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7301发布日期:2021-02-03 19:4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平行窄行密植和垄作密植两种模式。大致分为平作、大垄窄行、小垄窄行密植。大豆小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垄上进行双条播种,相当于在垄作基础上进行窄行播种,该种植方式相对普通的常规垄作栽培种植增产效果显著。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适宜于大豆垄上播种的双通道排种器,并开发电驱动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大豆播种机播种水平和播种质量,为大豆增产提效提供技术保障。
[0003]
公开(公告)号:cn103416136b,公开(公告)日:2015-06-10涉及一种双腔式气力排种器,其由左气室、右气室、左吸种盘、右吸种盘、充种腔、排种管、排种轴、进种口调节板和卸种块组成。排种器在充种腔左右两侧沿排种轴轴向分别对称安装有左右吸种盘和左右气室。充种腔由内部的分隔板分成充种腔和排种腔。吸种盘盘面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组吸种孔,吸种孔边缘设有搅种齿。排种管可左右摆动。本实用新型可形成两吸种盘同时或依次或单独排种,在实现精量播种的前提下可改变播种量和播种穴距及行距。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稻、棉花、玉米和豆类等作物的精量穴播。
[0004]
公开(公告)号:cn109691268a,公开(公告)日:2019-04-30一种双电机实时补种调节播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挂接在播种机上,包括机架;一次投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和漏播传感器,所述漏播传感器判断所述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的排种孔位是否为单粒种子,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的取种盘转动以确保单粒排种且不漏种;连接机构,连接一次投种机构和二次投种机构;二次投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排种盘,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所述排种盘的线速度与所述播种机的行走速度方向相反且速度值相等,以确保落粒时零速投种;以及开沟机构;其中,所述取种盘的最大瞬时转速大于所述排种盘的瞬时转速,以保证排种准确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该装置的双电机实时补种调节播种方法。
[0005]
公开(公告)号:cn107258165a,公开(公告)日:2017-10-20涉及一种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包括机架、u型夹、播种单体。所述机架包括横梁、三点悬挂装置,其中,三点悬挂装置固定连接在横梁前部。所述播种单体为一组以上,依次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播种单体包括仿形四连杆、播种单体机架、种箱、气吸轴、一室双行排种器、输种管a、输种管b、带种槽的开沟器a、带种槽的开沟器b、镇压装置、动力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室双行气吸式播种机进行工作时,每个播种单体的一个密闭气室播两行种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种子随开沟器的种槽落入种沟内,降低落种高度,提高了种子分布均匀性。
[0006]
公开(公告)号:cn101595780a,公开(公告)日:2009-12-09涉及一种用于播种的单垅双行气吸式排种器。单垅双行气吸式排种器,包括种子室,所述的种子室的一侧或两侧设有两个空气室,每个空气室的中部设有排种轴,排种轴上套有轴承,每个排种轴上种子室的一侧设有排种盘,每个排种轴的另一侧设有链轮,排种盘上设有吸种孔,空气室上设有真空
