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增氧头及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7946发布日期:2021-02-27 11:0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增氧头及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增氧头及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产养殖业目前出现逐渐呈现规模化、产业化,而大量水体生物对水体含氧量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实现新兴养殖模式效果的关键是确保水体的含氧量,增氧设备对于水产养殖极为重要,而增氧能力是衡量增氧设备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而现有水产养殖的增氧方式在单位面积内存在增氧量不足,增氧不均匀,水质处理难,整个增氧装置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增氧头及增氧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水质处理难,水生养殖中增氧不足、增氧不均匀、增氧结构复杂等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增氧头,包括管式膜、进气转接头和固定架,所述的管式膜呈圆管状,所述的管式膜包括核孔膜层和支撑层,所述的核孔膜层复合在支撑层的内和/或外侧,所述的管式膜插入固定架上,所述的管式膜至少一端与进气转接头连通,进气转接头设在在固定架上,所述的进气转接头与固定架的连接位密封。
[0005]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架包括上架和下架,管式膜上端通过灌胶方式固定在上架上,管式膜下端通过灌胶方式固定在下架上。
[0006]
优选的,所述的上架包括底板一和挡板一,所述的挡板一垂直设置在底板一上表面的外边缘,所述的下架包括底板二和挡板二,所述的挡板二垂直设置在底板二上表面的外边缘,所述的底板一上设有管式膜安装孔,所述的管式膜穿过安装孔凸出于底板一外表面,挡板一上设有灌胶层一,灌胶层一的厚度小于管式膜凸出底板一的高度。
[0007]
优选的,所述的下架包括底板二和挡板二,所述的挡板二垂直设置在底板二上表面的外边缘,挡板二上设有灌胶层二,灌胶层二的厚度小于等于挡板二的高度。
[0008]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架为圆形,所述的管式膜均匀分布在固定架上,相邻两根管式膜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
[0009]
优选的,所述的管式膜的管内径大于2毫米,管壁厚度大于等于10微米,管式膜的高度为0.5-3米。
[0010]
优选的,所述的核孔膜层的厚度为5-150微米;孔径为0.01-40微米;孔密度为1
×
104个/平方厘米-5
×
109个/平方厘米。
[0011]
优选的,所述的核孔膜层由pet、pc、pp、pvdf、ptfe或pi制得。
[0012]
优选的,支撑层为无纺布,无纺布由pp、pet或pe制得。
[001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输氧管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头,所述的输氧管两端分别与增氧泵和水产养殖增氧头的进气转接头连接。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增氧头及增氧装置,基于核孔膜的管式膜运用到水产养殖增氧头上,能够使得单位面积的增氧量增加,能实现氧气在水域中的高效率扩散和传递,水体增氧的同时,改良了水质,且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型化,能广泛适用于水产品的养殖。
[0015]
本实用新型通过管式膜的设置,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起来方便,可直接放置在需要增氧的水域中即可;由于核孔膜的的孔隙密度高,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都得到了提升,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增氧量,单位面积内气泡产生的量更多,单个气泡更小,能够减少水体的波动,能实现氧气在水域中的高效率扩散和传递,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了增氧效率,减少对水产品的影响,组件结合灌胶密封的方式,组件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场地占用面积小,在现有的水域养殖过程中,能够直接适用,无需新建或者扩建场地;利用核孔膜孔径均一,大小相同,高密度,高透气等特性,可释放扩散的气泡为微纳米气泡,具有通气量大,能耗低,气泡大小均匀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膜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1]
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增氧头,包括管式膜1、进气转接头2和固定架,所述的管式膜呈圆管状,所述的管式膜包括核孔膜层11 和支撑层12,所述的核孔膜层复合在支撑层的内和/或外侧,即核孔膜层可以设置在支撑层的内侧或外侧或内外两侧均设置,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来确定,所述的管式膜插入固定架上,所述的管式膜至少一端与进气转接头连通,即管式膜可以是两端均与进气转接头固定连接,也可以只有一端与进气转接头固定连接,另外一端固定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即选用一端与进气转接头固定连接,另外一端固定,进气转接头设在在固定架上,所述的进气转接头与固定架的连接位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纹或者胶封的方式将固定架与进气转接头进行连接,进气转接头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直径、形状的的进气口,实现变径转接。从进气转接头的进气口输入氧气,氧气经进气转接头输入管式膜,氧气透过管式膜形成气泡,向水体输入氧气。
[0023]
核孔膜层的厚度为5-150微米;孔径为0.01-40微米;孔密度为1
×
104个/平方厘米-5
×
109个/平方厘米,核孔膜层的材料选自pet、pc、pp、pvdf、 ptfe或pi中一种或多种,支撑层为无纺布,无纺布由pp、pet或pe制得。
[00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架为圆形,所述的管式膜均匀分布在固定架上,相邻两根管式膜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均匀设置和间距的设置,在减小增氧头体积的同时,更加便携的同时最大程度增加膜的有效曝气面积,能够更好的提供增氧空间,在产品做到小型化的基础上,仍然能够满足增氧要求。管式膜的管内径大于2毫米,管壁厚度大于等于10微米,管式膜的高度为0.5-3米。
[0025]
固定架包括上架3和下架4,管式膜上端通过灌胶方式固定在上架上,管式膜下端通过灌胶方式固定在下架上。所述的上架3包括底板一31和挡板一32,所述的挡板一垂直设置在底板一上表面的外边缘,所述的下架包括底板二和挡板二,所述的挡板二垂直设置在底板二上表面的外边缘,所述的底板一上设有管式膜安装孔,所述的管式膜穿过安装孔凸出于底板一外表面,挡板一上设有灌胶层一33,灌胶层一的厚度小于管式膜凸出底板一的高度。核孔膜上端通过灌胶的方式固定在上架上,且保证管式膜的上端不密封,与进气转接头的内腔保持导通状态,安装孔的个数与管式膜的根数相匹配,设置多根管式膜,进气转接头的进气端21设置不同的直径、形状的的进气口,实现变径转接,在本实施例中,进气转接头的出气端22的口径大于进气端的口径,便于空气分流。下架4包括底板二41和挡板二42,所述的挡板二垂直设置在底板二上表面的外边缘,挡板二上设有灌胶层二43,灌胶层二的厚度小于等于挡板二的高度。核孔膜下端通过灌胶的方式固定在下架上,核孔膜的下端经灌胶层二与下架密封固定连接,能防止底部漏气气泡变大,增氧效率变低。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输氧管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头,所述的输氧管两端分别与增氧泵和水产养殖增氧头的进气转接头连接。
[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增氧头及增氧装置,基于核孔膜的管式膜运用到水产养殖增氧头上,能够使得单位面积的增氧量增加,能实现氧气在水域中的高效率扩散和传递,水体增氧的同时,改良了水质,且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型化,能广泛适用于水产品的养殖。
[0028]
本实用新型通过管式膜的设置,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起来方便,可直接放置在需要增氧的水域中即可;由于核孔膜的的孔隙密度高,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都得到了提升,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增氧量,单位面积内气泡产生的量更多,单个气泡更小,能够减少水体的波动,能实现氧气在水域中的高效率扩散和传递,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了增氧效率,减少对水产品的影响,组件结合灌胶密封的方式,组件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场地占用面积小,在现有的水域养殖过程中,能够直接适用,无需新建或者扩建场地;利用核孔膜孔径均一,大小相同,高密度,高透气等特性,可释放扩散的气泡为微纳米气泡,具有通气量大,能耗低,气泡大小均匀等优点。
[0029]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