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2337发布日期:2021-02-20 16:4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浆果采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蓝莓、蓝靛果、黑加仑、树莓、醋栗等小浆果的果皮薄、果汁多,在采摘中易破损,且果实小、采摘期短,采摘作业量极大,浆果的果实粒径为4~13mm,果实小且柄短,簇生于长,有棘刺的枝条上,附着牢固,果柄与枝条的结合力较大。然而,现有的采摘机,其浆果收集装置无法有效收集到像树莓这样的小果实,掉落在接果板上的树莓小果实容易从接果板之间缝隙漏出,并且接果板材料较硬,容易损伤果实表皮,接果板倾斜角度不合适,不利于果实滚落到传输带上,活动接果板摆动不灵活,易出现卡滞现象,并且传统结构的采摘机还会对果实和树木造成较大的损坏,严重影响了果实采摘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用于接收摘落下来的浆果果实,省时省力,能够有效收集掉落的果实,降低采摘成本,适用性广,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包括平行固定在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方管和若干活动板,若干活动板以左右各一列的方式对称布置在两个支撑方管上,每一列的各片活动板之间均平行布置且边缘依次压叠排列;
[0006]
每片活动板的一端与相应侧的支撑方管均通过一连接部件转动连接,每片活动板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每片活动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相同夹角,两列活动板形成对称斜坡结构;
[0007]
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竖直连接轴、上垫块、下垫块和螺母,所述的竖直连接轴的底端固定在支撑方管上,竖直连接轴的顶端依次穿过下垫块、活动板和上垫块后与螺母连接,所述的下垫块的上端面为斜面,螺母拧紧时,所述上垫块的下端面与活动板之间留有使活动板转动的缝隙;
[0008]
在每片活动板的下方均设有一使活动板复位的弹簧,且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活动板的下表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相应的支撑方管上。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上垫块的下表面为与活动板配合的斜面,所述上垫块内设有限位台阶。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连接轴包括光轴段和螺纹段,光轴段的底端固设有定位帽,光轴段的顶端自支撑方管的底面穿入、自支撑方管的顶面穿出后依次穿过下垫块、活动板和上垫块与螺纹段连接,所述螺纹段与螺母配合,所述螺纹段与光轴段的连接处形成与上垫块内的限位台阶配合的台肩,所述定位帽、光轴段和螺纹段一体成型设置。
[0011]
进一步的,每片活动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夹角为12-14
°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帽焊接在支撑方管的底面处,所述下垫块胶接在支撑方管的顶面上。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活动板的下表面,弹簧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相应的支撑方管的侧面。
[0014]
进一步的,两列活动板的自由端均一一相抵设置。
[0015]
进一步的,每个弹簧均与竖直连接轴平行设置,且弹簧靠近相应侧的竖直连接轴布置。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由食品级橡胶制成。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共设置18片,每列9片,每一列活动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5
°

[001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用于接收摘落下来的浆果果实,省时省力,能够有效收集掉落的果实,降低采摘成本,适用性广,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弹性较高的食品级橡胶活动板,也是接果板,能够减缓对下落果实表皮的冲击,减少果实表面损伤,有益于果实的储存和运输。
附图说明
[0020]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中活动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3]
图3为活动板与支撑方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活动板,2-竖直连接轴,3-固定销,4-螺母,5-下垫块,6-上垫块,7-支撑方管,8-销轴,9-弹簧,10-台肩,11-光轴段,12-螺纹段,13-定位帽,14-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8]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浆果收获的收集装置,包括平行固定在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方管7和若干活动板1,若干活动板1以左右各一列的方式对称布置在两个支撑方管7上,每一列的各片活动板1之间均平行布置且边缘依次压叠排列,
[0029]
每片活动板1的一端与相应侧的支撑方管7均通过一连接部件转动连接,每片活动板1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每片活动板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相同夹角,两列活动
板1形成对称斜坡结构;
[0030]
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竖直连接轴2、上垫块6、下垫块5和螺母4,所述的竖直连接轴2的底端固定在支撑方管上,竖直连接轴2的顶端依次穿过下垫块5、活动板1和上垫块6后与螺母4连接,所述的下垫块5的上端面为斜面,螺母4拧紧时,所述上垫块6的下端面与活动板1之间留有使活动板1转动的缝隙14;
[0031]
在每片活动板1的下方均设有一弹簧9,且弹簧9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活动板1的下表面,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在相应的支撑方管7上。
[0032]
所述上垫块6的下表面为与活动板1配合的斜面,所述上垫块6内设有限位台阶。
[0033]
竖直连接轴2包括光轴段11和螺纹段12,光轴段11的底端固设有定位帽13,光轴段11的顶端自支撑方管7的底面穿入、自支撑方管7的顶面穿出后依次穿过下垫块5、活动板1和上垫块6与螺纹段12连接,所述螺纹段12与螺母4配合,所述螺纹段12与光轴段11的连接处形成与上垫块6内的限位台阶配合的台肩10,因此保证了在螺母4拧紧状态下,上垫块6的下表面与活动板之间存在供活动板1转动的间隙,所述定位帽13、光轴段11和螺纹段12一体成型设置。
[0034]
每片活动板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夹角为12-14
°
。具体可以为:两列活动板1的自由端均一一相抵设置。活动板1共设置18片,每列9片,每一列活动板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5
°
,这个角度在保证下落的果实都可以沿活动板滚落到传送带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采收机的离地间隙,改善了采收效果,扩大了采收机使用范围。
[0035]
定位帽13焊接在支撑方管7的底面处,所述下垫块5胶接在支撑方管7的顶面上。
[0036]
弹簧9的一端通过固定销3固定在活动板1的下表面,弹簧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8固定在相应的支撑方管7的侧面。每个弹簧9均与竖直连接轴2平行设置,且弹簧9靠近相应侧的竖直连接轴2布置,保证了活动板1回复到原位。
[0037]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采收机前行时,果树沿两列活动板1的相交线进入到采收机中,第一对活动板1在果树树干的推动下向后转动,当果树走过第一对活动板后,这对活动板在位于各自下面的弹簧9牵引下恢复到原来位置,同时第二对活动板在果树的推动下向后转动,这九对活动板不断地重复开合动作,使采收机采摘下来的果实始终落到活动板上,并沿着活动板斜坡滚落到采收机的传输装置上,传输装置可以是传送带,达到收集果实的目的。
[0038]
本收集装置是针对表皮较软的浆果类果实,故用于接受果实的活动板采用柔软的食品级橡胶类材质制作而成,在保证无污染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果实表皮不被损伤,有利于果实的后续处理和储藏运输。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