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

文档序号:26879514发布日期:2021-10-09 11:0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中摆放鱼缸养鱼,养鱼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增加室内美观的。
3.而传统的鱼缸结构简单,使用者要经常查看鱼缸内鱼的状况,从而确保鱼是否存在异样,但使用者大都没有时间对鱼缸内的鱼进行观察,就会出现鱼缸内的鱼出现状况时无法被及时发现导致鱼死亡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的使用者都不具有判断鱼是否出现异样的能力,从而错过对鱼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包括外壳和鱼缸,所述鱼缸安装在外壳的上端,且所述鱼缸的右端设有控制模块,所述鱼缸的左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模块的上端设有供药装置,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过滤槽,过滤槽被网状隔板分隔成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第三过滤室和循环室,所述循环室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循环室内安装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的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第一泵体的一端位于鱼缸内,所述鱼缸的下端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鱼缸内,另一端贯穿挡板位于第一过滤室内;
7.鱼缸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壳,所述鱼缸的内部左右侧壁上均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均设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壳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位于往复丝杆的下端设有防水壳,且防水壳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往复丝杆连接,所述固定壳远离鱼缸的一端均设有摄像头,摄像头靠近固定壳的一端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往复丝杆上,且滑块通过螺纹与往复丝杆连接;
8.所述供药装置的右端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设有防护门,所述供药装置上安装有喷药头,所述供药装置的内部设有盛药瓶,所述盛药瓶的上方设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一端通过软管与喷药头连接,另一端通过软管与盛药瓶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内均填充有藤棉,所述第三过滤室内安放有细菌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室内位于第一泵体的右侧设有控温器,控温器的右侧设有测温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鱼缸的下端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贯穿外
壳的上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与排水管位于鱼缸内部的一端均位于安装壳内,安装壳可对进水管和排水管进行保护。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控制器可对电机进行控制,使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转动时会带动滑块在固定壳内上下移动,通过滑块带动摄像头在鱼缸内上下移动,利用摄像头可对鱼缸内不同深度的鱼进行持续观察,摄像头会记录下鱼缸内鱼的状态,通过此种方式可实时观察和记录鱼缸内鱼的状况,从而可及时发现有异常状况的鱼。
15.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摄像头将记录的数据输送到控制模块内,经过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当摄像头观察到鱼的状态有问题时,通过与控制模块内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当对比数据显示鱼的状态异常是由疾病引起的时控制模块会打开供药装置,通过第二泵体从盛药瓶内抽取药水,然后再通过喷药头将药喷出鱼缸内对鱼进行治疗,通过此种方式可及时的为鱼进行投药治疗。
附图说明
16.图1为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的装置的外观图。
18.图中:1、外壳;2、柜门;3、鱼缸;4、控制模块;5、供药装置;6、控制器;100、第一过滤室;101、第二过滤室;102、第三过滤室;103、循环室;104、挡板;105、第一泵体;106、进水管;107、排水管;108、插排; 109、测温器;110、控温器;111、排水口;300、安装壳;301、固定壳; 302、往复丝杆;303、电机;304、摄像头;305、滑块;500、盛药瓶;501、第二泵体;502、喷药头;503、防护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机器视觉的病鱼监测治疗系统,包括外壳1和鱼缸3,所述外壳1的前端设有若干柜门2,所述鱼缸3安装在外壳1的上端,且所述鱼缸3的右端设有控制模块4,所述鱼缸3的左端设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模块4的上端设有供药装置5,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过滤槽,过滤槽被网状隔板分隔成第一过滤室100、第二过滤室101、第三过滤室102和循环室103,所述循环室103的上端设有挡板104,挡板104的长度与外壳1的长度相同,所述循环室103内安装有第一泵体105,所述第第一泵体105的上端设有进水管106,所述进水管106贯穿挡板104和鱼缸3的下端,所述进水管106远离第一泵体105的一端位于鱼缸3内,所述鱼缸3 的下端设有排水管107,所述排水管107的一端位于鱼缸3内,另一端贯穿挡板104位于第一过滤室100内,所述挡板104的上端左侧设有插排108;
21.鱼缸3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壳300,所述鱼缸3的内部左右侧壁上均安装有固定壳301,所述固定壳301的长度小于鱼缸3的深度,所述固定壳301内均设有往复丝杆302,往复
丝杆302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壳301连接,所述固定壳301的内部位于往复丝杆302的下端设有防水壳,且防水壳内设有电机 303,所述电机303与往复丝杆302连接,所述固定壳301远离鱼缸3的一端均设有摄像头304,摄像头304靠近固定壳301的一端均设有滑块305,所述滑块305套设在往复丝杆302上,且滑块305通过螺纹与往复丝杆302连接;
22.所述供药装置5的右端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设有防护门503,所述供药装置5上安装有喷药头502,所述供药装置5的内部设有盛药瓶500,所述盛药瓶500的上方设有第二泵体501,所述第二泵体501的一端通过软管与喷药头502连接,另一端通过软管与盛药瓶500连接。
23.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室100和第二过滤室101内均填充有藤棉,所述第三过滤室102内安放有细菌屋,通过第一过滤室100和第二过滤室101内的藤棉可起到过滤鱼缸3内的污水的作用,第三过滤室102内的细菌屋可增加水内的氧容量。
24.其中,所述循环室103内位于第一泵体105的右侧设有控温器110,控温器110的右侧设有测温器109,通过测温器109可随时观察鱼缸3内的水温,通过控温器110可控制鱼缸3内的水温。
25.其中,所述鱼缸3的下端设有排水口111,且排水口111贯穿外壳1的上端,通过排水口111可快速的将鱼缸3内的水排出。
26.其中,所述进水管106与排水管107位于鱼缸3内部的一端均位于安装壳300内,安装壳300可对进水管106和排水管107进行保护。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鱼缸3内的水可通过排水管107进入第一过滤室100 内,然后通过第一过滤室100、第二过滤室101和第三过滤室102对鱼缸3内的水进行过滤,通过第一泵体105和进水管106可将过滤后的水输送到鱼缸3 内,通过控制器6可对电机303进行控制,使电机303带动往复丝杆302转动,往复丝杆302转动时会带动滑块305在固定壳301内上下移动,通过滑块305带动摄像头304在鱼缸3内上下移动,利用摄像头304可对鱼缸3内不同深度的鱼进行持续观察,摄像头304会记录下鱼缸3内鱼的状态,然后将记录的数据输送到控制模块4内,经过控制模块4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当摄像头304观察到鱼的状态有问题时,通过与控制模块4内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当对比数据显示鱼的状态异常是由疾病引起的时控制模块4会打开供药装置5,通过第二泵体501从盛药瓶500内抽取药水,然后再通过喷药头502 将药喷出鱼缸3内对鱼进行治疗。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