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调节播种间距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9645发布日期:2021-02-09 13:1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调节播种间距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能调节播种间距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
[0003]
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播种机种植的对象是作物的种子或制成丸粒状的包衣种子。它按播种方式可分为真空种子播种机撒播机、条播机和穴播机3类。在需要调节播种间距的时候,不是很方便使用者进行调节,在对其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既浪费了使用者的工作时间,也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现有播种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调节播种间距的装置,包括机架、前行走轮、后行走轮、播种箱、播种管,所述机架包括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一端设有推动架,所述安装平板下部设有播种管安装架,所述前行走轮设置于机架远离推动架的一端,所述后行走轮安装于机架靠近推动架的一端,所述播种箱设置于安装平板上部,所述播种箱底部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底部与播种管连通,所述播种管为中空结构,所述播种管内设有与播种管内腔相适应的按压杆,所述按压杆顶部设有与前行走轮传动连接的按压装置,使得按压杆在按压装置的带动下上下移动。
[0005]
作为改进,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按压杆上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端设有副传动轮和按压凸轮,所述按压凸轮设置于按压杆顶部,所述副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前行走轮外侧的主传动轮传动连接。
[0006]
作为改进,所述传动杆两端通过传动杆座与安装平板底部连接。
[0007]
作为改进,所述副传动轮、按压凸轮与传动杆两端可拆卸连接。
[0008]
作为改进,所述播种管、按压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播种管依次间隔设置于播种管安装架上,所述播种箱下部的输料管为多个并与播种管对应连通,所述副传动轮、按压凸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副传动轮、按压凸轮分别设置于传动杆两端。
[0009]
作为改进,所述按压杆顶部通过横杆连接为一体。
[0010]
作为改进,所述输料管与播种管的连接处位于播种管的上部。
[0011]
作为改进,所述按压杆下部设有与输料管出料口对应的储料槽,所述储料槽底面为向下倾斜的底面。
[0012]
作为改进,所述按压杆外部设有与播种管顶部连接的复位弹簧。
[0013]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播种管、按压杆、按压装置,使得本装置在行走时,通过按压装置带动按压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间隙播种,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调节播种间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调节播种间距的装置中播种管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调节播种间距的装置中播种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如图所示:1、机架,1.1、安装平板,1.2、推动架,1.3、播种管安装架,2、前行走轮,3、后行走轮,4、播种箱,4.1、输料管,5、播种管,6、按压杆,6.1、储料槽,6.2、复位弹簧,7、按压装置,7.1、传动杆,7.2、副传动轮,7.3、按压凸轮,7.4、传动皮带,7.5、主传动轮,7.6、传动杆座,8、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结合附图1~3,一种能调节播种间距的装置,包括机架1、前行走轮2、后行走轮3、播种箱4、播种管5,所述机架1包括安装平板1.1,所述安装平板1.1一端设有推动架1.2,所述安装平板1.1下部设有播种管安装架1.3,所述前行走轮2设置于机架1远离推动架1.2的一端,所述后行走轮3安装于机架1靠近推动架1.2的一端,所述播种箱4设置于安装平板1上部,所述播种箱4底部设有输料管4.1,所述输料管4.1底部与播种管5连通,所述播种管5为中空结构,所述播种管5内设有与播种管5内腔相适应的按压杆6,所述按压杆6顶部设有与前行走轮2传动连接的按压装置7,使得按压杆6在按压装置7的带动下上下移动。
[0019]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按压装置7包括设置于按压杆6上部的传动杆7.1,所述传动杆7.1两端设有副传动轮7.2和按压凸轮7.3,所述按压凸轮7.3设置于按压杆6顶部,所述副传动轮7.2通过传动皮带7.4与前行走轮2外侧的主传动轮7.5传动连接。
[0020]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传动杆7.1两端通过传动杆座7.6与安装平板1.1底部连接。
[0021]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副传动轮7.2、按压凸轮7.3与传动杆7.1两端可拆卸连接。
[0022]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播种管5、按压杆6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播种管5依次间隔设置于播种管安装架1.3上,所述播种箱4下部的输料管4.1为多个并与播种管5对应连通,所述副传动轮7.2、按压凸轮7.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副传动轮7.2、按压凸轮7.3分别设置于传动杆7.1两端。
[0023]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按压杆6顶部通过横杆8连接为一体。
[0024]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输料管4.1与播种管5的连接处位于播种管5的上部。
[0025]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按压杆6下部设有与输料管4.1出料口对应的储料槽6.1,所述储料槽6.1底面为向下倾斜的底面。
[0026]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按压杆6外部设有与播种管5顶部连接的复
位弹簧6.2。
[0027]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前行走轮2在行走时,通过主传动轮7.5、传动皮带7.4带动副传动轮7.2转动,并通过按压凸轮7.3使得按压杆6向下伸出播种管5,将储料槽6.1中从输料管4.1输送的种子从储料槽6.1中洒下。
[002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