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采暖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8860发布日期:2021-08-06 12:4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然采暖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然采暖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是保证冬季蔬菜等农产品供应的重要现代农业生产设施。为了保证大棚内的温度适应于作物的生长温度,在一些比较寒冷的地区,特别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温室大棚中要设置采暖设置,这些采暖设施的设置不仅增加了建筑成本,而且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采用煤炭、作物秸秆等为燃料的采暖设施的使用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温室大棚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能够集具有优良的采暖功能的温室大棚还未见公开报道,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自然采暖温室大棚,无需燃烧煤炭、作物秸秆供暖,使用清洁可靠的能源来保证大棚内的温度适合于作物的生长环境,保温效果好,建造与运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然采暖温室大棚,旨在改善采暖设施建筑成本大,用煤炭、作物秸秆等为燃料的采暖设施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然采暖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地暖机构与散温机构。

所述大棚本体包括框架、安装板、安装梁、蓄水池、地暖池及隔离层,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框架外侧,所述安装梁固定安装于所述框架内部,所述蓄水池固定安装于所述框架两侧内壁,所述地暖池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地面以下,所述隔离层固定安装于所述地暖池顶部。

所述地暖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能管、第一安装架、第一水泵、第一输水管与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太阳能管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水泵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一输水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太阳能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远离所述第一太阳能管的一端插接于地面与所述地暖池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太阳能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远离所述第一太阳能管的一端贯穿于所述框架侧壁与所述蓄水池连通。

所述散温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能管、第二安装架、第二水泵、第二进水管、第二输水管、排管与喷头,所述第二太阳能管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水泵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能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远离所述第二太阳能管的一端插接于地面与所述地暖池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能管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远离所述第二太阳能管的一端贯穿于所述框架顶部与所述排管连通,所述排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梁,所述喷头与所述排管连通,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蓄水池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管与所述第二太阳能管设置数目均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太阳能管与多组所述第二太阳能管于所述框架顶部两侧等间距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输水管外部均包裹有保温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输水管均采用耐热橡胶管,所述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输水管均设置有冗余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高度及倾斜角度均可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及所述第二进水管均设置有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水管于所述地暖池内的设置高度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于所述地暖池内的设置高度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喷头设置数目为多组,多组所述喷头于所述排管底部等间距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采用间隙填充的导热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大棚本体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自然采暖温室大棚,使用时,第一太阳能管中的水吸收阳光中的热量得到加热,启动第一水泵,加热后的水经第一输水管输送至地暖池,将水储存在地暖池中,得到保温的同时,水中的热量经隔离层传导至框架内的地面,使温室大棚作物的生长温度得到提升,同时启动第二水泵,通过第二进水管将地暖池中温度降低的水抽送至第二太阳能管,经第二太阳能管吸收阳光中的热量加热水,加热后的水经第二输水管输送至排管,再经喷头喷出形成水幕,水幕中的热量散发到温室大棚中,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得到提升,喷出后的水由蓄水池收集,再由第一进水管抽送至第一太阳能管,实现水循环,该自然采暖温室大棚通过利用太阳能加热水,在将水中的热量储存保温传导至大棚作物的生长土壤,同时直接利用水中热量加热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替代燃烧煤炭、作物秸秆供暖,使用清洁可靠能源的同时实现水循环利用,有效保证大棚内的温度适合于作物的生长环境,保温效果好,且建造与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大棚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地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散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排管与喷头的左视图。

图中:100-大棚本体;110-框架;120-安装板;130-安装梁;140-蓄水池;150-地暖池;160-隔离层;170-温度计;200-地暖机构;210-第一太阳能管;220-第一安装架;230-第一水泵;240-第一输水管;241-阀门;250-第一进水管;300-散温机构;310-第二太阳能管;320-第二安装架;330-第二水泵;340-第二进水管;350-第二输水管;360-排管;370-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然采暖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00、地暖机构200与散温机构300。

