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整枝方法

文档序号:25790165发布日期:2021-07-09 11:2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辣椒栽培领域,涉及一种辣椒整枝方法,具体是一种以增产为目的的辣椒整枝方法。


背景技术:

2.辣椒等果菜类的产量=每亩栽培的植株数*平均单株结果数*平均单果重。对于具体的小果型辣椒品种的产量而言:(1)植株大小基本确定,进而每亩平均栽培植株数量也基本确定,不太可能通过多栽植株数来提高产量;(2)小果型辣椒,其果实的特点之一是“小”,不能通过提高单果重量来提高产量。因此提高平均单株结果数就成为提高小果型辣椒产量的主要途径。提高平均单株结果数的途径:增加结果位点和提高座果率。
3.辣椒为假二杈分枝,一般结果位点为茎尖,系生长点分化成花芽而成,因此提高枝条的数量就成为增加结果位点的重要措施;
4.座果率受植株生长状态影响:植株生长过旺,枝繁叶茂,相互遮阴,导致近地面通风透光性差、空气湿度大;近地面叶片由于叶龄最长,最先开始老化,抵抗力下降,容易成为病菌入侵通道;造成植株容易感染病害,导致座果率下降。
5.通过科学的整枝方法可以提高小果型辣椒结果位点,减少养分的流失,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提高座果率,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因此合理整枝是辣椒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辣椒获得高产高效的一项关键技术。
6.目前辣椒生产过程中整枝执行较差,只有少量的栽培田会进行少量的整枝,偶尔用到的整枝的方式包括:一次性去掉主茎上所有叶片、待主茎上侧枝长到10厘米左右后一次性去掉、待门椒达到5成熟后一次性去掉主茎上所有的叶片和侧枝等等。其中待门椒达到5成熟后一次性去掉主茎上所有的叶片和侧枝使用较多,但待门椒达到5成熟时,主茎上的侧枝已经比较大,消耗了大量的同化产物,同时由于一次性去掉主茎上所有的叶片,下部叶片已经衰老,容易成为病菌入侵通道,而中上部叶片尚健壮,能够执行光合作用功能,过早去掉,会影响植株的光合能力;此外主茎上的侧枝还会萌发生长,影响通风透气和大气湿度,导致病害发生率高。
7.目前辣椒生产过程中很少有通过整枝合理提高结果位点的操作。偶尔用到的是在植株生长期对辣椒主茎“打顶”,促进侧枝萌发,以增加分枝数,但此类方法通常不对侧枝数量做限制,任其生长,往往造成侧枝数量过多,相互遮阴,降低座果率。
8.cn201210335450.7公开了一种“一种辣椒无限形栽培整枝方法”,该方法先对主杆上的侧枝“摘心或扭枝”,只是干扰侧枝的生长,并没有去掉侧枝;而是等到生长中后期,才摘除所有侧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辣椒植株生长前期的通风透光性,增加的病害发生的风险;并且通过前期“摘心或扭枝”,加上后期“摘除”,增加了人力成本。
9.cn 201810632146.6公开了一种“一种辣椒整枝摘叶方法”,该方法分批去掉了主茎上所有的侧枝和老叶,但没有通过整枝手段增加辣椒结果位点,对于小果型辣椒产量提升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辣椒整枝方法,可以调整植株群体结构,增加结果位点;维持良好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改善近地面小环境,改善通风透光性、减低空气湿度,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座果率,进而增加产量。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2.一种辣椒整枝方法,整株选留3个一级侧枝,每个一级侧枝选留3个二级侧枝,选留一级侧枝和二级侧枝时分2次去掉主茎或一级侧枝上多余的侧枝,并分批摘除主茎上的老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3.s1.待辣椒植株主茎长到15

40厘米高时,打顶,促进侧枝萌发;
14.s2.待主茎中上部侧枝长到3

10厘米长时,选3个侧枝,留作为一级侧枝,同时剪去主茎上其他萌发的侧枝;
15.s3.待一级侧枝长到5

15厘米长时,打顶,促进二级侧枝萌发;
16.s4.待二级侧枝长到3

10厘米长时,每个一级侧枝选3个侧枝,留作为二级侧枝,同时剪去一级侧枝和主茎上其他萌发的侧枝;
17.s5.子叶开始发黄时,分批摘除主茎上的真叶。
18.进一步地,步骤s1中是在辣椒植株主茎长到15

