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2834发布日期:2021-08-13 15:5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浇水施肥方法是将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浇入土壤,而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之间会造成水分的白白流失,且带走大量的养分,并造成地面水体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引起肥害。

一般来讲,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均不超过30%-35%,利用率很低,也增加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施肥的成本,尤其是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农作物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将造成农作物的死亡或低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农作物养殖中的水分或肥力的过度灌溉引起土地肥害和供给不及时,导致农作物死亡或低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解决了水分或肥力的过度灌溉引起土地肥害和供给不及时,导致农作物死亡或低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单向渗透膜,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横向贯穿外壳的输送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可渗透水分的内袋,外壳上端设置有与外壳一端铰链连接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一个漏斗,所述漏斗的下方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插入内袋内;所述内袋内设置有吸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袋是由无纺布制成的;所述吸液装置是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的胶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外壳一端通过合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网。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伸出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土壤检测装置;所述土壤检测装置上端为仪表显示屏,下方为探测针,所述探测针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养分传感器,所述探测针设置在外壳的外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为锥形;所述外壳的底部的上半部分设置有输送孔。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孔的直径小于500μm。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显示屏上设置有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内袋的上端采用收口结构,所述导流管从收口处插入内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单向渗透膜,外壳上设置有横向贯穿外壳的输送孔;外壳内设置有可渗透水分的内袋,外壳上端设置有与外壳一端铰链连接的上盖;上盖上设置有一个漏斗,所述漏斗的下方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插入内袋内;所述内袋内设置有吸液装置;利用吸液装置的高吸附后膨胀的原理,吸收水分和养分成分并储存起来,当土壤的湿度过低时,因为湿度差的原因,水分和养分会通过单向渗透膜,从外壳上的输送孔进入到土壤内,为土壤补充水分和养分;当土壤缺少水分和养分时,也可以通过漏斗或输送管道补充水分和养分,实现循环利用;因为其水分和养分是逐步释放的,供植物长期吸收,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养分,减少环境的肥害和地下水的污染,并可持续保持土壤的湿度。

2、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在外壳上设置有土壤检测装置;所述土壤检测装置上端为仪表显示屏,下方为探测针,所述探测针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养分传感器,所述探测针设置在外壳的外面;土壤检测装置通过实时监控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当检测到不足时,可以人为的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让作物有最好的生存条件;避免了作物因缺水或缺养分而死亡。

3、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漏斗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接收雨水,对补充水和施肥起到非常方便的作用。

4、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在导流管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伸出外壳;可以串联其他保水保肥装置,快速加水加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外壳,12-单向渗透膜,13-内袋,14-上盖,15-漏斗,16-输送管道,17-土壤检测装置,111-输送孔,131-吸液装置,151-导流管,171-探测针,172-仪表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一种保水保肥的缓释装置,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壁上设置有单向渗透膜12,单向渗透膜12是采用现有的单方向的渗透性的膜,其具有只进行单向过滤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单向渗透膜12的作用是保证水分和养分只能从外壳11内输送到外壳11外,保证该缓释装置不会出现反吸收的情况。

外壳11上设置有横向贯穿外壳11的输送孔111,输送孔111的直径小于500μm,优选地直径小于200μm,外壳11的下三分之二部分设置输送孔111,外壳11上三分之一部分是无孔结构;外壳11的底部为锥形,所述外壳11的底部的上半部分(即外壳11的底部的上二分之一部分)设置有输送孔111,下半部分为无孔结构;所述外壳11内设置有内袋13,内袋13的上端采用收口结构,所述内袋13采用无纺布制成,其可以保证水分和养分可以有效的从内袋13中渗出,且速度较为缓慢;外壳11上端设置有与外壳11一端通过合页连接的上盖14,上盖14的设置一方面是防止野生动物破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该缓释装置是安装在地里的,防止人一不小心陷入到外壳11内,避免一定的安全隐患。

上盖14上设置有一个漏斗15,所述漏斗15的下方连接有导流管151,所述导流管151从收口处插入内袋13内;漏斗15的设计,需要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接收雨水,对补充水和施肥起到非常方便的作用;漏斗15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网,其主要是防止其他杂物从漏斗15处掉入袋中。

内袋13内设置有吸液装置131;吸液装置131是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的胶状体;是利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吸附后膨胀的原理,吸收水分和养分成分并储存起来,而多余的水分和养分则会进入土壤中,当土壤中湿度较低时,因为外壳11内外的湿度差,其高分子吸水树脂会将水分和养分释放,从而进入到土壤中。

外壳11上设置有土壤检测装置17;所述土壤检测装置17上端为仪表显示屏172,仪表显示屏172上设置有保护套,土壤检测装置17的下方为探测针171,所述探测针171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养分传感器;所述探测针171设置在外壳11的外面,放置时,可以使探测针171的顶端与外壳11上部齐平并紧贴外壳11外壁,放置于土中;探针用两个固定夹固定在外壳壁上;所述土壤检测装置17可以采用现有的土壤记录仪,本实施例中采用土壤记录仪的型号为:pr-3001-trec-n01,土壤检测装置17通过实时监控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当检测到不足时,可以人为的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让作物有最好的生存条件;避免了作物因缺水或缺养分而死亡。

导流管151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道16,所述输送管道16伸出外壳11,其可以串联其他保水保肥装置,快速加水加肥。

使用时,在农作物主茎一定距离处挖一定深度的坑,坑大小和深度是根据作物品种不同、作物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将导流管151放入内袋13口后系紧内袋13收口,将装置放入坑中,将盖子盖上,并使盖子的高度高于地面,将养分和水分通过漏斗15口加入;在加入时,还可以补充一定量的吸液材料,吸液材料可以是高分子吸水树脂溶水后的混合溶液,以保证装置的循环使用;后期缺水缺肥时可以通过漏斗15加水或输送管道16进行加水,直至吸液装置131达到最大的膨胀倍数。

当装置安装完成后,多余的水分和养分会通过单向渗透膜12从外壳11上的输送孔111进入到土壤中;在后续过程中,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不断的被利用,其湿度降低,当外壳11的内外湿度差较大时,吸液装置131内吸附的水分和养分会的原理通过单向渗透膜12从外壳11上的输送孔111进入到土壤中,从而实现水分和养分的补充。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随时监控土壤的湿度、肥力,并及时加水加肥,以保证作物拥有最好的生存环境;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内袋13或增加吸液材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