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9128发布日期:2021-03-27 01:2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育苗盘。


背景技术:

2.在育苗过程中,需要将种子埋入到育苗盘内的基质中,然后再将埋好种子的育苗盘放入到温室内部进行,采用洒水及潮汐补水的方式进行培育。在将埋好种子的育苗盘搬运至温室时,通常是将若干个育苗盘叠摞在一起进行搬运,从而提高搬运的效率,但是当育苗盘叠摞在一起时,不仅不稳当,而且由于育苗盘的重量,会导致下部放置的育苗盘穴孔会被上部的育苗盘挤压,导致基质被压实,造成出芽率下降;另外在进行培育时,育苗盘内的水分分布的也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叠摞搬运育苗盘时,放置育苗盘穴孔被压实,且搬运方便、水分分布均匀的育苗盘。
4.一种育苗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开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穴孔,所述穴孔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穴孔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与穴孔的内部贯通,穴孔的上部四周边缘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将相邻两个穴孔连通,所述盘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沿盘体的短边方向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个穴孔的底部之间,且连接板沿盘体的长边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盘体下部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沿盘体的长边方向设置,所述盘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与靠近支撑板一侧的穴孔之间。
5.优选的,所述盘体上部表面的两侧开设有卡槽,卡槽沿盘体的长边方向设置。
6.优选的,所述固定槽沿盘体的短边方向设置,且固定槽沿盘体的长边方向等距分布。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下端平齐。
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下端与支撑板的下端不平齐,且限位板的下端与支撑板下端的距离为卡槽的深度。
9.优选的,所述穴孔呈圆锥形,即穴孔的上端大于穴孔的下端。
10.优选的,所述穴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导根槽,导根槽沿穴孔的上端延伸至穴孔的底部。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连接板的下端与穴孔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槽及卡槽的深度。
12.优选的,所述盘体的下部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拉筋条,拉筋条位于相邻两个穴孔之间。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包括盘体,盘体上开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穴孔,穴孔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穴孔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与穴孔的内部贯通,穴孔的上部四周边缘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将相邻两个穴孔连
通,盘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沿盘体的短边方向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个穴孔的底部之间,且连接板沿盘体的长边方向等距分布,盘体下部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沿盘体的长边方向设置,盘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与靠近支撑板一侧的穴孔之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盘体上设置的连接板的下端卡入到上一个盘体上的固定槽内,从而可以将上下两个育苗盘的盘体相固定,通过设置的支撑板,可以保证上下育苗盘之间的边缘有较强的支撑力,在搬运的时候更加稳当;本实用新型在培育的时候,可以使散布在育苗盘盘体上的水分分布的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盘体01、穴孔02、凹槽03、透气孔04、固定槽05、连接板06、支撑板07、限位板08、卡槽09、导根槽10、拉筋条11。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看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育苗盘,包括盘体01,所述盘体01上开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穴孔02,所述穴孔02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03,穴孔02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04,透气孔04与穴孔02的内部贯通,穴孔02的上部四周边缘均开设有固定槽05,固定槽05将相邻两个穴孔02连通,所述盘体01的下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06,连接板06沿盘体01的短边方向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个穴孔02的底部之间,且连接板06沿盘体01的长边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盘体01下部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07,支撑板07沿盘体01的长边方向设置,所述盘体01的下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板08,限位板08固定设置在支撑板07与靠近支撑板07一侧的穴孔02之间。所述盘体01上部表面的两侧开设有卡槽09,卡槽09沿盘体01的长边方向设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盘体01上设置的连接板06的下端卡入到上一个盘体01上的固定槽05内,从而可以将上下两个育苗盘的盘体01相固定,通过设置的支撑板07,并将支撑板07的下端卡入到卡槽09内,可以保证上下育苗盘之间的边缘有较强的支撑力,在搬运的时候更加稳当。在将育苗盘放入到温室内进行育苗时,当从盘体01上部喷出的水落入到穴孔02后,盘体01上的固定槽05还可以使穴孔02内的水相互之间流动,从而可以保证每个穴孔02内的水分相对均匀;在采用潮汐补水的方式时,盘体01下部的支撑板07会引导水流沿盘体01的长边方向流动,并将水流聚集在两个支撑板07之间,而连接板06会将部分水流截住,使被截住的水流聚集在每个穴孔02底部的透气孔04处,而穴孔02底部的凹槽03会使水流结果,此时穴孔02底部的透气孔04会使水流渗透到穴孔02内的基质中,从而为种子提供所需的水分。
18.所述固定槽05沿盘体01的短边方向设置,且固定槽05沿盘体01的长边方向等距分布。
19.所述支撑板07的下端与连接板06的下端平齐。
20.所述限位板08的下端与支撑板07的下端不平齐,且限位板08的下端与支撑板07下端的距离为卡槽09的深度。
21.所述穴孔02呈圆锥形,即穴孔02的上端大于穴孔02的下端。
22.所述穴孔02的内壁上开设有导根槽10,导根槽10沿穴孔02的上端延伸至穴孔02的底部。在种苗生根时,通过导根槽10可以使种苗的根部向下生长,不会造成种苗根部聚成一团,影响种苗生长。
23.所述支撑板07、连接板06的下端与穴孔02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槽05及卡槽09的深度。
24.所述盘体01的下部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拉筋条11,拉筋条11位于相邻两个穴孔02之间。在育苗盘填充基质后,盘体01的整体重量会增加,在单个拿取育苗盘时,可以防止育苗盘盘体01弯折,从而增加盘体01的整体强度。
2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