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2751发布日期:2020-11-03 23:2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多种营养和保健功能。食用菌栽培生产已成为脱贫致富的特色行业,符合现阶段人们对物质和健康的需求,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在食用菌栽培中,一般采用代料栽培,主要原料为木屑、麦麸等。培养料经过配制、装袋(瓶)、灭菌、接种后,进入食用菌菌丝培养阶段,直到菌丝成熟后,再进入出菇阶段。

生产中,食用菌接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接种箱接种:接种前,将待接种代料及所需物品放入接种箱中,采用食用菌生产常用熏烟消毒剂进行熏烟消毒后,将菌种袋放入接种箱,表面采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进行接种,接种完成后再将代料移出接种箱,重新放入待接种代料及所需物品,进行下一轮接种操作,其缺点是熏烟消毒时间长,一次接种量少,无法实现流水作业。另一种接种方法是接种房接种:接种前,将待接种代料及所需物品放入接种房中,采用食用菌生产常用熏烟消毒剂进行熏烟消毒后,将菌种袋放入,表面采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进行接种。接种完成后再将代料移出接种房,重新放入待接种代料及所需物品,进行下一轮接种操作,其优点是一次接种量大,可多人进入,实现流水作业。缺点同样是熏烟消毒时间长,接种房造价高,由于是开放式接种,且多人进入容易感染杂菌,接种房内空气弥漫着熏烟消毒剂味道,对工人健康不利。

生产实践表明,在菌丝培养和出菇过程中,空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足的新鲜空气,可极大的促进菌丝的生长,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为促使空气进入栽培袋(瓶),促进菌丝生长,生产中一般采用在塑料袋上或培养料内刺孔的方法。现有方法中,空气为被动进入培养料中,流通缓慢,内部空气量少。由于进入的空气未经消毒,对于菌丝没有生长到一定程度或菌丝较弱的食用菌品种,容易造成杂菌污染,使培养料袋报废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食用菌接种方法接种效率和成功率低,对工人健康不利,无法实现流水作业等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装置,该多功能食用菌接种装置无菌气体发生装置连接食用菌接种箱,为食用菌接种创造简易的无菌环境,简化了接种方法及流程,提高了接种效率和成功率,接种后气管插上侧孔针头为代料强制通无菌气体,促进菌丝生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装置,包括接种箱、供气泵以及至少一个储液瓶,其中:

接种箱侧壁设有代料进口、代料出口及至少两个操作孔,接种箱顶部设有接种箱进气孔;

储液瓶内盛有消毒液,储液瓶设有储液瓶进气孔和储液瓶出气孔,储液瓶出气孔通过气管连接接种箱进气孔,气管连接储液瓶出气孔的一端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上;

供气泵通过气管连接储液瓶进气孔,且气管连接储液瓶进气孔一端的端部设有沉子,沉子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接种箱进气孔处设有多孔球,多孔球与气管端部可拆卸连接,多孔球用于将无菌气体分散到各个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气管为塑料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沉子为具有微孔的耐腐蚀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消毒液为有效氯类消毒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储液瓶为塑料材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储液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前一储液瓶的储液瓶出气孔通过气管连接后一储液瓶的储液瓶进气孔,气管连接储液瓶出气孔的一端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上,气管连接储液瓶进气孔的一端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气管端部还设有侧孔针头,侧孔针头与气管端部可拆卸连接,侧孔针头本体为空心结构,尖端为实心结构,开口位于侧孔针头本体侧面,侧孔针头插入接种好的食用菌代料内,用于为食用菌提供无菌气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操作孔至少有两个位于接种箱同一侧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代料进口、代料出口和操作孔分别位于接种箱的不同侧壁上,且代料进口和代料出口分别位于接种箱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食用菌接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传统的代料刺孔通气的方法存在的空气被动进入培养料中,流通缓慢,内部空气量少,且容易造成杂菌污染,使培养料袋报废损失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为食用菌代料强制通气,为菌丝生长提供无菌气体,促进生长,且不会引入杂菌,防止污染,可促进食用菌代料栽培菌丝生长,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简化了接种方法及流程,提高了接种效率和成功率,容易操作,且设备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种箱,11-代料进口,12、代料出口,13-操作孔,14-接种箱进气孔,15-多孔球,16-侧孔针头,2-储液瓶,21-储液瓶进气孔,22-储液瓶出气孔,23-沉子,3-供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食用菌接种装置,包括接种箱、供气泵以及至少一个储液瓶,其中:

