴合地面,保证压实效果较好;而需要调节压实效果时,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杆609,来调节所述镇压轮拉簧608的弹性状态即可。
62.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单体的种植方法:
63.随着小麦条播机向前移动,所述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进行一次旋耕作业,即对浅层土壤进行前进方向上的破茬与碎土,而后所述浮动碎土整平机构300对一次旋耕作业后的土壤表层进行仿形碎土与整平,接着所述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对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进行破茬与碎土,实现二次深耕作业;
64.然后,所述开沟施肥装置对二次深耕作业后的土壤边开沟边施肥,所述开沟播种
装置对进行二次深耕作业后的土壤边开沟边播种,两所述开沟播种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开沟施肥装置的后方实现播种

施肥

播种间隔式的播种方式,且所述开沟施肥装置的开沟施肥深度低于两所述开沟播种装置的开沟播种深度实现浅播种深施肥的播种方式;
65.接着,所述浮动式覆土装置对施肥、播种后的沟槽进行仿形覆土,最后所述浮动可调式镇压装置对覆土后的沟槽表面进行仿形压实。
66.本装置主要技术参数:整机质量≤200kg,作业速度3

8km/h,配套动力≥50kw,卧式浅层旋耕机构200的旋耕速度380

500r/min,立式深层破茬机构400旋耕速度380

500r/min,种带宽度50mm,种带间距150mm,播种深度2

3mm。
67.本装置具有以下效果:各行排种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13.0%,总排种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7.8%,肥料覆土深度合格率≥92%,种子覆土深度合格率≥90%。
6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