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小麦耐热鉴定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8580发布日期:2021-02-18 14:2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小麦耐热鉴定棚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拆卸小麦耐热鉴定棚。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温特别是开花期和灌浆期的高温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小麦生长后期,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在华北地区,小麦生育后期常出现高温天气,尤其是在干燥条件下,形成典型的干热风,导致小麦高温逼熟,减产幅度可达10%-30%,成为北方广大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胁迫因子之一。因此,选育、鉴定耐高温、耐干热风的小麦品种是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小麦耐热鉴定开展研究较多,测定方法主要分田间直接鉴定、人工模拟气候条件鉴定等直接鉴定法以及生理生化指标间接鉴定法。直接鉴定法是直接在大田或在温室模拟大田环境下对小麦不同品种的耐热性进行鉴定,具有评价客观的特点,但是缺点是环境温度易发生变化、试验重复性差,试验一般需要多年多点的设计,费工费时。间接鉴定法是通过如细胞膜热稳定性、冠层温度、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同直接鉴定法相比,鉴定快,不受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但是缺点是单一的指标不能客观反映小麦的耐热性,需要综合考虑,最终还需要大田试验。而用于模拟气候的温棚一般都借助大型人工气候室或者塑料大棚,体积大、操作繁琐、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小麦耐热鉴定棚。所述鉴定棚可拆卸,体积小,设施灵活,防积雨,防大风,温湿度实时掌控,便于观察记录,可有效提高小麦耐热鉴定效果。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0005]
一种可拆卸小麦耐热鉴定棚,包括主架、与主架配套的棚罩和远程实时温湿度传感器;所述主架包括顶部拱棚、中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结构;所述顶部拱棚为屋顶型,包括一根主梁和四根斜梁;所述斜梁两两对称分布在主梁的两端,位于主梁同一端的两根斜梁呈角度设置;所述中部支撑架为方形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杆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杆,短杆和长杆依次垂直连接;四个所述斜梁的自由端与中部支撑架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由四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柱组成;
[0006]
所述棚罩为透明塑料膜,厚度为0.1毫米左右,透光率在80-90%以上,罩设在主架上,顶部设有操作窗;在所述棚罩对应支撑柱的位置设有开角,所述开角通过拉链或打结绳封闭;
[0007]
所述主架插设在田间土壤中,所述棚罩罩设在主架上,形成一个内部封空间,在所述内部封闭空间内设置远程实时温湿度传感器;
[0008]
所述鉴定棚的长2.0-2.5米、宽1.5-2.0米、高1.6-2.0米。
[0009]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有延伸尖端,方便支撑柱
的底部插入田间土壤内。
[001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柱为可伸缩结构,方便调节鉴定棚的高度。
[0011]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由多节依次叠加的单伸缩节组成;所述单伸缩节的上端设有内螺纹,下端设有外螺纹;位于形态学上端的单伸缩节下端的外螺纹与位于形态学下端的单伸缩节上端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所述支撑柱由上伸缩节和下伸缩节做成,所述上伸缩节和下伸缩节均为中空结构且节体上均沿垂直方向设置多个插孔,所述上伸缩节插设在下伸缩节内并通过螺栓ⅱ固定。
[0012]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位于主梁同一端的两根斜梁均与主梁转动连接,在两个斜梁的内侧相对设有至少两组插入卡口,两组插入卡口位于不同的垂直高度上;通过将角度调节杆固定在每组插入卡口之间调节两根斜梁之间的角度;所述短杆为伸缩杆,以配合主梁同一端两根斜梁之间的不同角度。
[0013]
更进一步地,所述短杆由左伸缩节和右伸缩节做成,所述左伸缩节和右伸缩节均为中空结构且节体上均沿垂直方向设置多个插孔,所述左伸缩节插设在右伸缩节内并通过螺栓ⅰ固定。
[0014]
