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深耕破碎式捡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1761发布日期:2021-08-17 13:3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驱动深耕破碎式捡拾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驱动深耕破碎式捡拾机。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有效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在现有的耕地中,存在这大量的砾石土地,这不仅影响土地的物理特性,而且影响播种质量、出苗和作物的生长发育,给农作物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改良土地特想,常用的是通过人工捡拾土地中的砾石的方法,将土地中的砾石清除,大多时候,这样的方式仅能将土地表面的砾石捡出,而且劳动强度大、捡拾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深耕破碎式捡拾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压驱动深耕破碎式捡拾机,包括驱动捡拾机运转的液压传动装置;

所述捡拾机包括捡拾装置、拖车架、回转筛分装置,所述捡拾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拖车架前部;所述回转筛分装置沿着所述拖车架长度方向设置、并回转安装在所述拖车架上;

所述捡拾装置包括捡拾机架、转送连接在所述捡拾机架前部的捡拾辊、以及与所述捡拾辊对应转动连接在所述捡拾机架后部的输送筛分装置,所述输送筛分装置前端与捡拾辊对应且其后端与所述回转筛分装置进料口对应;

所述液压传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捡拾机架上,包括传动机箱,所述传动机箱包括自传动机箱伸出且与捡拾辊、输送筛分装置平行设置的输出动力轴,所述输出动力轴两端通过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捡拾辊、输送筛分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箱与所述输出动力轴垂直方向设置有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支撑在捡拾机架上的第一传输动力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动力轴另一端与驱动连杆传动连接;

所述捡拾机架一侧与动力输入端平行设置有第二传输动力轴;所述动力输入端通过驱动组件与第二传输动力轴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动力轴另一端与液压油泵传动连接;所述液压油泵一端口通过输油管与储油箱连通,且液压油泵另一端口通过输油管依次与调控阀、分流阀连通,所述分流阀通过输油管至少与一只液压马达连通,所述液压马达出油端口通过输油管依次与冷却装置、储油箱连通;其一所述液压马达与传动连杆配合驱动回转筛分装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为传动带及其配合的带轮或传动链条及其配合的链轮。

进一步地,所述捡拾机架包括对向设置的侧支撑板,以及侧支撑板对应捡拾辊下侧安装的铲板、捡拾辊上侧安装的扣板。

进一步地,所述捡拾辊包括辊筒以及辊筒两端设置的辊轴,所述辊筒圆周上分布有若干刨刀,所述刨刀端部固定设置有粉碎锤;所述捡拾辊通过其两端的辊轴转动安装在侧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筛分装置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筛轴以及筛轴上套装的至少一对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上套装有筛分杆链;所述输送筛分装置通过筛轴转动设置的侧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拖车架包括拖车底盘以及拖车底盘前端固定连接的拖车连接支架,所述拖车底盘前侧、后侧垂向固定设置有车体挡板、支撑架;所述回转筛分装置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车体挡板及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筛分装置包括回转轴以及回转轴上固定套装的回转支架,所述回转支架上可拆卸套装有回转筒体;所述回转筒体外圆周上固定套装有一齿圈;所述回转筒体一端为进料口,且进料口与输送筛分装置末端对应设置;所述回转筒体为网状结构,且回转筒体内圆周上设置有若干螺旋输送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捡拾机还包括与回转筒体出料口对应设置在拖车架末端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可折叠安装于所述拖车架上,且回收装置一端与拖车架铰连接,并通过回收装置另一端设置的驱动气缸调整回收装置出料端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连杆与回转筒体平行转动设置在拖车架一侧;所述传动连杆上对应齿圈设置有第一链轮、与回收装置对应设置有第二链轮。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阀通过输油管与两只液压马达连通;其一所述液压马达与传动连杆传动连接,另一所述液压马达与回收装置传动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捡拾机设计合理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可高效的实现对待捡目标进行拣选、筛分,经过本捡拾机拣选的待捡目标如砾石清洁度高、粒径达标率好;

