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地的方法

文档序号:24813652发布日期:2021-04-27 13:2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地的方法

1.本发明属于园林及环境建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滨海盐碱地中存在大量的盐碱荒地,由于地下水位浅,缺少淡水,植物生长困难,土地利用低下,如何在盐碱裸地建设植被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獐毛(aeluropussinensis)是泌盐性克隆植物,耐盐能力较强,是滨海盐碱地野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之一,也是重要的牧草。獐毛具有密集型的营养枝和游击型匍匐茎分株,匍匐茎上的游击型分株能扩散到盐分较高的区域,而后逐渐转化为密集型营养枝,进而覆盖地面,降低地表蒸发,促进盐分的淋洗,使得高盐区的土壤盐分显著降低,同时獐毛的枯落物和根系能够结构改善,盐碱裸地肥力初步形成。此过程是盐碱地植物群落进展演替和植被恢复重要的一步,亦是盐碱荒地具备耕作条件重要的过程。但是盐碱裸地由于地表盐分含量高,容重大,獐毛匍匐茎难以生根,因此通过獐毛的自然扩展能力在盐碱裸地中完成植被覆盖时间长,效率低。如何在盐碱裸地快速完成獐毛草地的建设,是盐碱地生物修复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地的方法,利用獐毛匍匐茎扩展的特性,通过育苗钵培育獐毛苗等技术手段在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场,改造滨海盐碱的荒地,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地的方法,过程为:
5.㈠獐毛育苗
6.⑴
采集獐毛幼苗:在盐碱地中选择生长旺盛的野生獐毛,带根全部挖掘,将獐毛的母株进行分离,每株包含3~5个分株;
7.⑵
育苗钵栽植獐毛钵苗:采用高10cm,直径7cm的塑料育苗钵,装满营养土;将獐毛的分株栽植在育苗钵中,根孽距离育苗钵表面2cm;用水浇透,獐毛的匍匐茎留取两个方向各2个;
8.⑶
獐毛钵苗的培育:将育苗钵放在塑料膜上,防止匍匐茎上的子株生根;
9.㈡獐毛移栽
10.⑴
移栽前干旱锻炼:育苗两个月獐毛的匍匐茎已经生长出来后进行移栽,起苗前需要对獐毛苗进行旱适应处理,以提高成活率;
11.⑵
打孔准备移栽坑:用直径10cm的移苗器在滨海盐碱裸地上打孔成移栽坑,移栽坑的坑深度8~10cm,移栽坑的密度(40~60)
×
(40~60)cm,行与行之间相间设置;
12.⑶
移栽:撕去钵苗土坨外部的塑料钵,将带土坨的獐毛苗移到移栽坑栽植;
13.⑷
浇水:栽植后每株獐毛苗浇水300~500ml,然后秸秆碎末覆盖栽植穴;以防止蒸发返盐,提高母株的成活率;
14.㈢匍匐茎子株埋土促进生根
15.⑴
理顺匍匐茎:栽植完成后,将匍匐茎放置在主茎的两侧,并且理顺,尽量将子株均匀分布在滨海盐碱裸地表面;
16.⑵
筛分覆盖土:将非盐碱土用孔径1cm的筛子筛分;
17.⑶
覆盖:用过筛后非盐碱土覆盖在未生根的匍匐茎子株基部,每个子株獐毛苗覆盖50g非盐碱土。等待于雨季的来临,降雨后子株迅速生根,提高子株的生根率。
18.营养土选择肥沃田中的土,每吨营养土中掺拌20kg有机肥和15kg氮磷肥。有机肥为风干的腐熟牛粪,氮磷肥为磷酸二铵。钵苗包括茂盛的母株和未生根的子株,在苗钵中生长的为母株,匍匐茎上的分株是子株。钵苗栽植在盐碱地,栽植后母株可以为子株提供水分和营养,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19.采集獐毛幼苗选择在春季4月底,獐毛移栽选择在6月中旬。移栽坑的密度优选为50
×
50cm。
20.在滨海盐碱裸地建设獐毛草地的优点是:

