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稻麦滚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1788发布日期:2021-06-08 15:4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稻麦滚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稻麦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2.当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大多采用单一纵轴流滚钉齿滚筒。这种结构相比传统的横轴流滚筒脱粒效率高,物料输送快,但存在脱粒不干净,粮食抛洒等问题。由于纵轴流滚筒的特性物料在滚筒内通过速度很快,有些物料可能还没脱完粒或者脱下来的粒子尚未进入清选系统,就会被滚筒带着从机器尾部排出,洒落在地里,造成粮食的抛洒。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稻麦滚筒结构,包括滚筒轴,所述的滚筒轴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喂入搅龙、中幅盘组和后幅盘,所述的喂入搅龙包括搅龙叶片和搅龙幅盘,所述搅龙幅盘和后幅盘之间沿圆周均匀地安装有若干水平的齿杆,所述的中幅盘组包括第一幅盘、第二幅盘和第三幅盘,所述第一幅盘、第二幅盘和第三幅盘的边缘均设有若干齿杆槽以嵌入齿杆,并通过齿杆连接板与齿杆相连接;第二幅盘的外侧通过第二连接板安装有两半圆环形的第二挡板,第三幅盘的外侧通过第三连接板安装有两半圆环形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外径大于第二挡板的外径。
4.进一步地,所述的齿杆通过齿杆安装片和螺栓安张于搅龙幅盘和后幅盘的边沿外侧。
5.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齿杆共有六根。
6.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相邻的齿杆连接板分别安装于中幅盘组的正面与背面。
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幅盘和第三幅盘的外缘均开设有若干组挡板连接孔。
8.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连接孔共有六组,每组两个。
9.运行原理: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滚筒由发动机带动做逆时针旋转,物料从滚筒前侧喂入搅龙进入,后被输送至中间由脱粒齿杆处脱粒,脱粒不完全的被挡板挡住,继续在挡板前脱粒,脱完粒之后秸秆从滚筒尾部排出,籽粒从滚筒落入筛面,最后进入粮仓。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可以挡住未充分脱粒的物料,延缓物料通过滚筒的效果,使其在滚筒内充分脱粒后,再进入清选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解决收割机收割玉米,小米等作物时滚筒抛洒的问题,同时也通过合理的间距和外径递增的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保证物料不会堵塞。
附图说明
11.图1是一种新型稻麦滚筒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滚筒轴,2、喂入搅龙,3、后幅盘,4、搅龙幅盘,5、齿杆,6、第一幅盘,7、第二幅盘,8、第三幅盘,9、齿杆槽,10、齿杆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二挡板,13、第三连接板,14、第三挡板,15、齿杆安装片。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4.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稻麦滚筒结构,包括滚筒轴1,所述的滚筒轴1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喂入搅龙2、中幅盘组和后幅盘3,所述的喂入搅龙2包括搅龙叶片和搅龙幅盘4,所述搅龙幅盘4和后幅盘3之间沿圆周均匀地安装有若干水平的齿杆5,所述的中幅盘组包括第一幅盘6、第二幅盘7和第三幅盘8,所述第一幅盘6、第二幅盘7和第三幅盘8的边缘均设有若干齿杆槽9 以嵌入齿杆5,并通过齿杆连接板10与齿杆5相连接;第二幅盘7的外侧通过第二连接板11安装有两半圆环形的第二挡板12,第三幅盘8的外侧通过第三连接板13安装有两半圆环形的第三挡板14;所述第三挡板14的外径大于第二挡板11的外径。
15.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齿杆5通过齿杆安装片15和螺栓安张于搅龙幅盘4 和后幅盘3的边沿外侧,齿杆5共有六根,所述的相邻的齿杆连接板10分别安装于中幅盘组的正面与背面。
16.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幅盘7和第三幅盘8的外缘均开设有若干组挡板连接孔;所述挡板连接孔共有六组,每组两个。
17.本实施例中,整个滚筒由发动机带动做逆时针旋转,物料从滚筒前侧喂入搅龙进入,后被输送至中间由脱粒齿杆处脱粒,脱粒不完全的被挡板挡住,继续在挡板前脱粒,脱完粒之后秸秆从滚筒尾部排出,籽粒从滚筒落入筛面,最后进入粮仓。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