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97307发布日期:2021-06-11 19:1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验动物领域,使用食蟹猴等非人灵长类动物用于药物实验,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不同于其他实验动物,食蟹猴作为灵长类的动物具有较高的智力和个性。在实验操作时,食蟹猴自身情绪的波动或者身体不适都会使其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食蟹猴进行药物实验时,需用猴杆和保定椅保定住食蟹猴,保定住的食蟹猴能够相对较轻松的进行转移或者给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用猴杆和保定椅保定住食蟹猴进行静脉注射或者给药过程中,猴被保定在保定椅上,只是头颈固定,四肢不受限制,会操作人员被误伤,而操作人员在用猴杆抓猴用力拉拽食蟹猴时,易导致食蟹猴受伤,或者拉拽脖圈时因体位没调整好,导致脖圈过度压迫气管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导致动物死亡。

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使用板状保定固定装置进行静脉给药的保定,但在用猴杆抓猴子过程中,实验猴子处于紧张状态,所以会尽可能抗拒,从而造成捕捉困难;而且有的食蟹猴会解锁保定椅螺丝,一旦螺丝被拧开,食蟹猴会逃逸,甚至咬伤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cn211460662u用于灵长类动物静脉给药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为解决实验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和实验猴子安全的同时轻松捕捉、控制保定猴子,以及便于给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包括:转移笼骨架、移门、移门导轨以及控猴装置;

所述转移笼骨架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两端设有开口;

所述腔体从一侧设置有第一形孔,所述第一形孔将所述腔体贯穿;

所述移门导轨设置在所述腔体开口的边缘,所述移门导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形孔的位置相靠;

所述移门设置在所述移门导轨上,移动所述移门使得所述腔体一端实现开合;

所述控猴装置为一个板面,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另一端的开口;所述板面设置有挤压拉杆;通过移动所述控猴装置,能够调节所述转移笼骨架内部腔体空间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笼骨架上设置有固定挂钩。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挂钩将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直接固定在外部实验猴笼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笼骨架是由金属管组成矩形网状结构架。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移门导轨为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移门上设置有平行移动门栓;所述平行移动门栓为一个矩形块;所述平行移动门栓的一端与所述移门相接,另一端设置有通孔。在关闭移门时,平行移动门栓穿过第三形孔,使用插销或者挂锁通过通孔将平行移动门和转移笼骨架相互固定,以防止在使用时平行移动门意外打开,造成实验猴子逃逸。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笼骨架一侧开有第二形孔;所述第二形孔的位置与所述平行移动门栓位置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拉杆设置成半环状,且成对设置在所述控猴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猴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控猴装置的挤压扣锁。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猴子逃逸或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拉杆上设置有第三形孔,所述挤压扣锁穿过所述第三形孔,且通过螺栓调节固定。通过螺栓对于挤压扣锁的灵活调节,使得实验猴子有较舒适的给药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实验猴笼用于饲养药物实验的猴子

在进行药物实验时,将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与所述外部实验猴笼对接。通过同时打开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与所述外部实验猴笼的移门,使得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内部腔体与外部实验猴笼内部腔体对接。通过驱赶实验猴子进入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内部腔体后,将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移门关闭,加锁。

在给药时,通过移动控猴装置压缩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内部空间,使用挤压扣锁将实验猴子固定到移门和控猴装置之间。通过腔体一侧的形孔直接性的或者间接性的固定住实验猴子脑袋,再通过腔体另一侧的形孔给实验猴子给药。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在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与外部实验猴笼配合时,能够较为轻松的捕捉到实验猴子;

2、避免了实验猴子在不可控状态下与实验人员的直接性接触,从而控制了实验猴子的伤亡和对实验人员受到实验猴子的攻击的情况。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装配体的右视图。

图3是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移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移门平行门栓局部放大图。

图5是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结合图1-5所示的实施例的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用于挂在实验室内动物培养笼的开门位置上,提供动物进入的通道,在动物进入后,通过尾部的运动部分来压缩转移笼的内部空间,将动物压在转移笼的后方抵紧,从而限制动物的运动,实现方便的给药。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尤其是指灵长类动物的猴子,例如食蟹猴。

结合图示的转移笼包括转移笼骨架20、移门导轨40、移门10以及控猴装置30。

如图2所示,转移笼骨架20用于挂设到实验室内动物培养笼的开门位置上。转移笼骨架20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的前后两端设有开口,其中前端与动物培养笼的开门位置对应。

