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8913发布日期:2021-04-13 23:0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鱼竿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


背景技术:

2.鱼竿的堵头包括前堵头和后堵头,顾名思义,前堵头与后堵头是分别塞在鱼竿的前端及后端上的。
3.现有技术中,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前堵头取下之后,往往是放在一边,特别容易丢失,同时,鱼竿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有头重脚轻的情况,时间久了之后手腕会酸痛,造成肌肉疲劳;还有,鱼竿使用后会有水渍残留,如果直接用前堵头将鱼竿的前端封闭,这样,水汽散发不出去,导致鱼竿腐蚀老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鱼竿的前堵头容易丢失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包括前堵头,所述前堵头包括插设在鱼竿前端孔内中的前插设段以及置于鱼竿外部的前外置段;所述前外置段具有朝外布置的外端面,所述前外置段的外端面上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活动连接有失手环。
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凸设在所述前外置段的外端面的中心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中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失手环活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穿设有多个所述失手环。
8.进一步的,所述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包括固定套,多个所述失手环活动穿过所述固定套。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具有朝外的外端面,所述安装柱的外端面贴附有反光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前外置段的外端面设置有孔位,所述安装柱的内端面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插设在所述孔位中,与所述孔位螺纹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与安装柱的内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环绕所述安装柱的外周布置;所述弹性全嵌入在所述孔位中,抵接着所述孔位的侧壁。
12.进一步的,所述孔位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凸块的底部抵压着所述弹性层。
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的中心位置具有凹陷区域,所述凸块的底部抵压着所述凹陷区域。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堵头防丢结构,通过前插设段,将前堵头安装在鱼竿的前端孔中,前外置段显露在鱼竿外部,当前堵头从鱼竿上拆卸下来以后,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失手环手持着,或者固定在其他物体上,可以有效防止前堵头丢失。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堵头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堵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19.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0.参照图1

