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复合式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2444发布日期:2021-09-22 20:4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复合式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复合式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2.遮阳网驱动机构是温室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方式是将动力源减速电机的旋转扭矩通过驱动轴的偶合传递给齿轮,齿轮再带动直线齿条移动,直线齿条某一固定点上安装有驱动边,驱动边平移滑动带动遮阳的网布收拢与覆盖,实现遮阳与采光的目的;
3.现有技术中,驱动机构在施加推力或拉力时,较大的反作用力都叠加在温室某一区域的横梁上,横梁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后就会屈曲变形,对温室的安全系数与外观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将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复合式驱动系统,将驱动机构改为剪刀撑推挽式受力方式,无论是收拢还是覆盖动作,受力点位置的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这样作用在温室骨架横梁上的力矩几乎为零,杜绝了因反作用力落在温室骨架横梁上对工件造成的反作用力的破坏。在面积较大的温室使用时,可以由多套相同单元驱动叠加,由驱动轴同步串联带动使用。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将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复合式驱动系统,其包括齿轮换向组合器件、剪刀撑组件、推杆组件、驱动轴和减速电机,所述齿轮换向组合器件包括十字架、大伞型轮、小伞型轮、第一驱动六角凸轮、第二驱动六角凸轮、齿轮盒和输入轴接头,所述大伞型轮和所述小伞型轮位于所述齿轮盒中,所述十字架位于所述齿轮盒中,且上下左右均贯穿所述齿轮盒,所述第一驱动六角凸轮位于所述齿轮盒上方并安装于所述十字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六角凸轮位于所述齿轮盒下方并安装于所述十字架上,所述输入轴接头安装于所述十字架左端;所述剪刀撑组件包括第一剪刀撑、第二剪刀撑、剪刀撑销轴和活动边,所述第一剪刀撑、所述活动边和所述第二剪刀撑通过所述剪刀撑销轴连接,所述活动边安装于所述剪刀撑销轴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剪刀撑和所述第二剪到撑分别安装于所述剪到撑销轴的两端位置;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支撑滚轮和推杆,所述支撑滚轮位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
6.进一步地,所述大伞型轮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大伞型轮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盒的上方和下方。
7.进一步地,所述小伞型轮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小伞型轮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盒的左方和右方。
8.进一步地,所述大伞型轮左右分别与两个所述小伞型轮相接。
9.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架竖梁穿过两个所述大伞型轮。
10.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架横梁穿过两个所述小伞型轮。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六角凸轮连接所述第一剪刀撑,所述第二驱动六角凸轮连接所述第二剪刀撑。
12.进一步地,所述推杆通过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剪刀撑组件的最终端连接,所述支撑滚轮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剪刀撑,所述支撑滚轮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剪刀撑。
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入轴接头相连,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和所述减速电机相连。
14.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申请利用剪刀撑与推杆复合叠加结构,省去了传统技术的齿轮齿条配合,整个驱动系统受力均匀,运行稳定。
16.2.本实用新型申请将齿轮盒锁定在温室横梁桁架上,利用驱动轴逐级传输将力矩换能为剪刀撑的伸展与收缩动作,轴向转动方向顺转与逆转交替变换,相互抵消了作用在固定端的反作用力,避免了因受力过大而造成的温室局部变形。
17.3.可以由多套相同单元驱动叠加,由驱动轴同步串联带动应用在面积较大的温室中。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换向组合器件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换向组合器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刀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刀撑与推杆组件衔接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刀撑与活动边(无网布时)仰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刀撑与活动边(添加网布时)仰视图;以及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刀撑与网布收拢时的状态示意图。
26.图中:
[0027]1‑
十字架;2

