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远缘品种做砧木的“红羽”油茶新品种小苗嫁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08728发布日期:2021-06-04 15:0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采用远缘品种做砧木的“红羽”油茶新品种小苗嫁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采用远缘品种做砧木的“红羽”油茶新品种小苗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油茶良种选育工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筛选出优良农家品种20多个、优树6000多株,选育出通过林木良种审认定的优良无性系226个、优良家系19个、优良杂交组合5个,为我国油茶的高产栽培和良种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广西油茶优良品种主要为普通油茶、品种结构相对单一,较大程度影响了油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快速创制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丰富良种多样性不仅是良种升级和创新利用的基础,更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准。
[0003]“红羽”油茶新品种主要包括“红羽1号”、“红羽2号”两个品种,是采用优树选择技术从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物种群体中选育成功的油茶新品种,2015年获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这两个新品种与广宁红花油茶比较,具有果皮薄、出籽率高、产量稳定等优点,其中出籽率达25%以上,高出广宁红花油茶1倍以上,大大克服了广宁红花油茶出籽率低、隔年结果的问题。“红羽1号”、“红羽2号”花色鲜艳,油脂优良,目前市场有一定需求,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其开发利用时间较短,相关的技术参数大部分处于试验论证阶段,影响了“红羽”油茶新品种的开发利用进程。如何提高“红羽”油茶新品种的科研生产效率是当前其开发利用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实践证明,嫁接育苗、嫁接换冠等技术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缩短苗木培育周期的有效途径,油茶小苗嫁接法是利用油茶实生苗作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的方法,因其具有嫁接砧木根系生长完整,嫁接时间范围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生产。
[0004]
研究表明,不同砧穗组合嫁接成活率、植株生长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对果树的嫁接亲和性研究中发现,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其嫁接亲和性越高。从分类学角度,广宁红花油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红山茶组(section camellia),那么亲缘关系的远近是否决定“红羽”油茶新品种的嫁接亲和性和成活率?对于“红羽”油茶新品种来说筛选出高亲和性以及高嫁接成活率的组合是比较迫切的问题,而如何能更广泛的应用当前的主栽品种作为砧木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远缘品种做砧木的“红羽”油茶新品种小苗嫁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采用远缘品种做砧木的“红羽”油茶新品种小苗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亲缘关系鉴定;步骤二,砧木的选择;步骤三,无性繁殖;步骤四,成活率统计;步骤五,砧木的确定;
[0007]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采用slaf

seq技术对“红羽”油茶新品种、陆川油茶、香花油
茶、南荣油茶、小果油茶、普通油茶、宛田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多态性slaf标签,获得群体snp位点,基于高一致性的群体snp,采用neighbor

joining算法,对供试种质进行系统的遗传进化关系分析,构建其进化树;结果显示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南荣油茶(camellia nanyongensis)与“红羽”油茶新品种亲缘关系最远,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宛田红花油茶(camellia polyodonta)与“红羽”油茶品种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0008]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选择与“红羽”油茶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的陆川油茶、香花油茶实生苗为砧木;
[0009]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采用小苗嫁接技术,方法为切接法,一、嫁接时间以当年11月至次年1月为宜,具体根据穗条的木质化程度,随采随接;二、砧木的处理,离砧木基部5~10cm通直处削断,选择较光滑的一侧,将边缘削去少许,形成一倾斜边,再沿斜面从形成层部位向下垂直切开;三、接穗的处理,选择光滑背芽一侧,距芽约0.5cm处往下削出一平滑切面,深至韧皮部,削面长与砧木切口一致,再在其反面下端削成20~30
°
斜面与之交会,削面光滑,接穗保留1芽1叶,叶片留三分之一叶片为宜;四、嫁接,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开或劈开的砧木接口,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对齐,芽在外侧,用塑料绑带或软铝片包扎嫁接口,力度适中,露出芽眼;最后嫁接苗移栽后,立即拱塑料薄膜罩保湿,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将保湿罩拆除,并做好除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0010]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后,对嫁接苗成活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0011]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通过多次验证,发现香花油茶、陆川油茶与“红羽”油茶新品种组合其小苗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苗木生长正常,以此确定与“红羽”油茶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的香花油茶、陆川油茶可做砧木,应用于“红羽”油茶新品种的小苗嫁接生产中。
[001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苗木要求选择生长健壮、主干通直、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0.5年~1年生容器苗。
[001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切开深度为1.0~1.2cm。
[001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罩内湿度保持在80%~90%。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发明采取以“前期亲缘关系鉴定、后期成活率验证”的技术路线,利用分子技术和无性繁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红羽”油茶新品种与远缘品种小苗嫁接的方法及其可行性确定,方法直接,目标明确,可获得嫁接成活率较高的砧穗组合,并极大的扩展了“红羽”油茶新品种砧木选择的范围,为其与远缘品种嫁接提供借鉴;
[0017]
2.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利用分子技术,效果明显准确;较容易于推广,对提高科研生产效率具有实际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
实施例1:
[0023]
采用远缘品种做砧木的“红羽”油茶新品种小苗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亲缘关系鉴定;步骤二,砧木的选择;步骤三,无性繁殖;步骤四,成活率统计;步骤五,砧木的确定;
[0024]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采用slaf

seq技术对“红羽”油茶新品种、陆川油茶、香花油茶、南荣油茶、小果油茶、普通油茶、宛田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多态性slaf标签,获得群体snp位点,基于高一致性的群体snp,采用neighbor

joining算法,对供试种质进行系统的遗传进化关系分析,构建其进化树;结果显示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南荣油茶(camellia nanyongensis)与“红羽”油茶新品种亲缘关系最远,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宛田红花油茶(camellia polyodonta)与“红羽”油茶品种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0025]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选择在南宁“红羽”油茶新品种种植基地采集“红羽1号”穗条进行小苗嫁接,同时选择选择生长健壮、主干通直、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香花油茶以及陆川油茶1年生容器苗各300株作为砧木;
[0026]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采用小苗嫁接技术,方法为切接法,一、嫁接时间以当年11月至次年1月为宜,具体根据穗条的木质化程度,随采随接;二、砧木的处理,离砧木基部5cm通直处削断,选择较光滑的一侧,将边缘削去少许,形成一倾斜边,再沿斜面从形成层部位向下垂直切开,切开深度为1cm;三、接穗的处理,选择光滑背芽一侧,距芽约0.5cm处往下削出一平滑切面,深至韧皮部,削面长与砧木切口一致,再在其反面下端削成20

