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2220发布日期:2021-04-30 09:1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生产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乘坐式采茶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茶叶大多是依靠人工完成采收,手工采摘虽然茶叶的品质好,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采摘效率很低。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简单的茶叶采收机械,一般是单人的背负式或双人的手抬式,靠操作人员步行移动采摘茶叶,其生产效率也不高。因此具有自动行走能力的乘坐式采茶机得到了逐步的开发,现有的乘坐式采茶机一般采用固定的弧形茶叶切割刀来切割采收茶叶,而茶树通常事先采用弧形茶叶切割刀进行预修剪,使茶树的顶部形成一个固定的且与弧形切割刀形状匹配的弧面形状,以便在茶叶采收季节利用弧形茶叶切割刀方便地将新长出的嫩叶(即茶树顶部的增长部分)切下。但茶树由于受光照等环境影响,茶树上新长出的嫩叶其生长状态并不一致,例如茶树南侧与北侧的嫩叶其生长速度通常并不一致,因此采用形状固定的弧形茶叶切割刀采收茶叶时,容易造成采收的茶叶长短不一,从而降低了茶叶的品级。另一方面,现有的乘坐式采茶机其接茶装置通常采用接茶箱且其高度固定,但由于茶叶割刀的高度通常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上下调整,高度固定的接茶箱在茶叶割刀的高度调整时容易与茶叶割刀的位置失配,导致茶叶不能完全进入接茶箱,增加了茶叶的采收损耗。此外,现有的乘坐式采茶机其轮距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只能适用于单一行距的茶园,严重影响了乘坐式采茶机的使用范围。公开日为2013年5月15日,公开号为cn10309861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跨行自走乘坐式采茶机及其工作方法,其包括采茶机构,用于收集该采茶机构采摘得的茶叶的茶青收集机构;该茶青收集机构包括一用于收集茶青的带有支持框架的茶青收集袋;该茶青筛分机构包括筛分框架,上下设于该筛分框架上的上、下筛网;所述筛分框架的左端下方设有滚动轮,邻近该滚动轮的外缘固定设有与该滚动轮的中心轴平行的传动轴,该传动轴与该筛分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筛分框架的右端两侧底部分别通过滑轮滑动配合于一对左右分布的滑轨上。但该乘坐式采茶机采用“八”字形布置的两个螺旋滚切式切割器切割茶叶,其切割形状无法调节。此外,该乘坐式采茶机的茶青收集袋通过固定铁钩设置在采茶机构后方,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且该乘坐式采茶机的轮距固定,仅适用于行距1.5米的条播茶园使用,严重限制了该乘坐式采茶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乘坐式采茶机其茶叶切割刀的形状固定,无法根据茶叶的生长情况进行调节,影响茶叶品级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乘坐式采茶机其接茶装置高度固定,茶叶的采收损耗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乘坐式采茶机,可以方便地调节茶叶割刀的形状及接茶装置的高度,使乘坐式采茶机的茶叶割刀最大限度地适应茶叶的生长情况,从而提高所采收茶叶的品级,同时大幅度地降低茶叶的采收损耗;此外还可以通过轮距调整,使本实用新型的乘坐式采茶机在多种行距的茶园工作,大大扩展了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乘坐式采茶机,所述的乘坐式采茶机包括机架及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下方的履带式行走轮,机架上设有茶叶切割装置、轮距调整机构及茶叶收集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两根前立柱及两根后立柱,前立柱及后立柱的下端均固定在两侧的履带式行走轮上,两侧的前立柱及两侧的后立柱上方均设有横梁,后立柱上方的横梁上对称设有上立柱,两根上立柱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根后立柱之间的距离,两根后立柱的前侧竖向设有丝杆机构,所述的丝杆机构包括丝杆、设置在丝杆两侧的导轨及设置在导轨上且与丝杆螺接的滑块;所述的茶叶切割装置包括一弧形的割刀限位板及上下重叠设置的两片锯齿割刀,割刀限位板的前侧设有割刀限位槽,所述锯齿割刀的背部嵌设在割刀限位槽内,所述茶叶切割装置的割刀限位板两端竖向设有弹性挡板,所述割刀限位板的两端通过弹性挡板设置在机架两侧的丝杆机构上,割刀限位板的中部与一割刀弧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茶叶收集装置设置在升降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两根后立柱的前侧竖向设有两个独立的丝杆升降机构,用于固定锯齿割刀的弧形割刀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丝杆机构上,通过丝杆机构,本实用新型锯齿割刀的高度可以同时升高或降低,以满足不同修剪高度的茶园的茶叶采收需要;同时,本实用新型锯齿割刀的两端高度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微调,即通过微调锯齿割刀的一端高度来适应实际采收时可能出现的茶叶实际长度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割刀限位板的中部设有割刀弧度调节机构,通过割刀弧度调节机构,可以微调弧形锯齿割刀的曲率半径,使其与标准的锯齿割刀曲率半径(即茶园预修剪时设定的锯齿割刀的曲率半径,通常为乘坐式采茶机出厂时设置的默认值)形成一定的偏差,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锯齿割刀的两端高度微调及弧度微调,可以很好的适配茶叶的实际生长情况,确保被采收的茶叶规格一致,从而提升茶叶的品级。由于本实用新型茶叶切割装置的割刀限位板两端竖向设有弹性挡板,割刀限位板的两端通过弹性挡板设置在机架两侧的丝杆机构上,因此当割刀的两端出现一定的高度差或者因为割刀弧度调节而引起割刀的横向长度变化时,通过弹性挡板的变形作用,使得这种变化不会影响割刀的正常工作,实际上,由于茶叶生长速度不一引起的茶叶长度差别通常不会很大,因此本实用新型因为割刀两端出现高度差或者割刀弧度变化引起的割刀变形或割刀横向长度变化都不是很大,而弧形割刀限位板及锯齿割刀也均采用弹性钢片制作,因此割刀相对较小的形状变化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合理调整接茶装置的高度,使接茶装置与锯齿割刀之间高度匹配,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茶叶的采收损耗。通过轮距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乘坐式采茶机可以在多种行距的茶园工作,大大扩展了使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的丝杆由设置在丝杆顶部的伺服电机驱动,滑块上设有连接柱;割刀限位板两端的弹性挡板上端设有折弯结构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与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茶叶切割装置通过连接孔与丝杆机构上的连接柱连接固定;所述的割刀弧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割刀限位板中部固定的割刀弧度调节杆,割刀弧度调节杆的上端与一调节螺杆螺接,所述的调节螺杆上端连接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在调节杆上方的机架上。丝杆顶部的伺服电机转动通过丝杆带动滑块及割刀限位板上下移动,用于整体调节割刀的高低或微调割刀两端的高度差;调节杆上方的伺服电机转动通过带动调节螺杆转动,上拉或下压固定在割刀限位板中部的割刀弧度调节杆,使锯齿割刀的曲率半径发生小幅度变化,从而使割刀从整体形状上适应茶叶的采收需要,确保茶叶的品级。

