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9326发布日期:2020-10-17 00:3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建筑的屋面和墙面上进行绿植栽培是提高城市绿化率的新途径,并且还具有美化环境、隔热保温、降温除尘、净化空气、保护屋顶结构、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等功能。但是,现有的绿植栽培的装置仅适用于屋面,或仅适用于墙面,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建筑上绿植栽培的装置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由框体和托盘构成;

所述框体为矩形框,框体由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构成;第一侧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行通孔,每个通孔下方均设置有开口朝向通孔的半圆形导向通孔;

所述托盘由槽体和立板构成,立板为条形板,立板底边和槽体的其中一个较长侧板上侧边固接,立板的两端靠近上沿处分别设置有转轴,槽体中与立板固接的较长侧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轴;托盘中的两个转轴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中一对相对的通孔内,托盘中的两个导向轴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中一对相对的半圆形导向通孔中,且导向轴外端探出至第一侧板外部;框体上其中一个第一侧板的外侧、靠近第一侧板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圆柱桩,圆柱桩与第一侧板上的通孔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侧板外部的导向轴分别通过绳索连接、且绳索的其中一端扎结在相邻的圆柱桩上;

所述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外侧分别设置有支座;

所述槽体的底板为多孔板。

本实用新型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中,框体用于与建筑屋面或墙面的固定,框体中两个第一侧板的相对的通孔用于支撑托盘、并使托盘能够以转轴为中心转动;托盘中的两个导向轴分别设置在半圆形导向通孔中,半圆形导向通孔作为托盘中的导向轴位移轨道。当托盘转动至一定角度且将绳索一端扎结在相邻的圆柱桩上后能够固定托盘与框体的相对角度。当栽培装置应用于建筑的屋面时,框体水平设置,槽体通过与框体的相对角度调整后能够改变光照条件以满足槽体内绿植的生长需求;并且槽体与框体的相对角度的调整也能够改变槽体的底板与框体底面之间的距离,由于槽体的底板为多孔板,利于进行蓄排水的调整。当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只需转动托盘至其底板为迎风面或迎雨水面,这样便可以减轻恶劣天气对绿植的损伤。当栽培装置应用于建筑墙面的绿植栽培装时,利用支座将框体固定于墙面,槽体通过自身重力下垂,槽体通过与框体的相对角度调整后能够改变光照条件以满足槽体内绿植的生长需求,同时也能够调整绿植朝向以改变其装饰效果和减轻恶劣天气对绿植的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栽培装置即适用于建筑屋面,也适用于建筑墙面,通用性较强,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托盘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由框体1和托盘4构成;

所述框体1为矩形框,框体1由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2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构成;第一侧板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行通孔,每个通孔下方均设置有开口朝向通孔的半圆形导向通孔3;

所述托盘4由槽体9和立板8构成,立板8为条形板,立板8底边和槽体9的其中一个较长侧板上侧边固接,立板8的两端靠近上沿处分别设置有转轴10,槽体9中与立板8固接的较长侧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轴11;托盘4中的两个转轴1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2中一对相对的通孔内,托盘4中的两个导向轴1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2中一对相对的半圆形导向通孔3中,且导向轴11外端探出至第一侧板2外部;框体1上其中一个第一侧板2的外侧、靠近第一侧板2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圆柱桩5,圆柱桩5与第一侧板2上的通孔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侧板2外部的导向轴11分别通过绳索6连接、且绳索6的其中一端扎结在相邻的圆柱桩5上;所述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外侧分别设置有支座7;所述槽体9的底板为多孔板。

