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06516发布日期:2021-03-26 17:2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方法。


背景技术:

2.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长江流域,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克氏原螯虾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已形成了庞大的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多个省份也都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克氏原螯虾的人工养殖,但能实现大规模集中化养殖的省份并不多。克氏原螯虾作为一种最有潜力的特色水产养殖品种,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的状态下,北方市场的需求也催生了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的广阔前景。
3.淡水克氏原螯虾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ph值为5.8~8.2、溶氧量不低于1.5mg/l的水体中生存,适应温度为0℃~35℃。克氏原螯虾因具有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特点,北方地区移植繁养也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黑龙江省多地已开展了克氏原螯虾的引种和繁育工作,并进行了小规模的人工养殖示范,随着逐步探索北方人工增养殖技术的成熟趋势,现亟待解决的是克氏原螯虾亲本的寒地冬季冰下安全越冬技术。
4.高寒地区冬季封冰后,由于不冻层水温一般可以保持4℃,给克氏原螯虾冬季冰下越冬提供了可行性,但克氏原螯虾掘洞的生活习性,增加了其在冰封期冻于冰层和土壤中的风险,导致了克氏原螯虾冰下越冬的成活率极低,限制了其在高寒地区的养殖生产。同时,由于封冰越冬的特殊性,越冬池塘的条件,包括冰层厚度、不冻层水位、冰下照度、溶氧量、底质、生物等方面都对越冬效果有不同程度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是要解决高寒地区克氏原螯虾冰下越冬成活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方法。
6.一种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7.一、选取长宽比为(3~4):1、坡比为1:3的越冬池塘;
8.二、放虾前15d向越冬池塘中注入地下水,注水后越冬池塘中水深为1~1.2m;
9.三、先采用生石灰清塘,再采用b型肽肥肥水,越冬池塘透明度控制在28

30cm;所述生石灰的用量为每1米水深按100~150kg/亩,所述b型肽肥的用量为每1米水深按2~3kg/亩;
10.四、当越冬池塘中池水ph为8.0~8.3时,将伊乐藻移植到越冬池塘中,并在越冬池塘的深水区域放置蜂窝状pvc虾巢;所述伊乐藻的覆盖率为30~50%;
11.五、在越冬池塘的池梗四周距离最高水位线1~1.2m米处设置第一道防逃网,作为第一道水中防护措施;在越冬池塘的坝上设置第二道防逃网,作为第二道陆上防逃设施;
12.六、选择晴暖天气将健康的个体长度为8~12cm的克氏原螯虾亲本投放入池中,放养密度为25

80kg/亩雌雄比例为2:1,同时泼洒抗应激vc,250~500g/亩;
13.七、依据水温和天气变化,确定日投喂量,完成越冬前的饲喂工作;
14.八、冰封初期向越冬池塘内进行二次注水至水深2.2~2.5m;
15.九、越冬冰封期坚持定期巡塘,做好越冬期间管理工作,定期清雪保持冰层透光度为50

80cm,并保证冰下溶解氧≧5mg/l;
16.十、至翌年4月中旬,即完成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适于推广使用。通过本发明方法,由于不会受高厚度冰层影响,克氏原螯虾的亲本越冬成活率高。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和佳木斯养殖基地,采用本发明方法在10月~翌年4月进行冬季冰下越冬,统计结果显示本方明方法的越冬成活率达到60%~80%,而不采取此发明方法的越冬成活率不到2%,本发明解决了克氏原螯虾高寒地越冬的问题,对于我国克氏原螯虾北方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中越冬池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道防逃网,2为第二道防逃网,3为池埂,4为冰封初期第一次注水水位线的位置,5为冰封初期第二次注水水位线的位置,6为冰冻层,7为冰层下水域;
20.图2为第一道防逃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聚乙烯网片,2为黑色塑料膜。
具体实施方式
21.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22.一、选取长宽比为(3~4):1、坡比为1:3的越冬池塘;
23.二、放虾前15d向越冬池塘中注入地下水,注水后越冬池塘中水深为1~1.2m;
24.三、先采用生石灰清塘,再采用b型肽肥肥水,越冬池塘透明度控制在28

30cm;所述生石灰的用量为每1米水深按100~150kg/亩,所述b型肽肥的用量为每1米水深按2~3kg/亩;
25.四、当越冬池塘中池水ph为8.0~8.3时,将伊乐藻移植到越冬池塘中,并在越冬池塘的深水区域放置蜂窝状pvc虾巢;所述伊乐藻的覆盖率为30~50%;
26.五、在越冬池塘的池梗四周距离最高水位线1~1.2m米处设置第一道防逃网,作为第一道水中防护措施;在越冬池塘的坝上设置第二道防逃网,作为第二道陆上防逃设施;
27.六、选择晴暖天气将健康的个体长度为8~12cm的克氏原螯虾亲本投放入池中,放养密度为25

80kg/亩,雌雄比例为2:1,同时泼洒抗应激vc,250~500g/亩;
28.七、依据水温和天气变化,确定日投喂量,完成越冬前的饲喂工作;
29.八、冰封初期向越冬池塘内进行二次注水至水深2.2~2.5m;
30.九、越冬冰封期坚持定期巡塘,做好越冬期间管理工作,定期清雪保持冰层透光度为50