室,吸种孔的设置位置与真空室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播后的种子出苗后,可在同一条垅上实现双苗带,并成间隔排列,即一条苗带的某一棵苗,正好对应另一苗带的中间位置,而且每条苗的株距相等。对种子的形状要求不严格,若切断链轮某一动力,即成单垅单行,故通用性好。能提高播种作业速度,不重播、不漏播,能保证农期要求,增加产量。
[0007]
公开(公告)号:cn109566018a,公开(公告)日:2019-04-05涉及一种一器双行高速气力精密排种器,技术方案包括罩壳内空间被吸种盘分隔为充种室和气室,所述充种室设有进料口以及导种口,所述导种口旁设有隔种板,所述气室包括负压气室和位于导种管上方的正压吹气口,所述吸种盘的内环和外环上均布置有多个吸种型孔,所述充种室内设有位于导种管上方的分种板,所述分种板的后端固定在罩壳上,前端位于所述吸种盘的内环吸种型孔和外环吸种型孔之间,下端伸入导种口将导种口分隔为第一导种区和第二导种区;所述导种管包括第一导种管和第二导种管,所述第一导种区与第一导种管连通,第二导种区与第二导种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同时进行双行精量播种、漏播率低、作业效率高。
[0008]
公开(公告)号:cn108271475a公开(公告)日:2018-07-13电驱单双行通用圆筒轮式气吸精密排种器及排种方法。目前使用排种盘均为立圆盘式,当播种不同农作物时需要改变行数时,必须更换不同的排种器来进行排种,在更换过程中,需要占用更换排种器的时间,排种效率较低。一种电驱单双行通用圆筒轮式气吸精密排种器,其组成包括:排种器壳体(2),排种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负压管接头(13),负压管接头与负压风机连接,排种器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轴承室和排种圆筒轮驱动轴,排种圆筒轮驱动轴(6)与驱动步进电机(5)和排种圆筒轮(8)连接,排种圆筒轮的外部设置有种室罩(9),排种圆筒轮的下方正对所述的排种口扇形区两侧设有正压腔隔板(16)。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气吸精密排种。
[0009]
社会上现有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实用新型不相同,或者技术领域或者应用场合不同,针对本实用新型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该排种器的电机-蜗杆-蜗轮-排种盘转轴的动力传动结构相比传统驱动方案动力传输稳定,跳动及滑动小。同时,根据刻度盘不同刻度,调整清种刀手柄,即可实现每把清种刀的清种力度的单独调整,在不更换排种盘的条件下,实现不同粒度大豆的可靠性清种。通过手柄调整投种板角度,实现大豆种子定向落种,避免大豆种子自型孔脱落后投射方向的随机性,提升大豆精播粒距一致性,提升大豆播种机播种质量。
[001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12]
该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包括排种器底壳、左配气机构、右配气机构、左排种盘、右排种盘、排种轴,所述排种器底壳下半段两侧均设置充种腔体,分别为左充种腔体、右充种腔体,排种器底壳内底部同时连通左充种腔体、右充种腔体,在左充种腔体外侧安装左配气机构,在右充种腔体外侧安装右配气机构,所述左排种盘、右排种盘分别对称安装在排种轴上,所述左排种盘外侧与左配气机构的配气室相对应,而内侧与左充种腔体相对应,所述右排种盘外侧与右配气机构的配气室相对应,而内侧与右充种腔体相对应;所述排种轴
连接动力传动机构;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14]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与动力传输装置,所述动力传输装置为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蜗轮蜗杆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排种轴。