结合图示,腔体的左右两侧开有第一形孔22,用于实验猴子给药操作。两侧第一形孔位置相对设置,且更佳靠近腔体的前端。

优选地,转移笼骨架20可用不锈钢钢管焊接成两端开口的矩形网状结构架。在一些实施案例中,使用透明塑料板或者玻璃制成两端开口的矩形空腔。通过矩形框架中的网状结构或者透明的板面以便于观察实验猴子的状态。

移门10被设置成与移门导轨40对应配置,位于转移笼骨架20的前端位置。并且,移门10可在移动导轨40上移动,以实现对腔体的开启和关闭,以使得转移笼骨架20内部的腔体与实验室内动物培养笼50在打开门之后相连通,使得猴可以穿过动物培养笼50的门以及转移笼骨架20的前端的开口进入到转移笼骨架20的内部腔体。而当猴子进入转移笼骨架20的腔体后,转移笼骨架20前端的移门10移动以形成关闭状态。

移门导轨40成对设置在腔体前端的开口边缘位置,且靠近第一形孔22的位置;

移门10设置在移门导轨40上。在使用时,移门10与动物培养笼50的移门相对;通过推拉移门使得矩形腔体前端的开口实现开合。

在如图3所示,移门10由固定门栏11和移动门栏12组成。

固定门栏11和移动门栏12由钢管焊成网状门栏。固定门栏11固定在转移笼骨架20上,移动门栏12设置在移门导轨40中。通过推动移动门栏12与固定门栏11配合,实现矩形腔体的前端开口的闭合和打开。

在一些案例中,为控制应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的尺寸,移门10被制作成为一个隔板门。在实验时将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与动物培养笼50对接。需要将实验猴子驱赶进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内部腔体时,将移门10抽开,使得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内部腔体与动物培养笼50的腔体相通,将实验猴子驱赶到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内部腔体内后,再将移门10插入滑动导轨40,将腔体开口封闭。

如图4所示,为避免移门10意外打开,造成实验猴子逃逸或者伤害实验人员,优选的,在移门10以及转移笼骨架的内部的腔体上设置有门锁结构。例如,在移门10上设置有平行移动门栓13,该平行移动门栓13整体为一个矩形块,其一端与移门10相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通孔。

当移门10关闭时,平行移动门栓13插入转移笼骨架20内,使用插销或者挂锁将平行移动门栓13和转移笼骨架20相互固定。在一些实施案例中,可采用链条锁直接将移门10和转移笼骨架20直接固定。

控猴装置30包括一个可沿着转移笼骨架20的内部腔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网状板面31,设置腔体的后端的开口位置。

如图1所示,网状板面31上设置有一对半环状的挤压拉杆32;通过控制挤压拉杆32推拉网状板面31,能够调节转移笼骨架20内部腔体空间的大小。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推动网状板面31不断压缩转移笼骨架20内部腔体空间,直至实验猴子固定在控猴装置30和移门10之间,使得猴子被压紧,防止其在给药过程中发生激烈行为或者致使操作人员受伤。

如图1所示,控猴装置30优选地由金属管焊接成网状间隔板面,尤其是可采用不锈钢制成。在一些实施案例中,为避免网状结构板面在操作时导致实验猴子四肢损伤,但又要保证能够观察到实验猴子的状况,采用透明玻璃或透明硬塑料制成控猴装置的透明板面。

进一步的,在采用钢管焊接的移门10时,在控猴装置30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控猴装置30的挤压扣锁33。当实验人员将实验猴子逼压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挤压扣锁33将控猴装置30的网状板面31与转移笼骨架20相互固定。

如1图所示,挤压扣锁33设置长条状倒勾状。挤压扣锁33穿过网状板面31。在使用时,将挤压扣锁33倒扣在移门10上,采用螺栓将挤压扣锁33与控猴装置30固定,从而保证移门10与控猴装置30相对固定。优选的,挤压扣锁33采用铝合金制成。

在一些实施案例中,将挤压扣锁33与转移笼骨架20焊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在转移笼骨架20上设置有至少两对固定挂钩21,如图5所示,在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与外部实验猴笼50对接时,直接将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挂在外部实验猴笼50上。

如此在使用时,通过将用于实验猴子保定给药的转移笼与外部实验猴笼直接对接。通过驱赶的方式,能够较为轻松的捕捉到实验猴子,避免了实验猴子在不可控状态下与实验人员的直接性接触,保证了实验猴子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