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苗无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5761发布日期:2021-03-16 22:1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苗无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苗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种苗无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无菌培养是指在无微生物活动条件下,进行植物栽培试验,随着科学的发展,无菌培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现有技术中的种苗无菌培养装置还存在着以下缺点:

在种苗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对种苗提供水分以及空气,然水中以及空气中都含有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而现有技术中并不能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处理,从而无法保证无菌的环境。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苗无菌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苗无菌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种苗无菌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箱,所述气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且所述气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杀菌灯,所述气箱的一侧设有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杀菌灯,所述第二杀菌灯的一侧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培养箱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温感器,所述培养箱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三杀菌灯,且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安装有防尘网,所述培养箱的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一侧设有第三滤网,所述第三滤网与所述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水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四杀菌灯。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安装有车轮安装板,所述车轮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贯穿连接安装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两端与所述车轮安装板的两侧均贯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气箱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输气管,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培养箱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底端安装有洒水头,所述洒水头安装在所述培养箱的内部,所述培养箱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培养槽,且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安装有箱门。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的一端与外界水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温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线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器线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水箱内设计的滤网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在水箱内设计的杀菌灯能够对水体内的微生物进行杀灭。

2.本实用新型中,在气箱内设计的滤网能够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在气箱内设计的杀菌灯能够对空气内的微生物进行杀灭。

3.本实用新型中,在培养箱内设计的杀菌灯能够对培养箱的内部残留的微生物进行杀灭,从而保证种苗栽种到培养箱之前,培养箱内处于一种无菌环境,设计的温感器能够实时的对培养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培养箱内的温度较低的时候,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开始工作,来对培养箱内进行升温作业,照明灯能够为种苗的生长提供光源,设计的排气管内也安装有杀菌灯,能够将从排气管流通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防尘网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培养箱的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箱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装置主体;2、底板;3、支撑腿;301、车轮安装板;302、车轮;303、连接转轴;4、气箱;401、抽气泵;402、抽气管;403、第一滤网;404、第一杀菌灯;405、输气管;5、培养箱;501、第一抽水泵;502、第一抽水管;503、输水管;504、洒水头;505、第二杀菌灯;506、照明灯;507、温感器;508、加热器;509、培养槽;510、排气管;511、防尘网;512、第三杀菌灯;513、箱门;6、水箱;601、第二抽水泵;602、第二抽水管;603、第二滤网;604、第三滤网;605、第四杀菌灯;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种苗无菌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箱4,所述气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403,且所述气箱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杀菌灯404,所述气箱4的一侧设有培养箱5,所述培养箱5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杀菌灯505,所述第二杀菌灯505的一侧设有照明灯506,所述照明灯506与所述培养箱5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箱5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温感器507,所述培养箱5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508,所述培养箱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510,所述排气管510内固定安装有第三杀菌灯512,且所述排气管510的出口端安装有防尘网511,所述培养箱5的一侧设有水箱6,所述水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603,所述第二滤网603的一侧设有第三滤网604,所述第三滤网604与所述水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水箱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四杀菌灯605。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底板2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底端安装有车轮安装板301,所述车轮安装板301的底端安装有车轮302,所述车轮302贯穿连接安装有连接转轴303,所述连接转轴303的两端与所述车轮安装板301的两侧均贯穿连接;所述气箱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泵401,所述抽气泵4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抽气管402,所述气箱4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输气管405,输气管405的一端与所述培养箱5相连接;所述培养箱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泵501,所述第一抽水泵5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管502,所述第一抽水管502的一端与所述水箱6相连接,所述第一抽水泵5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输水管503,所述输水管503的底端安装有洒水头504,所述洒水头504安装在所述培养箱5的内部,所述培养箱5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培养槽509,且所述培养箱5的一侧安装有箱门513;所述水箱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泵601,所述第二抽水泵6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管602,所述第二抽水管602的一端与外界水源连接;所述培养箱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温感器507与所述控制器7线性连接,所述控制器7与所述加热器508线性连接。

在具体应用时,在将种苗放入到培养槽509之前,先开启第二杀菌灯505来对培养箱5的内部进行杀菌处理,当杀菌完成之后,关闭第二杀菌灯505,然后将种苗放入到培养槽509,关闭箱门513,在种苗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照明灯506来对种苗补充光源,温感器507能够对培养箱5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当培养箱5内的温度较低的时候,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7,控制器7就会控制加热器508开始工作,抽气泵401将空气抽送至气箱4内,经过第一滤网403能够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然后第一杀菌灯404来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然后将处理过的空气输送到培养箱5内,排气管510能够与输气管405形成一个稳定的风道,且在排气管510内安装的第三杀菌灯512能够将从排气管510进入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第二抽水泵601将外界的水抽送到水箱6内,通过第二滤网603和第三滤网604来对水进行过滤,在通过第四杀菌灯605来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通过第一抽水泵501将处理过的水输送到洒水头504,来对种苗进行浇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