[0015]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
[0016]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排种器底壳上,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与驱动电机连接,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与排种轴连接。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左充种腔体、右充种腔体前侧均安装清种刀组件,所述清种刀组件包括清种刻度板、外沿清种刀组件、内沿清种刀组件;
[0018]
所述外沿清种刀组件包括外沿清种调整手柄、前压板、外沿清种刀、连接板、下定向板,所述清种刻度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种腔体上,清种刻度板开设上排弧形刻度孔和侧排弧形刻度孔,所述外沿清种调整手柄下半段开设2个圆形通孔,其中靠上的一个圆形通孔通过铆钉与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使连接板能跟随外沿清种调整手柄一起联动,靠下的一个圆形通孔通过铆钉铰接在前压板上,靠下的圆形通孔作为外沿清种调整手柄摆动的圆心,外沿清种调整手柄上端为弧形定位插头,弧形定位插头插入上排弧形刻度孔内;所述前压板通过铆钉与下定向板、清种刻度板连接为一体,下定向板与刻度板借助上下表面夹持外沿清种刀,并通过前压板下表面实现清种刀定位,外沿清种刀通过铆钉与连接板铆接定位,外沿清种刀贴住排种盘并在排种盘转动时划过排种排型孔的外沿;
[0019]
所述内沿清种刀组件包括刀片滑块、内沿清种调整手柄、刀座、内沿清种刀,所述内沿清种刀通过螺栓固定在刀片滑块上,所述刀片滑块插入刀座的滑槽内,并通过铆钉与刀座连接,内沿清种调整手柄铰接在刀座上,刀座通过销轴铰接在充种腔体上;内沿清种调整手柄上端为弧形定位插头,弧形定位插头插入侧排弧形刻度孔内,内沿清种刀贴住排种盘并在排种盘转动时划过排种排型孔的内沿。
[0020]
进一步地,所述充种腔体后侧安装末端种子投送机构,所述末端种子投送机构包括投种角度刻度板、投种调整手柄、投种板,所述投种角度刻度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种腔体上,所述投种角度刻度板上开设投种调整弧形刻度孔,投种调整手柄上端为弧形定位插头,弧形定位插头插入投种调整弧形刻度孔内,所述投种板位于充种腔体内,投种板为弧型板,所述投种板上端开设两个孔,靠上的孔与投种调整手柄下端连接固定成一体,靠下的一个孔通过轴铰接在充种腔体上。
[0021]
进一步地,所述排种器底壳内底部设置人字形分流种道,使左充种腔体和右充种腔体同时通过人字形分流种道与排种器底壳上半段空间连通,所述左充种腔体和右充种腔体均设计有安装在排种轴上的排种盘法兰盘,分别为左排种盘法兰盘、右排种盘法兰盘,上述两排种盘法兰盘上均设置1条s型筋板作为档种板,分别为左挡种板、右挡种板,左档种板外侧与左排种盘相对应,右挡种盘外侧与右排种盘相对应。
[0022]
进一步地,所述左配气机构的配气室内侧面和右配气机构的配气室内侧面均安装密封圈,密封圈为非柔性塑料聚氨酯自润滑结构,外圈剖开圆弧结构,中间开设负压槽,密封于左排种盘或右排种盘的外侧面边缘。
[0023]
进一步地,所述左排种盘或右排种盘为圆盘型钣金结构,外缘周边均匀铆接若干
块状扰种齿,扰种齿为直角折弯结构,边缘设置有倒角,中间设计有正六方型通孔安装在排种轴两端的正六方形法兰上。
[0024]
进一步地,所述排种轴,贯穿排种器底壳,延伸至排种器底壳两端,两端连正六方形法兰,与排种盘连接。
[002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
1、本实用新型分别从左/右壳体各自进气道分别引入负压气体,利用型孔位置的压力差,将大豆种子吸附在排种盘型孔上,随排种盘的转动而随动,在脱离负压腔后,大豆种子自排种盘型孔脱落。排种器左、右两侧单独供气,既可单独工作单行播种,也可双侧同时工作,完成大豆垄上双通道播种。
[0027]
2、本实用新型排种器底壳种道为“入”字型布局,上端公用种仓,经双通道种道飞流至左、右两侧。有效缩小播种机体积,完成一种箱双通道供种。
[0028]
3、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为聚氨酯类非柔性密封圈,降低了工作过程中密封圈与排种盘作用之间的磨损,工作寿命得到延长。
