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4497发布日期:2021-08-20 16:3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播种器。



背景技术:

播种器被引进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60年代先后研制成功悬挂式谷物播种器、离心式播种器、通用机架播种器和气吸式播种器等多种机型,并研制成功了磨纹式排种器,到70年代,已形成播种中耕通用机和谷物联合播种器两个系列并投入生产,供谷物、中耕作物、牧草、蔬菜用的各种条播机和穴播机都已得到推广使用,与此同时,还研制成功了多种精密播种器。

现有播种器大部分为与机械设备安装的,对一些小块田地来讲,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播种,播种成本高,并不适用;但仅靠人工播种又存在效率低等问题。目前缺乏农户能够独自操作播种的小型播种器,此类产品还有待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播种器,操作方便,可以有效控制播种量,使种子有效均匀分布。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便携式播种器,包括料箱、播种机构和手控机构;

所述料箱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播种箱,所述播种箱与料箱底部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播种箱内设有若干个横向同轴的取料轮,所述取料轮通过传动轴相互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延伸出播种箱外并固定连接齿轮;所述取料轮的圆周壁上设有凹槽;

所述播种箱的顶壁和底壁分别设有与若干取料轮对应的取料口和播种口;

所述手控机构包括连动杆和齿条,所述连动杆一端与齿条连接,所述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动杆竖向贯穿料箱并延伸出料箱的顶部和底部,底部伸出端与齿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伸出端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料箱底部外壁连接。

进一步地,料箱底部被连动杆贯穿处设有套设连动杆的导向管。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伸出端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料箱底部外壁或导向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箱内设有若干个横向同轴的圆柱形腔室,所述取料轮位于圆柱形腔室内且与腔室的大小匹配,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圆周顶壁和底壁分别设有取料口和播种口。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口连接有导料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管道由刚性材料制成。

所述刚性材料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很小或者可以忽略不计的材料。

进一步地,当导料管道数量大于等于3时,若干导料管道以播种箱为中心发散式地向外倾斜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管道远离播种口的一端设有挡土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播种器,取料轮圆周壁的椭圆凹槽能够盛装定量的种子,通过设置凹槽的大小可以有效调整控制播种量,经传动轴带动在对应的圆柱形腔室内转动,再经导料通道播撒入土壤,可同时实现多点同步、等量播种,使种子有效均匀分布;通过提高提拉手握把的频率次数可控制播种操作的频率快慢。

(2)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播种器,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农户可轻松独自操作,可适用于小块田地的种植播种,弥补了市场上此类产品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播种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方口短管和播种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料箱,2、容量刻度线,3、t型提把,4、连动杆,5、手握把,6、导向管,7、弹簧,8、限位块,9、齿轮,10、齿条,11、导料管道,12、挡土板,13、播种箱,14、方口短管,15、圆柱形腔室,16、传动轴,17、取料轮,1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播种器,如图1~3所示,包括料箱1、播种机构和手控机构;

所述料箱1顶部设有进料口。

料箱1底部设有出料口,位于料箱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方口短管14的一端。

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播种箱13,所述播种箱13与方口短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播种箱13内设有若干3个横向同轴且大小相同的圆柱形腔室15,圆柱形腔室15内设有与腔室的大小匹配的取料轮17,所述圆柱形腔室15的圆周顶壁和底壁分别设有与取料轮17对应的取料口和播种口。

播种箱13内设有3个横向同轴的取料轮17通过传动轴16相互连接,所述传动轴16的一端延伸出播种箱13外并固定连接齿轮9;传动轴16与播种箱13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取料轮17的圆周壁上设有椭圆形的凹槽18。

所述手控机构包括连动杆4和齿条10,所述连动杆4一端与齿条10连接,所述齿条10与齿轮9相互啮合。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轴16与播种箱13连接处设有轴承,可更好地实现传动轴16在播种箱13连接处的自由转动。

当需要在对应土壤处下播种子时,通过手动向上用力拉动连动杆4使齿条10带动啮合连接的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经传动轴16连接的取料块17在对应的圆柱形腔室15内转动,使取料块17的椭圆形凹槽18转向内播种箱13顶壁的取料口,料箱内的种子落入凹槽18中,此时再通过控制连动杆4带动取料块17转动,使凹槽18转向播种箱13底壁的播种口,种子从播种口掉落在土壤里,实现农户便携操作播种的功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动杆4竖向贯穿料箱1并延伸出料箱1的顶部和底部,底部伸出端与齿条10连接。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动杆4在料箱1的底部伸出端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上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料箱1底部外壁连接。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料箱1底部被连动杆4贯穿处设有套设连动杆4的导向管6。

导向管的设置,可使连动杆在工作时更稳定,不易偏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动杆4在料箱1的底部伸出端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上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与导向管6连接。

安装弹簧回弹装置后,当完成一次播种操作时,松开连动杆4,在处于伸展且具有弹性势能的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使得连动杆4及齿条10向上移动,使得齿轮9、传动轴16及开设有凹槽18的取料轮17反向转动位于初始位置上,从而实现控制播种的功能,通过提高提拉连动杆4的频率次数来控制播种操作的频率快慢。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播种口连接有导料管道11,可将种子导向需要播种的位置,增大播种器的可工作范围。

在播种口连接导料管道11,则种子从播种口进入导料管道11,沿着导料管道11的方向落在指定的土壤里。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料管道11由刚性材料制成,三个导料管道倾斜,以播种箱为中心发散式地布置,呈三角架式设置。

导料管道11由刚性材料制成,且发散式地布置,则导料管道11由除了可对种子起导向作用外,在不使用时还可作为播种器的支架,将播种器平稳地防止在地面,非常方便。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料管道11远离播种口的一端设有挡土板12,所述挡土板12与导料管道11。

当导料管道11作为支架使用时,由于是在田地中使用,地面上有大量的土壤,放置时会有部分土壤进入导料管道末端,有堵塞导料管道的风险,安装挡土板12后,挡土板12可以在放置时将导料管道11末端管口遮挡,避免土壤等物质进入污染或堵塞导料管道11。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所述连动杆另一端设有手握把5,更方便拉动控制连动杆4;料箱1为透明材质做成,表面设有容量刻度线2,方便观察料箱内种子的容量变化;料箱1顶部还设有t型提把3,方便拿取、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