大伞型轮;3

小伞型轮;4

第一驱动六角凸轮;5

第二驱动六角凸轮;6

齿轮盒;7

输入轴接头;8

第一剪刀撑;9

第二剪刀撑;10

剪刀撑销轴;11

驱动轴;12

活动边;13

托幕线;14

支撑滚轮;15

推杆;16

温室桁架;17

减速电机;18

温室横梁;19

幕布辅助活动边;20

齿轮换向组合器件;21

剪刀撑组件;22

推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详尽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2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复合式驱动系统,其包括齿轮换向组合器件20、剪刀撑组件21、推杆组件22、驱动轴11和减速电机17,如图1所示,齿轮换向组合器件20包括十字架1、大伞型轮2、小伞型轮3、第一驱动六角凸轮4、第二驱动六角凸轮5、齿轮盒6和输入轴接头7,大伞型轮2和小伞型轮3位于齿轮盒6中,十字架1位于齿轮盒6中,且上下左右均贯穿齿轮盒6,第一驱动六角凸轮4位于齿轮盒6上方并安装于十字架1上,第二驱动六角凸轮5位于齿轮盒6下方并安装于十字架1上,输入轴接头7 安装于十字架1左
端;如图4所示,剪刀撑组件21包括第一剪刀撑8、第二剪刀撑9、剪刀撑销轴10和活动边12,第一剪刀撑8、活动边12和第二剪刀撑9通过剪刀撑销轴10连接,活动边12安装于剪刀撑销轴10的中间位置,第一剪刀撑8和第二剪到撑9分别安装于剪到撑销轴10的两端位置;如图5 所示,推杆组件22包括支撑滚轮14和推杆15,支撑滚轮14位于推杆15的第一端。
[0030]
如图2所示,大伞型轮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大伞型轮2分别位于齿轮盒 6的上方和下方,小伞型轮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小伞型轮3分别位于齿轮盒 6的左方和右方,大伞型轮2左右分别与两个小伞型轮3相接,十字架1竖梁穿过两个大伞型轮2,十字架1横梁穿过两个小伞型轮3。
[0031]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六角凸轮4连接第一剪刀撑8,第二驱动六角凸轮 5连接第二剪刀撑9,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入轴接头相连。
[0032]
如图5所示,推杆15通过支撑滚轮14与剪刀撑组件21的最终端连接,支撑滚轮14的上端连接第一剪刀撑8,支撑滚轮14的下端连接第二剪刀撑9,剪刀撑组件21水平方向行走的距离与推杆15移动的距离同步。
[0033]
如图7所示,驱动轴11的第二端和减速电机17相连,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幕布辅助活动边19,幕布辅助活动边19与活动边12相同,作用是为了弥补剪力撑组件21支点处的转轴配合需求,不至于造成幕布与剪力撑组件21碰撞干涉。
[0034]
相对齿轮换向组合器件20的位置,相邻两套活动边及幕布的移动方向彼此相反,可以将产生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减缓固定工件上的应力。幕布与活动边12在第一剪刀撑8和第二剪刀撑9之间。托幕线13的作用是承载活动边及幕布。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36]
如图6

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将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复合式驱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7]
(1)安装时,齿轮盒6用栓接的方式固定于温室横梁18或温室桁架16 之上,配合关系为与横梁18或桁架16呈锁定状态,根据温室遮阳驱动的布局需求等距离安放齿轮换向组合器件20的数量。
[0038]
(2)工作时,减速电机17的动力通过驱动轴11将扭矩传输输入轴接头 7,输入轴街头7带动小伞型轮3顺时针转动,带动上部大伞型轮2逆时针转动,同步带动下部大伞型轮2的顺时针转动,另一端的小伞型轮3也会在齿轮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
[0039]
(3)工作时,减速电机17工作时输入端街头7输入顺时针旋转的扭矩,同步带动齿轮盒6内部的4个伞型轮转动,在垂直方向上的上部输出顺时针旋转的扭矩,带动齿轮盒6内的第一驱动六角凸轮4转动,在下部输出逆时针旋转的扭矩,带动第二驱动六角凸轮5转动,最终实现同步带动第一剪刀撑8 和第二剪刀撑9收缩或伸展;剪力撑组件21的作用点在最尾端,通过轴向旋转的方式改变剪力撑组件21相对角度,剪力撑组件21伸展时长度增加。剪力撑组件21收缩时长度减小。
[0040]
(4)工作时,剪刀撑组件21伸展与收缩的行程就是活动边12的行程,活动边12带动遮阳网布平行移动,实现温室遮阳或采光的技术手段,剪力撑组建21收缩时,活动边12与网布被压缩收拢,系统的网布实现打开状态,满足温室采光需求;剪力撑组建21伸展时,活动边12与网布被伸展张开,系统的网布实现遮盖状态,满足温室避光需求。
[0041]
(5)工作时,剪力撑组件21是主要驱动部分,与齿轮相互配合实现所需功能,为了
对整个系统实现同步控制,在剪力撑组建21的尾端以销轴配合的方式叠加了推杆组件22,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温室其他区域的同步操控,推杆组件22由支撑滑轮14配合工作,可以接收来自剪力撑组件21的平移力矩,最终带动其他12活动边以及幕布移动,实现温室受光与遮挡阳光的目的。
[0042]
(6)利用多段连接输出轴偶合,可以将多个齿轮换向组合器件20串接在同一轴线上,减速电机是唯一的动力源,它的动力通过驱动轴串联同步输送给各个齿轮盒,实现同步动作的功能,驱动轴11起到了力矩的传输与转换作用,可以将各个齿轮换向组合器件20按照轴向转动的方式配合起来。
[004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将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复合式驱动系统,本将驱动网布的力矩重新分配,以齿轮盒为中心,平衡施力,网布展开与收拢采用镜像方式,这样分配以后,不论是推还是拉两端的应力都可以相互抵消,消除了作用在横梁或桁架上的反作用力。
[0044]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