[0029]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驱动方案:电机-蜗杆-蜗轮-排种盘转轴的动力传动结构,相比传统驱动方案动力传输稳定,跳动及滑动小。
[0030]
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单独调整完成组合清种的清种刀组合,由外沿清种和内沿清种构成。随着排种盘转动,依次完成对型孔外沿和内沿的双侧清种。同时,根据刻度盘不同刻度,调整清种刀手柄,即可实现每把清种刀的清种力度的单独调整,在不更换排种盘的条件下,实现不同粒度大豆的可靠性清种。
[0031]
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种子末端投送装置,通过手柄调整投种板角度,实现大豆种子定向落种,避免大豆种子自型孔脱落后投射方向的随机性,提升大豆精播粒距一致性,提升大豆播种机播种质量。
[0032]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及其电驱动布置方案,可以实现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实现大豆小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升大豆播种机播种水平和播种质量,为大豆增产提效提供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的立体结构外部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的立体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6]
图4为左壳体负压腔体构成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为外沿及内沿清种刀组件示意图;
[0038]
图6为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0039]
图7为末端种子投送结构示意图;
[0040]
图8为投种板结构示意图;
[0041]
图9为内沿清种刀组件示意图。
[0042]
图中:排种器底壳1;排种器左壳体2;驱动电机3;排种器右壳体4;外沿清种刀总成5;内沿清种刀总成6;末端种子投送机构7;密封圈8;内室腔体9;定位衬套10;动力传输装置11;排种轴12;排种盘13;大豆14;型孔外沿15;型孔内沿16;充种腔体17;排种盘法兰18;挡
种板19;型孔20。
[0043]
201.左壳体进气道,501.清种刻度板,502.外沿清种调整手柄,503.前压板,504.外沿清种刀,505.连接板,506.下定向板,601.刀片滑块,602.内沿清种调整手柄,603.刀座,604.内沿清种刀,701.投种刻度板,702.投种调整手柄,703.投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5]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46]
一种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包括排种器底壳1、左配气机构、右配气机构、左排种盘、右排种盘、排种轴12,所述排种器底壳下半段两侧均设置充种腔体17,分别为左充种腔体、右充种腔体,排种器底壳内底部同时连通左充种腔体、右充种腔体,在左充种腔体外侧安装左配气机构,在右充种腔体外侧安装右配气机构,所述左排种盘、右排种盘分别对称安装在排种轴上,所述左排种盘外侧与左配气机构的配气室相对应,而内侧与左充种腔体相对应,所述右排种盘外侧与右配气机构的配气室相对应,而内侧与右充种腔体相对应;所述排种轴连接动力传动机构;
[0047]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与动力传输装置11,所述动力传输装置为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蜗轮蜗杆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排种轴12。
[0048]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3。
