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2823发布日期:2022-01-07 23:2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产养殖池领域,特别涉及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


背景技术:

2.现今,对于龙胆石斑鱼的养殖,很少具有养殖基地式的规范化养殖。大多数采用散养或圈养的方式,因此很难形成规模化。而且还容易导致养殖的龙胆石斑鱼生病、死亡等情况,导致养殖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而如何进行活水养殖,以及养殖时污水的处理量大的情况该如何处理等,是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其要解决的现有的龙胆石斑鱼养殖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包括:
5.池体,所述池体为多边形结构,且所述多边形结构的棱边倒角设置;
6.供水管,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所述供水管的供水口位于所述池体的侧边,所述供水口的朝向所在直线与所述池体侧面形成夹角;
7.排水管,其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底面中部,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供水管的供水口所在的水平面;及
8.污水处理系统,其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排水管之间。
9.优选的,所述供水管的供水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供水口的朝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包括上排水口和下排水口,所述上排水口位于所述供水口与所述下排水口之间,所述下排水口的底端所在水平面小等于所述池体的底面所在水平面。
11.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管位于所述上排水口和下排水口之间,且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12.优选的,所述下排水口为多个倾斜设置的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所述下排水口的倾斜朝向与所述供水口的朝向相反。
13.优选的,所述池体的侧边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且所述正方形结构倒角设置。
14.优选的,所述池体还设置有至少一根供氧管。
15.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微滤机、蛋白分离器、毛刷池、硫化池和清水池,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清水池与所述供水管连通。
16.优选的,还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连通至所述清水池或所述池体。
17.优选的,还包括热泵,所述热泵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与所述供水管之间。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供水管和排水管都为常开的状态,将排水管排出的污水引导至污水处理系统
中,对污水进行过滤、杀菌、蛋白质分离等操作,将被处理后变为干净的水源,通过供水管再输送至池体内,形成24小时不间断的水循环以及污水处理的效果。实现了,活水养殖龙胆石斑鱼的目的,以及合理规划水源的循环,有效的解决活水养殖的水源需求量大的问题,同时降低养殖的成本和难度。而保证水源的洁净,还可以提高龙胆石斑鱼的产量。
20.2、为了提高池体内集污、排污的效果,通过池体侧壁上的供水管,以及池体底面中部的排水管,可以让池体内的池水进行转动。例如:供水口的朝向为顺时针,利用供水口流出水的冲力不断冲刷池水,并结合池体多边形结构的特点,使得池水可以进行转动,并与排水管的排水口形成涡流,将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集中于池体中部,通过排水管排出。达到集污、排污的效果,且效果显著。
21.3、排水管上具有上排水口和下排水口,上排水口会与处于池体的液面处,用于对池水顶层的泡沫杂质排出,而下排水口则用于将固体类的残饵、粪便等排出。达到在水循环过程中,可以先将池水内产生的污物排出;有效的避免一些漂浮的杂物或污物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无法通过下排水口排出的问题。提高排污的效果,保障了池水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22.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的示意图;
23.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的池体的示意图;
24.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的池体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
26.10、池体;101、多边形结构;102、倒角;103、供氧管;
27.20、供水管;
28.30、排水管;301、上排水口;302、下排水口;303、出水管;
29.304、水泵;
30.40、污水处理系统;401、沉淀池;402、微滤机;403、蛋白分离器;
31.404、毛刷池;405、硫化池;406、清水池;
32.50、补水管;