作为优选,锯齿割刀由液压马达驱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一偏心轴相连,所述的偏心轴上并列设有上下两个偏心轮,上下两个偏心轮在偏心轴的相对两侧错位设置,上下两片锯齿割刀分别通过设置在端部的腰形孔套设在上下两个偏心轮上,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垂直,液压马达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转动通过偏心轮带动两片锯齿割刀来回移动实现茶叶切割;两片锯齿割刀上下对应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长度方向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平行,割刀限位槽上穿设有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限位轴,所述的限位轴穿过所述的定位槽其两端固定在割刀限位槽的槽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马达的转动带动两个偏心轮来驱动上下锯齿割刀,偏心轮转动时通过腰形孔将圆周运动转化为两片锯齿割刀的往复运动,使上下锯齿割刀反向来回移动,利用锯齿割刀前端的锯齿形刀片来切割茶叶,完成茶叶的采收,这种方式与滚切机构相比,不但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割刀的运动范围小,因此茶叶不容易抛散,可以方便茶叶的收集。而锯齿割刀上设置定位槽,锯齿割刀通过定位槽及限位轴与割刀限位槽固定,这样可以固定锯齿割刀的相对位置,避免由于割刀长度较长且锯齿侧悬空而容易出现前后方向移位或横向脱出割刀限位槽。