[0049]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排种器底壳上,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与驱动电机3连接,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与排种轴12连接。
[0050]
进一步地,所述左充种腔体、右充种腔体前侧均安装清种刀组件,所述清种刀组件包括清种刻度板501、外沿清种刀组件、内沿清种刀组件;
[0051]
所述外沿清种刀组件包括外沿清种调整手柄502、前压板503、外沿清种刀504、连接板505、下定向板506,所述清种刻度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种腔体上,清种刻度板开设上排弧形刻度孔和侧排弧形刻度孔,所述外沿清种调整手柄下半段开设2个圆形通孔,其中靠上的一个圆形通孔通过铆钉与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使连接板能跟随外沿清种调整手柄一起联动,靠下的一个圆形通孔通过铆钉铰接在前压板上,靠下的圆形通孔作为外沿清种调整手柄摆动的圆心,外沿清种调整手柄上端为弧形定位插头,弧形定位插头插入上排弧形刻度孔内;所述前压板通过铆钉与下定向板、清种刻度板连接为一体,下定向板与刻度板借助上下表面夹持外沿清种刀,并通过前压板下表面实现清种刀定位,外沿清种刀通过铆钉与连接板铆接定位,外沿清种刀贴住排种盘并在排种盘转动时划过排种排型孔的外沿;
[0052]
所述内沿清种刀组件包括刀片滑块601、内沿清种调整手柄602、刀座603、内沿清种刀604,所述内沿清种刀通过螺栓固定在刀片滑块上,所述刀片滑块插入刀座的滑槽内,并通过铆钉与刀座连接,内沿清种调整手柄铰接在刀座上,刀座通过销轴铰接在充种腔体上;内沿清种调整手柄上端为弧形定位插头,弧形定位插头插入侧排弧形刻度孔内,内沿清
种刀贴住排种盘并在排种盘转动时划过排种排型孔的内沿。
[0053]
进一步地,所述充种腔体后侧安装末端种子投送机构,所述末端种子投送机构包括投种角度刻度板701、投种调整手柄702、投种板703,所述投种角度刻度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种腔体上,所述投种角度刻度板上开设投种调整弧形刻度孔,投种调整手柄上端为弧形定位插头,弧形定位插头插入投种调整弧形刻度孔内,所述投种板位于充种腔体内,投种板为弧型板,所述投种板上端开设两个孔,靠上的孔与投种调整手柄下端连接固定成一体,靠下的一个孔通过轴铰接在充种腔体上。
[0054]
结合上述连接方式,通过转动外沿清种调整手柄至刻度盘不同位置的刻度孔,依次传递动力至连接板、外沿清种刀,清种刀在动力驱动下,在前压板、清种刻度板、下定向板的限位下实现水平直线移动,实现对排种盘型孔外沿的清种力度调整。
[0055]
通过转动内沿清种调整手柄至刻度盘侧排弧形刻度孔,传递动力至刀片滑块,刀片滑块在动力驱动下在刀座滑槽内实现线性滑动,带动内沿清种刀上、下移动,实现对排种排型孔内沿的清种力度调整。
[0056]
当转动调整手柄至刻度盘不同刻度孔,与手柄铰接的投种板会沿铰接位置同向转动,实现投种板不同投种角度的调整。
[0057]
进一步地,所述排种器底壳内底部设置人字形分流种道,使左充种腔体和右充种腔体同时通过人字形分流种道与排种器底壳上半段空间连通,所述左充种腔体和右充种腔体均设计有安装在排种轴上的排种盘法兰盘,分别为左排种盘法兰盘、右排种盘法兰盘,上述两排种盘法兰盘上均设置1条s型筋板作为档种板,分别为左挡种板、右挡种板,左档种板外侧与左排种盘相对应,右挡种盘外侧与右排种盘相对应。
[0058]
进一步地,所述左配气机构的配气室内侧面和右配气机构的配气室内侧面均安装密封圈,密封圈为非柔性塑料聚氨酯自润滑结构,外圈剖开圆弧结构,中间开设负压槽,密封于左排种盘或右排种盘的外侧面边缘。
[0059]
进一步地,所述左排种盘或右排种盘为圆盘型钣金结构,外缘周边均匀铆接若干块状扰种齿,扰种齿为直角折弯结构,边缘设置有倒角,中间设计有正六方型通孔安装在排种轴两端的正六方形法兰上。
[0060]
进一步地,所述排种轴,贯穿排种器底壳,延伸至排种器底壳两端,两端连正六方形法兰,与排种盘连接。
[0061]
总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改进之处为以下2点:
[0062]
1、提供了一种电机-蜗杆-蜗轮-排种盘转轴的动力传动结构,相比传统驱动方案动力传输稳定,跳动及滑动小。
[0063]
