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20394发布日期:2021-06-11 21:31阅读:1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



背景技术:

紫芋(colocasiatonoimonakai)为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湿生草本,块茎粗厚,倒卵形,表面生褐色须根,叶由块茎顶部抽出,高1-1.2m,叶柄圆柱形,向上渐细,紫褐色,叶片盾状,长40-50cm,宽25-30cm,深绿色,基部具弯缺,侧脉粗壮,边缘波状,花序外露部分长12-15cm,粗1cm,佛焰苞管部具纵棱,绿色或紫色,向上缢缩变白色,肉穗花序两性,黄绿色,花期7-9月,其块茎、叶柄、花序均可作为蔬菜,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繁殖方式主要为春季或秋季分株繁殖。

紫芋生性强健,喜光,耐阴,全日照或半日照条件均可,喜高温多湿,耐湿,可丛植或片植于湿地、池塘、溪河边缘,亦可用于园林水景造景或家庭园艺盆栽观赏,其植株挺立,叶片大,颜色浓绿,叶柄深紫色,常作为观叶观茎植物种植于水景中的水缘,亦可作为净水植物应用于庭院水景及生态缸等。

紫芋的园林园艺应用广泛,传统土壤栽培存在土地营养元素缺乏、营养成分吸收缓慢,导致紫芋叶片及叶柄生长缓慢、颜色不鲜艳、影响植株形态和观赏效果的问题,且传统栽培易发生土传病虫害,并且难以满足紫芋生长所需的环境相对湿度的要求,导致叶片叶尖易焦枯,而水培方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但在水培方法中如何促进中紫芋生长是本领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通过添加外源活性物质促进紫芋种苗生长,水培得到的紫芋根系健壮,叶片健康,叶柄叶片颜色浓艳,观赏效果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包括步骤:当水培容器内的紫芋种苗经预培养长出新根、新叶后移至日光下培育时,向水培容器内添加外源活性物质,以促进紫芋的生长。

优选地,所述外源活性物质包括茉莉酸甲酯或硝普钠或氯化镧或氯化血红素。

优选地,所述外源活性物质包括10-20μmol/l茉莉酸甲酯、150-200μmol/l硝普钠、1-2μmol/l氯化镧、3-5μmol/l氯化血红素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种苗处理:取紫芋种苗的带有基部叶柄的块茎,剪去原有的根系、干枯组织,洗净后浸泡于消毒液中消毒,取出、清水冲洗并于阴处沥干;

s2、种苗栽种:将紫芋种苗的块茎埋入水培容器内的河沙基质中,河沙基质没过基部叶柄后压实,加入清水及营养液,液面没过河沙基质;

s3、种苗预培养:水培容器置于明亮散射光处培养至紫芋块茎长出新根、新叶且新叶展开后移至日光下培育;

s4、促进生长:向水培容器中加入外源活性物质;

s5、水培管理:定期添加营养液;通过添加清水以保证液面不低于河沙基质。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紫芋种苗为长出3-5片叶片的紫芋苗,剪去叶片及上部叶柄,得带有基部叶柄的块茎。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消毒液为多菌灵粉末稀释1000-1500倍所得的多菌灵溶液;消毒时间为15-20分钟。

优选地,步骤s2还包括基质准备步骤:选用粒径3-5mm的天然粗河沙,过筛去除粉尘,清水淘洗、沥干,摊开暴晒,得沙河基质;所述水培容器内河沙高度为12-15cm。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块茎埋入深度为6-8cm;种植间距为8-10cm;所述液面没过河沙基质的高度为3-5cm。

优选地,所述营养液包括0.14-0.175g/l的n、0.06-0.075g/l的p2o5、0.06-0.075g/l的k2o。

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水培管理条件为通风、光照、18-30℃温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在水培的紫芋种苗长出新根、新叶后添加外源活性物质,通过外源活性物质有效促进紫芋对营养液液内各类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紫芋根系、叶片生长,并提高其抗性。

