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保温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9844发布日期:2021-09-29 03: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潮保温蜂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潮保温蜂箱。


背景技术:

2.蜜蜂属于高级社会昆虫,以群体为单位过着社会性生活。蜜蜂的存在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营养丰富的滋补保健性蜂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蜜蜂授粉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以及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养蜂人使用的蜂箱均为木制结构,而蜂箱多是要放置于户外的,风吹日晒雨淋,箱内湿气、潮气较重,容易引发蜂病,也易造成箱体的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改进蜂箱透气性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其箱内的干燥,而外面忽冷忽热,当天气寒冷时,蜜蜂不易在蜂箱内停留,所以,需要能够保暖的蜂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潮保温蜂箱,解决了蜂箱湿度大、透气性插以及保暖性差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潮保温蜂箱,包括防潮室、蜂箱室和抽气室,所述蜂箱室底部与防潮室顶部通过螺栓结构固接,所述蜂箱室顶部通过卡接结构卡在抽气室底部上,所述防潮室内能插入多块活性炭板,所述防潮室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蜂箱室内设有用于安装蜂板的蜂板插接结构,所述蜂箱室内设有加热片,所述抽气室内设有弧面透气膜,所述抽气室顶部设有微型抽气泵用于将抽气室内气体外排,所述蓄电池给加热片和微型抽气泵供电,所述蜂箱室一侧下半部设有蜜蜂出口及其出口插板。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潮室为中空结构,所述防潮室一侧设有若干插口,所述活性炭板从插口插入到中空结构并能堵住中空结构。
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蜂箱室底部与防潮室顶部设有若干组连接凸条,相匹配的两个所述连接凸条通过螺栓螺帽进行固定。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蜂板插接结构包括上插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插板和下挡板均为方形框架,所述上插板的方形框架内侧设有若干组对称的侧插口,而所述下挡板的方形框架上设有与侧插口匹配的若干组插槽。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蜂箱室包括外侧壁和内侧壁,所述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设有加热片,而所述外侧壁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内侧壁为散热材料制成。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可以转动的l型卡扣和卡块,所述l型卡扣一端转动安装在蜂箱室顶部侧边,所述卡块固定在抽气室底部侧边,所述l型卡扣可向上翻转卡在卡块上。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室为尖锥状,所述微型抽气泵的抽气管道插入到抽气室内,且所述微型抽气泵通过安装盒体安装在抽气室的侧边上。
1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防潮室将空气内的水分过滤掉,然后进入蜂箱室,这样就可以保证蜂箱室内干燥,而防潮室、蜂箱室和抽气室之间均通过蜜蜂连接,保证接头处不漏气,而抽气室向外排气,这样空气就会从下向上依次经过防潮室、蜂箱室和抽气室,使得空气在蜂箱室内流动,而蜂箱室内设有加热片可以对蜂箱室加热保温,改善蜜蜂的生存环境。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潮保温蜂箱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5.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潮室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蜂箱室的蜜蜂出口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蜂箱室的剖面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防潮室;11、插口;2、蜂箱室;20、蜜蜂出口;201、出口插板; 202、插板推条;21、上插板;210、侧插口;22、下挡板;220、插槽;23、外侧壁;24、内侧壁;3、抽气室;4、蓄电池;5、活性炭板;6、螺栓结构;61、螺栓螺帽;62、连接凸条;7、加热片;8、蜂板;9、卡接结构;91、l型卡扣; 92、卡块;10、安装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参照图1

8所示,一种防潮保温蜂箱,包括防潮室1、蜂箱室2和抽气室3,所述蜂箱室2底部与防潮室1顶部通过螺栓结构6固接,所述蜂箱室2顶部通过卡接结构9卡在抽气室3底部上,所述防潮室1内能插入多块活性炭板5,所述防潮室1内设有蓄电池4,所述蜂箱室2内设有用于安装蜂板8的蜂板插接结构,所述蜂箱室2内设有加热片7,所述抽气室3内设有弧面透气膜31,所述抽气室3顶部设有微型抽气泵用于将抽气室3内气体外排,所述蓄电池4给加热片7和供电,所述蜂箱室2一侧下半部设有蜜蜂出口20及其出口插板201。
25.先将蓄电池4放入到防潮室1的电池放置槽内,在安装蜂箱室2前先将蓄电池4与蜂箱室2电源线接通,以保证加热片7能够加热,通过控制开关开启加热片7工作或关闭,然后固定防潮室1和蜂箱室2,最后再将蜂箱室2与抽气室3 电源线接通,抽气室3盖在蜂箱室2上后,利用卡接结构9固定抽气室3,在安装抽气室3前,先将蜂板8插入到蜂板插接结构内,然后通过蜜蜂出口20进出蜜蜂。出口插板201插住蜜蜂出口20就可挡住出口,而插板推条202
可以手握住来推拉出口插板201。
26.弧面透气膜31可以透气还能阻挡蜜蜂进入抽气室3而进入微型抽气泵。
27.所述防潮室1为中空结构,所述防潮室1一侧设有若干插口11,所述活性炭板5从插口11插入到中空结构并能堵住中空结构。
28.中空结构是用来透气的,气体从中空结构流动并从活性炭板5上流动,水汽被吸附到活性炭板5上,而活性炭板5还可以阻挡蜜蜂。
29.所述蜂箱室2底部与防潮室1顶部设有若干组连接凸条62,相匹配的两个所述连接凸条62通过螺栓螺帽61进行固定。
30.用螺栓螺帽61将两个连接凸条62固定,就可将蜂箱室2底部与防潮室1 顶部进行固定。
31.所述蜂板插接结构包括上插板21和下挡板22,所述上插板21和下挡板22 均为方形框架,所述上插板21的方形框架内侧设有若干组对称的侧插口210,而所述下挡板22的方形框架上设有与侧插口210匹配的若干组插槽220。
32.蜂板8从插板21的若干组对称的侧插口210插入(蜂板宽度略小于两个插口距离),并下移到下挡板22上与侧插口210匹配的插槽220上,蜂板8停留在插槽220上。该结构方便拆卸蜂板8。
33.所述蜂箱室2包括外侧壁23和内侧壁24,所述外侧壁23与内侧壁24之间设有加热片7,而所述外侧壁23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内侧壁24为散热材料制成。
34.隔热材料可以采用外面保温塑料,内部贴有隔热锡箔,而散热材料为若干小孔的铁片(蜜蜂无法通过小孔),且加热片不接触内侧壁24。
35.所述卡接结构9包括可以转动的l型卡扣91和卡块92,所述l型卡扣91 一端转动安装在蜂箱室2顶部侧边,所述卡块92固定在抽气室3底部侧边,所述l型卡扣91可向上翻转卡在卡块92上。
36.将抽气室3放在蜂箱室2上,并使得卡块92对准l型卡扣91位置,然后,将l型卡扣91向上翻转,使其卡在卡块92上,进行卡接,当拆卸时,向下翻转 l型卡扣91,即可完成拆卸。
37.所述抽气室3为尖锥状,所述微型抽气泵的抽气管道插入到抽气室3内,且所述微型抽气泵通过安装盒体10安装在抽气室3的侧边上。
38.安装盒体10可以起到安装和保护微型抽气泵,微型抽气泵可以对抽气室3 内进行抽气。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