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盖蜂蜜后熟装置

文档序号:24546428发布日期:2021-04-06 12:0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盖蜂蜜后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蜜处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盖蜂蜜后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蜂农生产的蜂蜜浓度低,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酵劣变,导致品质降低,商品价值大幅下降。

现阶段,蜂蜜加工主要采用真空浓缩加工,将蜂蜜加热后,通过真空浓缩机组进行蜂蜜的脱水加工。例如,公开号为cn104872493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蜂蜜的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淀粉值在8°以上的原料蜜,并检查是否含有农药残留,加入到加热罐内,在60℃-65℃的条件下加热30分钟,在加压过滤机内对蜂蜜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蜂蜜加入到真空浓缩机进行蒸发浓缩,将浓缩后的蜂蜜冷却到20℃-25℃,检验蜂蜜的含水量是否稳定在17.5%-18%,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即可。

真空浓缩加工蜂蜜的色泽加深,酶值下降,糠醛增加,热敏性成分破坏严重,产品品质差,国际蜂联认为收获未成熟的蜂蜜,利用真空脱水的方式进行主动脱水是一种欺诈行为。

在某些特殊的气候和地域,即使蜂巢中的蜂蜜完全封盖,其含水量仍然高于20%,后期仍然有会发酵变质。

蜂农采集的低浓度度蜂蜜在贮存过程中具有发酵变质的风险,蜂蜜原料变质后,后期无法通过加工来解决蜂蜜的品质劣变。

如何利用产地加工技术装备和方法在蜂场实现蜂蜜成熟,采用仿生法实现蜂蜜低温快速后熟,保证产品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盖蜂蜜后熟装置,其采用仿生技术,在产地直接将未成熟的封盖蜂蜜进行快速后熟,在与蜂箱内温度一致的环境下,进行蜂蜜后熟,蜂蜜品质无变化。降低了蜜蜂的劳动强度,将蜂蜜后熟过程移出蜂箱,缩短了成熟蜂蜜生产周期,增加了蜂蜜的生产空间,大幅提高了成熟蜂蜜的产量,同时完成了场地蜂蜜后熟,有效避免蜂蜜发酵劣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盖蜂蜜后熟装置,其包括:

支撑组件,其上放有至少一个继箱体;该继箱体的开口处覆盖有密封组件且内部装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

进气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的下方并与真空泵相连;

顶盖组件,其安装在所述继箱体上;该顶盖组件上装有辐射传感器和第一温湿度传感器;

控制系统,其与所述辐射传感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真空泵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继箱体为多个,这些继箱体在所述支撑组件上自下至上依次叠放,每个继箱体的内部均装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且开口处均覆盖有密封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安装在最上方的继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该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透气孔,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装有导流板和若干支撑脚,这些支撑脚环绕着导流板均匀分布,所述导流板外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放置所述继箱体;该底板的顶面与继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底板之顶面边沿处设置有一圈竖板,该底板内还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重量传感器。

进一步的,每个支撑脚的底部均装有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由调节底座、调节立柱、锯齿板、套环组成,所述调节立柱垂直设置在所述调节底座上;该调节立柱通过螺纹的方式调节高度,其一端与所述调节底座固定,另一端与锯齿板通过齿啮合;所述套环固定在所述锯齿板上并能够与支撑脚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别插在支撑板两端的立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边沿处设置有u型密封条;所述支撑板设有u型密封条的一侧覆盖在继箱体的开口上,u型密封条与继箱体的开口密封,两立板将支撑板卡紧在继箱体的开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进气室和进风管,所述进气室的底部设有进风口且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导流板相连通;

所述进风管由若干支管和端口构成,其中,第一支管上开设有与导流板相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该第一支管上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上装有第四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相连通,该第二支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件分别与单向阀和进气室上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上装有第二电磁阀、单向阀、第四电磁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之间;

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单向阀、第四电磁阀、第四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室在水平方向被若干盖板分成若干层,每一层被若干隔板分成若干部分;