2、本实用新型的液压传动装置布局合理、结构紧凑,通过传动机箱多路动力输出以及配合设置的液压传动组件,可高效为回转筛分装置、回收装置提高动力,大大降低了动力传输难度,提高了机械传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捡拾机降低了待捡目标的拣选难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拣选效率和拣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捡石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拖车连接支架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传动装置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传动装置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捡拾装置、输送筛分装置一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捡拾装置、输送筛分装置另一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筛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筛分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筛分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筛分装置第二实施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捡拾辊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捡拾机;110、捡拾装置;111、侧支撑板;112、扣板;113、铰接托架;114、梯形支撑板;115、l型支架;116、捡拾辊;1161、辊筒;1162、辊轴;1163、刨刀;1164、粉碎锤;117、铲板;120、输送筛分装置;121、筛轴;122、传动齿轮;123、第一筛分杆链;1231、链板;1232、第一链杆;124、第二筛分杆链;1241、第二链杆;1242、链条;1243、链节;1244、连接块;130、拖车架;131、拖车底盘;132、车体挡板;133、拖车连接支架;134、支撑杆;140、回转筛分装置;141、回转筒体;142、回转轴;143、进料口;144、螺旋输送叶片;145、回转支架;146、齿圈;

200、液压传动装置;201、储油箱;202、分流阀;203、调控阀;204、冷却装置;205、液压马达;206、传动连杆;207、第一链轮;208、接管端头;209、液压油泵;210、传动机箱;211、输出动力轴;212、筛分动力带轮;213、捡石动力带轮;214、第一传输动力轴;215、驱动连杆;216、万向节;217、驱动链轮;218、传动链轮;219、捡拾传动带轮;220、第二传输动力轴;221、筛分传动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深耕破碎式捡拾机,包括驱动捡拾机运转的液压传动装置200;其中,所述捡拾机100包括捡拾装置110、拖车架130、回转筛分装置140,所述捡拾装置110固定设置在所述拖车架130前部;所述回转筛分装置140沿着所述拖车架130长度方向设置、并回转安装在所述拖车架130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捡拾装置刨挖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待捡目标剖挖并输送至所述回转筛分装置,捡拾装置可初步完成对目标区域中的待捡目标进行筛分,完成石块与土壤的初步分离;通过回转筛分装置对待捡目标进行二次筛选,进一步降低待捡目标对土壤的携带,大大降低后续处理压力。所述捡拾装置110包括捡拾机架、转送连接在所述捡拾机架前部的捡拾辊116、以及与所述捡拾辊116对应转动连接在所述捡拾机架后部的输送筛分装置120,所述输送筛分装置120前端与捡拾辊116对应且其后端与所述回转筛分装置140进料口对应;通过捡拾辊的高速转动刨挖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待捡目标抛送至所述输送筛分装置上;所述输送筛分装置与水平面呈30-60゜向上倾斜的夹角,输送筛分装置一端与捡拾辊对应设置,所述输送筛分装置另一端能够抛送待捡目标进入回转筛分装置中。

参照图1-3,所述液压传动装置200安装于所述捡拾机架上,包括传动机箱210,所述传动机箱210包括自传动机箱伸出且与捡拾辊116、输送筛分装置120平行设置的输出动力轴211,所述输出动力轴211两端通过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捡拾辊116、输送筛分装置120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输出动力轴211两端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筛分动力带轮212、捡石动力带轮213,相应的捡拾辊116两端对应设置有捡拾传动带轮219,输送筛分装置两侧轴端固定设置有筛分传动带轮221,捡石动力带轮213与捡拾传动带轮219、筛分动力带轮212与筛分传动带轮221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带轮与传动带结构可为传动链条与链轮替换使用。