接种箱侧壁设有代料进口、代料出口及至少两个操作孔,接种箱顶部设有接种箱进气孔;

储液瓶内盛有消毒液,储液瓶设有储液瓶进气孔和储液瓶出气孔,储液瓶出气孔通过气管连接接种箱进气孔,气管连接储液瓶出气孔的一端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上;

供气泵通过气管连接储液瓶进气孔,且气管连接储液瓶进气孔一端的端部设有沉子,沉子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接种箱进气孔处设有多孔球,多孔球与气管端部可拆卸连接,多孔球用于将无菌气体分散到各个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气管为塑料软管,以便于拆卸后任意组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沉子为具有微孔的耐腐蚀材料,该沉子一方面利用重力作用将气管端部拉至液面以下,另一方面通过内部的微孔将空气导向各个方向,再另一方面消毒剂中的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消毒液为有效氯类消毒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储液瓶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耐有效氯类消毒剂腐蚀,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储液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按气体流动方向,前一储液瓶的储液瓶出气孔通过气管连接后一储液瓶的储液瓶进气孔,气管连接储液瓶出气孔的一端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上,气管连接储液瓶进气孔的一端位于消毒液液面以下。多个储液瓶串联使用对空气进行多次消毒除菌,从而保证了从储液瓶逸出的空气无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气管端部还设有侧孔针头,侧孔针头与气管端部可拆卸连接,接种时气管端部不安装侧孔针头,气管端部与接种箱进气孔连接,用于给接种箱提供无菌空气;接种完毕,气管端部连接上侧孔针头,将侧孔针头插入接种好的食用菌代料中,用于为食用菌提供无菌气体,促进食用菌生长。

侧孔针头本体为空心结构,尖端为实心结构,开口位于侧孔针头本体侧面,使针头插入到食用菌代料中时不会被代料堵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操作孔至少有两个位于接种箱同一侧壁上,可使接种者在接种箱一侧进行双手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代料进口、代料出口和操作孔分别位于接种箱的不同侧壁上,且代料进口和代料出口分别位于接种箱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未接种的食用菌代料从接种箱一侧的代料进口进入,接种好的食用菌代料从接种箱另一侧的代料出口出去,可实现流水化操作。

使用时,先采用食用菌生产常用熏烟消毒剂对食用菌接种箱进行熏烟消毒,再在储液瓶中加入食用菌生产用有效氯类消毒剂,加水不超过最高刻度,依次组装供气泵、气管、储液瓶、沉子;启动供气泵,空气依次经气管和沉子进入第一个储液瓶,经消毒后的空气在储液瓶内聚集,达到一定压力后,经气管、沉子进入下一个储液瓶或接种箱中;无菌气体经气管进入到接种箱中,使接种箱内气压相对于箱外形成正气压,防止杂菌进入。

食用菌代料经食用菌生产用有效氯类消毒剂浸泡1~2秒后,经代料进口进入箱体,接种人员利用操作孔接种菌种后,经代料出口运出,实现流水作业。食用菌代料经食用菌生产用有效氯类消毒剂浸泡1~2秒,较熏烟消毒快速彻底。

接种完毕,在食用菌生长阶段,将气管与侧孔针头连接,将侧孔针头插入到食用菌代料中,无菌气体注入到食用菌代料中,促进食用菌生长。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所做的实施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者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因此所引申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