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7252发布日期:2021-07-27 13:1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从我们自身来讲,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昆虫的总称。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如果它们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因此,在农业作物生产中,对害虫的监测非常重要。由于害虫种类较多,同一区域内会出现多种害虫。现有的害虫监测设备一般只能监测一种害虫,需要对多种害虫监测时,只能设置多个害虫监测设备,工作人员需要来回于多个害虫监测设备之间,繁琐的取样,极大的耗费了人力物力,因此,现有的害虫监测设备存在无法对多种害虫同时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其能够同时对多种害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避免了使用传统害虫监测设备在监测多种害虫时需要安装多个监测设备带来的繁琐操作,方便快捷,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箱体和多个诱捕筒,箱体包括两个对称的倾斜面,倾斜面上开均匀开设有多个衔接孔,诱捕筒垂直伸入到衔接孔内;

箱体内设置有诱杀盒,诱杀盒与诱捕筒的伸入端无缝衔接,诱杀盒包括盒体和电网,电网沿盒体内壁设置;

诱杀盒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连接有预警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警单元包括监控端和报警模块,监控端和报警模块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警单元包括移动端,移动端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端与控制单元之间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箱体外部设置有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诱捕筒包括大筒体和小筒体,大筒体与小筒体连接,小筒体与诱杀盒衔接,大筒体与小筒体衔接面形成阻挡面,盒体内设置有与衔接孔对应的套筒,诱捕筒伸入套筒内,套筒一端设置有与阻挡面配合的挡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诱杀盒与诱捕筒的衔接面处设置有诱饵,诱饵通过一连接棒固定在诱捕筒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箱体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自由端为锥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倾斜面的水平夹角在45~6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箱体顶部设置有遮挡板,遮挡板呈锥形结构,且遮挡板罩设在箱体上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箱体和多个诱捕筒,箱体包括两个对称的倾斜面,倾斜面上开均匀开设有多个衔接孔,诱捕筒垂直伸入到衔接孔内。上述箱体主要用于放置上述诱捕筒,该箱体上开设的衔接孔与诱捕筒一一对应,诱捕筒能对应伸入到衔接孔能,从而固定诱捕筒。上述诱捕筒主要用于诱捕害虫,每个诱捕筒可诱捕对不同种类的害虫,也可以诱捕相同种类的害虫。当需要诱捕不同种类害虫时,可针对昆虫的习性,放入不同的诱捕筒来诱捕不同种类的害虫。当需要诱捕同一种类的害虫时,可放入相同的诱捕筒来诱捕同一种类的害虫。箱体的倾斜面能够使诱捕筒在放入时能够自动滑入衔接孔内,极大的方便了诱捕筒的安装。同时,倾斜面使诱捕筒安装后处于倾斜状态,更加方便害虫沿诱捕通进入箱体内,使诱捕筒的诱捕效率更高。上述箱体内设置有诱杀盒,诱杀盒与诱捕筒的伸入端无缝衔接,诱杀盒包括盒体和电网,电网沿盒体内壁设置。诱杀盒与诱捕筒无缝衔接,当害虫沿诱捕筒进入诱杀盒后,在接触到电网时会直接被捕杀,捕杀后害虫落入盒体底部。上述诱杀盒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电网捕杀害虫后,害虫落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实施监测害虫尸体的重量。工作人员根据重量来估算害虫的数量后,可评估农林区域内害虫的数量。在对多个种类的害虫进行诱捕监测时,可在衔接孔内放入诱捕不同种类害虫的诱捕筒,实现对多个种类的害虫进行同时诱捕。上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单元,上述控制单元连接有预警单元。上述压力传感器能够将监测到的害虫尸体重量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逻辑判断,可判断害虫尸体重量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超过额定值,若超过则判定为害虫数量超标,并控制预警单元进行预警。

因此,该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能够同时对多种害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避免了使用传统害虫监测设备在监测多种害虫时需要安装多个监测设备带来的繁琐操作,方便快捷,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诱捕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方框图。

图标:1-锥形体结构,2-支撑杆,3-诱捕筒,301-小筒体,302-大筒体,4-箱体,5-诱杀盒,6-遮挡板,7-控制单元,8-端盖,9-挡环,10-诱饵,11-压力传感器,12-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箱体4和多个诱捕筒3,箱体4包括两个对称的倾斜面(图中未标出),倾斜面上开均匀开设有多个衔接孔(图中未示出),诱捕筒3垂直伸入到衔接孔内。

