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葡萄连栋避雨棚的多喷头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7649发布日期:2021-10-24 08:3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葡萄连栋避雨棚的多喷头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葡萄连栋避雨棚的多喷头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夏季高温多雨,降雨主要集中在5

8月份,而此时正是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成熟的重要时期。该气候条件下,极易导致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的流行爆发,对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影响很大,但避雨栽培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葡萄的避雨栽培,就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在其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不落在叶蔓、果上和园中,其好处是:一是降低园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二是湿度降低后,不利于病菌繁殖,可有效地减轻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等的发生和危害,可比露地栽培降低黑痘病发病率的60

90个百分点;三是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既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葡萄、又可节约农药、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四是提高坐果率,增大果粒、减轻裂果、增进品质。
3.但是,目前葡萄避雨栽培现有的喷药方式主要为人工背负喷雾器,费力费工,或者机械喷药机,通常在建园时就要预留足够宽的路面,以供机械行走或掉头,浪费土地。
4.因此,根据上述现有喷药方式存在的缺点,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研发出一种能够安装到连栋避雨棚内的多喷头喷雾装置,以方便对葡萄植株进行喷药或者喷水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葡萄连栋避雨棚的多喷头喷雾装置,以有效的解决现有喷药方式存在的缺点,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葡萄连栋避雨棚的多喷头喷雾装置,包括连栋避雨棚和喷雾装置;
7.连栋避雨棚由多个平行的竖列避雨棚横向连接而成,竖列避雨棚包括设置于其首尾两端的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由立柱、固定于立柱上部并与立柱交叉呈十字形的上横梁及下横梁组成,位于连栋避雨棚同一横排的所有立柱其顶端由一根上连接杆整体连接,每个立柱的顶面上都设置有一竹弓且该竹弓的两端下弯后固定在对应的上连接杆上,同一竖列避雨棚上首尾两个竹弓相对的两端部之间各连接有一竹弓钢条且该竹弓钢条的两端同时连接在上连接杆上;同一竖列避雨棚上首尾两个立柱的顶部端面之间连接有一第一横杆,该第一横杆沿其轴向方向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竹弓,这些竹弓的两端均与对应两侧的竹弓钢条相连接且各竹弓的两端之间还连接有一竹弓固定线;
8.喷雾装置包括沿第一横杆轴向方向均匀设置在第一横杆上的若干电动伸缩杆,该电动伸缩杆竖直向下延伸至上连接杆的下方位置,在数个电动伸缩杆的杆端整体连接有一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底面上沿第二横杆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旋转马达,旋转马达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在每个旋转马达的输出轴端部都连接有一多通管,该多通管包括相
互连通的一个进液管和两个出液管,两个出液管水平横向布置并且其二者以旋转马达的输出轴为中心相对设置,每个出液管的出口端上下各对应设置有一喷雾头且每个喷雾头均由一电磁阀单独控制启闭;每一竖列避雨棚内喷雾装置上的所有进液管通过分支管路汇总到一根总管路后,总管路再与外部的总储药装置或总储水装置的出液口相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喷雾装置安装到了连栋避雨棚中每个竖列避雨棚的顶部,喷雾装置中的喷雾头由旋转马达控制进行旋转,打开位于下方的喷雾头,便可以将药液或叶面肥喷洒到葡萄植株所有叶片的正面;同时,喷雾头还可以由电动伸缩杆控制从顶部伸缩到葡萄植株中下部,喷雾头再次由旋转马达控制进行旋转,打开位于上方的喷雾头,便可以将药液或叶面肥喷洒到葡萄植株所有叶片的背面。
10.另外,本实用新型这套装置除用于喷药外,也可以用于喷水,在夏季高温时喷水降温,可有效防止葡萄叶片和果实发生晒伤或日灼。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做出如下改进:
12.优选的,每一竖列避雨棚中所有竹弓的上方整体覆盖有一塑料薄膜,起到避雨的作用。
13.优选的,在连栋避雨棚的外部设置有一总控装置,喷雾装置中的若干电动伸缩杆、旋转马达以及电磁阀均与总控装置电性连接,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喷雾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14.优选的,支撑架、上连接杆、竹弓钢条、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多通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不锈钢材料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可大大延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使用寿命。
15.优选的,与总储药装置或总储水装置出液口相连通的总管路以及与进液管连通的分支管路均为柔性软管,柔性软管方便进行连接,同时也不易受到喷雾头旋转所带来的影响。
16.优选的,总储药装置或总储水装置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泵和压力表,以控制喷雾头的出药量或者出水量。
17.优选的,旋转马达为能够正反向旋转的马达,且该旋转马达的输出轴每次旋转的角度最大不超过90
°

18.优选的,电动伸缩杆的数量为2

4个。
19.优选的,旋转马达的数量以及多通管上出液管的长度以喷雾头的实际喷洒面积为准进行设计,喷雾头喷出的水或者药液须能够全面覆盖喷洒到所有葡萄植株叶片。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出一种可以安装到葡萄连栋避雨棚上的多喷头喷雾装置,大大方便了人们对葡萄叶片及果实进行喷药和喷水,同时也无须再预留出供机械设备行走的路面,节约了土地资源,既有利于日常管理,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装有喷雾装置的连栋避雨棚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装有喷雾装置的一个竖列避雨棚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其中,图中,
[0026]1‑
连栋避雨棚,2