80cm,并保证冰下溶解氧≧5mg/l;
31.十、至翌年4月中旬,即完成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
32.本实施方式所述越冬池塘蓄水后深水区水深为2.5m以上,浅水区水深为1.8~2.5m。
33.本实施方式所述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源充足。
34.本实施方式所述越冬亲虾要挑选附肢齐全、无体伤病残、体质健壮的个体。
35.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越冬池塘的面积为10~15亩,封冰后不冻水层不低于1.2~1.5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36.本实施方式所述越冬池塘不漏水。
37.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所述蜂窝状pvc虾巢的规格为100cm
×
30cm
×
9cm,所述蜂窝状pvc虾巢按25~50个/亩进行放置。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38.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所述蜂窝状pvc虾巢为两个剖面呈“m”型的长方形单片状pvc板组合成的蜂窝状虾巢,其中躲避孔洞是直径为6cm、长为20cm的六边形孔道。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39.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所述第一道防逃网由20cm宽的黑色塑料膜和网眼为6mm的聚乙烯网片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组成,黑色塑料膜缝制在聚乙烯网片的内侧顶端,聚乙烯网片的高度为120cm,垂直埋于地下20~30cm,聚乙烯网片与水平面内夹角为60~90
°
,采用高为120cm的木棒或竹竿绑线固定。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40.本实施方式能有效避免池虾在封冰前进入封冰水域活动和掘洞,以此防止池虾冬季越冬时冻于冰层中。
41.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所述第二道防逃网的高为30~40cm,由5cm宽的黑色塑料膜和网眼为6mm的聚乙烯网片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组成,聚乙烯网片垂直埋于地下10~15cm,采用高为50cm的木棒或竹竿绑线固定。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42.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所述第一道防逃网的位置选择,应保证二次注水后,第一道防逃网上部60~70cm的聚乙烯网片在最终注水面至水下垂直高度为70~90c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43.本实施方式确保冰封后水中防逃网几乎全部冻于冰层之中。
44.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七中所述饲喂工作是根据池塘水温进行投饲,水温为10~15℃时日投喂量占虾体总重的0.5~1%,每天下午投喂颗粒饲料一次;所述颗粒饲料营养成分为:粗蛋白32%、粗纤维9%、粗灰分16%、粗脂肪4%、总磷1%、赖氨酸1.5%和水分12%。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45.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水温给克氏原螯虾提供饲料的同时,可以依据水色、藻类及水质变化及时施用肥水制剂和生物制剂。
46.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八中所述二次注水的注水速度为50m3/h。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47.本实施方式中注水高度依据每年不同的实际封冰日期进行调整,精准掌握注水时间,控制注水速度可以避免虾体出现应激响应,同时因冰厚度随温度降低而不断增加,不冻层水位会下降,所以需根据越冬天气进行注水高度调整。
48.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九中当
冰下溶解氧低于5mg/l时实时进行破冰增氧。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49.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50.一种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51.一、选取面积为12亩、坡比23:1、池深为2.0m的的越冬池塘;
52.二、放虾前15d向越冬池塘中注入地下水,注水后越冬池塘中水深为1.2m;
53.三、先采用生石灰清塘,再采用b型肽肥肥水,越冬池塘透明度控制在28

30cm;所述生石灰的用量为100~150kg/亩,所述b型肽肥的用量为2~3kg/亩/米;
54.四、当越冬池塘中池水ph为8.0~8.3时,将伊乐藻移植到越冬池塘中,并在越冬池塘的深水区域放置300个蜂窝状pvc虾巢;所述伊乐藻的覆盖率为30%;
55.五、在越冬池塘的池梗四周距离最高水位线1m米处设置第一道防逃网,采用内侧顶端缝制20cm宽的黑色厚塑料膜且网眼3mm的聚乙烯网片包围池塘,用竹签固定,网片埋于地下30cm,网围高出地面90cm,地上部分向塘内倾斜与水平面夹角60
°
,作为第一道水中防护措施;在越冬池塘的坝上设置第二道防逃网,在第一道防逃设施内坡距离15m处的水平池埂面上设置第二道陆上防逃设置,用内侧顶端缝制20cm宽的黑色厚塑料膜且网眼5mm的聚乙烯网片包围池塘,竹签固定,网片垂直埋于地下20cm,网围高出地面30cm,作为第二道陆上防逃设施;
56.六、10月上旬泼洒抗应激vc,用量300g/亩,两小时后,将150kg8~10cm的克氏原螯虾亲虾放入越冬池塘中;
57.七、监测越冬池塘水质和水温变化,维持越冬虾的水质稳定,且根据水温变化,给亲虾提供饲料,当水温低于10℃时,停止饲喂;
58.八、冰封初期向越冬池塘内进行二次注水至水深2.5m;此时第一道水中防逃网大部分冻于冰层之中,有效的防止了在极寒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亲虾被冻于85cm的厚冰层中,保障了亲虾的生存条件;
59.九、越冬冰封期坚持定期巡塘,做好越冬期间管理工作,定期清雪保持冰层透光度为50

80cm,并保证冰下溶解氧≧5mg/l;低于5mg/l时实时进行破冰增氧;
60.十、至翌年4月中旬,即完成克氏原螯虾亲本寒地室外池塘冰下越冬。
61.经本实施例方法越冬,至翌年4月中旬克氏原螯虾亲虾的越冬成活率达72.8%。
62.本实施例设置两道防逃网,以创造符合克氏原螯虾亲虾在水面上下1m距离内打洞躲避的习性,网片高于地面80~100cm,得以保证封冰后80%以上网片冻于冰层中,人为避免了冰冻对亲虾的伤害,保证了亲虾的生活区域在冰层以下;池塘内坡比3~4:1的相对较缓的坡度更易于亲虾掘洞;防逃设置在水平池埂上设置,仅用于亲虾的防逃;对两次注水的时间和注水深度的控制,是因为寒地冬季气温的年度变化会导致冰封期冰层厚度的年度差异,因此,根据越冬期实时气温进行人为调整和控制,形成最佳的冰层下水域养殖深度,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