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92913发布日期:2021-05-18 20:5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采煤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地貌形态主要为梁峁坡地,冲沟纵横。表土层绝大部分为沙质土壤,大部分表土层厚度不足1m;部分区域表土层较厚,局部可达几十米,但在1m左右的深度处有深色的盐碱层,树木根系难以穿过该盐碱层。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降雨量小且大多集中在7~9月份,不利于植被生长。西北地区又是煤炭资源富集区,煤炭埋藏深度较浅,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任务很艰巨。
3.现有的生态治理措施主要为填埋、封堵地表裂隙,因地制宜进行植被恢复治理。
4.现有植树造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排碱效果不好,盐碱量逐渐积累,植被坑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的碱层,影响苗木成活及正常生长,其主要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5.一:苗木浇灌造成盐碱积累。苗木初生成活阶段,需要浇灌的水量及次数较多且浇灌的水本身含盐碱量较大。每次浇灌后,植被坑中积满水,随着不断蒸发,水中盐碱积累且随水分蒸发被带到地表,形成白色的碱皮。
6.二:雨水排碱效果差。在7~9月下暴雨时,由于西北地区多为沙壤土,雨水下渗速度快,初始雨水迅速溶解植被坑表面的盐碱并将盐碱带到植被坑下部,等植被坑积满水形成地表径流时,流走的水中含盐碱量又很少。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施工方法,利用疏水沟与塌陷裂缝连通,将植被坑中积累的盐碱通过疏水沟排入塌陷裂缝,最后由塌陷裂缝渗入地下含水层,达到排碱,改良土壤的目的。
8.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s01:在塌陷区的斜坡面上开挖用于植被的斜坡凹坑;
10.s02:在斜坡凹坑的下部朝向塌陷裂缝开挖疏水沟,所述疏水沟连通所述斜坡凹坑与所述塌陷裂缝;
11.其中,在沿着从所述斜坡凹坑至所述塌陷裂缝的方向上,所述疏水沟逐渐向下倾斜;
12.s03:向所述疏水沟中铺设砾石;
13.s04:向所述疏水沟与所述斜坡凹坑的交接处铺设疏水材料;
14.s05:向斜坡凹坑中回填土壤,形成植被坑。
15.进一步地,所述植被坑为鱼鳞坑。
16.进一步地,所述植被坑为水平沟。
17.进一步地,所述疏水材料为树枝、秸秆及其组合。
18.进一步地,所述疏水沟处于表土层中;
19.所述疏水沟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小于300mm,所述疏水沟穿过所述表土层内部的盐碱层。
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3还包括:
21.向所述疏水沟中铺入分级的砾石,其中粗颗粒砾石在中间,细颗粒砾石在周边。
22.进一步地,所述疏水沟处于风化岩层中;
23.所述疏水沟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小于200mm。
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3还包括:
25.向所述疏水沟中铺入分级的砾石,其中粗颗粒砾石在下,细颗粒砾石在上。
26.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斜坡凹坑的周围施工有多条所述疏水沟,每条所述疏水沟分别与多条所述塌陷裂缝连通。
27.进一步地,所述疏水沟的坡度大于或等于1%。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施工方法,利用疏水沟与塌陷裂缝连通,将植被坑中积累的盐碱通过疏水沟排入塌陷裂缝,最后由塌陷裂缝渗入地下含水层,达到排碱,改良土壤的目的。
附图说明
30.图1为在植被中种植有植被的示意图;
31.图2为图1中沿着疏水沟的剖视图;
32.图3为植被坑、疏水沟和塌陷裂缝的连通示意图;
33.图4为疏水材料及砾石的布置示意图,其中粗颗粒砾石在下,细颗粒砾石在上;
34.图5为疏水沟处于表土层中且贯穿盐碱层的示意图,其中,粗颗粒砾石在中间,细颗粒砾石在周边。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6.如图1