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1.鱼竿堵头结构,包括前堵头200以及后堵头100,在实际使用中,前堵头200 塞在鱼竿前端孔,后堵头100塞在鱼竿的后端孔;后堵头100具有置于鱼竿外部的后外置段102,也就是说,当后堵头100塞在后端孔后,后外置段102是显露在外的,后外置段102中设置有螺纹孔105,螺纹孔105连通鱼竿的内部。
22.前堵头200具有插设在鱼竿前端孔内的前插设段201,前插设段201的前端凸设有与螺纹孔105螺纹配合的螺纹柱;前堵头200上设置有贯穿前堵头200的前排水孔205,当前堵头200的前插设段201插设在鱼竿的前端孔上后,前排水孔205连通鱼竿的内部。
23.在实际使用中,前堵头200塞在鱼竿的前端孔,后堵头100塞在鱼竿的后端孔,由于前堵头200中设置有前排水孔205,可以保证鱼竿内部通风,便于水汽出来;当前堵头200拆下来后,可以利用螺纹柱与螺纹孔105的配合,将前堵头 200连接在后堵头100上,避免遗失前堵头200,且可以起到配重的作用,使得鱼竿的后端加重,减少手腕受力。
24.前堵头200包括显露在鱼竿外部的前外置段102,前外置段102为金属柱,金属柱的前端朝前延伸有柱体;前插设段201为橡胶柱塞,橡胶柱塞包裹在柱体的外周,且抵接在金属柱的前端;柱体延伸至橡胶柱塞的外部,形成螺纹柱。
25.利用柱体的设置,可以将橡胶柱塞包裹固定,且避免螺纹柱的形成。
26.橡胶柱塞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沟槽203,沟槽203沿着橡胶柱塞的轴向延伸布置,多个沟槽203沿着橡胶柱塞的外周间隔布置。这样,避免橡胶柱塞的整个外表面与鱼竿的后端孔接触,避免橡胶柱塞塞进在鱼竿的前端孔中。
27.橡胶柱塞上形成有槽壁204,槽壁204沿着橡胶柱塞的轴向延伸布置,且槽壁204形成在相邻的沟槽203之间。
28.槽壁204具有朝外的外端面,槽壁204的外端面呈平面状,避免槽壁204与鱼竿前端孔的配合。
29.本实施例中,槽壁204的外端面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缺口条,所述缺口条贯穿所述槽壁204的两侧,这样,在将橡胶柱塞塞进去鱼竿的前端孔的过程中,利用缺口条,可以使得槽壁204具有变形能力,便于橡胶柱塞的塞入。
30.橡胶柱塞的直径小于金属柱的直径,这样,当橡胶柱塞塞进去在鱼竿的前端孔后,金属柱的前端抵接在鱼竿的前端上,便于前堵头200的拆卸或者塞进。
31.前排水孔205设置在金属柱上,且贯穿金属柱的前端及后端,前排水孔205 与沟槽203正对布置,且连通沟槽203。这样,当橡胶柱塞塞在前端孔中后,前排水孔205依旧可以与鱼竿内部及外部连通,可以排水通风等。
32.沟槽203的底部设置有凸筋,该凸筋的两侧分别对接在沟槽203两侧的槽壁 204上,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槽壁204的变形,导致沟槽203被封闭。
33.后堵头100为金属材质制成,包括螺纹连接在鱼竿后端孔内的后插设段101,后插设段101的外周设置有螺纹;后外置段102对接在后插设段101的后端,后外置段102的外端面覆盖有胶层103。
34.胶层103可以对后堵头100起到保护作用,另外,金属材质的后堵头100,可以增加鱼竿后端的重量,平衡鱼竿前端及后端的重量。
35.后外置段102的直径大于后插设段101的直径,后外置段102的内端面具有抵接在鱼竿后端孔上的抵压环面,抵压端面环绕在后插设段101的外周,且朝内布置;后外置段102设置有后排水孔104,后排水孔104沿着后外置段102的轴向布置,后排水孔104的前端连通鱼竿的内部,后排水孔104的后端贯穿胶层103。
36.这样,后堵头100利用后排水孔104,也具有透气排水的功能。
37.本实施例中,后堵头100的后插设段101空心布置,形成空心区域,上述的后排水孔104的前端连通至空心区域。
38.当前堵头200的螺纹柱连接在后堵头100的螺纹孔105上后,沟槽203与后排水孔104对齐连通。这样,即使前堵头200连接在后堵头100上后,也不会对后排水孔104造成堵塞,便于透气。
39.本实施例中,槽壁204具有抵接在胶层103上的前端面,槽壁204的前端面凸设有凸起,胶层103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布置在后排水孔104的侧边,当后堵头100与前堵头200对接时,凸起嵌入在定位槽中,这样,可以使得槽壁204 布置在后排水孔104的侧边,沟槽203正对着后排水孔104,不会对后排水孔104 造成堵塞。
4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其包括上述的前堵头200,前堵头200包括插设在鱼竿前端孔内中前插设段201以及置于鱼竿外部的前外置段202;前外置段202具有朝外布置的外端面,前外置段202的外端面上凸设有安装柱 207,安装柱207上活动连接有失手环206。
41.上述提供的前堵头防丢结构,通过前插设段201,将前堵头200安装在鱼竿的前端孔中,前外置段202显露在鱼竿外部,当前堵头200从鱼竿上拆卸下来以后,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失手环206手持着,或者固定在其他物体上,可以有效防止前堵头200丢失。
42.安装柱207凸设在前外置段202的外端面的中心位置。安装柱207中设置有安装孔,失手环206活动穿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孔中穿设有多个所述失手环206。这样,设置多个失手环206,可以便于用户手持或固定前堵头200。
43.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包括固定套,多个失手环206活动穿过固定套。通过固定套将多个失手环206套在一起,避免多个失手环206分散开。
44.安装柱207具有朝外的外端面,安装柱207的外端面贴附有反光层,便于用户发现
前堵头200。
45.前外置段202的外端面设置有孔位,所述安装柱207的内端面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插设在所述孔位中,与所述孔位螺纹连接。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合适的安装柱207等等。
46.凸块与安装柱的内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圈,弹性圈环绕所述安装柱207 的外周布置;弹性全嵌入在孔位中,抵接着孔位的侧壁。这样,凸块与孔位之间螺纹连接,且同时,通过弹性圈的抵接变形,可以使得凸块与孔位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47.孔位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层,凸块的底部抵压着所述弹性层。通过弹性层弹性反作用力,避免凸块与孔位之间自动松开连接。
48.弹性层的中心位置具有凹陷区域,凸块的底部抵压着凹陷区域,可以对凸块的底部起到定位导向作用。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