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潜蝇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7351发布日期:2022-08-05 19:1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斑潜蝇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斑潜蝇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


背景技术:

2.以下对本发明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3.斑潜蝇是影响蔬菜的主要害虫。斑潜蝇的种类众多,包括,但不限于,例如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非洲菊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以及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等。斑潜蝇主要危害的蔬菜包括: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蚕豆、大豆、菜豆、西瓜、冬瓜、丝瓜等22个科110多种植物。成、幼虫均具危害性。雌性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会潜入叶片和叶柄,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植株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
4.目前,人们通常通过频繁使用化学杀虫剂来防控斑潜蝇,常用的杀虫剂包括灭蝇胺、阿维菌素等。但是,由于斑潜蝇的生命周期短,并且能迅速产生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因此,杀虫剂对控制斑潜蝇的效果有限。此外,使用杀虫剂还会破坏环境,对使用者或操作者也存在潜在风险。杀虫剂的过多使用也会污染水源,威胁牲畜安全。
5.基于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替代前述化学杀虫剂来防治斑潜蝇的引诱剂或引诱方法或引诱装置,以降低其对于前述蔬菜类等作物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斑潜蝇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用于消杀、防治斑潜蝇等。
7.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意外地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花卉挥发物,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其对斑潜蝇具有很强的吸引作用,能够作为斑潜蝇引诱剂,防治斑潜蝇。
8.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z,3 hexenyl z,3 hexenoate)的结构如下:
[0009][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以下任一应用:1)用作斑潜蝇引诱剂;2)用于引诱斑潜蝇。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控释系统,所述控释系统用于引诱斑潜蝇,所述控释系统为:含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控释装置或装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油料混合物的控释装置。
[0012]
优选地,所述含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控释装置或所述装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油料混合物的控释装置是下述中的任一个:控释袋、控释管、控释胶囊或控释瓶。
[0013]
优选地,所述控释袋、所述控释管、所述控释胶囊或所述控释瓶的材料选自下述中的任一种: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热塑性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木屑。
[0014]
优选地,所述控释系统是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油料按照1∶99-1∶4的重量比混合,然后装入控释袋、控释管、控释胶囊或控释瓶中得到的。
[0015]
优选地,所述油料选自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矿物油、玉米油、棕榈油、橄榄油、蓖麻油。
[0016]
优选地,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油料的重量比为1∶9或1∶19或1∶29或1∶49或1∶59。
[0017]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控释系统在斑潜蝇诱捕中的应用。
[0018]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潜蝇的防治方法,将前述控释系统置于昆虫诱捕装置中,放置于田间,引诱斑潜蝇聚集并进行集中消杀。
[0019]
优选地,所述斑潜蝇包括:美洲斑潜蝇、非洲菊斑潜蝇、三叶斑潜蝇以及南美斑潜蝇。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如下:
[0021]