所述进气室内部的底面上安装有太阳能吸热板,该太阳能吸热板采用多圆弧设计,且各个圆弧内部放置有可再生除湿材料。当继箱体内温度低于设定值,进气可通过太阳能吸热板预热,提高进气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组件包括两根对置的立柱,这两根立柱通过箱套固定在继箱体上,所述两根立柱上装有坡形顶盖,所述坡形顶盖由装在固定杆上的卷帘机构控制开闭以及开启的角度,所述坡形顶盖下方且位于两立柱之间设有顶盖导流板,该顶盖导流板的外侧连接有装有排湿电磁阀的排湿管道,所述顶盖导流板内的上部装有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下部装有第三风机、第四风机,所述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的下方为继箱体;

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排湿电磁阀、卷帘机构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坡形顶盖上装有所述辐射传感器,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位于第三风机和第四风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封盖蜂蜜后熟装置,其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蜂蜜成熟度低是制约中国蜂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导致中国蜂蜜的商品价值低,产品品质不稳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产地加工,在蜂场就可以直接实现封盖蜂蜜后熟,大大减少了蜂蜜在夏季的发酵劣变,确保了蜂蜜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稳定。

2、解决了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蜜蜂在蜂箱内无法实现封盖蜂蜜后熟的瓶颈问题,同时缩短了蜂蜜在蜂箱内的后熟时间。本实用新型采用仿生方法,依照蜂蜜后熟中蜂箱的环境条件进行精确控制,将蜂蜜后熟的部分过程移入本实用新型装置,不仅加快了蜂蜜后熟过程,而且大幅降低了蜜蜂在蜂蜜后熟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同时增加了蜂蜜的贮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蜜蜂的采集积极性,进而增加成熟蜂蜜的产量。

3、采用锯齿形底座设计,并配合防虫套环设计,有效避免了目前蜂蜜自然后熟过程中蚂蚁、蜈蚣等天敌对成熟蜂蜜的盗取,同时提高了成熟蜂蜜后熟生产的卫生条件。

4、装置设计简单,可行性高,主体利用多个继箱体和密封组件进行组合(继箱体内装好蜂蜜脾就可以直接架在装置上),一方面充分利用蜂场已有资源,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装置安装的便捷性,可以根据蜂蜜后熟生产需求随时组装,而且对生产环境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5、采用太阳能吸热板并结合变压式压力升降法来促进可再生除湿材料的再生,实现除湿和再生的同时进行,进而实现野外连续除湿,大大加快了蜂蜜的后熟过程。

6、采用了自动控制系统,并采用多传感技术,实现了对环境、装置内部不同区域、太阳辐射强度的在线控制,并利用重量传感器实时反馈蜂蜜脱水进程,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和自适应控制技术来实现蜂蜜后熟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自动调控,可以按照生产需求,准确控制后熟完成时间,提高了蜂蜜后熟准确度和效率,避免蜂蜜过度后熟和后熟不足。

7、采用卷帘系统,根据太阳能辐射强度,并结合传感器技术,实时调整卷帘机构的位置,实现蜂箱温度的动态调控,降低降温和排湿系统的工作强度,节约太阳能储能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蜂蜜后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蜂蜜后熟装置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蜂蜜后熟装置之进气组件中进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蜂蜜后熟装置之进气组件中进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蜂蜜后熟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蜂蜜后熟装置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蜂蜜后熟装置中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组件;1-1、支撑脚;1-2、底板;1-3、密封条;1-4、竖板;1-5、导流板;1-6、重量传感器;2、进气组件;2-1、进气室;2-1-1、进风口;2-1-2、出风口;2-1-3、盖板;2-1-4、隔板;2-1-5、可再生除湿材料;2-1-6、太阳能吸热板;2-2、进风管;2-3、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5、单向阀;2-6、第四电磁阀;3、调节组件;3-1、调节底座;3-2、调节立柱;3-3、锯齿板;3-4、套环;4、密封组件;4-1、立板;4-2、支撑板;4-3、u型密封条;5、继箱体;6、控制系统;6-1、辐射传感器;6-2、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3、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4、第三温湿度传感器;6-5、第四温湿度传感器;7、顶盖组件;7-1、坡形顶盖;7-2、立柱;7-3、顶盖导流板;7-4、第一风机;7-5、第二风机;7-6、所述第三风机;7-7、第四风机;7-8、排湿电磁阀;7-9、排湿管道;7-10、卷帘机构;7-11、固定杆;8、真空泵;9、太阳能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一种封盖蜂蜜后熟装置,其应用于封盖蜂蜜,所谓封盖蜂蜜是指由蜜蜂用自身分泌的蜂蜡覆盖80%以上贮蜜巢房的蜜脾中的蜂蜜。