参照图4,所述传动机箱210与所述输出动力轴211垂直方向设置有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支撑在捡拾机架上的第一传输动力轴2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动力轴214另一端与驱动连杆215传动连接,第一传输动力轴端部与动力输入端以及驱动连杆均通过万向节216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捡拾机可配合设置常规的四轮拖拉机头,且第一驱动连杆与拖拉机头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万向节驱动连接,由拖拉机头为捡拾机的最终动力来源;所述捡拾机架一侧通过l型支架115架设有与动力输入端平行设置有第二传输动力轴220;所述动力输入端通过驱动组件与第二传输动力轴220一端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端上套装有双层驱动链轮217,第二传输动力轴220与驱动链轮对应一端设置有双层传动链轮218,驱动链轮217与传动链轮218通过传动链条进行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链轮与传动链条结构可为传动带与带轮替换使用;所述第二传输动力轴220另一端与液压油泵209传动连接;所述液压油泵209一端口通过输油管与储油箱201连通,且液压油泵209另一端口通过输油管依次与调控阀203、分流阀202连通,所述分流阀202通过输油管至少与一只液压马达205连通,所述液压马达205出油端口通过输油管依次与冷却装置204、储油箱201连通;其一所述液压马达205与传动连杆206配合驱动回转筛分装置140转动;储油箱、调控阀、分流阀、冷却装置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输油管的接管端头208,输油管采用常规设置的耐压橡胶油管即可。本实施例中,油料流通路径为液压油泵在第二传输动力轴带动下从储油箱抽取油料并通过调控阀、分流阀,并通过分流阀分出多路分别进入多个液压马达,从而驱动液压马达转动,实现动力输出;经由液压马达的油料返回至冷却装置内进行循环冷却,而后油料自冷却装置返回至储油箱内,开始新的循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捡拾机架包括对向设置的侧支撑板111,以及侧支撑板对应捡拾辊下侧安装的铲板117、捡拾辊上侧安装的扣板112;传动机箱固定设置在扣板上;参照图1和图3、图4,捡拾机架通过扣板与拖车架前端固定连接;扣板可对所述捡拾辊抛送的待捡目标进行汇集,使捡拾装置刨挖的待捡目标更加集中,避免散落在捡拾机外;铲板117便于捡拾机架将待捡区域的土石进行汇聚进入由侧支撑板和扣板组成的箱体内,进行后续的捡石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配置铲板的捡拾辊116向前转动,即顺时针转动,进而将待捡拾区域的土体向后翻挖至铲板117上;此时,需要通过增加中介带轮配合捡拾传动带轮219来实现捡拾辊的转向。所述扣板112前侧固定设置有铰接托架113,铰接托架用于与拖拉机头进行铰连接,从而使得拖拉机头拖动拖车架130行驶;铰接托架上设置有梯形支撑板114,梯形支撑板可对第一传输动力轴进行支撑。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中,所述捡拾机架包括对向设置的侧支撑板111,侧支撑板对应捡拾辊下侧不设置铲板117,仅保留捡拾辊上侧安装的扣板112;扣板与两侧设置的侧支撑板围成工作箱体,该种设置的捡拾机架在工作时,可深深的坐入土体内,从而实现对待捡区域深层掩埋的待捡目标进行翻刨,大大提高耕地捡拾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该捡拾机架上没有设置铲板117,因此,捡拾辊向后旋转,即逆时针旋转。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述捡拾辊116包括辊筒1161以及辊筒两端设置的辊轴1162,所述辊筒1161圆周上分布有若干刨刀1163,所述刨刀1163端部固定设置有粉碎锤1164;所述捡拾辊116通过其两端的辊轴1162转动安装在侧支撑板111上;捡拾传动带轮219固定设置在辊轴1162轴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沿捡拾机100的前进方向,捡拾辊位于捡拾机的前方,以第一时间接触目标区域;利用圆柱体状的捡拾辊的转动,带动刨刀1163对目标区域进行刨挖,将待捡目标从土地中刨挖出来,同时,通过捡拾辊的高速回转,将刨挖出的待捡目标抛送至输送筛分装置120上;此外,刨刀端部设置的粉碎锤1164不仅能够对较大尺寸的待捡目标进行初步破碎,而且更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将依附于待捡目标上的泥土进行剥离,从而提高了对件目标如砾石拣选效果,使有益物质能够继续留在土地中,提高了对待捡目标的捡拾精度。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筛分装置120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筛轴121以及筛轴121上套装的至少一对传动齿轮122,所述传动齿轮122上套装有筛分杆链。参照图8所述筛分杆链为第一筛分杆链123,包括一组呈环形的链板1231以及连接两链板的若干第一链杆1232,第一筛分杆链可随着传动齿轮前进或后退所述输送筛分装置120通过筛轴121转动设置的侧支撑板11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筛分装置与水平面呈30-60゜向上倾斜的夹角,所述输送筛分装置高的一侧筛轴两端与筛分动力带轮212对应设置有筛分传动带轮221,所述筛分动力带轮212与筛分传动带轮221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输送筛分装置沿两平行设置的筛轴循环运动,待捡目标在输送筛分装置上随着输送筛分装置的运动而逐步上升,将进行第一次筛分;第一次筛分留下的待捡目标输送至回转筛分装置140,并通过回转筛分装置140的进料口进入回转筒体内进行第二次筛分。