30
°
斜面与之交会,削面光滑,接穗保留1芽1叶,叶片留三分之一叶片为宜;四、嫁接,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开或劈开的砧木接口,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对齐,芽在外侧,用塑料绑带或软铝片包扎嫁接口,力度适中,露出芽眼;最后嫁接苗移栽后,立即拱塑料薄膜罩保湿,罩内湿度保持在90%;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将保湿罩拆除,并做好除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0027]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后,对嫁接苗成活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0028]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通过多次验证,发现香花油茶、陆川油茶与“红羽”油茶新品种组合其小苗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苗木生长正常,以此确定与“红羽”油茶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的香花油茶、陆川油茶可做砧木,应用于“红羽”油茶新品种的小苗嫁接生产中。
[0029]
实施例2:
gigantocarpa)、宛田红花油茶(camellia polyodonta)与“红羽”油茶品种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0039]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选择在南宁“红羽”油茶新品种种植基地采集“红羽1号”穗条进行小苗嫁接,同时选择选择生长健壮、主干通直、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香花油茶1年生容器苗各4500株作为砧木;
[0040]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采用小苗嫁接技术,方法为切接法,一、嫁接时间以当年11月至次年1月为宜,具体根据穗条的木质化程度,随采随接;二、砧木的处理,离砧木基部5cm通直处削断,选择较光滑的一侧,将边缘削去少许,形成一倾斜边,再沿斜面从形成层部位向下垂直切开,切开深度为1cm;三、接穗的处理,选择光滑背芽一侧,距芽约0.5cm处往下削出一平滑切面,深至韧皮部,削面长与砧木切口一致,再在其反面下端削成20

30
°
斜面与之交会,削面光滑,接穗保留1芽1叶,叶片留三分之一叶片为宜;四、嫁接,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开或劈开的砧木接口,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对齐,芽在外侧,用塑料绑带或软铝片包扎嫁接口,力度适中,露出芽眼;最后嫁接苗移栽后,立即拱塑料薄膜罩保湿,罩内湿度保持在90%;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将保湿罩拆除,并做好除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0041]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后,对嫁接苗成活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0042]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通过多次验证,发现香花油茶、陆川油茶与“红羽”油茶新品种组合其小苗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苗木生长正常,以此确定与“红羽”油茶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的香花油茶、陆川油茶可做砧木,应用于“红羽”油茶新品种的小苗嫁接生产中。
[0043]
实施例4:
[0044]
采用远缘品种做砧木的“红羽”油茶新品种小苗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亲缘关系鉴定;步骤二,砧木的选择;步骤三,无性繁殖;步骤四,成活率统计;步骤五,砧木的确定;
[0045]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采用slaf

seq技术对“红羽”油茶新品种、陆川油茶、香花油茶、南荣油茶、小果油茶、普通油茶、宛田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多态性slaf标签,获得群体snp位点,基于高一致性的群体snp,采用neighbor

joining算法,对供试种质进行系统的遗传进化关系分析,构建其进化树;结果显示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南荣油茶(camellia nanyongensis)与“红羽”油茶新品种亲缘关系最远,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宛田红花油茶(camellia polyodonta)与“红羽”油茶品种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0046]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选择在南宁“红羽”油茶新品种种植基地采集“红羽2号”穗条进行小苗嫁接,同时选择选择生长健壮、主干通直、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香花油茶以及陆川油茶1年生容器苗各300株作为砧木;
[0047]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采用小苗嫁接技术,方法为切接法,一、嫁接时间以当年11月至次年1月为宜,具体根据穗条的木质化程度,随采随接;二、砧木的处理,离砧木基部5cm通直处削断,选择较光滑的一侧,将边缘削去少许,形成一倾斜边,再沿斜面从形成层部位向下垂直切开,切开深度为1cm;三、接穗的处理,选择光滑背芽一侧,距芽约0.5cm处往下削
出一平滑切面,深至韧皮部,削面长与砧木切口一致,再在其反面下端削成20

30
°
斜面与之交会,削面光滑,接穗保留1芽1叶,叶片留三分之一叶片为宜;四、嫁接,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开或劈开的砧木接口,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对齐,芽在外侧,用塑料绑带或软铝片包扎嫁接口,力度适中,露出芽眼;最后嫁接苗移栽后,立即拱塑料薄膜罩保湿,罩内湿度保持在90%;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将保湿罩拆除,并做好除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0048]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后,对嫁接苗成活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0049]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通过多次验证,发现香花油茶、陆川油茶与“红羽”油茶新品种组合其小苗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苗木生长正常,以此确定与“红羽”油茶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的香花油茶、陆川油茶可做砧木,应用于“红羽”油茶新品种的小苗嫁接生产中。
[0050]
将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苗木成活率分别进行统计,所得苗木成活率如下表:
[0051][0052]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分子技术和无性繁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红羽”油茶新品种与远缘品种小苗嫁接的方法及其可行性确定,方法直接,目标明确,可获得嫁接成活率较高的砧穗组合,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对提高科研生产效率具有实际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005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5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