獐毛的耐盐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盐碱地环境。獐毛是典型的泌盐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盐和抗旱能力强。獐毛的盐腺可以将体内的盐分泌到体外,降低周围细胞中的盐分,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獐毛的匍匐茎可以扩散较远的距离。獐毛的营养枝的二型性,具有游击型的匍匐茎和密集型的营养枝,两种不同的营养枝具有不同的作用。匍匐茎上的直立营养枝可以促进獐毛新营养体的扩展,扩大獐毛的分布范围。密集营养枝对土壤的遮盖作用较强,可以显著降低地表蒸发,降低盐分在突然表层的聚集作用。

在盐分异质性的斑块中匍匐茎的连接作用具有生理整合作用,獐毛匍匐茎在母株和子株之间具有水分交换、养分运输的作用,将母株的水分和养分分享给子株,因此增强了子株适应盐胁迫的能力。

利用雨季地表松软的时间栽植。在盐碱地裸地上,由于地表坚硬且盐分含量高,獐毛匍匐茎上的子株生根困难,7

8月份降雨量较大,土壤盐分较低,同时地表松软增加了獐毛的生根的成功率。利用滨海盐碱地雨季对盐分的淋洗,通过在獐毛子株基部覆土,等待降雨,促进子株的生根。
21.以上所述表明:应用獐毛的生物学特性和滨海盐碱地的气候特征,采用春季培育钵苗,雨季前栽植的方法,将生长在肥沃育苗钵中的已经有匍匐茎的獐毛母株移栽至盐碱裸地中,在雨季盐分较地和地表松软的时间段,通过子株基部覆土的方法促进獐毛匍匐茎上的子株生根,提高了獐毛的成活率,达到盐碱地裸地植被建设的目的。
22.本发明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地的方法,利用獐毛匍匐茎扩展的特性,通过育苗钵培育母株强壮的獐毛钵苗,在土壤湿润和松软的雨季栽植在盐碱地中,促进獐毛匍匐茎子株在盐碱裸地上生根,加快獐毛的密集群落的建成,在一年内快速建成现盐碱裸地獐毛草场,改造了滨海盐碱的荒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23.图1獐毛钵苗培育的示意图;
24.图2为獐毛钵苗栽植示意图;
25.图3为未生根的匍匐茎子株基覆盖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做出任何改动也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本发明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地的方法,选择河北省海兴县小山乡山西洼进行獐毛草地建设,该地为土壤为滨海盐渍化潮土,盐碱地裸地表层土壤为每kg土壤含盐量12.6~18.4g,土壤水分(质量)含量为22%。建成獐毛草地的过程为:
28.㈠獐毛育苗
29.⑴
采集獐毛幼苗:春季4月底,在盐碱地中选择生长旺盛的野生獐毛,将带根獐毛全部挖掘出来,如图1所示,将丛生的獐毛的母株进行分离,每丛母株包含3~5个分株,分离后每个分株獐毛包含3~5个芽;
30.⑵
育苗钵栽植獐毛钵苗:采用高10cm,直径7cm的黑色塑料育苗钵,装满营养土;营养土选择肥沃田中的土,每吨营养土中掺拌20kg风干的腐熟牛粪和15kg磷酸二铵;
31.⑶
獐毛分株栽植在育苗钵中,根孽距离育苗钵表面2cm;獐毛的匍匐茎留取,两个方向各2个匍匐茎,随后用水浇透将育苗钵浇透水;
32.⑷
育苗钵排放在平铺塑料膜上,以防止匍匐茎上的子株生根;育苗钵两行依靠排列,中间空30cm的空余以便于獐毛匍匐茎的生长,在育苗期间可以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时浇水。
33.㈡獐毛移栽
34.⑴
移栽前干旱锻炼:6月中旬獐毛的匍匐茎已经生长出来后进行移栽,起苗前需要对獐毛苗进行旱适应处理,以提高成活率;
35.⑵