更进一步地,所述棚罩包括主罩和两个相同的边罩,所述主罩以主梁为界平分罩设在主架结构的两侧,所述主罩的前后边缘处均设有拉链ⅰ;所述边罩顶端固定在主梁上,包括三角形顶部和方形底部,所述顶部左右两边上均依次延伸设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底部左右两边上均依次设有第三边沿和第四边沿;所述第一边沿、第二边沿、第三边沿和第四边沿的外缘边上均设有与拉链ⅰ配合的拉链ⅱ。
[0015]
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多次田间试验实践研究发明的一种可拆卸、灵活机动的小型耐热棚,使用时即行安装,直接插设在田间土壤内,能为小麦耐热鉴定营造一个良好的升温环境,能提高小麦耐热鉴定效果,及时选育出耐热小麦新品种。相比于一般大棚存在的定期移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大棚移苗改为移棚,无需定期移栽植株,方便特定时期对小麦进行观测研究。其次,传统对小麦进行耐热鉴定时,将小麦苗移栽至大棚内,小麦大部分生长周期需要在棚内生长,会增加大棚的使用压力,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鉴定棚,经实践鉴定,只需在后期增温十天左右即可,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而且,即用即装,可拆卸,用于小麦耐热鉴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操作简单,能够大大压缩成本。
[0017]
本实用新型所述顶部拱棚为屋形结构,位于主梁同一端的两根斜梁之间的角度可通过将角度调节杆固定在不同高度的插入卡口之间进行调节,这是因为地理条件不同、一天内太阳运行轨迹变化,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可通过调节顶部拱棚调节鉴定棚采光角度,提高增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实施例1所述主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实施例1所述鉴定棚在罩设棚罩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实施例2所述主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实施例2所述鉴定棚在罩设棚罩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实施例2所述主架的前视图;
[0023]
图6是实施例2所述罩棚完全展开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实施例2所述短杆的伸缩结构图;
[0025]
图8是所述支撑柱的伸缩结构图;
[0026]
图9是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结构图;
[0027]
图中:1、主梁;2、斜梁;3、长杆;4、短杆;41、左伸缩节;42、螺栓ⅰ;43、右伸缩节;5、支撑柱;51、上伸缩节;52、螺栓ⅱ;53、下伸缩节;54、单伸缩节6、棚罩;61、主罩;62、边罩;621、顶部;6211、第一延边;6212、第二延边;622、底部;6221、第三延边;6222、第四延边;7、开角;8、角度调节杆;9、卡口;10、操作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可拆卸小麦耐热鉴定棚,包括主架、与主架配套的棚罩和远程实时温湿度传感器;如图1所示,所述主架包括顶部拱棚、中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结构;所述顶部拱棚为屋顶型,包括一根主梁1和四根斜梁2;所述斜梁2两两对称分布在主梁1的两端,位于主梁1同一端的两根斜梁2呈角度设置;所述中部支撑架为方形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杆3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杆4,短杆4和长杆3依次垂直连接;四个所述斜梁2的自由端与中部支撑架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由四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柱5组成。
[0031]
顶部拱棚设计,可有效避免下雨后棚顶部的积水,避免造成雨后耐热鉴定偏差。
[0032]
所述棚罩6为透明塑料膜,起到增温加热的作用,罩设在主架上,顶部设有操作窗10;在所述棚罩6对应其中一个支撑柱5的位置设有开角7,所述开角7通过拉链或打结绳封闭;
[0033]
所述主架插设在田间土壤中,所述棚罩6罩设在主架上,形成一个内部封空间,在所述内部封闭空间内设置远程实时温湿度传感器,可实时获取温湿度变化,方便瞬时高温时对品种耐热特性观察。
[0034]
所述鉴定棚的长2.0米、宽1.5米、高1.6米。
[0035]
在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设有延伸尖端,方便支撑柱5的底部插入田间土壤内。
[0036]