所述封盖蜂蜜后熟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1,其上放有至少一个继箱体5;该继箱体5的开口处覆盖有密封组件4且内部装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3;

进气组件2,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1的下方并与真空泵8相连;

顶盖组件7,其安装在所述继箱体5上;该顶盖组件7上装有辐射传感器6-1和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2;

控制系统6,其与所述辐射传感器6-1、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2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3、真空泵8电性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2,该底板1-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透气孔,所述底板1-2的底面上装有导流板1-5和若干支撑脚1-1,这些支撑脚1-1环绕着导流板1-5均匀分布,所述导流板1-5外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的第三温湿度传感器6-4。

所述继箱体5为多个,这些继箱体5在所述底板1-2的顶面上自下至上依次叠放,每个继箱体5的内部装有与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的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3且每个继箱体5的开口处均覆盖有密封组件4。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支撑板4-2以及分别插在支撑板4-2两端的立板4-1,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边沿处设置有u型密封条4-3。所述支撑板4-2设有u型密封条4-3的一侧覆盖在继箱体5的开口上,u型密封条4-3与继箱体5的开口密封,两立板4-1将支撑板4-2卡紧在继箱体5的开口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板1-2的顶面与最下方继箱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3,所述底板1-2之顶面边沿处设置有一圈竖板1-4,该底板1-2内还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的重量传感器1-6。

如图1所示,每个支撑脚1-1的底部均装有调节组件3。如图6所示,所述调节组件3由调节底座3-1、调节立柱3-2、锯齿板3-3、套环3-4组成。所述调节立柱3-2垂直设置在所述调节底座3-1上。该调节立柱3-2通过螺纹的方式调节高度,其一端与所述调节底座3-1固定,另一端与锯齿板3-3通过齿啮合。所述套环3-4优选为防虫套环,套环3-4固定在所述锯齿板3-3上并能够与支撑脚1-1插接。采用锯齿形底座设计,并配合防虫套环设计,有效避免了目前蜂蜜自然后熟过程中蚂蚁、蜈蚣等天敌对成熟蜂蜜的盗取,同时提高了成熟蜂蜜后熟生产的卫生条件。

装配时,将调节组件3通过套环3-4插紧在各个支撑脚1-1的底端,通过调整各个调节组件3的高度,使得底板1-2处于水平,确保底板1-2上放置的继箱体5平稳。另外,调节组件3也可用misumi公司的调整块替代。

所述进气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下方的进气室2-1和进风管2-2。如图4所示,所述进气室2-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2-1-1且顶部设有出风口2-1-2,所述出风口2-1-2与导流板1-5相连通。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进气室2-1在水平方向被若干盖板2-1-3分成若干层,每一层被若干隔板2-1-4分成若干部分。

所述进气室2-1内部的底面上安装有太阳能吸热板2-1-6,该太阳能吸热板2-1-6采用多圆弧设计,且各个圆弧内部放置有可再生除湿材料2-1-5。当继箱体5内温度低于设定值,进气可通过太阳能吸热板2-1-6预热,提高进气温度。

如图3所示,所述进风管2-2由若干支管和端口构成,其中,第一支管上开设有与导流板1-5相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该第一支管上装有第一电磁阀2-3,所述第一电磁阀2-3上装有第四温湿度传感器6-5。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相连通,该第二支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件分别与单向阀2-5和进气室2-1上的进风口2-1-1相连通(图中未示)。所述第二支管上装有第二电磁阀2-4、单向阀2-5、第四电磁阀2-6,所述单向阀2-5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2-4和第四电磁阀2-6之间。