打孔准备移栽坑:用直径10cm的育苗器在滨海盐碱裸地上打孔成移栽坑,移栽坑的坑深度8~10cm,坑的密度50x50cm,如图2所示,行与行之间相间设置,下一行的移栽坑位于上一行两个移栽坑的中间;
36.⑶
移栽:撕去钵苗土坨外部的塑料钵,将带土坨的獐毛苗移到移栽坑栽植;
37.⑷
浇水:栽植后每株獐毛苗浇水300~500ml,然后秸秆碎末覆盖栽植后的移栽坑,以防止蒸发返盐,提高成活率。
38.㈢匍匐茎子株埋土
39.⑴
理顺匍匐茎:栽植完成后,将匍匐茎放置在主茎的两侧,并且理顺,尽量将子株均匀分布在滨海盐碱裸地表面;
40.⑵
筛分覆盖土:将非盐碱土用孔径1cm的筛子筛分;
41.⑶
覆盖:如图3所示,用过筛后非盐碱土覆盖在未生根的匍匐茎子株基部,每个子株獐毛苗覆盖50g非盐碱土;等待于雨季的来临,降雨后,子株迅速生根,提高子株的生根率。
42.㈣獐毛育苗栽种试验
43.a.钵育苗与裸根苗的对比试验:为对比钵育苗和裸根苗的成活率差别,共设置3种栽植方式,包括钵苗、裸根苗栽植母株和直接栽植未生根的子株。采用50
×
50cm的密度4株/m2,测定植株生根的数量,成活率,每种獐毛苗栽植3个小区,每个小区2
×
5m,每个小区栽植40株。在生长季结束(10月中下旬),对獐毛试验地进行调查,调查母株的成活率和子株数量,选取1m2调查子株成活数量。3种栽植方式生长情况如表1所示。
44.表1所示表明,钵育苗的成活率为97.5%,裸根苗和未生根子株的成活率分别为14.17%和25.83%,显著低于钵育苗。同时,钵育苗栽植地表盖度为68.67%,裸根苗为盖度仅为5.67%和10.23%,表明本发明栽植钵育苗可以显著增加獐毛移栽的成活率,并大幅度增加獐毛对地表的覆盖。
45.表1.不同栽植方式的獐毛苗的生长情况
[0046][0047]
表中数值为平均值
±
标准差,不同处理之间的不同字母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n=3。
[0048]
b.适宜的獐毛栽植密度试验:为了探索獐毛草地建成的最优密度,采用5个密度梯度,测定獐毛草地建成的效果,确定獐毛的最佳密度。共设置40
×
40,50
×
40,50
×
50,50
×
60,60
×
60共计5个密度梯度,以确定最优的栽植密度。不同密度獐毛的生长情况如表2所示。
[0049]
表2所示表明,密度50
×
50cm的处理最终盖度为75.6%,已经达到覆盖的目的,而40
×
50cm虽然最重密度较大,但是栽植密度也大,因此50
×
50cm为合适的栽植密度。
[0050]
表2不同密度獐毛的生长情况
[0051][0052][0053]
表2中数值为平均值
±
标准差,不同处理之间的不同字母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n=3.
[0054]
c.覆土促进子株生根的试验:为了对比子株基部覆土的方法对獐毛子株成活的影响,设置了獐毛匍匐茎子株覆土和不覆土的试验,对比子株的成活率和种群的密度。覆土匍匐茎子株成活率和萌生子株情况如表3所示
[0055]
表3所示表明,匍匐茎子株基部覆土可以显著的增加獐毛匍匐茎子株的成活率,子株成活率在99%以上,同时覆土促进生根子株上新匍匐茎的萌发,地表覆盖率在78.40%,而对照未覆土的处理成活率为27.28%,地表覆盖度为29.50%。可见,子株基部覆土可以显著提高子株的成活率,并使得地表覆盖率大于70%。
[0056]
表3.覆土匍匐茎子株成活率和萌生子株情况
[0057][0058]
表中数值为平均值
±
标准差,不同的字母表明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5.
[0059]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獐毛育苗钵育苗、移栽至盐碱裸地和在子株基部覆土等措施,促进獐毛匍匐茎上的子株生根,提高了獐毛的成活率,可以在一年之内将盐碱裸地覆盖超70%以上,达到盐碱地裸地植被建设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