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氏沼虾养殖排水防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5980发布日期:2021-02-20 19:4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罗氏沼虾养殖排水防逃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罗氏沼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罗氏沼虾养殖排水防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罗氏沼虾亦称白脚虾、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万氏对虾等,素有淡水虾王之称,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世界上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富有一般淡水虾类的风味之外,成熟的罗氏沼虾头胸甲内充满了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黄的特殊鲜美之味,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
[0003]
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换水,而在排水的过程中,虾会通过管道逃跑,从而造成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罗氏沼虾养殖排水防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罗氏沼虾养殖排水防逃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排水时防止虾逃跑。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罗氏沼虾养殖排水防逃装置,包括y形管、法兰盘、固定接头、过滤套和定位头;
[0006]
所述法兰盘固定安装在y形管的一端,所述固定接头设置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y形管的另外两个端口;
[0007]
所述过滤套放置在固定接头的内部,所述定位头安装在固定接头远离y形管的一端,且定位头将过滤套在固定接头内。
[0008]
优选的,所述固定接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环,且固定接头的内侧设置有位于定位环上方的内螺纹,所述定位头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头与固定接头螺纹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过滤套由套体和限位环组成,所述套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限位环固定安装在套体开口的一端。
[0010]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直径与固定接头内部的定位环直径相同。
[0011]
优选的,所述定位头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十字连接件。
[0012]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
该罗氏沼虾养殖排水防逃装置,安装在排水管上,水从定位头经过过滤套并从固定接头进入y形管中,从而顺着排水管排出,而罗氏沼虾被过滤套阻挡,难以通过y形管,如此防止虾逃跑,且y形管上有两个进水口,减少阻塞的情况发生,且过滤套取出方便,更换容易。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y形管;2、法兰盘;3、固定接头;31、定位环;4、过滤套;41、套体;42、限位环;5、定位头;51、十字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19]
请参阅图1-3,一种罗氏沼虾养殖排水防逃装置,包括y形管1、法兰盘2、固定接头3、过滤套4和定位头5,法兰盘2固定安装在y形管1的一端,固定接头3设置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y形管1的另外两个端口,将法兰盘2安装在排水管上,水会从y形管1的另外两个端口进入,如此当一个端口阻塞后,另一个端口可继续使用,减少阻塞的情况发生。
[0020]
过滤套4放置在固定接头3的内部,定位头5安装在固定接头3远离y形管1的一端,且定位头5将过滤套4在固定接头3内,水从定位头5经过过滤套4并从固定接头3进入y形管1中,从而顺着排水管排出,而罗氏沼虾被过滤套4阻挡,难以通过y形管1,如此防止虾逃跑。
[0021]
固定接头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环31,且固定接头3的内侧设置有位于定位环31上方的内螺纹,定位头5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定位头5与固定接头3螺纹连接,固定接头3利用定位环31将过滤套4卡在其中,并利用定位头5将过滤套4固定在定位环31上,避免过滤套4被水流冲击后脱落。
[0022]
过滤套4由套体41和限位环42组成,套体4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孔洞,限位环42固定安装在套体41开口的一端,限位环42的直径与固定接头3内部的定位环31直径相同,套体41被固定接头3内的定位环31阻挡,使得过滤套4难以掉落,之后用定位头5与固定接头3连接,将过滤套4的位置固定,如此利用过滤套4防止虾逃跑。
[0023]
定位头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十字连接件51,利用十字连接件51方便施加外力,使得定位头5旋转,从而将定位头5拆卸,对过滤套4进行更换或清洗。
[0024]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