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s01:在塌陷区1的斜坡面11上开挖用于植被的斜坡凹坑21。
38.s02:在斜坡凹坑21的下部朝向塌陷裂缝3开挖疏水沟4,疏水沟4连通斜坡凹坑21与塌陷裂缝3。
39.其中,在沿着从斜坡凹坑21至塌陷裂缝3的方向上,疏水沟4逐渐向下倾斜。
40.s03:向疏水沟4中铺设砾石5。
41.s04:向疏水沟4与斜坡凹坑21的交接处铺设疏水材料6。
42.s05:向斜坡凹坑21中回填土壤22,形成植被坑2。
43.在采煤过程中会在地表下方形成采空区,在对应的地表形成有塌陷区1,塌陷区1
会有斜坡面11。同时,在塌陷区1中会形成有塌陷裂缝3,塌陷裂缝3会与地表下的导水裂隙带连通,可以将水导入地下含水层中。
44.为了对地表的植被坑2中的盐碱排出,本技术方案采用疏水沟4连通塌陷裂缝3与植被坑2。在下暴雨时或植被坑2浇透水时,植被坑2中的高浓度盐碱通过疏水沟4排入塌陷裂缝3,再由塌陷裂缝3渗入地下含水层。
45.本发明中所指的植被坑2为用于种植植物7的凹坑,植物7可以为树苗、草木等。疏水沟4位于地表下方,其沿着走向线41延伸。并且,疏水沟4倾斜,从植被坑2至塌陷裂缝3的方向上,疏水沟4的高度越来越低,利于排水。
46.疏水沟4中填充有砾石5,可以导水。
47.疏水沟4与斜坡凹坑21的交接处铺设疏水材料6,用于将斜坡凹坑21中的水引导入疏水沟4中。
48.斜坡凹坑21中填充有土壤22用于种植植物7。
49.当雨水较小或植被坑2没有被浇透水时,水一般吸收在土壤7,不会经疏水材料6排入疏水沟4中。
50.当雨水较大或植被坑2浇透水时,水迅速溶解植被坑2中的盐碱并将盐碱带到植被坑2的下部,盐碱通过疏水沟4排入塌陷裂缝3,再由塌陷裂缝3渗入地下含水层或深部岩层。
51.与疏水沟4连通的塌陷裂缝3应为导水裂隙带内的裂缝,以保证流到塌陷裂缝3内的水流能够顺裂缝到达含水层或深部岩层。
52.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步骤如下:
53.首先,在塌陷区1的斜坡面11上开挖用于植被的斜坡凹坑21。
54.之后,在斜坡凹坑21的下部朝向塌陷裂缝3开挖疏水沟4,疏水沟4连通斜坡凹坑21与塌陷裂缝3。
55.其中,在沿着从斜坡凹坑21至塌陷裂缝3的方向上,疏水沟4逐渐向下倾斜。
56.之后,向疏水沟4中铺设砾石5。
57.之后,向疏水沟4与斜坡凹坑21的交接处铺设疏水材料6。
58.之后,向斜坡凹坑21中回填土壤22,形成植被坑2。
5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植被坑2为鱼鳞坑。在斜坡面11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的挖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形围堰,以增加蓄水量,所以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有利于坑内载植的苗木成活。
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植被坑2为水平沟。水平沟是指在斜坡面11上沿等高线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截流沟、蓄水沟等。
6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疏水材料5为树枝、秸秆及其组合,可就地取材,节约成本。
6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疏水沟4处于表土层12中。疏水沟4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小于300mm,疏水沟4穿过表土层12内部的盐碱层13。
63.当表土层12较厚时,疏水沟4设置在表土层12中,疏水沟4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小于300mm,并尽可能挖穿表土层12内部的盐碱层13,也可以将盐碱层13中盐碱排出。
6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03还包括:
65.向疏水沟4中铺入分级的砾石5,其中粗颗粒砾石52在中间,细颗粒砾石51在周边。
66.砾石5的粒径不大于25mm,将粒径在15mm

25mm之间的砾石称之为粗颗粒砾石52,将粒径在5mm

15mm之间的砾石称之为细颗粒砾石51。
67.相邻的粗颗粒砾石52之间的空隙大,利于疏水。相邻的细颗粒砾石51之间的空隙小,在疏水的同时可以保护土壤,减少土壤被水冲走。
68.细颗粒砾石51在粗颗粒砾石52的四周,可以对周围的土壤进行保护。
6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疏水沟4处于风化岩层中,疏水沟4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小于200mm。
70.当表土层12较薄,开挖深度低于表土层12中的风化岩层时,自风化岩层向下挖掘宽度和深度都不小于200mm的疏水沟4。
7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03还包括:
72.向疏水沟4中铺入分级的砾石5,其中粗颗粒砾石52在下,细颗粒砾石51在上,细颗粒砾石51可以对上方的土壤进行保护。
7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斜坡凹坑21的周围施工有多条疏水沟4,每条疏水沟4分别与多条塌陷裂缝3连通,疏水沟4与塌陷裂缝3贯通形成网格状,利于疏排盐碱。
7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疏水沟4的坡度大于或等于1%。疏水沟4向连通的塌陷裂缝3方向为负坡,坡度一般不小于1%,且沿流水方向坡度应逐渐加大,以保证沟内水流畅通。
7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塌陷区1的斜坡面11为梁峁坡面,在梁峁坡面沿近水平线方向布置水平沟或鱼鳞坑,水平沟或鱼鳞坑的间排距及大小根据所种植树木的需要确定。优先采用水平沟植树。
7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坡面等高线开挖水平沟栽植苗木时,疏水沟4可沿水平沟底部向下挖掘。水平沟较深时,可在水平沟底部的一侧直接铺设疏水沟4。
7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栽植的苗木为有主根系的高大乔木时,疏水沟4应避开主根系。
7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采煤塌陷区施工植被坑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与塌陷裂缝3相连的疏水沟4(排碱暗沟),将盐碱通过塌陷裂缝3就近排入地下,解决盐碱无处排放的问题。盐碱从塌陷裂缝3排放,盐碱可能会存留在塌陷裂缝3中,还有利于塌陷裂缝3的闭合。
79.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8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