在一优选方案中,限定种苗处理、种苗栽种、种苗预培养、促进生长、水培管理的水培步骤,以及各步骤的具体操作,以提高对紫芋生长的促进效果。

在一优选方案中,使用粒径3-5mm的天然粗河沙作为水培基质,颗粒大小适中,颗粒间具有孔隙,透气性好,既能使紫芋根系有较多的生长空间,又能使根系与水中溶解氧充分接触,加强根系的呼吸作用,防止烂根,且能保证种植箱底部水循环流动,有效防止种植箱底部腐烂发臭,同时还能过滤沉降水中杂质,保持上层水清洁,起到净化作用。河沙还能较好的防止病虫害的滋生与传播。

在一优选方案中,营养液包括0.14-0.175g/l的n、0.06-0.075g/l的p2o5、0.06-0.075g/l的k2o,对水培的紫芋进行养分补给,营养液富含氮磷元素,养分利用率高,可以有效地促进紫芋的营养生长,使水培的紫芋叶片大且鲜绿,叶柄颜色更紫,观赏效果更好,且水培根系健壮而长,植株挺立不易倒伏。

本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水培方法的流程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包括步骤:当水培容器内的紫芋种苗经预培养长出新根、新叶后移至日光下培育时,向水培容器内添加外源活性物质,以促进紫芋的生长。其中,外源活性物质指的是本身不存在于植物中或植物中含量极低,通过外在添加方式以改善植物的生理和生物功能,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源活性物质包括茉莉酸甲酯或硝普钠或氯化镧或氯化血红素。茉莉酸甲酯可激发防御植物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硝普钠自发释放一氧化氮,以提供营养物质氮;氯化镧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氯化血红素是天然血红素的体外纯化形式,可调节植物生长,诱导植物体内逐步释放co气体,从而改善植株的抗逆性。上述外源活性物质可促进紫芋种苗对营养液内各类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紫芋根系、叶片生长,并提高其抗性。

进一步地,所述外源活性物质包括10-20μmol/l茉莉酸甲酯、150-200μmol/l硝普钠、1-2μmol/l氯化镧、3-5μmol/l氯化血红素中的任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紫芋种苗对营养液内各类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紫芋根系、叶片生长,并提高其抗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种苗处理:取紫芋种苗的带有基部叶柄的块茎,剪去原有的根系、干枯组织,洗净后浸泡于消毒液中消毒,取出、清水冲洗并于阴处沥干;

s2、种苗栽种:将紫芋种苗的块茎埋入水培容器内的河沙基质中,河沙基质没过基部叶柄后压实,加入清水及营养液,液面没过河沙基质;

s3、种苗预培养:水培容器置于明亮散射光处培养至紫芋块茎长出新根、新叶且新叶展开后移至日光下培育;

s4、促进生长:向水培容器中加入外源活性物质;

s5、水培管理:定期添加营养液;通过添加清水以保证液面不低于河沙基质。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紫芋种苗为长出3-5片叶片的紫芋苗,剪去叶片及上部叶柄,得带有基部叶柄的块茎,以提高紫芋种苗水培成活率。进一步地,基部叶柄长度为10-12厘米。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消毒液为多菌灵粉末稀释1000-1500倍所得的多菌灵溶液;消毒时间为15-20分钟。采用多菌灵溶液消毒,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各种病害,避免紫芋水培过程中产生病虫害,促进其正常生长。控制好多菌灵溶液浓度及其消毒时间,保证消毒效率的同时避免僵苗。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还包括基质准备步骤:选用粒径3-5mm的天然粗河沙,过筛去除粉尘,清水淘洗、沥干,摊开暴晒,得沙河基质;所述水培容器内河沙高度为12-15cm。具体地,基质准备步骤包括:选用粒径3-5mm的天然粗河沙,过筛一次去除粉尘,用清水淘洗三遍,沥干水分,摊开在干净容器中,置于阳光下暴晒,并注意经常翻动,暴晒2-3天,以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其内含有的部分有害微生物,得河沙基质。使用天然粗河沙作为水培基质,颗粒大小适中,颗粒间具有孔隙,透气性好,既能使紫芋根系有较多的生长空间,又能使根系与水中溶解氧充分接触,加强根系的呼吸作用,防止烂根,且能保证种植箱底部水循环流动,有效防止种植箱底部腐烂发臭,同时还能过滤沉降水中杂质,保持上层水清洁,起到净化作用。河沙还能较好的防止病虫害的滋生与传播。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中,所述块茎埋入深度为6-8cm,以使得河沙基质没过基部叶柄;种植间距为8-10cm;加入清水及营养液,并使得所述液面没过河沙基质的高度为3-5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包括0.14-0.175g/l的n、0.06-0.075g/l的p2o5、0.06-0.075g/l的k2o。进一步地,营养液还包括中量元素、微量元素。步骤s5中,根据水培容器内液面高度适量添加营养液,如每周添加一次,一次添加1l稀释后的营养液,然后再添加清水,以使得述液面没过河沙基质的高度为3-5cm,即维持液面高于沙河基质的高度为3-5cm。使用营养液对水培的紫芋进行养分补给,营养液富含氮磷元素,养分利用率高,可以有效地促进紫芋的营养生长,使水培的紫芋叶片大且鲜绿,叶柄颜色更紫,观赏效果更好,且水培根系健壮而长,植株挺立不易倒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5中,所述水培管理条件为通风、光照、18-30℃温度,适宜紫芋生长,以促进紫芋种苗的生长。