2、根据刻度盘不同刻度,调整清种刀手柄,即可实现每把清种刀的清种力度的单独调整,在不更换排种盘的条件下,实现不同粒度大豆的可靠性清种。通过手柄调整投种板角度,实现大豆种子定向落种,避免大豆种子自型孔脱落后投射方向的随机性,提升大豆精播粒距一致性,提升大豆播种机播种质量。
[0064]
除了以上改进之处外,其他结构均为现有公知技术,所以对没有特别展开论述的结构部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都是清楚的,因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晓目前公开的现有技术。
[0065]
如图1所示,一种大豆垄上播种双通道排种器,排种器底壳1下端腔室装配动力传
输装置11,动力传输装置由蜗轮、蜗杆及排种轴12构成,排种轴分12别延伸至排种器底壳1左、右两侧,作为左、右两侧排种盘13转动动力轴;排种器底壳1底端中间位置,安装电机3,并用螺栓固定,电机3动力输出轴与动力传输装置11的蜗杆连接;排种器左2/右壳体4,分别安装密封圈8、内室腔体9和定位衬套10,并用螺栓固定,形成负压腔腔室;排种器底壳1两侧分别安装外沿清种刀总成5、内沿清种刀总成6和末端种子投送装置7;上述步骤完成后,分别在排种器底壳两侧排种轴12上各安装一个排种盘13,安装完成后两个排种盘13随排种轴12同时旋转;将形成负压腔室的排种器左2/右壳体4组件通过卡销及螺栓固定安装在排种器底壳1上。
[0066]
排种器底壳1,底壳内置“人”字型布局种道,上端为入种口,中间为分流种道,下端两侧设计有充种区腔体。入种口与种箱连接,种子进入进种口后,经“人”字型分流种道分别滑落至底端充种区腔体内;此段描述的结构属于此类产品的公知技术。
[0067]
排种器底壳1两侧面,中间设计有排种盘法兰盘;并分布1条类“s”型筋板作为档种板;
[0068]
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排种器底壳1上,与动力传输装置11连接。
[0069]
动力传输装置11为蜗轮蜗杆传动,蜗杆与驱动电机连接,蜗轮与排种轴12连接。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连接一个传动轴,在机械领域内属于常规公知技术,本实用新型只是利用了这种传动机构,那么结合本实用新型排种机后的结合整体方案就属于创造性的发明技术,所以这种传动机构本身无需给出具体图纸也无需给出具体的连接方式,因为仅针对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连接一个传动轴这样的一个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清楚的。
[0070]
左配气机构以及右配气机构均为现有公知技术,本实用新型只是在配气室增加了密封圈。左配气机构包括排种器左壳体2、内室腔体、密封圈、定位衬套等,左配气机构同理结构。排种器左壳体2、排种器右壳体4,为圆形腔体铸铝结构;左壳体2、右壳体4为对称结构,是密封圈8、内室腔体9和定位衬套10的安装载体;与上述部件组合安装后,在壳体上形成负压腔腔室,整体通过卡销及螺栓固定安装在排种器底壳1上。
[0071]
密封圈8为非柔性塑料聚氨酯自润滑结构,外圈剖开圆弧结构,中间开设负压槽,与内室腔体9和定位衬套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左壳体2与右壳体4上。
[0072]
排种盘13为圆盘型钣金结构,外缘周边均匀铆接若干块状扰种齿,扰种齿为直角折弯结构,边缘设置有倒角,转动过程中形成对种子的扰动,保证排种器的充种性能可靠。通过中间定位孔与排种轴12配合安装在排种器底壳1上,通过与排种器左2/右壳体4配合形成负压区,完成对充种区内种子的吸附。
[0073]
外沿清种刀组件5,安装在排种器底壳1两侧,包括:清种刻度板501、外沿清种调整手柄502、前压板503、外沿清种刀504、连接板505及下定向板506构成。均为钣金类结构,通过铆接连接形成组件。外沿清种刀片504为类矩形开圆弧切口结构,圆弧人口处开过渡型倒角形成刃口,工作过程中刀刃紧贴排种盘13上,实现对型孔外沿处种子的可靠清理。排种器工作过程中,操作者根据排种盘转动过程中种子的充种状态,转动调整手柄至刻度板不同位置刻度孔,伴随调整手柄的转动,依次带动连接板平面内移动,连接板继续带动外沿清种刀在前压板、下定线板和刻度板的限位下实现水平直线移动,清种刀刀刃通过对排种盘型孔上沿的覆盖,实现对吸附在型孔上随排种盘转动的种子的清理,以减少重播、提高排种器的播种单粒率。该投种方式,操作者可以根据充种情况实现型孔外沿清种力度的多级调节。
[0074]