作为优选,弹性挡板的上端横向连接有割刀架,割刀架上还设有风管,所述的风管包括一根总管及与总管连接的两根分管,每根分管的下侧均设有多根吹管,吹管的下端设有指向割刀的吹风口;所述的总管位于割刀架的中部,总管上端设有波纹管,所述的分管对称设于总管的两侧,每根分管下侧的吹管为6至10根,所述吹管下端的吹风口呈弧形排列。风管为吹风口提供风源,在锯齿割刀切割茶叶的同时通过吹风将割下的茶叶吹向割刀后侧,便于茶叶收集。均衡排列的吹管可以使气流均衡,避免茶叶吹散,有利于茶叶的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包括横截面呈倒u形的一根外梁及滑动套设在外梁两端的两根内梁,前立柱及后立柱的顶端与内梁固定连接形成t字形支撑结构,外梁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与内梁对应的轮距调节缸,所述的轮距调节缸的一端与外梁铰接,轮距调节缸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与内梁铰接,轮距调节缸动作时,通过内梁、前立柱和后立柱带动履带式行走轮向内或向外横向移动;履带式行走轮包括行走总成及橡胶履带,行走总成上设有用于驱动橡胶履带的液压驱动机构,前立柱及后立柱均固定在行走总成上。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轮采用液压驱动,其液压马达直接安装在行走总成上,这样履带式行走轮与采茶机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动力传动连接,便于履带式行走轮与采茶机主体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而实现轮距调整。本实用新型一侧的前立柱后立柱均与该侧的履带式行走轮固定,两侧的前立柱及两侧的后立柱上均设有外梁,外梁的横截面呈倒u形,外梁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前立柱或后立柱固定的内梁,前立柱及后立柱的顶端与内梁固定连接形成t字形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外梁,内梁可在外梁的凹槽内横向滑动,当需要较大的轮距时,可以通过轮距调节缸将前后两根外梁内的四根内梁向外推动,内梁通过前立柱及后立柱带动履带式行走轮向外横向移动,两侧履带式行走轮的轮距变大;而当需要较小的轮距时,通过轮距调节缸将前后两根外梁内的四根内梁向内拉动,内梁通过前立柱及后立柱带动履带式行走轮向内横向移动,两侧履带式行走轮的轮距变小,以适应茶园的实际情况。这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乘坐式采茶机其轮距固定,只能适用于单一行距的茶园,严重影响乘其使用范围的问题,通过轮距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乘坐式采茶机可以在多种行距的茶园工作,大大扩展了使用范围。

作为优选,轮距调节缸设置在外梁的内侧,外梁的内侧边设有横槽,所述的内梁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的连接头设置在内梁的内侧,连接头穿过所述的横槽与轮距调节缸的固定端铰接,轮距调节缸的输出端与外梁的内侧边铰接,两个与内梁对应的轮距调节缸对称设置。通过伸出横槽的连接头,内梁可以方便地与轮距调节缸的固定端铰接,横槽的长度略大与单侧履带式行走轮的横向移动距离。

