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参生产用储存去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4012发布日期:2021-04-16 15:3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刺参生产用储存去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刺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刺参生产用储存去味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了提升,刺参俗称
ꢀ“
沙噀”。海参纲,刺参科,体长20—40厘米,中国北方大连、山东沿海多产,多制成干品,为名贵海珍品,现已开展人工养殖,在人工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刺参进行短期的储存,由于刺参属于海产品,在短期储存时会产生难闻刺鼻腥臭气味,由此污染了刺参生产的储存环境,并且刺鼻的腥臭味还会引起工作人员的身体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刺参生产用储存去味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在人工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刺参进行短期的储存,由于刺参属于海产品,在短期储存时会产生难闻刺鼻腥臭气味,由此污染了刺参生产的储存环境,并且刺鼻的腥臭味还会引起工作人员的身体不适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刺参生产用储存去味装置,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上壁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储存箱下壁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储存箱内固定安装有水过滤装置,所述储存箱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气体处理装置;
5.所述水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固定安装于储存箱内壁面上,所述循环水泵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循环水泵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储存箱内壁面上位于循环水泵上方固定安装有承载盒,所述承载盒与出水管相连接,所述承载盒内填装有过滤海绵,所述承载盒下壁面开设有有若干结构相同的通水孔;
6.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增氧机,所述增氧机固定安装于储存箱外壁面上,所述增氧机输出端与储存箱之间通过排气管相连接,所述增氧机输入端与储存箱上壁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固定安装有过滤器,所述储存箱内上壁面上且位于进气管端口处固定安装有除臭盒,所述除臭盒内填装有活性炭。
7.优选的,所述储存箱上壁面上且位于进料口一侧固定安装有检修门。
8.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9.优选的,所述储存箱下壁面四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下壁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10.优选的,所述增氧机以及过滤器与储存箱侧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座。
11.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与储存箱侧壁面以及进气管与储存箱上壁面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刺参生产用储存去味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在人工加工的过
程中需要对刺参进行短期的储存,由于刺参属于海产品,在短期储存时会产生难闻刺鼻腥臭气味,由此污染了刺参生产的储存环境,并且刺鼻的腥臭味还会引起工作人员的身体不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水过滤装置对刺参储存的水源进行根本上的清除异味,减少异味的产生,通过气体处理装置对刺参储存时进行不断的增氧保持刺参的鲜活,在保证刺参的生存环境的同时,对水质产生的腥臭为进行吸附以及回收,从而达到对气味清除,降低了气味污染存储环境的危害,也同时降低腥臭味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刺参生产用储存去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

储存箱;2

进料口;3

出料口;4

循环水泵;5

进水管;6

出水管;7

承载盒;8

过滤海绵;9

通水孔;10

增氧机;11

排气管;12

进气管;13

过滤器;14

除臭盒;15

活性炭;16

检修门;17

阀门;18

支撑腿;19

防滑垫;20

连接座;21

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刺参生产用储存去味装置,包括储存箱1,所述储存箱1上壁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口2,所述储存箱1下壁面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储存箱1内固定安装有水过滤装置,所述储存箱1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气体处理装置,所述水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水泵4,所述循环水泵4固定安装于储存箱1内壁面上,所述循环水泵4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5,所述循环水泵4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出水管6,所述储存箱1内壁面上位于循环水泵4上方固定安装有承载盒7,所述承载盒7与出水管6相连接,所述承载盒7内填装有过滤海绵8,所述承载盒7下壁面开设有有若干结构相同的通水孔9,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增氧机10,所述增氧机10固定安装于储存箱1外壁面上,所述增氧机10输出端与储存箱1之间通过排气管11相连接,所述增氧机10输入端与储存箱1上壁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上固定安装有过滤器13,所述储存箱1内上壁面上且位于进气管12端口处固定安装有除臭盒14,所述除臭盒14内填装有活性炭15,所述储存箱1上壁面上且位于进料口2一侧固定安装有检修门16,所述出料口3上固定安装有阀门17,所述储存箱1下壁面四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8,所述支撑腿18下壁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9,所述增氧机10以及过滤器13与储存箱1侧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0,所述排气管11与储存箱1侧壁面以及进气管12与储存箱1上壁面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1。
18.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19.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可知,循环水泵4以及增氧机10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以及控制器电控连接,在使用时,将待储存的刺参通过进料口2导入储存箱1内,此时操作人员
通过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4以及增氧机10启动,循环水泵4将储蓄箱1内的水以及杂质通过进水管5抽入出水管6内,出水管6将水以及杂质排入承载箱7内,杂质被过滤海绵8阻挡,过滤后的水通过承载盒7下壁面上的通水孔9流出,从而实现水循环,增氧机10产生氧气通过排气管11对储存箱1内的水源进行增氧,保证刺参的生存环境,水中产生气泡并在水面破裂,气体向上流动进入除臭盒14内,通过活性炭15将气体中的腥臭味进行吸附,吸附后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2进入过滤器13内进行进一步的过滤除臭,除臭后的气体中还带有大量的氧气再一次进入增氧机10内,再次通过排气管11加入水中,从而实现气体的循环除臭利用,当需要将刺参进行取出时,打开阀门17,刺参可从出料口3取出,过滤海绵8以及活性炭15需要更换时,操作人员通过打开检修门16定期处理更换。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