内沿清种刀组件6,包括刀片滑块601、内沿清种调整手柄602、刀座603、内沿清种刀604等构成。内沿清种刀604为直角折弯l型结构,一侧开异型刃口,工作过程中刃口紧贴排种盘13上,实现对型孔内沿处种子的可靠清理。排种器工作过程中,操作者根据排种盘转动过程中种子的充种状态,转动调整手柄至刻度板不同位置刻度孔,伴随调整手柄的转动,刀片滑块在随手柄的转动在刀座滑槽内线性滑动,同时带动内沿清种刀上、下移动,借助实现对排种排型孔内沿的清种力度调整。
[0075]
上述外沿清种刀组件、内沿清种刀组件共用一个刻度板,皆通过调整手柄实现清种力度的调节,两种组件组合运用,可以实现对排种盘型孔的双侧、多级清种,提高排种盘对不同尺度种子的适应性,提升排种器排种单粒率,提高排种性能。
[0076]
末端种子投送机构7,包含投种角度刻度盘701、投种调整手柄702和投种板703构成,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底壳1上,通过调整投种调整手柄702实现对投种板703角度的改变,投种板借助自身弧形侧面及实时角度,实现对自型孔脱落后的大豆种子的定向投送。传统的排种器种子自型孔脱落后,主要依靠重力下落,在落种过程中落种位置无序、投种角度絮乱,容易造成播种后的株距不均。使用该投种机构后,借助投种板圆弧表面,对脱离型孔后的种子落种角度、位置进行修正,起到对落种的定向投送作用,对保证播种后株距一致性,降低粒距变异系数作用显著。
[0077]
排种器左壳体或右壳体,为铸铝、圆形腔体结构,与内室腔体、密封圈及定位衬套配合安装构成负压腔腔体。所述壳体进气道通过塑料软管与风机连接。
[0078]
排种盘为圆盘型钣金结构,外缘周边均匀铆接若干块状扰种齿,扰种齿为直角折弯结构,边缘设置有倒角,转动过程中形成对种子的扰动,保证排种器的充种性能可靠。中间设计有正六方型通孔,与排种轴配合安装在排种器底壳上,与排种器左/右壳体负压腔配合形成负压力区,完成对充种区内种子的吸附。
[0079]
外沿清种刀,类矩形开圆弧切口结构,圆弧人口处开过渡型倒角形成刃口,工作过程中刀刃紧贴排种盘上。内沿清种刀,内沿清种刀为直角折弯l型结构,一侧开圆弧型刃口,工作过程中刃口紧贴排种盘上,实现对型孔内沿处种子的可靠清理。根据刻度盘不同刻度,调整清种刀手柄,即可实现每把清种刀的清种力度的单独调整,在不更换排种盘的条件下,实现不同粒度大豆的可靠性清种。
[0080]
末端种子投送机构通过调整手柄对应投种角度刻度盘上不同孔位,实现对投种板投种角度的调整。
[0081]
投种板为钣金折弯结构,投种板l型侧面为类圆弧曲面,借助该曲面及实时角度实现对自型孔脱落后的大豆种子的定向投送。
[008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0083]
1)大豆种子自种箱下落后,进入排种器底壳1公共入种口,经底壳“入”字型种道分别引流至排种器底壳左右两侧的充种区内。
[0084]
2)工作时,风机通过塑料软管和接口分别与左壳体2进气道201和右壳体4进气道404连接,负压气流进去负压腔内,伴随排种盘13与密封圈8贴合,在型孔位置形成压力梯度力。利用负压力将充种区内的大豆吸附在排种13盘型孔上。
[0085]
3)电机3开始工作,依次传递动力至动力传输装置11、排种轴12,排种盘13随排种轴12逆时针转动。充种区内的大豆种子不断被吸附在排种盘13型孔上,并随排种盘13逆时
针转动,完成充种过程。
[0086]
4)伴随排种盘13的转动,型孔依次经历外沿清种刀组件5、内沿清种刀组件6实现清种,完成清种过程。
[0087]
4)当排种盘13继续转动,当排种盘13上的型孔转动至脱离负压腔后,大豆种子在重力及初始速度的作用下自型孔上脱落,继而在末端种子投送装置7的作用下,完成投射角度及速度的调整,完成落种。
[0088]
上述动力传输装置11为蜗轮蜗杆结构,但不限于此结构。
[0089]
本申请中凡是没有展开论述的零部件本身、本申请中的各零部件连接方式均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技术,不再赘述。比如焊接、丝扣式连接等。
[0090]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91]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9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9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