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

文档序号:26104226发布日期:2021-08-03 12:4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



背景技术:

以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又称旋转耕耘机,按其旋耕刀轴的配置方式分旋为横轴式和立轴式两类,以刀轴水平横置的横轴式旋耕机应用较多。分类有较强的碎土能力,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地面平整。

然而传统的旋耕机,只能满足碎土平整地面的工作,在针对园林环境碎土时,园林环境的土壤中多有杂质,例如铁屑之类的金属,滞留在土壤中污染环境,普通的旋耕机无法将其清除收集,后续需要大量人工作业,造成园林成本增加,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效率变低,碎土后栽种植物,园林植物刚栽种上不易存活,需要对土质添加肥料,营养液进行辅助生长,传统的旋耕机没有一种装置可在碎土时添加营养液,洒落在土壤外部的营养液,植物吸收不均匀,导致植物的存活率低下,从而使园林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包括旋耕机主体所述旋耕机主体的上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皮带轮,所述旋耕机主体的外表面一侧侧壁活动连接有二号皮带轮,所述一号皮带轮和二号皮带轮的外表面套设有皮带,所述二号皮带轮贯穿旋耕机主体活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刀齿,所述旋耕机主体的上表面靠近制动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喷洒装置,所述旋耕机主体的外表面一侧侧壁活动安装有漏筛装置,所述旋耕机主体的外表面靠近漏筛装置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滚轮。

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上表面设置有手轮,所述储液罐的外表面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通有转接阀,所述转接阀的一端连通有压液罐,所述压液罐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液器,所述出液器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把手,所述出液器的外表面均连通有液管,七个所述液管贯穿连接有长方条,七个所述液管通过长方条均连通有喷嘴。

优选的,所述漏筛装置包括收物箱,所述收物箱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留物口,所述留物口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磁铁块,所述收物箱的外表面远离留物口一侧侧壁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收物箱的外表面位于出料口相对一侧侧壁活动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气缸,四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进料箱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网板。

优选的,所述磁铁块的外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手,四个所述挡板位于进料箱的外表面,所述进料箱与收物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护网罩,所述转接阀的大小与压液罐相适配,所述出液器呈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刀齿位于轴杆的外表面,呈交叉排列,所述皮带的大小与一号皮带轮和二号皮带轮的大小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喷洒装置,旋耕机主体中制动器通过联动轴带动一号皮带轮转动,一号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二号皮带轮转动,二号皮带轮通过轴杆带动刀齿进行碎土工作,在进行碎土工作的同时,转动手轮打开储液罐,此时营养液流入出液管内,营养液通过转接阀进入压液罐内,拉动把手,出液器将营养液输送到液管内,通过喷嘴喷洒出,达到了碎土时添加营养液的效果,刀齿旋转碎土的同时能将营养液均匀的与土壤混合,便捷快速的添加营养液,提高土壤中营养液的分布,使植物更好的吸收,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减少了园林育苗的成本增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多余人工的操作,值得大力推广。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漏筛装置,当旋耕机主体工作中,刀齿旋转碎土的过程中,拨动到土块时,刀齿的拨力将土块拨动到进料箱内,这时启动气缸,四个气缸带动四个挡板,挡板沿着气缸的方向进行反复的开合工作,达到了击打土块的效果,通过击打将土块破碎,破碎的土块通过网板,过滤下土块中的金属在收物箱内,破碎的碎土通过出料口排出,磁铁块将收物箱内的金属吸附,达到了收集土壤里金属的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土壤中掺杂有金属,从而污染土壤,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喷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漏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旋耕机主体;2、制动器;3、联动轴;4、一号皮带轮;5、二号皮带轮;6、皮带;7、轴杆;8、刀齿;9、喷洒装置;91、底座;92、储液罐;93、手轮;94、出液管;95、转接阀;96、压液罐;97、出液器;98、把手;99、液管;910、长方条;911、喷嘴;10、漏筛装置;101、收物箱;102、留物口;103、磁铁块;104、出料口;105、进料箱;106、气缸;107、挡板;108、网板;1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土质的园林旋耕机,包括旋耕机主体1旋耕机主体1的上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制动器2,制动器2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联动轴3,联动轴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号皮带轮4,旋耕机主体1的外表面一侧侧壁活动连接有二号皮带轮5,一号皮带轮4和二号皮带轮5的外表面套设有皮带6,二号皮带轮5贯穿旋耕机主体1活动连接有轴杆7,轴杆7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刀齿8,旋耕机主体1的上表面靠近制动器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喷洒装置9,旋耕机主体1的外表面一侧侧壁活动安装有漏筛装置10,旋耕机主体1的外表面靠近漏筛装置10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滚轮11,刀齿8位于轴杆7的外表面,呈交叉排列,皮带6的大小与一号皮带轮4和二号皮带轮5的大小相适配。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喷洒装置9和漏筛装置10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5所示,喷洒装置9包括底座91,底座9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罐92,储液罐92的上表面设置有手轮93,储液罐92的外表面连通有出液管94,出液管94的一端连通有转接阀95,转接阀95的一端连通有压液罐96,压液罐96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液器97,出液器97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把手98,出液器97的外表面均连通有液管99,七个液管99贯穿连接有长方条910,七个液管99通过长方条910均连通有喷嘴911,储液罐92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护网罩,转接阀95的大小与压液罐96相适配,出液器97呈圆柱形。

其整个的喷洒装置9达到的效果为,当旋耕机主体1中制动器2通过联动轴3带动一号皮带轮4转动,一号皮带轮4通过皮带6带动二号皮带轮5转动,二号皮带轮5通过轴杆7带动刀齿8进行碎土工作,在进行碎土工作的同时,转动手轮93打开储液罐92,此时营养液流入出液管94内,营养液通过转接阀95进入压液罐96内,拉动把手98,出液器97将营养液输送到液管99内,通过喷嘴911喷洒出,达到了碎土时添加营养液的效果,刀齿8旋转碎土的同时能将营养液均匀的与土壤混合,便捷快速的添加营养液,提高土壤中营养液的分布,使植物更好的吸收,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减少了园林育苗的成本增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多余人工的操作,值得大力推广。

如图6所示,漏筛装置10包括收物箱101,收物箱101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留物口102,留物口102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磁铁块103,收物箱101的外表面远离留物口102一侧侧壁开设有出料口104,收物箱101的外表面位于出料口104相对一侧侧壁活动安装有进料箱105,进料箱105的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气缸106,四个气缸106的输出端均活动连接有挡板107,进料箱105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网板108,磁铁块103的外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手,四个挡板107位于进料箱105的外表面,进料箱105与收物箱101连通。

其整个的漏筛装置10达到的效果为,当旋耕机主体1工作中,刀齿8旋转碎土的过程中,拨动到土块时,刀齿8的拨力将土块拨动到进料箱105内,这时启动气缸106,四个气缸106带动四个挡板107,挡板107沿着气缸106的方向进行反复的开合工作,达到了击打土块的效果,通过击打将土块破碎,破碎的土块通过网板108,过滤下土块中的金属在收物箱101内,破碎的碎土通过出料口104排出,磁铁块103将收物箱101内的金属吸附,达到了收集土壤里金属的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土壤中掺杂有金属,从而污染土壤,值得大力推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