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氮甘蔗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24708292发布日期:2021-04-16 13:2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氮甘蔗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2.固氮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而且固氮甘蔗还是生物固氮的一种,固氮甘蔗可大幅度降低氮肥施用量,减少每年施用氮肥的投入,因此,培育优质的固氮甘蔗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固氮甘蔗的选育方法,用于培育优质的固氮甘蔗,对固氮甘蔗进行定向选育。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发明一种固氮甘蔗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配置改良混合肥料:将猪粪、糠醛渣、磷酸二氢钙和复合肥进行混合,加入固氮菌、抗生菌、解磷菌后,制备完成;
7.s2:随机采集野外优质的固氮甘蔗进行繁育,施加3000kg/亩改良混合肥料,将繁育健壮的固氮甘蔗进行保留,作为第一代选育体;
8.s3:将第一代选育体与大豆按照2∶3的比例进行间隔种植,固氮甘蔗行距100cm,株距40cm,大豆的行距40cm,株距30cm,每10

15天施加除草剂,培育第二代固氮甘蔗选育体;
9.s4:对第二代选育体根据株高、茎径、茎数、生势、病虫害情况再次进行强度筛选,以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或以上、茎数3条以上、无明显病害的单株进入下一代培育;
10.s5:按照行长5m,每一区种植固氮甘蔗12行,下种量6000芽/亩下种,覆土4

6cm,在覆膜,并施加2000kg/亩尿素和钙镁磷肥混合物作为基肥,待到2个月后,追施150g/亩腐殖酸和糠醛渣的混合物,待成熟后进行储藏。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改良混合肥料优选配重比:80

100重量份猪粪、30

40重量份糠醛渣、15

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钙和25

40重量份复合肥,固氮菌、抗生菌、解磷菌的配重比为4:3:2。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选择强度为3.6

4.0,留种率为3%。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的除草剂的成分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的尿素和钙镁磷肥的重量比例为1:100,所述腐殖酸和钼酸钠的重量比例为1:0.4。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氮甘蔗的品种为b8或者gt21。
16.本发明筛选出的最终固氮甘蔗的平均蔗糖成分不低于15%。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发明采用优质肥料培育加高强度压力选择来实现对优质固氮甘蔗的筛选,并培育出具有更加优良效果的固氮甘蔗,选种过程中还利用了大豆与固氮甘蔗间隔种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固氮甘蔗的各种性能,经过选种后基肥的再次培育,完成对优良的固氮甘蔗的选育。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0.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发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21.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氮甘蔗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s1:配置改良混合肥料:将猪粪、糠醛渣、磷酸二氢钙和复合肥进行混合,加入固氮菌、抗生菌、解磷菌后,制备完成;
23.s2:随机采集野外优质的固氮甘蔗进行繁育,施加3000kg/亩改良混合肥料,将繁育健壮的固氮甘蔗进行保留,作为第一代选育体;
24.s3:将第一代选育体与大豆按照2∶3的比例进行间隔种植,固氮甘蔗行距100cm,株距40cm,大豆的行距40cm,株距30cm,每10

15天施加除草剂,培育第二代固氮甘蔗选育体;
25.s4:对第二代选育体根据株高、茎径、茎数、生势、病虫害情况再次进行强度筛选,以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或以上、茎数3条以上、无明显病害的单株进入下一代培育;
26.s5:按照行长5m,每一区种植固氮甘蔗12行,下种量6000芽/亩下种,覆土4

6cm,在覆膜,并施加2000kg/亩尿素和钙镁磷肥混合物作为基肥,待到2个月后,追施150g/亩腐殖酸和糠醛渣的混合物,待成熟后进行储藏。
27.步骤s1中,改良混合肥料优选配重比:80

100重量份猪粪、30

40重量份糠醛渣、15

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钙和25

40重量份复合肥,固氮菌、抗生菌、解磷菌的配重比为4:3:2。
28.步骤s2中的选择强度为3.6

4.0,留种率为3%。
29.步骤s3的除草剂的成分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30.步骤s5的尿素和钙镁磷肥的重量比例为1:100,腐殖酸和钼酸钠的重量比例为1:0.4。
31.实施例1
32.本实施例中,首先进行s1:配置改良混合肥料:将80重量份猪粪、30重量份糠醛渣、15重量份磷酸二氢钙和25重量份复合肥进行混合,加入配重比为4:3:2固氮菌、抗生菌、解磷菌后,制备完成;
33.s2:随机采集野外优质的固氮甘蔗进行繁育,施加3000kg/亩改良混合肥料,将繁育健壮的固氮甘蔗进行保留,选择强度为4.0,留种率为3%,作为第一代选育体;
34.s3:将第一代选育体与大豆按照2∶3的比例进行间隔种植,固氮甘蔗行距100cm,株距40cm,大豆的行距40cm,株距30cm,每10

15天施加除草剂,培育第二代固氮甘蔗选育体;
35.s4:对第二代选育体根据株高、茎径、茎数、生势、病虫害情况再次进行强度筛选,
以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或以上、茎数3条以上、无明显病害的单株进入下一代培育;
36.s5:按照行长5m,每一区种植固氮甘蔗12行,下种量6000芽/亩下种,覆土4

6cm,在覆膜,并施加2000kg/亩尿素和钙镁磷肥混合物作为基肥,待到2个月后,追施150g/亩腐殖酸和糠醛渣的混合物,待成熟后进行储藏。
37.步骤s3的除草剂的成分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38.步骤s5的尿素和钙镁磷肥的重量比例为1:100,腐殖酸和钼酸钠的重量比例为1:0.4。
39.实施例2
40.本实施例中,首先进行s1:配置改良混合肥料:将100重量份猪粪、40重量份糠醛渣、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钙和40重量份复合肥进行混合,加入配重比为4:3:2固氮菌、抗生菌、解磷菌后,制备完成;
41.s2:随机采集野外优质的固氮甘蔗进行繁育,施加3000kg/亩改良混合肥料,将繁育健壮的固氮甘蔗进行保留,选择强度为3.6,留种率为3%,作为第一代选育体;
42.s3:将第一代选育体与大豆按照2∶3的比例进行间隔种植,固氮甘蔗行距100cm,株距40cm,大豆的行距40cm,株距30cm,每10

15天施加除草剂,培育第二代固氮甘蔗选育体;
43.s4:对第二代选育体根据株高、茎径、茎数、生势、病虫害情况再次进行强度筛选,以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或以上、茎数3条以上、无明显病害的单株进入下一代培育;
44.s5:按照行长5m,每一区种植固氮甘蔗12行,下种量6000芽/亩下种,覆土4

6cm,在覆膜,并施加2000kg/亩尿素和钙镁磷肥混合物作为基肥,待到2个月后,追施150g/亩腐殖酸和糠醛渣的混合物,待成熟后进行储藏。
45.步骤s3的除草剂的成分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46.步骤s5的尿素和钙镁磷肥的重量比例为1:100,腐殖酸和钼酸钠的重量比例为1:0.4。
47.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选育结果采用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测得实施例1中的平均蔗糖的成分为15.4%,实施例2中的平均蔗糖的成分为16.1%,由此可知,本发明筛选出的最终固氮甘蔗的平均蔗糖成分不低于15%。
48.本发明采用优质肥料培育加高强度压力选择来实现对优质固氮甘蔗的筛选,并培育出具有更加优良效果的固氮甘蔗,选种过程中还利用了大豆与固氮甘蔗间隔种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固氮甘蔗的各种性能,经过选种后基肥的再次培育,完成对优良的固氮甘蔗的选育。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