所述进风管2-2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与导流板1-5相连通,如图1所示。

所述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单向阀2-5、第四电磁阀2-6、第四温湿度传感器6-5均与所述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顶盖组件7安装在最上方的继箱体5上。如图9所示,所述顶盖组件7包括两根对置的立柱7-2,这两根立柱7-2通过箱套固定在继箱体5上,所述两根立柱7-2上装有坡形顶盖7-1,所述坡形顶盖7-1由装在固定杆7-11上的卷帘机构7-10控制开闭以及开启的角度,所述坡形顶盖7-1下方且位于两立柱7-2之间设有顶盖导流板7-3,该顶盖导流板7-3的外侧连接有装有排湿电磁阀7-8的排湿管道7-9。所述顶盖导流板7-3内的上部装有第一风机7-4、第二风机7-5,下部装有第三风机7-6、第四风机7-7,所述第三风机7-6、第四风机7-7的下方为继箱体5。

所述坡形顶盖7-1上装有辐射传感器6-1,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2位于第三风机7-6和第四风机7-7之间。

所述辐射传感器6-1、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2、第一风机7-4、第二风机7-5、第三风机7-6、第四风机7-7、排湿电磁阀7-8、卷帘机构7-10均与所述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

上述控制系统6优选为可编程控制器(plc),其可固定在一根立柱立柱7-2上。该控制系统6与重量传感器1-6、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单向阀2-5、第四电磁阀2-6、辐射传感器6-1、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2、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3、第三温湿度传感器6-4、第四温湿度传感器6-5、第一风机7-4、第二风机7-5、所述第三风机7-6、第四风机7-7、排湿电磁阀7-8、卷帘机构7-10、真空泵8电性连接。

太阳能组件9(现有设备)与所述控制系统6和真空泵8电性连接,该太阳能组件9为控制系统6和真空泵8供电。

上述封盖蜂蜜后熟装置,其操作方法如下:

启动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通过辐射传感器6-1的数据并结合继箱体5内的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3的数据能够自动控制卷帘机构7-10的自动升降来调节坡形顶盖7-1的开闭以及开启的角度,进而调节继箱体5的受热面积,从而实时调节继箱体5内的温度满足蜂蜜后熟要求;

第四温湿度传感器6-5监测室外的湿度水平,当环境湿度低于湿度设定值时,继箱体5湿度超过第一设定值后,第一电磁阀2-3打开,第三风机7-6、第四风机7-7启动,降低继箱体5内环境湿度;当环境湿度高于湿度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2-3关闭,装置排湿时,进气由进气室2-1底部的进气口2-1-1进入,第二电磁阀2-4开启,气体经过进气室2-1除湿后进入继箱体5内;

当继箱体5内湿度降至第一设定值后,所有电磁阀关闭,根据第一温湿度传感器6-2、第二温湿度传感器6-3、第三温湿度传感器6-4的实时反馈数据,当继箱体5内上中下部的温湿度差异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后,启动第三风机7-6,气体流向由上向下;启动第四风机7-7,气体流向由下向上;当温湿度达到平衡设定值后,停止第三风机7-6和第四风机7-7;(温度或者湿度只要一个出现差异,就启动第三风机7-6和第四风机7-7,保证继箱体5内温湿度平衡)

当继箱体5内温度达到最高设定值后,启动第一风机7-4、第二风机7-5进行降温作业,第三风机7-6和第四风机7-7也启动,其中第四风机7-7的流向调整为由下向上,排湿电磁阀7-8打开;当继箱体5内温度降低至最低设定值后,所有电磁阀关闭,四个风机停止运行;

当太阳辐射强度降低后,控制系统6控制卷帘机构7-10关闭坡形顶盖7-1,起到保温作用,停止降温作业;当继箱体5内湿度大于环境湿度时,进行快速短时排湿作业;

随着蜂蜜水分含量降低,重量传感器1-6实时在线记录并反馈继箱体5内蜂蜜水分变化情况至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可改为选用工控机,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动态模拟继箱体5内蜂蜜成熟过程,并通过重量传感器1-6进行实时在线校正,采用自适应技术,以实现自动精确预测和数据分析功能,当达到设定阈值后,装置自动停止工作,并发出后熟完成指令。