作为优选,外梁两端的上表面对称设有缺口,缺口处设有上辊轮,所述上辊轮分别与两根内梁的外端部上表面抵接,所述上辊轮位于前立柱或后立柱的外侧;靠近前立柱或后立柱内侧的外梁下对称设有下辊轮,所述下辊轮分别与两根内梁内端部的下表面抵接。在外梁与内梁接触部位的上下两侧设置辊轮,可以将内梁与外梁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内梁与外梁之间的摩擦力,另外下辊轮构成抱合结构也用于防止内梁与外梁出现分离。本实用新型内梁外端的受力向上,因此在外梁两端的上表面设置上辊轮,而内梁内端的受力向下,因此在靠近前立柱或后立柱内侧的外梁下设置下辊轮,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辊轮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上立柱和后立柱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立柱上的上滑动机构及设置在后立柱上的下滑动机构,上滑动机构与下滑动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的茶叶收集装置包括一块呈u形的接茶板,所述接茶板的两端固定在连接杆的下端部,上滑动机构通过升降链条及转向链轮与接茶板升降缸连接,接茶板升降缸工作时,通过升降链条、上滑动机构及连接杆带动接茶板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接茶板用于安装茶叶收集袋,与固定结构的接茶箱相比,采用收集袋收集茶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卸下茶叶)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后立柱上方设有上立柱,用于带动接茶板上下移动的滑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上立柱与后立柱上,上滑动机构与下滑动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接茶板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部,其中上滑动机构通过升降链条及转向链轮与提供升降动力的接茶板升降缸连接,接茶板升降缸工作时,通过升降链条、上滑动机构及连接杆带动接茶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茶叶收集袋上下移动,以适应锯齿割刀的高度调整而引起的工况变化,确保茶叶的收集,降低茶叶的收集损耗。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调整接茶装置的高度,使接茶装置与锯齿割刀之间高度匹配,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茶叶的采收损耗。

作为优选,上滑动机构及下滑动机构均包括设置在立柱相对两侧的两块滑动定位板,两块滑动定位板之间设有滑动滚辊,所述上滑动机构及下滑动机构上的滑动滚辊均为4根,在上立柱和后立柱的两侧对称布置,滑动滚辊与滑动定位板垂直;上滑动机构的滑动定位板设置在上立柱的左右两侧,下滑动机构的滑动定位板设置在后立柱的左右两侧,连接杆为两根,连接杆的上端与上滑动机构的内侧滑动定位板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端连接在下滑动机构的前后两侧;所述的转向链轮包括设置在上立柱的顶部的上转向链轮及设置在横梁上的下转向链轮,所述的接茶板升降缸为液压缸,横向设置在后立柱上方的横梁内侧。滑动定位板通过滑动滚辊与立柱抵接,即滑动机构与立柱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滚动接触,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滑动机构与立柱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确保滑动顺畅。设置两根连接杆可以确保上滑动机构及下滑动机构的受力平衡。液压缸伸缩通过上、下转向链轮带动上、下滑动机构及接茶板上下移动,由于接茶袋的袋口较大,因此机架两侧的升降机构通常设置为同步升降。