上述箱体4主要用于放置上述诱捕筒3,该箱体4上开设的衔接孔与诱捕筒3一一对应,诱捕筒3能对应伸入到衔接孔能,从而固定诱捕筒3。上述诱捕筒3主要用于诱捕害虫,每个诱捕筒3可诱捕对不同种类的害虫,也可以诱捕相同种类的害虫。当需要诱捕不同种类害虫时,可针对昆虫的习性,放入不同的诱捕筒3来诱捕不同种类的害虫。当需要诱捕同一种类的害虫时,可放入相同的诱捕筒3来诱捕同一种类的害虫。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箱体4的倾斜面能够使诱捕筒3在放入时能够自动滑入衔接孔内,极大的方便了诱捕筒3的安装。同时,倾斜面使诱捕筒3安装后处于倾斜状态,更加方便害虫沿诱捕通进入箱体4内,使诱捕筒3的诱捕效率更高。上述箱体4内设置有诱杀盒5,诱杀盒5与诱捕筒3的伸入端无缝衔接,诱杀盒5包括盒体和电网,电网沿盒体内壁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诱杀盒5与诱捕筒3无缝衔接,当害虫沿诱捕筒3进入诱杀盒5后,在接触到电网时会直接被捕杀,捕杀后害虫落入盒体底部。上述诱杀盒5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在电网捕杀害虫后,害虫落入压力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1能实施监测害虫尸体的重量。工作人员根据重量来估算害虫的数量后,可评估农林区域内害虫的数量。在对多个种类的害虫进行诱捕监测时,可在衔接孔内放入诱捕不同种类害虫的诱捕筒3,实现对多个种类的害虫进行同时诱捕。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压力传感器11连接有控制单元7,上述控制单元7连接有预警单元。上述压力传感器11能够将监测到的害虫尸体重量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根据逻辑判断,可判断害虫尸体重量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超过额定值,若超过则判定为害虫数量超标,并控制预警单元进行预警。

因此,该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能够同时对多种害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避免了使用传统害虫监测设备在监测多种害虫时需要安装多个监测设备带来的繁琐操作,方便快捷,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预警单元包括监控端和报警模块,上述监控端和上述报警模块分别与上述控制单元7连接。上述预警单元包括监控端和报警模块,监控端主要用于方便对监控人员进行害虫监控,报警模块则主要用于对监控人员进行主动报警。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监控端包括上位机。上位机与控制单元7连接,压力传感器11将监测到的害虫尸体重量信息实时传输到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可实时将害虫信息、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的位置信息、诱捕筒3的标号信息等监测用信息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可将上述各种信息整理分析分类后示意给监控人员。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选用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图标等软件分析,可实时生成害虫各种信息以及害虫数量走势图,全方位展示给监控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蜂鸣器与控制单元7连接。当压力传感器11能够将监测到的害虫尸体重量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根据逻辑判断,若超过害虫尸体重超过额定值,则判定为害虫数量超标,此时控制单元7控制蜂鸣器报警。

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报警模块还可以包括声音报警器或灯光报警器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声光报警都能向监控人员发出预警。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预警单元包括移动端,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控制单元7连接。移动端能够方便监测人员携带,在野外农林区域由于面积较大,监测人员不能实时守候在监测点。因此,使用移动端能够极大的方便监测人员的携带,为监测人员带来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的移动设备,控制单元7能够向此类移动设备发送信息。当判定为害虫数量超标时,控制单元7会主动向此类移动设备发出预警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端与所述控制单元7之间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上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实现移动端与控制单元7之间的通信,方便控制单元7将预警信息发送到移动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wifi通讯模块、蓝牙网络模块、zigbee模块等,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信可以增加移动端的便携性。

请参照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箱体4外部设置有显示模块12,所述显示模块12与所述控制单元17连接。上述显示模块12主要用于实时显示压力传感器11检测到的害虫尸体重量信息。压力传感器11将检测到的害虫尸体重量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7后,控制单元7能够控制显示模块12显示,方便现场工作人员能够随时观测到害虫重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7包括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可选用plc控制器,该控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因plc控制器控制效果好,价格低廉,所以非常适用于作为本实施例的控制需求。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诱捕筒3包括大筒体302和小筒体301,上述大筒体302与小筒体301连接,上述小筒体301与上述诱杀盒5衔接,上述大筒体302与上述小筒体301衔接面形成阻挡面,上述盒体内设置有与上述衔接孔对应的套筒,上述诱捕筒3伸入上述套筒内,上述套筒一端设置有与上述阻挡面配合的挡环9。