喷雾装置,3

竖列避雨棚,4

立柱,5

上横梁,6

下横梁,7

上连接杆,8

竹弓,9

竹弓钢条,10

第一横杆,11

竹弓固定线,12

电动伸缩杆,13

第二横杆,14

旋转马达,15

出液管,16

喷雾头,17

电磁阀,18

总储药装置,19

总储水装置,20

总控装置,21

出液泵,22

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下面根据图1

3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用于葡萄连栋避雨棚的多喷头喷雾装置。
[0033]
实施例:
[003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葡萄连栋避雨棚的多喷头喷雾装置,包括连栋避雨棚1和喷雾装置2。
[0035]
其中,
[0036]
连栋避雨棚1由多个平行的竖列避雨棚3横向连接而成,如图2所示,竖列避雨棚3
包括设置于其首尾两端的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由立柱4、固定于立柱4上部并与立柱4交叉呈十字形的上横梁5及下横梁6组成,位于连栋避雨棚1同一横排的所有立柱4其顶端由一根上连接杆7整体连接,每个立柱4的顶面上都设置有一竹弓8且该竹弓8的两端下弯后固定在对应的上连接杆7上,同一竖列避雨棚3上首尾两个竹弓8相对的两端部之间各连接有一竹弓钢条9且该竹弓钢条9的两端同时连接在上连接杆7上;同一竖列避雨棚3上首尾两个立柱4的顶部端面之间连接有一第一横杆10,该第一横杆10沿其轴向方向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竹弓8,这些竹弓8的两端均与对应两侧的竹弓钢条9相连接且各竹弓8的两端之间还连接有一竹弓固定线11;
[0037]
如图3所示,喷雾装置2包括沿第一横杆10轴向方向均匀设置在第一横杆10上的若干电动伸缩杆12,该电动伸缩杆12竖直向下延伸至上连接杆7的下方位置,在数个电动伸缩杆12的杆端整体连接有一第二横杆13,第二横杆13的底面上沿第二横杆13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旋转马达14,旋转马达1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在每个旋转马达14的输出轴端部都连接有一多通管,该多通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一个进液管和两个出液管15,两个出液管15水平横向布置并且其二者以旋转马达14的输出轴为中心相对设置,每个出液管15的出口端上下各对应设置有一喷雾头16且每个喷雾头16均由一电磁阀17单独控制启闭;每一竖列避雨棚3内喷雾装置2上的所有进液管通过分支管路汇总到一根总管路后,总管路再与外部的总储药装置18或总储水装置19的出液口相连通。
[0038]
本实用新型同一竖列避雨棚3上首尾两个上横梁5相对的两端部之间,以及首尾两个下横梁6相对的两端部之间均各连接有一用于绑缚葡萄主蔓的钢丝,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过多的详述。
[0039]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应用到的电动伸缩杆12及旋转马达14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结构,故此处也不再进行过多的详述。
[0040]
进一步的,每一竖列避雨棚3中所有竹弓8的上方整体覆盖有一避雨用塑料薄膜。
[0041]
进一步的,在连栋避雨棚1的外部设置有一总控装置20,喷雾装置2中的若干电动伸缩杆12、旋转马达14以及电磁阀17均与总控装置20电性连接。同时,总储药装置18或总储水装置19的出液口处设置有与总控装置20电性连接的出液泵21和压力表22。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支撑架、上连接杆7、竹弓钢条9、第一横杆10、第二横杆13以及多通管均优选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与总储药装置18或总储水装置19出液口相连通的总管路以及与进液管连通的分支管路均优选采用方便连接和移动位置的柔性软管。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旋转马达14为能够正反向旋转的马达,且该旋转马达14的输出轴每次旋转的角度最大不超过90
°
,一般此角度下便可保证喷雾头16把水或者药液全面覆盖喷洒到所有葡萄植株叶片上,同时不会影响到总管路的输液、输水功能。
[0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动伸缩杆12的数量一般为2

4个。
[004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旋转马达14的数量以及多通管上出液管15的长度以喷雾头16的实际喷洒面积为准进行设计,喷雾头16喷出的水或者药液须能够全面覆盖喷洒到所有葡萄植株叶片。
[004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48]
若需要给葡萄植株叶片正面喷药,首先将喷雾装置2中的所有进液管通过总管路连接外部的总储药装置18的出液口,然后通过总控装置20控制开启每个出液管15出口端下方位置的喷雾头16的对应电磁阀17,同时控制开启出液泵21以及旋转马达14,对应喷雾头16通过不断旋转便可以将药液或叶面肥喷洒到叶片正面;
[0049]
若需要给葡萄植株叶片背面喷药,首先将喷雾装置2中的所有进液管通过总管路连接外部的总储药装置18的出液口,然后通过总控装置20控制开启电动伸缩杆12,让喷雾头16从顶部伸至葡萄植株中下部,再然后通过总控装置20控制开启每个出液管15出口端上方位置的喷雾头16的对应电磁阀17,同时控制开启出液泵21以及旋转马达14,对应喷雾头16通过不断旋转便可以将药液喷洒到叶片背面;
[0050]
若夏季高温时需要进行喷水降温,则只需将上述步骤中的总管路连接到外部的总储水装置19的出液口处即可,其他操作步骤不变。
[005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5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