所述支撑柱5为可伸缩结构,方便调节鉴定棚的高度。所述可伸缩结构由两种实现方式:所述支撑柱5由多节依次叠加的单伸缩节54组成;所述单伸缩节54的上端设有内螺纹,下端设有外螺纹;位于形态学上端的单伸缩节下端的外螺纹与位于形态学下端的单伸缩节上端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所述支撑柱由上伸缩节51和下伸缩节53做成,所述上伸缩节51和下伸缩节53均为中空结构且节体上均沿垂直方向设置多个插孔,所述上伸缩节51插设在下伸缩节53内并通过螺栓ⅱ52固定。
[0037]
实施例2
[0038]
一种可拆卸小麦耐热鉴定棚,包括主架、与主架配套的棚罩和远程实时温湿度传感器;如图1所示,所述主架包括顶部拱棚、中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结构;所述顶部拱棚为屋顶型,包括一根主梁1和四根斜梁2;所述斜梁2两两对称分布在主梁1的两端,位于主梁1同一端的两根斜梁2呈角度设置,且该角度可进行调整,具体结构如下:位于主梁1同一端的两
根斜梁2均与主梁1转动连接,在两个斜梁2的内侧相对设有三组插入卡口9,三组插入卡口9位于不同的垂直高度上;通过将角度调节杆8固定在每组插入卡口9之间调节两根斜梁2之间的角度;当两根斜梁2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后,用于连接这两根斜梁2之间的短杆4长度也需发生变化,因此将所述短杆4设置为伸缩杆,以配合主梁1同一端两根斜梁2之间的不同角度。所述短杆4由左伸缩节41和右伸缩节43做成,所述左伸缩节41和右伸缩节43均为中空结构且节体上均沿垂直方向设置多个插孔,所述左伸缩节41插设在右伸缩节43内并通过螺栓ⅰ42固定。
[0039]
所述中部支撑架为方形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杆3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杆4,短杆4和长杆3依次垂直连接;四个所述斜梁2的自由端与中部支撑架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由四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柱5组成;
[0040]
所述棚罩6为透明塑料膜,罩设在主架上,顶部设有操作窗10;当顶部拱棚的角度发生变化后,罩设在主架上的棚罩6也需要做适应性改变。所述棚罩6包括主罩61和两个相同的边罩62,所述主罩61以主梁1为界平分罩设在主架结构的两侧,所述主罩61的前后边缘处均设有拉链ⅰ;所述边罩62顶端固定在主梁1上,包括三角形顶部621和方形底部622,所述顶部621左右两边上均依次延伸设有第一边沿6211和第二边沿6212,所述底部622左右两边上均依次设有第三边沿6221和第四边沿6222;所述第一边沿6211、第二边沿6212、第三边沿6221和第四边沿6222的外缘边上均设有与拉链ⅰ配合的拉链ⅱ。如图3和图5,当角度调节杆8固定在最下面一组的插入卡口9的位置上时,主梁1同一端的两根斜梁2之间的角度最小,此时无需利用延边,将棚罩6封闭是只要将主罩61边缘的拉链ⅰ与边罩62边缘的拉链配合封闭即可,延边可卷设在边界处;如果将角度调节杆8固定在中间一组插入卡口9上时,封闭时需将主罩61边缘的拉链ⅰ与第一延边6211和第三延边6212边缘处的拉链ⅱ配合,以适应主架的变化。
[0041]
所述主架插设在田间土壤中,所述棚罩6罩设在主架上,形成一个内部封空间,在所述内部封闭空间内设置远程实时温湿度传感器;
[0042]
在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设有延伸尖端,方便支撑柱5的底部插入田间土壤内。
[0043]
所述支撑柱5为可伸缩结构,方便调节鉴定棚的高度。所述可伸缩结构由两种实现方式:所述支撑柱由多节依次叠加的单伸缩节54组成;所述单伸缩节54的上端设有内螺纹,下端设有外螺纹;位于形态学上端的单伸缩节下端的外螺纹与位于形态学下端的单伸缩节上端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所述支撑柱5由上伸缩节51和下伸缩节53做成,所述上伸缩节51和下伸缩节53均为中空结构且节体上均沿垂直方向设置多个插孔,所述上伸缩节插51设在下伸缩节53内并通过螺栓ⅱ52固定。
[0044]
实例部分:利用本耐热鉴定棚,设置了一组小麦品种耐热试验,参试品种有洛麦37、洛麦45、洛麦46、百农207、周麦18、郑麦22、洛麦34、洛麦27、许科918、新麦35等10个品种。检测时间为10天(2019.5.17-2019.5.26),日均温度分别为,26
°
、25
°
、21.5
°
、21
°
、24.5
°
、27.5
°
、28.5
°
、28
°
、28.5
°
、27.5
°
,十日平均温度为25.8
°
;棚内日均温度为34.2
°
、33.6
°
、31.7
°
、32
°
、34.6
°
、36.4
°
、37.1
°
、38.6
°
、38.7
°
、37.8
°
,十日平均温度为35.47
°
。棚内外温差10
°
,最终对不同品种成熟后棚内,棚外籽粒千粒重进行称量,参照麦类作物学报2017年第11期李召锋《新疆春小麦品种耐热性评价》计算品种的感热指数,并依此评价品种的耐热性。
[0045]
感热指数(s)=(1-胁迫环境千粒重/非胁迫环境千粒重)/ (1-所有品种胁迫环境千粒重平均值/所有品种非胁迫环境千粒重平均值)s小于1为耐热型品种,s大于1为热敏感型品种。
[0046]
表1 小麦品种的耐热性评价
[0047][0048]
由表可知,洛麦46、百农207、周麦18、郑麦22、洛麦34为耐热型品种,洛麦37、洛麦45、洛麦27、许科918、新麦35为热敏感型品种。
[0049]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