在本实施例中,大筒体302与上述小筒体301衔接面形成阻挡面,在伸入盒体内时,阻挡面会与挡环9接触,使诱捕筒3固定在套筒内,不再移动。上述套筒主要起到导向作用,方便诱捕筒3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诱杀盒5与上述诱捕筒3的衔接面处设置有诱饵10,上述诱饵10通过一连接棒固定在上述诱捕筒3上。上述诱饵10主要用于引诱害虫进入诱捕筒3进行捕杀。诱饵10种类根据需要监测的害虫种类决定,可根据不同的害虫使用不同诱饵10。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诱捕筒3位于盒体外的一端设置有端盖8,端盖8能够覆盖诱捕筒3端,用于遮挡诱捕筒3。端盖8与诱捕筒3铰链连接,能够方便端盖8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箱体4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支撑杆2,上述支撑杆2的自由端为锥形体结构1。上述支撑杆2主要用于支撑箱体4,由于农林区域一般地势崎岖不平,所以用支撑杆2能够方便将箱体4安放在地面。上述锥形体结构1方便支撑杆2直接插入地面,使箱体4安装稳固,不易被风等环境因素推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倾斜面的水平夹角在45~60°之间。上述倾斜面的水平夹角在45~60°之间时,能够保证害虫能够进入到诱捕筒3内,提升诱捕害虫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箱体4顶部设置有遮挡板6,上述遮挡板6呈锥形结构,且上述遮挡板6罩设在上述箱体4上方。上述遮挡板6主要用于遮挡雨雪、杂物,防止雨水等沿诱捕筒3进入诱杀盒5,造成压力传感器11监测雨水、杂物计入害虫尸体重量,造成监测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选择带有不同种类针对性诱饵10的诱捕筒3,将诱捕筒3放入衔接孔内,诱捕筒3沿套筒伸入箱体4后在挡环9处固定。此时诱捕筒3与诱杀盒5衔接,诱捕筒3中的诱饵10处于诱捕筒3和诱杀盒5的衔接面处。然后打开诱捕筒3上的端盖8,害虫被诱饵10吸引后会进入诱捕筒3,最后在进入诱杀盒5停留时,会被电网捕杀。捕杀后的害虫尸体掉落在盒体底部,压力传感器11实时检测到压力变化,并将害虫尸体重量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控制显示模块12实时显示害虫尸体重量信息。同时,控制单元7将害虫尸体重量信息传输到监控端,方便监控人员观察。当害虫尸体重量超过额定值时,控制单元7根据逻辑判断,判断为害虫数量超标,则控制单元7控制报警模块报警。同时,控制单元7还能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报警信息传输到移动端,将报警信息展示给移动的工作人员。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箱体4和多个诱捕筒3,箱体4包括两个对称的倾斜面,倾斜面上开均匀开设有多个衔接孔,诱捕筒3垂直伸入到衔接孔内。上述箱体4主要用于放置上述诱捕筒3,该箱体4上开设的衔接孔与诱捕筒3一一对应,诱捕筒3能对应伸入到衔接孔能,从而固定诱捕筒3。上述诱捕筒3主要用于诱捕害虫,每个诱捕筒3可诱捕对不同种类的害虫,也可以诱捕相同种类的害虫。当需要诱捕不同种类害虫时,可针对昆虫的习性,放入不同的诱捕筒3来诱捕不同种类的害虫。当需要诱捕同一种类的害虫时,可放入相同的诱捕筒3来诱捕同一种类的害虫。箱体4的倾斜面能够使诱捕筒3在放入时能够自动滑入衔接孔内,极大的方便了诱捕筒3的安装。同时,倾斜面使诱捕筒3安装后处于倾斜状态,更加方便害虫沿诱捕筒3进入箱体4内,使诱捕筒3的诱捕效率更高。上述箱体4内设置有诱杀盒5,诱杀盒5与诱捕筒3的伸入端无缝衔接,诱杀盒5包括盒体和电网,电网沿盒体内壁设置。诱杀盒5与诱捕筒3无缝衔接,当害虫沿诱捕筒3进入诱杀盒5后,在接触到电网时会直接被捕杀,捕杀后害虫落入盒体底部。上述诱杀盒5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在电网捕杀害虫后,害虫落入压力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1能实施监测害虫尸体的重量。工作人员根据重量来估算害虫的数量后,可评估农林区域内害虫的数量。在对多个种类的害虫进行诱捕监测时,可在衔接孔内放入诱捕不同种类害虫的诱捕筒3,实现对多个种类的害虫进行同时诱捕。上述压力传感器11连接有控制单元7,上述控制单元7连接有预警单元。上述压力传感器11能够将监测到的害虫尸体重量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根据逻辑判断,可判断害虫尸体重量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超过额定值,若超过则判定为害虫数量超标,并控制预警单元进行预警。因此,该农林作物害虫监测预警装置能够同时对多种害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避免了使用传统害虫监测设备在监测多种害虫时需要安装多个监测设备带来的繁琐操作,方便快捷,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