作为优选,下滑动机构上横向设有滑动轴,连接杆的下端通过滑动轴与下滑动机构滑动连接;下滑动机构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u形板,所述的滑动轴设置在u形板上,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错位段,所述的错位段与滑动轴滑动连接。连接杆的下端通过滑动轴与下滑动机构滑动连接,这样轮距调节过程中后立柱的位置移动时,下滑动机构可以通过滑动轴在连接杆的下端跟随后立柱横向滑动,不会影响下滑动机构在后立柱上的上下滑动,也不会影响接茶板两端与连接杆的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乘坐式采茶机其茶叶切割刀的形状固定,无法根据茶叶的生长情况进行调节,影响茶叶品级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乘坐式采茶机其接茶装置高度固定,茶叶的采收损耗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乘坐式采茶机可以方便地调整锯齿割刀的形状及接茶装置的高度,具有茶叶采收质量高,采收损耗小的特点,同时,本实用新型采茶机的轮距可以调整,适合在多种行距的茶园工作,大大扩展了使用范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乘坐式采茶机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乘坐式采茶机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茶叶切割装置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压马达与锯齿割刀的一种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下两片锯齿割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滑动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下滑动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立柱,2.后立柱,3.履带式行走轮,4.横梁,5.上立柱,6.丝杆机构,7.割刀限位板,8.锯齿割刀,9.弹性挡板,10.丝杆,11.滑块,12.连接柱,13.连接板,14.连接孔,15.割刀弧度调节杆,16.调节螺杆,17.液压马达,18.腰形孔,19.定位槽,20.割刀架,21.总管,22.分管,23.吹管,24.吹风口,25.波纹管,26.上滑动机构,27.下滑动机构,28.连接杆,29.接茶板,30.接茶板升降缸,31.滑动定位板,32.滑动滚辊,33.上转向链轮,34.下转向链轮,35.外梁,36.内梁,37.轮距调节缸,38.连接头,39.行走总成,40.橡胶履带,41.液压驱动机构,42.横槽,43.上辊轮,44.下辊轮,45.滑动轴,46.支架,47.u形板,48.错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乘坐式采茶机,包括机架及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下方的履带式行走轮3,机架上设有茶叶切割装置及茶叶收集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两根前立柱1及两根后立柱2,前立柱及后立柱的下端均固定在两侧的履带式行走轮3上,两侧的前立柱及两侧的后立柱上方均设有横梁4,后立柱上方的横梁上对称设有上立柱5,两根上立柱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根后立柱之间的距离;两根后立柱的前侧竖向固定有丝杆机构6,丝杆机构包括丝杆10、设置在丝杆两侧的导轨及设置在导轨上且与丝杆螺接的滑块11,所述的丝杆由设置在丝杆顶部的伺服电机驱动,滑块上固定有连接柱12。所述的茶叶切割装置包括一弧形的割刀限位板7及上下重叠设置的两片锯齿割刀8(见图3),割刀限位板的前侧设有割刀限位槽,所述锯齿割刀的背部嵌设在割刀限位槽内并可在限位槽内滑动。茶叶切割装置的割刀限位板两端竖向固定有弹性挡板9,弹性挡板上端设有折弯结构的连接板13,连接板上设有与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14,茶叶切割装置通过两侧的连接孔套接在机架两侧丝杆机构的连接柱上与丝杆机构连接固定。割刀限位板的中部与一割刀弧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的割刀弧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割刀限位板中部固定的割刀弧度调节杆15,割刀弧度调节杆的上端与一调节螺杆16螺接,所述的调节螺杆上端连接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在调节杆上方的机架上(图中未画出)。

锯齿割刀由液压马达17驱动(见图4),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一偏心轴相连,所述的偏心轴上并列一体设有上下两个偏心轮,上下两个偏心轮在偏心轴的相对两侧错位设置,上下两片锯齿割刀分别通过设置在端部的腰形孔18套设在上下两个偏心轮上,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垂直(见图5),两片锯齿割刀上下对应设有定位槽19,定位槽的长度方向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平行,割刀限位槽上穿设有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限位轴(图中未画出),所述的限位轴穿过所述的定位槽其两端固定在割刀限位槽的槽壁上;茶叶切割装置工作时,液压马达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转动通过偏心轮带动两片锯齿割刀来回移动实现茶叶切割。

弹性挡板的上端横向连接有割刀架20,割刀架上还固定有风管,所述的风管包括一根总管21及与总管连接的两根分管22,每根分管的下侧均设有多根吹管23,吹管的下端设有指向割刀的吹风口24;所述的总管位于割刀架的中部,总管上端设有波纹管25,所述的分管对称设于总管的两侧,每根分管下侧的吹管为8根,所述吹管下端的吹风口沿锯齿割刀的弧度呈弧形排列。

乘坐式采茶机还包括轮距调整机构,所述的横梁包括横截面呈倒u形的一根外梁35及滑动套设在外梁两端的两根内梁36,前立柱及后立柱的顶端与内梁固定连接形成t字形支撑结构,外梁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与内梁对应的轮距调节缸37,所述的轮距调节缸的一端与外梁铰接,轮距调节缸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38与内梁铰接,轮距调节缸动作时,通过内梁、前立柱和后立柱带动履带式行走轮向内或向外横向移动;履带式行走轮包括行走总成39及橡胶履带40,行走总成上设有用于驱动橡胶履带的液压驱动机构41,前立柱及后立柱均固定在行走总成上。