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中,框体1用于与建筑屋面或墙面的固定,框体1中两个第一侧板2的相对的通孔用于支撑托盘4、并使托盘4能够以转轴10为中心转动;托盘4中的两个导向轴11分别设置在半圆形导向通孔3中,半圆形导向通孔3作为托盘4中的导向轴11位移轨道。当托盘4转动至一定角度且将绳索6一端扎结在相邻的圆柱桩5上后能够固定托盘4与框体1的相对角度。当栽培装置应用于建筑的屋面时,框体1水平设置,槽体9通过与框体1的相对角度调整后能够改变光照条件以满足槽体9内绿植的生长需求;并且槽体9与框体1的相对角度的调整也能够改变槽体9的底板与框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由于槽体9的底板为多孔板,利于进行蓄排水的调整。当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只需转动托盘4至其底板为迎风面或迎雨水面,这样便可以减轻恶劣天气对绿植的损伤。当栽培装置应用于建筑墙面的绿植栽培装时,利用支座7将框体1固定于墙面,槽体9通过自身重力下垂,槽体9通过与框体1的相对角度调整后能够改变光照条件以满足槽体9内绿植的生长需求,同时也能够调整绿植朝向以改变其装饰效果和减轻恶劣天气对绿植的损伤。因此本实施方式栽培装置即适用于建筑屋面,也适用于建筑墙面,通用性较强,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每个第二侧板外侧分设置有两个支座7,支座7为平板,支座7中心设置有通孔,支座7一个端面与第二侧板的外壁固接。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相垂直。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多孔板上通孔的直径为0.2~1cm。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多孔板上通孔的直径为0.5cm。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由框体1和托盘4构成;

所述框体1为矩形框,框体1由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2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构成;第一侧板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行通孔,每个通孔下方均设置有开口朝向通孔的半圆形导向通孔3;

所述托盘4由槽体9和立板8构成,立板8为条形板,立板8底边和槽体9的其中一个较长侧板上侧边固接,立板8的两端靠近上沿处分别设置有转轴10,槽体9中与立板8固接的较长侧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轴11;托盘4中的两个转轴1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2中一对相对的通孔内,托盘4中的两个导向轴1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2中一对相对的半圆形导向通孔3中,且导向轴11外端探出至第一侧板2外部;框体1上其中一个第一侧板2的外侧、靠近第一侧板2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圆柱桩5,圆柱桩5与第一侧板2上的通孔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侧板2外部的导向轴11分别通过绳索6连接、且绳索6的其中一端扎结在相邻的圆柱桩5上;

所述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外侧分别设置有支座7;

所述槽体9的底板为多孔板。

所述每个第二侧板外侧分设置有两个支座7,支座7为平板,支座7中心设置有通孔,支座7一个端面与第二侧板的外壁固接;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相垂直;所述多孔板上通孔的直径为0.5cm。

本实施例适用于建筑屋面和墙面的绿植栽培装置中,框体1用于与建筑屋面或墙面的固定,框体1中两个第一侧板2的相对的通孔用于支撑托盘4、并使托盘4能够以转轴10为中心转动;托盘4中的两个导向轴11分别设置在半圆形导向通孔3中,半圆形导向通孔3作为托盘4中的导向轴11位移轨道。当托盘4转动至一定角度且将绳索6一端扎结在相邻的圆柱桩5上后能够固定托盘4与框体1的相对角度。当栽培装置应用于建筑的屋面时,框体1水平设置,槽体9通过与框体1的相对角度调整后能够改变光照条件以满足槽体9内绿植的生长需求;并且槽体9与框体1的相对角度的调整也能够改变槽体9的底板与框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由于槽体9的底板为多孔板,利于进行蓄排水的调整。当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只需转动托盘4至其底板为迎风面或迎雨水面,这样便可以减轻恶劣天气对绿植的损伤。当栽培装置应用于建筑墙面的绿植栽培装时,利用支座7将框体1固定于墙面,槽体9通过自身重力下垂,槽体9通过与框体1的相对角度调整后能够改变光照条件以满足槽体9内绿植的生长需求,同时也能够调整绿植朝向以改变其装饰效果和减轻恶劣天气对绿植的损伤。因此本实施例栽培装置即适用于建筑屋面,也适用于建筑墙面,通用性较强,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