本实用新型的捡拾机实现捡石的自动化,快速的将目标区域(比如,土地等)中的待捡目标(比如,砾石等)捡出,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捡拾效率,而且,通过对待捡目标进行两次筛分,使有益物质能够继续留在土地中,提高了对待捡目标的捡拾精度。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0,所述输送筛分装置120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筛轴121以及筛轴121上套装的至少一对传动齿轮122,所述传动齿轮122上套装有筛分杆链。本实施例中,所述筛分杆链为第二筛分杆链124,包括一组闭合的环形链条1242以及连接在两条链条之间的若干第二链杆1241,所述链条1242有若干节链节1243组成,链条长度可依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链节1243上设置有连接块1244,第二链杆1241与连接块1244转动连接,第二筛分杆链可随着传动齿轮前进或后退过程中,第二链杆1241可沿着其轴线转动,从而大大提高对待捡目标的一次筛分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参照图1和2,所述拖车架130包括拖车底盘131以及拖车底盘131前端固定连接的拖车连接支架133,所述拖车底盘131前侧、后侧垂向固定设置有车体挡板132、支撑架,所述车体挡板阻挡在所述回转筒体进口端,能够有效阻挡进入回转筒体内的待捡目标,防止其从回转筒体前侧抛出回转装置外,从而影响捡拾机拣选效率;所述回转筛分装置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车体挡板132及支撑架上。本实施例中,储油箱固定设置在车体挡板板壁上,调控阀和分流阀通过支撑杆134固定设置在拖车连接支架133上,冷却装置固定设置在拖车连接支架上;所述回转筛分装置140包括回转轴142以及回转轴上固定套装的回转支架145,所述回转支架145上可拆卸套装有回转筒体141;所述回转筒体141外圆周上固定套装有一齿圈146;所述回转筒体141一端为进料口143,且进料口与输送筛分装置末端对应设置。所述回转筛分装置可沿着回转轴142自传,随着回转轴及其上的回转支架的不断转动,进入回转筒体内的待捡目标在回转筒体内滚动。由于回转筒体为网状结构或筒体上开设有镂空,因而,随着回转筒体的转动,待捡目标中的有益物质(比如,土块等)将会从回转筒体内漏出主要是粒径小于网状结构的网孔或镂空的待检目标从回转筒体内漏出,完成对待捡目标的第二次筛分。所述回转筒体141为网状结构,且回转筒体141内圆周上设置有若干螺旋输送叶片144;所述回转筒体为交叉编织的网状结构,通过交叉编织的网状结构的网孔的大小,实现不同大小的待捡目标的筛分;此外该种结构相比于筒体上设置的镂空结构,能够大大降低回转筒体的重量,降低驱动回转筛分装置转动的动力输出,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所述螺旋输送叶片沿所述回转筒体的轴线方向螺旋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架上,以随着所述回转支架的转动将所述待捡目标输送至所述回转筛分装置的出料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之回转支架的转动,待捡目标在回转筒体内进行筛分,与此同时,在螺栓输送叶片的作用下,沿着螺旋输送叶片的螺旋上升方向不断的向回转筛分装置的出料口移动,将筛分后的待捡目标从出料口输出,完成对待捡目标的筛分。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捡拾机100还包括与回转筒体141出料口对应设置在拖车架130末端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可折叠安装于所述拖车架上,且回收装置一端与拖车架130铰连接,并通过回收装置另一端设置的驱动气缸调整回收装置出料端高度。比如,回收装置为可折叠式的输送皮带机,在捡拾机工作时,将回收装置展开,对筛分后的待捡目标进行回收;当捡拾机在道路上行走时,将回收装置进行折叠。籍此,一方面实现了筛分后的待捡目标的回收,另一方面,又便于行走,保证行驶安全。此外,更优选的是,回收装置一端与拖车架铰连接,回收装置另一端通过驱动气缸与拖车支架连接,通过调整驱动气缸来调整出料高度。籍此,来满足不同运输车辆,如农用三轮车、大型卡车。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连杆206与回转筒体141平行转动设置在拖车架130一侧;所述传动连杆206上对应齿圈146设置有第一链轮207、与回收装置对应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207与齿圈146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通过传动连杆的转动即可带动回转筒体沿着其回转轴转动;第二链轮则与回收装置配合设置,如回收装置为传动皮带,第二链轮将于传动皮带托辊一侧设置的链轮配合实现回收装置的驱动。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阀202通过输油管与两只液压马达205连通;其一所述液压马达205与传动连杆206传动连接,另一所述液压马达205与回收装置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回收装置如是传动皮带,则液压马达与传动皮带的驱动轴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液压马达转动驱动回收装置运转。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各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作为单元提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不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