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立体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8842发布日期:2020-12-22 10:2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立体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立体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种植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简单的例子就是“稻-萍-鱼”种养结合。广义来说立体种植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养殖)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的“四位一体”的庭院农业模型(例如:将鸡、猪、沼、菜等生物组分整合成一个生态微循环系统)。

立体种植装置多使用于温室大棚内,由于温室大棚内空间有限,因此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其内部空间,但是现有的立体式种植装置多为固定结构,无法进行拆卸组合,造成立体种植装置难以搬运,使用不便,同时立体种植装置给作物浇水较为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立体种植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现有的立体式种植装置多为固定结构,无法进行拆卸组合,造成立体种植装置难以搬运,使用不便,同时立体种植装置给作物浇水较为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组合式立体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开设有放置槽,下端四角固接有支撑腿,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设置有一号种植箱,所述一号种植箱上端设置有二号种植箱,所述水箱与一号种植箱左右端均设置有一号连接机构,所述一号种植箱与二号种植箱左右端均设置有二号连接机构,所述水箱右端设置有抽水机构,所述二号种植箱顶部设置有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与抽水机构相配合;

所述喷水机构包括集水板、安装板和喷头,所述集水板上端左右侧均螺接有安装板,集水板内部开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板下端设置有均布的喷头,所述喷头上端与集水腔接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号连接机构包括接水盘、套块、螺纹杆和螺纹块,所述水箱左右端上侧均固接有套块,所述一号种植箱左右端下侧均固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杆上端贯穿套块,并与螺纹块螺接,所述接水盘与螺纹杆上侧螺接,并位于一号种植箱下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套块内部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与螺纹杆相配合,所述螺纹杆下端固接有限位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块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和连接杆,所述一号种植箱和二号种植箱左右端上侧均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下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杆与插槽相配合。

更进一步地,位于最上端的所述二号种植箱上端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板固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抽水机构包括抽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支撑板上端右侧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左端接通有吸水管,右端及接通有出水管,所述吸水管左端与水箱接通,所述出水管上端与集水腔接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种植箱和二号种植箱下端均开设有均布的透水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号连接机构和二号连接机构有效组装水箱、一号种植箱、二号种植箱,并能够根据温室的空间大小合理组装二号种植箱的数量,有效节省人力搬运整体,并能够合理分配温室空间;一号俩进阶机构采用螺接的方式,二号连接结构曹勇插接的连接方式,便于拆装组合,有效节省拆装之间;通过抽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取至集水腔内,通过喷头对二号种植箱进行喷水,在通过透水孔将水不断向下滴落,有效对种植物进行浇水,减少人力浇水,降低劳动强度;水箱内能够养殖鱼类和浮萍生物,并且鱼类的排泄物能够作为肥料供种植物生长,有效提高温室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种植箱二号种植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支撑板,101-放置槽,2-支撑腿,3-水箱,4-一号种植箱,5-二号种植箱,6-一号连接机构,601-接水盘,602-套块,603-螺纹杆,604-螺纹块,605-过孔,606-限位块,7-二号连接机构,701-连接柱,702-连接杆,703-插槽,8-抽水机构,801-抽水泵,802-吸水管,803-出水管,9-喷水机构,901-集水板,902-安装板,903-喷头,904-集水腔,10-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立体种植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1板上端开设有放置槽101,下端四角固接有支撑腿2,放置槽101内设置有水箱3,水箱3上端设置有一号种植箱4,一号种植箱4上端设置有二号种植箱5,具体的,一号种植箱4和二号种植箱5下端均开设有均布的透水孔10。水箱3与一号种植箱4左右端均设置有一号连接机构6,一号种植箱4与二号种植箱5左右端均设置有二号连接机构7,水箱3右端设置有抽水机构8,二号种植箱5顶部设置有喷水机构9,喷水机构9与抽水机构8相配合。

具体的,参照图1,图2和图4,喷水机构9包括集水板901、安装板902和喷头903,集水板901上端左右侧均螺接有安装板902,集水板901内部开设有集水腔904,集水板901下端设置有均布的喷头903,喷头903上端与集水腔904接通。抽水机构8包括抽水泵801、吸水管802和出水管803,支撑板1上端右侧安装有抽水泵801,抽水泵801左端接通有吸水管802,右端及接通有出水管803,吸水管802左端与水箱3接通,出水管803上端与集水腔904接通。

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3,一号连接机构6包括接水盘601、套块602、螺纹杆603和螺纹块604,水箱3左右端上侧均固接有套块602,一号种植箱4左右端下侧均固接有螺纹块604,螺纹杆603上端贯穿套块602,并与螺纹块604螺接,接水盘601与螺纹杆603上侧螺接,并位于一号种植箱4下侧。套块602内部开设有过孔605,过孔605与螺纹杆603相配合,螺纹杆603下端固接有限位块606。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3,二号块连接机构7包括连接柱701和连接杆702,一号种植箱4和二号种植箱5左右端上侧均固接有连接柱701,连接柱701上下端均开设有插槽703,连接杆702与插槽703相配合。位于最上端的所述二号种植箱5上端所述连接杆702与安装板902固接。

参照图1至图4,使用本实施时,在温室的合适地方放置支撑板1,并将水箱3放置在放置槽101内;将螺纹杆603上端贯穿套块602上的过孔605,先螺接接水盘601,再使螺纹杆603与螺纹块604连接,使一号种植箱4安装在水箱3上端,设置接水盘601防止一号种植箱4内的水进入水箱3内,污染水箱3内的水,影响水箱3内鱼类的生长;在一号种植箱4左右端的连接柱701上端的插槽703内插入连接杆702,再将二号种植箱5左右端的连接柱701下端的插槽703与该连接杆702插接,连接一号种植箱4和二号种植箱5,根据温室空间,组装合适数量的二号种植箱5;在最上端的二号种植箱5左右端的连接柱701上插接连接杆702,并将安装板902与此连接杆701固接,安装板902下端螺接集水板901;将出水管803与集水板901接通,完成组装。水箱3内加入适量的水,在水箱3内养殖鱼类和浮萍生物,一号种植箱4和二号种植箱5内种植植物;需要浇水时,抽水泵801启动,将水箱3底部的水通过吸水管802吸出,并通过出水管803通入集水腔904内,通过喷头903对二号种植5箱进行喷水,喷下的水经过透水孔10依次向下滴落,完成浇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