本发明首次揭示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作为斑潜蝇引诱剂方面的用途。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在田间对斑潜蝇具有引诱作用,且引诱效果显著,由此能准确地对斑潜蝇进行引诱消杀,减少田间种群数量,能用于斑潜蝇的防治和虫情监测等。本发明对益虫、人畜、作物及天敌不会产生危害,靶标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具有天然、环保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果没有特别指出,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使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0023]
实施例1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对斑潜蝇的吸引作用
[0024]
1.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对斑潜蝇的吸引作用
[0025]
选用黄色粘虫板作为一系列候选引诱剂化合物的筛选手段。候选化合物如表1中所示:
[0026]
表1.候洗化合物名单
[0027]
z,3乙烯醇z,3己烯乙酸酯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
水杨酸甲酯壬醛d-柠檬烯
[0028]
具体实验设计如下:将表1中的候选化合物分别按重量比1∶4的比例与矿物油混合。该矿物油购自浙江正信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此外,除矿物油之外,还可以采用例如为玉米油、棕榈油、橄榄油、蓖麻油等其他的油料。为简便起见,后面均以矿物油为例。混合后的溶液被热封在pvc管中,该pvc管的内径为2毫米、壁厚0.5毫米、长度50毫米,热封两端后管内的实际可灌装容积约为125微升,对应容量约为107毫克。由此,每个pvc管中含有大约20毫克的候选化合物。对照为同样的pvc管内只装有107毫克的矿物油。
[0029]
将处理pvc管及对照pvc管分别悬挂在双面粘性的黄色粘虫板的中央的一个孔中,每一面都有一半的pvc管。
[0030]
第一次筛选试验于6月份在昆明郊区的温室中进行,将多个布置有处理pvc管的黄色粘虫板以及对照pvc管的黄色粘虫板分别以2米的间隔沿着豇豆垄分布。选用昆明郊区的温室是由于该地区的豇豆经常受到斑潜蝇的危害,特别是,美洲斑潜蝇危害较为严重。每个处理重复5次。在布置处理pvc管的黄色粘虫板以及对照pvc管的黄色粘虫板7天后,检查粘虫板上斑潜蝇的情况,结果见表2。
[0031]
表2.粘虫板候选引诱剂的引诱试验结果
[0032][0033]
表2的实验结果表明,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对斑潜蝇具有较强的吸引作用,每片黄色粘虫板平均引诱124.4只。z,3己烯醇,z,3醋酸己烯酯对斑潜蝇的吸引效果一般,而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壬醛,d-柠檬烯对斑潜蝇基本没有吸引作用。
[0034]
其中,试验中引诱的斑潜蝇的种类至少包括了: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非洲菊斑潜蝇、三叶斑潜蝇等。
[0035]
尽管前面描述的实验中,采用了pvc管作为控释装置灌装混合溶液,但是,可以理解,除了pvc管之外,还可使用例如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热塑性聚氨酯(t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可渗透热塑性材料制成的控释装置。后面的描述为简便起见,仍仅以pvc管作为示例。
[0036]
2.测试低浓度的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对斑潜蝇的引诱效果
[0037]
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矿物油按重量比1∶99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溶液被热
封在内径为2毫米、壁厚0.5毫米、长度50毫米的pvc管中,热封后管内的容积为125微升,约107毫克。由此每个pvc管大约含有1.07毫克z,3个己烯基z,3己烯酸盐。对照pvc管内只装有等量的矿物油,即107毫克的矿物油。
[0038]
实验设计与前面描述的相类似,即,试验也是在6月份于昆明郊区的温室中进行,将多个布置有处理pvc管的黄色粘虫板以及对照pvc管的黄色粘虫板分别以2米的间隔沿着豇豆垄分布,每个处理重复5次。在布置了处理pvc管的黄色粘虫板以及对照pvc管的黄色粘虫板7天后,检查粘虫板上斑潜蝇的情况,结果见表3。
[0039]
表3.利用黄色粘虫板测试低浓度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引诱剂对斑潜蝇的引诱效果
[0040][0041]
表3的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引诱剂对斑潜蝇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作用。
[0042]
此外,发明人团队还试验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矿物油按重量比为1∶9、1∶49的两种浓度的混合溶液的引诱效果,结果见表4
[0043]
表4.重量比分别为1∶9、1∶49的混合溶液的引诱效果
[0044][0045]
表4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重量比为1∶9、1∶49的两种浓度的混合溶液对斑潜蝇也具有非常强的引诱效果。