轮距调节缸设置在外梁的内侧,外梁的内侧边设有横槽42,所述的内梁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的连接头设置在内梁的内侧,连接头穿过所述的横槽与轮距调节缸的固定端铰接,轮距调节缸的输出端与外梁的内侧边铰接,两个与内梁对应的轮距调节缸对称设置。外梁两端的上表面对称设有缺口,缺口处设有上辊轮43,所述上辊轮分别与两根内梁的外端部上表面抵接,所述上辊轮位于前立柱或后立柱的外侧;靠近前立柱或后立柱内侧的外梁下对称设有下辊轮44,所述下辊轮分别与两根内梁内端部的下表面抵接。

机架上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茶叶收集装置固定在升降机构上,所述上立柱和后立柱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立柱上的上滑动机构26(见图6)及设置在后立柱上的下滑动机构27(见图7),上滑动机构与下滑动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杆28相互连接;所述的茶叶收集装置包括一块呈u形的、用于安装茶叶收集袋的接茶板29,所述接茶板的两端固定在连接杆的下端部,上滑动机构通过升降链条(图中未画出)及转向链轮与接茶板升降缸30连接,接茶板升降缸工作时,通过升降链条、上滑动机构及连接杆带动接茶板上下移动。

上滑动机构及下滑动机构均包括设置在立柱相对两侧的两块滑动定位板31,两块滑动定位板之间设有滑动滚辊32,所述上滑动机构及下滑动机构上的滑动滚辊均为4根,在上立柱和后立柱的两侧对称布置,滑动滚辊与滑动定位板垂直;上滑动机构的滑动定位板设置在上立柱的左右两侧,下滑动机构的滑动定位板设置在后立柱的左右两侧,连接杆为两根,连接杆的上端与上滑动机构的内侧滑动定位板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端连接在下滑动机构的前后两侧;所述的转向链轮包括设置在上立柱的顶部的上转向链轮33及设置在横梁上的下转向链轮34,所述的接茶板升降缸为液压缸,横向设置在后立柱上方的横梁内侧。下滑动机构上横向设有滑动轴45,连接杆的下端通过滑动轴与下滑动机构滑动连接;下滑动机构上设有支架46,支架上设有u形板47,所述的滑动轴设置在u形板上,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错位段48,所述的错位段与滑动轴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两根后立柱的前侧竖向设有两个独立的丝杆升降机构,用于固定锯齿割刀的弧形割刀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丝杆机构上,通过丝杆机构,本实用新型锯齿割刀的高度可以同时升高或降低,以满足不同修剪高度的茶园的茶叶采收需要;同时,本实用新型锯齿割刀的两端高度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微调,即通过微调锯齿割刀的一端高度来适应实际采收时可能出现的茶叶实际长度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割刀限位板的中部设有割刀弧度调节机构,通过割刀弧度调节机构,可以微调弧形锯齿割刀的曲率半径,使其与标准的锯齿割刀曲率半径形成一定的偏差,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锯齿割刀的两端高度微调及弧度微调,可以很好的适配茶叶的实际生长情况,确保被采收的茶叶规格一致,从而提升茶叶的品级。本实用新型的接茶板用于安装茶叶收集袋,接茶板升降缸工作时,通过升降链条、上滑动机构及连接杆带动接茶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茶叶收集袋上下移动,以适应锯齿割刀的高度调整而引起的工况变化,确保茶叶的收集,降低茶叶的收集损耗。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轮距调整机构,当需要较大的轮距时,可以通过四个液压缸同步将前后两根外梁内的四根内梁向外推动,内梁通过前立柱及后立柱带动履带式行走轮向外横向移动,两侧履带式行走轮的轮距变大;而当需要较小的轮距时,通过四个液压缸同步将前后两根外梁内的四根内梁向内拉动,内梁通过前立柱及后立柱带动履带式行走轮向内横向移动,两侧履带式行走轮的轮距变小,从而使乘坐式采茶机可以在多种行距的茶园工作,大大扩展了使用范围。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