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6279发布日期:2020-11-25 14:2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



背景技术: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通过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而达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目的的一种科技措施,如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削弱台风、人工抑制雷电、人工防霜冻等。

通常,人工增雨、防雹作业采用由车辆运载的高炮、火箭等向云中播撒碘化银、干冰等催化剂进行。而高炮、火箭发射点的地理位置是否准确影响着上述作业的有效性。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作业点进行定点指引、并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以能长期使用的标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以能够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对作业车辆进行作业点指引,并适于长期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包括标识牌,所述标识牌包括基板、加固框、安装结构,所述基板一端的周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加固框,所述基板的正面设置有抗紫外线材料层,所述抗紫外线材料层上划分有射界图区域及文字区域,所述基板背面的纵向均匀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固条,所述基板背面的横向均匀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固条。

优选的,所述射界图区域可替换的设置有射界图膜层。

优选的,还包含导向地标,所述导向地标设置于所述标识牌周边道路,以配合所述标识牌使用。

优选的,所述导向地标为反光图层。

优选的,所述文字区域设置有文字蚀刻层。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沿所述基板的两侧边延伸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的加强横梁。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夹臂、把手、固定杆、内螺纹、外螺纹、固定块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活动铰接在基板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夹臂活动铰接在基板另一端的一侧,所述固定杆活动连接在第二夹臂一侧的内部,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一端,所述把手活动铰接在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外螺纹设置在固定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臂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还包括设置于基板内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颗粒、加强筋、第一加强丝和第二加强丝,所述加强颗粒填充在基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丝,所述加强筋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丝,所述第一加强丝与所述第二加强丝构成捻和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其标识牌的基板的正面设置抗紫外线材料层,并在抗紫外线材料层上分别划分射界图区域及文字区域,便于指引作业车辆准确地寻找作业点,同时抗紫外线材料层使得射界图区域及文字区域上的图形和文字能够经受长期的暴晒。加固框、横向加固条和纵向加固条都具有加强标识牌的结构强度的作用,能经受大风天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标识牌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标识牌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导向地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标识牌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加固框;3、横向加固条;4、纵向加固条;5、安装结构;501、第一夹臂;502、把手;503、固定杆;504、内螺纹;505、外螺纹;506、固定块;507、第二夹臂;6、加强结构;601、加强颗粒;602、加强筋;603、第一加强丝;604、第二加强丝;7、导向地标;8、抗紫外线材料层;9、射界图区域;10、文字区域;11、射界图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包括标识牌,标识牌包括基板1、加固框2、安装结构5和加强结构6,基板1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框2,基板1的正面设置有抗紫外线材料层8,抗紫外线材料层8上划分有射界图区域9及文字区域10,基板1背面的纵向均匀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固条4,基板1背面的横向均匀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固条3。

基板1的正面设置抗紫外线材料层8,并在抗紫外线材料层8上分别划分射界图区域9及文字区域10,便于指引作业车辆准确地寻找作业点并同时达到相关气象法律法规及其他内容的宣传;同时抗紫外线材料层8使得射界图区域9及文字区域10上的图形和文字能够经受长期的暴晒。加固框2、横向加固条3和纵向加固条4都具有加强标识牌的结构强度的作用,能经受大风天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基板1乃至加固框2、安装结构5等结构均可以由304不锈钢材制成并焊接相连,以防雨水锈蚀。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的标识牌常年立于野外,基板1上形成的射界图示和文字等需要经久不变。为此,可以采用嵌漆、酸性蚀刻工艺在基板1上形成射界图示和文字。

示例性地,上述的工艺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除油→水洗→酸洗→水洗→干燥;

图文转移→干燥→腐蚀→水洗→酸洗→水洗;

图文蚀刻→去除防蚀层→水洗→酸洗→水洗→干燥;

喷涂→喷漆→干燥→表面保护喷漆→干燥。

其中,喷涂流程可以具体包括:

扫描图像→录入文字→图像处理→图像存储→参数设置和调整→喷涂→烘干→覆膜。

此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的作业区域随环境变化经常更新,因此射界图亦需要经常更新,故在本实施例中,射界图可以采用耐紫外线材料喷绘而成,更换时揭下旧图并贴上新图即可,例如射界图形可以采用背胶型的聚氯乙烯基质,并采用抗紫外线的uv墨水喷涂绘制。

为进一步提高基板1上文字和射界图形的耐候性,本实施例中,射界图区域9可替换的设置有射界图膜层11,以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同样地,文字区域10可以基于上述工艺方法设置有文字蚀刻层。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便于作业车辆寻找并定位于指定的作业点,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还包括导向地标7,导向地标7设置于标识牌周边道路,以配合标识牌使用。

具体地,导向地标7可以采用道路交通反光油漆施画于硬质平整地面(如水泥、沥青、石板等路面)。其具体作用为标注作业点位置、引导作业车辆进入火箭发射阵位、校准火箭射击方向等。作为优选,导向地标7可以为反光图层,以能在自然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具有较强的指引效果。

图4具体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导向地标7的结构图样,其大体呈外径150cm的圆环,圆环宽度为15cm,圆环内设置有导向线,导向线的宽度为10cm,图4中s和n为地理真南北。

本实施例中,该标识牌通过安装结构5与地面固定,具体地,基板1的一侧(即图中下侧)设置有安装结构5,安装结构5包括沿基板1的两侧边延伸的第一安装架511和第二安装架512,以及连接于第一安装架511与第二安装架512之间的加强横梁51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识还包括设置于基板内的加强结构,即基板1可以为空心结构,加强结构6包括设置于基板1内的加强颗粒601、加强筋602、第一加强丝603和第二加强丝604,加强颗粒601填充在基板1的内部。基板1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加强筋602,加强筋6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丝603,加强筋6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丝604,第一加强丝603与第二加强丝604构成捻和结构,增加加强筋602的强度。

加固框2与横向加固条3和纵向加固条4都具有加强基板1强度的作用,可以在使用时很好的避免基板1的弯折,且在基板1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加强筋602,由第一加强丝603与第二加强丝604相互捻和的加强筋602可以避免基板1的断裂,更加的安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采用了不用的安装结构5,请参阅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标识牌通过以设置于地面上的安装柱安装,具体地:

该安装结构5包括第一夹臂501、把手502、固定杆503、内螺纹504、外螺纹505、固定块506和第二夹臂507,第一夹臂501活动铰接在基板1一端的一侧,第二夹臂507活动铰接在基板1另一端的一侧,固定杆503活动连接在第二夹臂507一侧的内部,固定块506固定连接在固定杆503的一端,把手502活动铰接在固定杆503的另一端,外螺纹505设置在固定杆503的外侧。

第一夹臂501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04,内螺纹504与外螺纹505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便于安装。

安装结构5包含沿基板1的两侧边延伸的第一安装架511、第二安装架512,以及连接于第一安装架511与第二安装架512之间的加强横梁513,使基板1更加稳定。

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夹臂501与第二夹臂507套在安装柱上,抓住把手502,转动带动固定杆503转动,内螺纹504与外螺纹505构成螺纹连接,固定块506固定连接在固定杆503的一端,从而带动第一夹臂501靠近第二夹臂507,起到固定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