33.60、热泵;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35.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池,包括池体10、供水管20、排水管30和污水处理系统40。池体10为多边形结构 101,且多边形结构101的棱边倒角102设置,优选的可以为正多边形结构。供水管20设置有至少一个,且供水管20的供水口位于池体10的侧边,供水口的朝向所在直线与池体10侧面形成夹角。排水管30设置在池体10的底面中部,排水管30的排水口所在的水平面低于供水管20的供水口所在的水平面。污水处理系统40设置在供水管20与排水管30之间。
36.具体的,供水管20和排水管30都为常开的状态,将排水管30排出的污水引导至污水处理系统40中,对污水进行过滤、杀菌、蛋白质分离等操作,将被处理后变为干净的水源,
通过供水管20再输送至池体10内,形成24 小时不间断的水循环以及污水处理的效果。实现了,活水养殖龙胆石斑鱼的目的,以及合理规划水源的循环,有效的解决活水养殖的水源需求量大的问题,同时降低养殖的成本和难度。而保证水源的洁净,还可以提高龙胆石斑鱼的产量。
37.同时,为了提高池体10内集污、排污的效果,通过池体10侧壁上的供水管20,以及池体10底面中部的排水管30,可以让池体10内的池水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以供水口的朝向所在直线与池体10的侧边相互平行设置进行说明,若供水口的朝向为顺时针,利用供水口流出水的冲力不断冲刷池水,并结合池体10多边形结构101的特点,使得池水可以进行转动,并与排水管 30的排水口形成涡流,将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集中于池体10中部,通过排水管30排出。达到集污、排污的效果,且效果显著。
38.本实施例中供水管20的供水口设置有多个,多个供水口的朝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设置,供水管20可以通过水泵对水源进行抽送,以便提高管道布局的长度和范围。通过多个供水管20可以提高对池水的冲刷力,使得池水在池体10内进行涡流式旋转,有效的对池体10内残饵、粪便、泡沫等污物进行集中,提高排污效果。
39.本实施例中排水管30包括上排水口301和下排水口302,上排水口301 位于供水口与下排水口302之间,下排水口302的底端所在水平面小等于池体10的底面所在水平面。下排水口302的底端所在水平面小于池体10的底面所在水平面,可以在下排水口302周侧的池体10设置一个凹槽,例如锥形凹槽,进而提高集污的效果。具体的,上排水口301会与处于池体10的液面处,用于对池水顶层的泡沫杂质排出,而下排水口302则用于将固体类的残饵、粪便等排出。达到在水循环过程中,可以先将池水内产生的污物排出;有效的避免一些漂浮的杂物或污物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无法通过下排水口 302排出的问题。提高排污的效果,保障了池水的洁净度。
40.本实施例中排水管30的出水管303位于上排水口301和下排水口302 之间,且出水管303上设置有水泵304。当启动水泵304时,出水管303会对上排水口301和下排水口302进行同时的抽吸作用,利用真空效应将污物抽吸出,达到排水、排污的效果。且可以保证上排水口301和下排水口302 可以进行同时吸污、排污的效果。
41.本实施例中下排水口302为多个倾斜设置的条形孔,且条形孔圆周阵列设置在排水管30上,下排水口302的倾斜朝向与供水口的朝向相反。利用池体10内涡流的特点,倾斜设置的条形孔更加的便于池水内的污物进入下排水口302内,提高排污的效果。
42.本实施例中池体10的侧边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且正方形结构倒角102 设置。正方形结构的池体10有利于养殖基地的布局,提高占地面积的合理利用。且正方形结构经过倒角102设置后,并不会影响池体10内池水的涡流,提高了池体10的实用性。
43.本实施例中池体10还设置有至少一根供氧管103。通过供氧管103可以保障池体10内的含氧量,保证龙胆石斑鱼的供氧。
44.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40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401、微滤机402、蛋白分离器403、毛刷池404、硫化池405和清水池406,沉淀池401与排水管30连通,清水池406与供水管20连通。排水管30的污水会先通过沉淀池 401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池水经过微滤机402过滤掉颗粒类的杂质,继而输送至蛋白分离器403内对池内的蛋白质进行分离,进而通过毛刷池404去除池水内的氨氮成分,通过硫化池405去除池水内的亚硝酸成分,最后输送至清水池
406内存储。清水池406内的池水连通至供水管20,通过供水管20 再输送回池体10内,达到对池体10内的池水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循环的目的。
45.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补水管50,补水管50连通至所述清水池406或池体10。通过补水管50路补充排污和消耗的水量,例如蒸发消耗、龙胆石斑鱼的消耗、污水处理时的消耗等,保证循环的水量充足,可以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值内,以实现养殖池内的水量循环。供水管20的供水量结合补水管50路的补水量,达到与排水管30的排水量形成平衡,避免在24小时不间断供水时,导致供水量较多或较少的情况,达到水循环的目的。
4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热泵60,热泵60设置于污水处理系统40与供水管20 之间。通过热泵60对输入池体10内的水源进行加热,例如:天气较为寒冷的情况下,水温较低不利于龙胆石斑鱼的生存。因此,通过热泵60将水温加热至适宜的温度,水温可以为20-25摄氏度之间,保证龙胆石斑鱼的水源温度,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4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