25厘米高时进行的。
19.进一步地,步骤s2中是在主茎中上部侧枝长到3

5厘米长时进行的。
20.进一步地,步骤s3中是在一级侧枝长到6

8厘米长时进行的。
21.进一步地,步骤s4中是在二级侧枝长到3

5厘米长时进行的。
22.进一步地,在步骤s2和步骤s4中,自上而下选3个生长基本一致、角度基本平均分布的3个侧枝。
23.进一步地,每次整枝前一天,对叶面喷施72%霜脲氰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1次,杀死和钝化植株病菌;整枝后一天内,再喷施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次,保护伤口;整枝时选择无露水、微风、晴天早晚进行。
24.进一步地,整枝时用剪刀剪去不要的侧枝和嫩叶,准备2把及以上的剪刀,每株用一把剪刀,交替使用,使用前和使用后将剪刀刀口浸灭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秒以上。
25.进一步地,所述辣椒品种为小果型辣椒。
26.进一步地,所述小果型辣椒为丘椒3号、丘辣2号。
27.工作原理:
28.由于结果枝的数量直接影响辣椒结果位点,但过多的结果枝会相互干扰,影响座果率,因此本发明选择留选一级侧枝为3个,二级侧枝为9个,既增加了结果枝的数量,增加结果位点,又不会造成结果枝数量太多,相互遮阴,影响座果率;
29.植株长势过旺或病虫害侵染,严重影响辣椒座果率,本发明选择将主茎近地面的侧枝和老叶去掉,以提高近地面通风透光性能,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菌入侵通道,以降低植株病害发生率,提高座果率。
30.由于侧枝是慢慢长出来的,只能等长到一定大小再去掉。太小的话,劳动成本高,太大的话一是造成不通风不透光,二是消耗大量的营养,所以本发明选择选留一级侧枝和二级侧枝时分2次去掉。
31.本发明摘叶去枝的主要目的是:一是增加结果枝数量,增加结果位点;二是改善辣椒植株近地面的通风透光性,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减少病害入侵通道,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座果率。
32.有益效果:
33.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改善植株群体结构,增加结果枝数量,增加结果位点;同时增加植株近地面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提高光合效率,使植株生长发育更健壮,可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提高座果率,同时本发明选择选留一级侧枝和二级侧枝时分2次去掉主茎和一级侧枝上多余的侧枝,并分批摘除主茎上的老叶,对植株生长影响小。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标注具体实施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35.对照试验1:
36.苗圃育苗后,选取3000株辣椒苗进行大田种植(面积约为1亩),在不整枝摘叶的自然条件下,盛果期评价植株近地面微环境特性、植株的发病情况和产量。
37.对照试验2:
38.苗圃育苗后,选取3000株辣椒苗进行大田种植(面积约为1亩),在门椒达到5成熟,然后分批摘除主茎二杈分枝以下所有的侧枝和叶片,评价整枝摘叶前和盛果期植株近地面微环境特性、植株的发病情况和产量。
39.对照试验3:
40.苗圃育苗后,选取3000株辣椒苗进行大田种植(面积约为1亩),待主茎长度为10厘米时,打顶,盛果期评价植株近地面微环境特性、植株的发病情况和产量。
41.实施例一
42.苗圃育苗后,选取3000株辣椒苗(采用丘椒3号)进行大田种植(面积约为1亩),待辣椒植株主茎长到25厘米高时,打顶,促进侧枝萌发;待主茎中上部侧枝长到3厘米长时,自上而下选3个生长基本一致、角度基本平均分布的3个侧枝,留作为一级侧枝,同时剪去主茎上其他萌发的侧枝;待一级侧枝长到8片真叶时,打顶,促进二级侧枝萌发;待二级侧枝长到3厘米长时,每个一级侧枝自上而下选3个生长基本一致、角度基本平均分布的3个侧枝,留作为二级侧枝,同时剪去一级侧枝和主茎上其他萌发的侧枝;子叶开始发黄时,分批摘除主茎上的真叶。盛果期评价植株近地面微环境特性以及植株的发病情况。
43.整枝条件:每次整枝前一天,对叶面喷施一次72%霜脲氰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1次,杀死和钝化植株病菌;整枝后一天内,再喷施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次,保护伤口。整枝时选择无露水、微风、晴天早晚进行。整枝时用剪刀剪去不要的侧枝和嫩叶,准备2把及以上的剪刀,每株用一把剪刀,交替使用,使用前和使用后将剪刀刀口浸灭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秒以上。
44.相对于对照试验1,近地面大气湿度比对照降低了26%,通风性提高了53%,透光性提高了30%,植株田间疫病、炭疽病发病率分别降低14%和20%,产量提高了21.6%。
45.相对于对照试验2,盛果期近地面大气湿度、通风性、透光性、植株田间疫病、炭疽
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产量提高了13.7%。
46.相对于对照试验3,近地面大气湿度比对照降低了31%,通风性提高了59%,透光性提高了35%,植株田间疫病、炭疽病发病率分别降低19%和25%,产量提高了18.2%。
47.实施例二
48.苗圃育苗后,选取3000株辣椒苗(丘辣2号)进行大田种植(面积约为1亩),待辣椒植株主茎长到15厘米高时,打顶,促进侧枝萌发;待主茎中上部侧枝长到5厘米长时,自上而下选3个生长基本一致、角度基本平均分布的3个侧枝,留作为一级侧枝,同时剪去主茎上其他萌发的侧枝;待一级侧枝长到6片真叶时,打顶,促进二级侧枝萌发;待二级侧枝长到3

5厘米长时,每个一级侧枝自上而下选3个生长基本一致、角度基本平均分布的3个侧枝,留作为二级侧枝,同时剪去一级侧枝和主茎上其他萌发的侧枝;子叶开始发黄时,分批摘除主茎上的真叶。盛果期评价植株近地面微环境特性以及植株的发病情况。
49.整枝条件:每次整枝前一天,对叶面喷施一次72%霜脲氰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1次,杀死和钝化植株病菌;整枝后一天内,再喷施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次,保护伤口。整枝时选择无露水、微风、晴天早晚进行。整枝时用剪刀剪去不要的侧枝和嫩叶,准备2把及以上的剪刀,每株用一把剪刀,交替使用,使用前和使用后将剪刀刀口浸灭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秒以上。
50.相对于对照试验1,近地面大气湿度比对照降低了23%,通风性提高了61%,透光性提高了25%,植株田间疫病、炭疽病发病率分别降低13%和21%,产量提高了19.3%。
51.相对于对照试验2,盛果期近地面大气湿度、通风性、透光性、植株田间疫病、炭疽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产量提高了14.9%。相对于对照试验3,近地面大气湿度比对照降低了24%,通风性提高了51%,透光性提高了33%,植株田间疫病、炭疽病发病率分别降低16%和22%,产量提高了13.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