进气除湿:利用各个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中和继箱体5内的湿度,控制系统6自动分析继箱体5内、外湿度差值,达到除湿设定要求后,进气先经进气室2-1除湿。进气室2-1是在底板1-2下方对称布置(进气室2-1可以增加到3-5个)。进气室2-1底部安装太阳能吸热板2-1-6,该太阳能吸热板2-1-6采用多圆弧设计,以增加受热面积,同时圆弧内部可以放置可再生除湿材料2-1-5。进气室2-1的底部和四周都采用保温设计,顶部为透明阳光板,降低太阳辐射能量损失。所述进气室2-1在水平方向被若干盖板2-1-3分成若干层,每一层被若干隔板2-1-4分成若干部分,将进气路线设计成迂回型路线,大幅增加气体与可再生除湿材料的接触时间。当第三温湿度传感器6-4监测到进气湿度与环境湿度差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6可自动切换进气室,进气室2-1内的可再生除湿材料在日光辐射下加热脱水,同时启动真空泵8,单向阀2-5开启,采用变压式压力升降法(降低能耗,增加可再生材料的脱水效率)来辅助可再生除湿材料的再生(通过太阳能辐射和变压式压力升降法实现可再生材料的连续自动再生,实现连续作业)。采用太阳能吸热板并结合变压式压力升降法来促进可再生除湿材料的再生,实现除湿和再生的同时进行,进而实现野外连续除湿,大大加快了蜂蜜的后熟过程。

再有,装置中各个电磁阀外侧都安装有过滤网,防止昆虫飞入装置内部。

上述封盖蜂蜜后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蜂蜜成熟度低是制约中国蜂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导致中国蜂蜜的商品价值低,产品品质不稳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产地加工,在蜂场就可以直接实现蜂蜜后熟,大大减少了蜂蜜在夏季的发酵劣变,确保了蜂蜜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稳定。

2、充分利用了目前广大蜂场已经普遍使用的太阳能组件,由于装置控制系统、温湿度控制装置、保温系统功耗极低,可直接接入太阳能供电系统(也可接入市电),实现了蜂蜜后熟的绿色节能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加了蜂蜜的成熟度,不仅提高了蜂蜜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增加蜂农收入。

3、解决了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蜜蜂在蜂箱内无法实现封盖蜂蜜后熟的瓶颈问题,同时缩短了蜂蜜在蜂箱内的后熟时间。采用仿生方法,依照蜂蜜后熟中蜂箱的环境条件进行精确控制,将蜂蜜后熟的部分过程移入装置,不仅加快了蜂蜜后熟过程,而且大幅降低了蜜蜂在蜂蜜后熟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同时增加了蜂蜜的贮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蜜蜂的采集积极性,进而增加成熟蜂蜜的产量。

4、采用锯齿形底座设计,并配合防虫套环设计,有效避免了目前蜂蜜自然后熟过程中蚂蚁、蜈蚣等天敌对成熟蜂蜜的盗取,同时提高了成熟蜂蜜后熟生产的卫生条件。

5、装置设计简单,可行性高,主体利用多个继箱体和密封组件进行组合(继箱体内装好蜂蜜脾就可以直接架在装置上),一方面充分利用蜂场已有资源,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装置安装的便捷性,可以根据蜂蜜后熟生产需求随时组装,而且对生产环境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6、采用太阳能吸热板并结合变压式压力升降法来促进可再生除湿材料的再生,实现除湿和再生的同时进行,进而实现野外连续除湿,大大加快了蜂蜜的后熟过程。

7、采用了自动控制系统,并采用多传感技术,实现了对环境、装置内部不同区域、太阳辐射强度的在线控制,并利用重量传感器实时反馈蜂蜜脱水进程,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和自适应控制技术来实现蜂蜜后熟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自动调控,可以按照生产需求,准确控制后熟完成时间,提高了蜂蜜后熟准确度和效率,避免蜂蜜过度后熟和后熟不足。

8、采用卷帘系统,根据太阳能辐射强度,并结合传感器技术,实时调整卷帘机构的位置,实现蜂箱温度的动态调控,降低降温和排湿系统的工作强度,节约太阳能储能能耗。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