请参阅图2,大棚本体100包括框架110、安装板120、安装梁130、蓄水池140、地暖池150及隔离层160,安装板120安装于框架110外侧,安装梁130固定安装于框架110内部,蓄水池140固定安装于框架110两侧内壁,地暖池150设置于框架110的地面以下,隔离层160固定安装于地暖池150顶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隔离层160采用间隙填充的导热材料,可将地暖池150中的热量传导至土壤中,同时可隔离土壤中的砂砾、水分等,避免地暖池150中的水受到污染。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大棚本体100还包括温度计170,温度计170固定安装于安装梁130,可实时监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根据温度计170显示的温度及时作出调整,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温度维持稳定。

请参阅图3,地暖机构200包括第一太阳能管210、第一安装架220、第一水泵230、第一输水管240与第一进水管250,第一太阳能管210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架220,第一安装架220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20,第一水泵230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20,第一水泵230与第一输水管240连通,第一输水管240的一端与第一太阳能管210连通,第一输水管240远离第一太阳能管210的一端插接于地面与地暖池150连通,第一进水管250的一端与第一太阳能管210连通,第一进水管250远离第一太阳能管210的一端贯穿于框架110侧壁与蓄水池140连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太阳能管210与第二太阳能管310设置数目均为多组,多组第一太阳能管210与多组第二太阳能管310于框架110顶部两侧等间距布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安装架220与第二安装架320设置高度及倾斜角度均可调节,可根据光照角度调节第一太阳能管210及第二太阳能管310的倾斜角度,以保持足够的光照面积。

请参阅图4,述散温机构300包括第二太阳能管310、第二安装架320、第二水泵330、第二进水管340、第二输水管350、排管360与喷头370,第二太阳能管310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320,第二安装架320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20,第二水泵330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20,第二水泵330与第二进水管340连通,第二进水管340的一端与第二太阳能管310连通,第二进水管340远离第二太阳能管310的一端插接于地面与地暖池150连通,第二输水管350的一端与第二太阳能管310连通,第二输水管350远离第二太阳能管310的一端贯穿于框架110顶部与排管360连通,排管360固定安装于安装梁130,喷头370与排管360连通,喷头370设置于蓄水池140上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输水管240、第一进水管250、第二进水管340与第二输水管350外部均包裹有保温棉,减少第一输水管240、第一进水管250、第二进水管340与第二输水管350中水温度的散失。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输水管240、第一进水管250、第二进水管340与第二输水管350均采用耐热橡胶管,第一输水管240、第一进水管250、第二进水管340与第二输水管350均设置有冗余长度,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因长度有限在断裂无法接续影响整体装置的使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输水管240与第一进水管250及第二进水管340均设置有阀门241,当装置停止运行时可旋紧阀门241阻止水的回流。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输水管240于地暖池150内的设置高度位于第二进水管340于地暖池150内的设置高度以上,第二进水管340可将地暖池150内下层先冷却的水抽出,减少冷热水混合对稳定的影响。

请参阅图5,喷头370设置数目为多组,多组喷头370于排管360底部等间距布置,多个喷头370同时喷出的水可形成水幕,散热面积更大,对温室大棚内空气的加温效果更明显。

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一太阳能管210中的水吸收阳光中的热量得到加热,启动第一水泵230,加热后的水经第一输水管240输送至地暖池150,将水储存在地暖池150中,得到保温的同时,水中的热量经隔离层160传导至框架110内的地面,使温室大棚作物的生长温度得到提升,同时启动第二水泵330,通过第二进水管340将地暖池150中温度降低的水抽送至第二太阳能管310,经第二太阳能管310吸收阳光中的热量加热水,加热后的水经第二输水管350输送至排管360,再经喷头370喷出形成水幕,水幕中的热量散发到温室大棚中,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得到提升,喷出后的水由蓄水池140收集,再由第一进水管250抽送至第一太阳能管210,实现水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水泵230与第二水泵33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