[0046]
此外,发明人团队进一步试验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矿物油按重量比为1∶59、1∶29;1∶19的混合溶液的引诱效果,结果见表5。
[0047]
表5.不同浓度的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引诱剂对斑潜蝇的引诱效果
[0048][0049]
表5的实验结果表明,重量比为1∶59、1∶29;1∶19的混合溶液对斑潜蝇的引诱效果
也明显优于对照。
[0050]
3.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在控释装置中的释放持效性
[0051]
选用20个相同的pvc管,将它们暴露在室温下,每个pvc管的内径为5.6毫米、壁厚0.5毫米、长度50毫米,热封后内部容积为985微升,约1000毫克。其中,每个pvc管中装载1000毫克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实验周期为71天,每隔一周进行称重,精确到0.1毫克,取平均值。实验数据如表6所示:
[0052]
表6.pvc管控释装置中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累积释放量(1000毫克,室温)
[0053]
暴露时间/天释放量/mg7105.215241.122393.627521.742619.662783.471962.5
[0054]
表6的实验结果表明,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能够与控释装置配合使用达到长效缓释作用,1000毫克的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能持续释放达71天之多的时间。由此说明当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控释装置一起使用时,具有长效缓释作用,能够用于在田间的长效诱捕。
[0055]
4.在田间实地测试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作用
[0056]
测试地点仍选择在昆明郊区的种植豇豆的温室中。在测试时,选择200个pvc管控释装置。每一个控释装置中分别热封1000毫克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
[0057]
在第一个处理中使用100个pvc管控释装置,其中,将每一个pvc管控释装置放在一块黄色的粘虫板上,其也称为处理粘虫板,布置在两排豇豆旁边,即,每排豇豆布置50张带有pvc管控释装置的黄色粘虫板(处理粘虫板)。豇豆高约1.8米,处理粘虫板悬挂于大约1.5米的高度。
[0058]
第二个处理中使用另外的100个pvc管控释装置,将每一个pvc管控释装置布置在一个诱捕器的内部中央,将诱捕器设置在离地约1.5米的高度,并放置在两排间隔为1米的豇豆旁,即,每排豇豆放置50个诱捕器。作为示例,诱捕器可以是圆柱形聚乙烯容器,其带有能旋拧开闭的盖子,容积约为2升。在该容器筒部偏上的位置处,设有四至六个长方形孔,每个孔的尺寸可以为4厘米*3厘米,以使斑潜蝇能够进入。
[0059]
每个诱捕器中放入500毫升水和一滴洗洁精。pvc管控释装置可以用一根细铁丝悬挂在诱捕器内盖子下方,在诱捕器的内部中央位置处。
[0060]
以在同一个温室里中距离两个处理至少20米远的另外两排豇豆作为对照。
[0061]
在放置引诱剂时,作物中斑潜蝇的种群数量较低。为了确定处理的效果,在对照区的每排使用5张黄色的粘虫板(双面具有粘性)监测斑潜蝇的数量,该粘虫板称为对照监测粘虫板。
[0062]
同样,在前述的两个处理区,即以pvc管控释装置作为诱芯的粘虫板的处理区,以及将pvc管控释装置布置在诱捕器内的处理区,也与对照区一样,分别另外布置5张黄色的
粘虫板(双面具有粘性)监测斑潜蝇的数量,其也分别称为第一处理监测粘虫板和第二处理监测粘虫板。处理区和对照区域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监测。在处理的第0、3、7、14、21、28天分别统计对照监测粘虫板、第一处理监测粘虫板和第二处理监测粘虫板上的斑潜蝇数量,取平均值,结果如表7所示:
[0063]
表7.含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pvc管控释装置在豇豆作物上的田间试验:对照区和处理区中每个临测粘虫板的诱虫量
[0064][0065][0066]
表7的实验结果表明,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能够作为引诱剂与pvc管控释装置一起配合粘虫板和诱捕器在蔬菜作物中作为斑潜蝇的诱捕装置。使用后可至少持效28天以上。如前面的表中示出的,未使用本发明引诱剂的对照区,两排对照监测粘虫板在第28天的粘虫量可平均高达第一排99.6只和第二排88.4只,而将pvc管控释装置与黄色的粘虫板和诱捕器分别配合使用时,第一处理监测粘虫板在第28天的粘虫量已分别下降至平均第一排0.6只、第二排1.4只,第二处理监测粘虫板在第28天的粘虫量已分别下降至平均第一排2.2
只、第二排4.0只。由此,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可通过对斑潜蝇的引诱作用,诱杀和诱捕斑潜蝇,达到降低田间种群基数的作用,同时可用于监测田间斑潜蝇种群动态。
[0067]
实施例2 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对黄瓜上的南美斑潜蝇及美洲斑潜蝇的引诱效果
[0068]
按照与前述4在田间实地测试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作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在种植黄瓜的温室中测试含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pvc管控释装置对黄瓜作物中常见的南美斑潜蝇及美洲斑潜蝇的引诱防治效果,在本次实验中,仅设置一个处理区,即,pvc管控释装置的处理区,此外,设置一个对照区,结果如表8所示:
[0069]
表8.含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pvc管控释装置在黄瓜作物上防治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试验结果:对照区和处理区的对照临测粘虫板和处理临测粘虫板的诱虫量
[0070][0071][0072]
表8的结果表明,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作为引诱剂在pvc管控释装置中配合粘虫板在黄瓜作物上能够防治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使用后可至少持效28天以上。如前面的表8中示出的,未使用本发明引诱剂的对照区,两行对照监测粘虫板在第28天的粘虫量可平均高达第一排63.2只和第二排69.6只,而将pvc管控释装置与黄色的粘虫板配合应用时,处理监测粘虫板在第28天的粘虫量分别下降至平均第一排2.2只和第二排1.6只,这是由于在处理区,处理粘虫板能诱捕绝大部分的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由此,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既可用于监测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又可用于降低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群基数。
[0073]
实施例3 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对芹菜上的非洲菊斑潜蝇的引诱效果
[0074]
按照与前述4在田间实地测试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作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在温室中测试含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pvc管控释装置对芹菜作物上常见的非洲菊斑潜蝇
的引诱防治效。实验中,设置一个处理区,即,pvc管控释装置的处理区,以及设置一个对照区,结果如表9所示:
[0075]
表9 含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pvc管控释装置在芹菜作物上防治非洲菊斑潜蝇的田间试验结果:对照区和处理区的对照监测粘虫板和处理监测粘虫板的诱虫量统计:
[0076][0077]
表9的实验结果表明,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能够作为引诱剂在pvc管控释装置中配合粘虫板防治芹菜作物中常见的非洲菊斑潜蝇。使用后可至少持效28天以上。如前面的表9中示出的,未使用本发明引诱剂的对照区,两排对照监测粘虫板在第28天的粘虫量可平均高达第一排66.8只和第二排72.5只,而将pvc管控释装置与黄色的粘虫板配合应用时,处理监测粘虫板在第28天的粘虫量分别下降至平均第一排2.3只和第二排1.8只。这是由于在处理区,处理粘虫板能诱捕绝大部分的非洲菊斑潜蝇。由此,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既可用于监测非洲菊斑潜蝇,又可用于降低非洲菊斑潜蝇的种群基数。
[0078]
综上,前述表7、表8和表9中的实验结果均表明: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能够对各种斑潜蝇,如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非洲菊斑潜蝇、三叶斑潜蝇均具有较好的引诱效果,能够用于防治和监测例如为豇豆、黄瓜和芹菜等作物上的多种斑潜蝇。
[0079]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尽管前述的实验中均是采用了矿物油作为油料与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进行混合作为引诱剂,但是除了矿物油之外,还可以使用其它油料,例如玉米油、棕榈油、橄榄油、蓖麻油等。
[0080]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尽管前述的实验中采用了pvc(聚氯乙烯)管控释装置,但是,除了pvc管控释装置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可渗透的热塑性材料: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热塑性聚氨酯(t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木屑等材料制成的控释装置。
[0081]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前述的实验中采用了诱捕器,但是,除了诱捕器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诱捕装置,例如粘虫板、诱虫站,诱瓶、杀虫灯、测报灯等)。
[0082]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前述的实验中采用了pvc管的控释装置,但控释装置不限于控释管,其也可以是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瓶等。
[0083]
尽管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了较详细的描述,但是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