为了阐述本文的发明,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不应被理解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苗处理:将紫芋种苗保留带有10厘米基部叶柄的块茎,剪去原有的根系和其他干枯组织,用清水洗净,浸泡入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5min,消毒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并于阴处沥干;

(2)基质准备:水培基质选用粒径3-5mm的天然粗河沙,过筛一次去除粉尘,用清水淘洗三遍,沥干水分,摊开在干净容器中,置于阳光下暴晒,并注意经常翻动,暴晒3天后可装入种植箱,种植箱内河沙高度为12cm;

(3)种苗栽种:将紫芋种苗的块茎埋入河沙基质中,埋入深度为6cm,以刚好没过基部叶柄为宜,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以固定种苗。种苗种植株距为8cm。栽种好后向种植箱内加入清水及稀释250倍的营养液,液面没过河沙基质3cm即可;

(4)种苗预培养:将水培紫芋的种植箱置于明亮散射光处6天,可观察到紫芋块茎生出新根,且叶柄内部有新叶长出,待新叶展开后,即可将种植箱移至日光下;

(5)促进生长:将茉莉酸甲酯按20μmol/l的浓度用清水充分溶解后,一次性加入种植箱中,以促进紫芋的生长;

(6)水培管理:定期向种植箱内添加营养液,并通过添加清水以保持种植箱内水面不低于河沙基质,且水质较清澈。

其中,营养液包括0.175g/l的n、0.075g/l的p2o5、0.075g/l的k2o。

55天后可获得根系健壮生长良好的紫芋水培苗。

实施例2

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苗处理:将紫芋种苗保留带有10厘米基部叶柄的块茎,剪去原有的根系和其他干枯组织,用清水洗净,浸泡入稀释15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20min,消毒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并于阴处沥干;

(2)基质准备:水培基质选用粒径3-5mm的天然粗河沙,过筛一次去除粉尘,用清水淘洗三遍,沥干水分,摊开在干净容器中,置于阳光下暴晒,并注意经常翻动,暴晒2天后可装入种植箱,种植箱内河沙高度为13cm;

(3)种苗栽种:将紫芋种苗的块茎埋入河沙基质中,埋入深度为7cm,以刚好没过基部叶柄为宜,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以固定种苗。种苗种植株距为9cm。栽种好后向种植箱内加入清水及稀释200倍的营养液,液面没过河沙基质4cm即可;

(4)种苗预培养:将水培紫芋的种植箱置于明亮散射光处7天,可观察到紫芋块茎生出新根,且叶柄内部有新叶长出,待新叶展开后,即可将种植箱移至日光下;

(5)促进生长:将硝普钠按200μmol/l的浓度用清水充分溶解后,一次性加入种植箱中,以促进紫芋的生长;

(6)水培管理:定期向种植箱内添加营养液,并通过添加清水以保持种植箱内水面不低于河沙基质,且水质较清澈。

其中,营养液包括0.175g/l的n、0.075g/l的p2o5、0.075g/l的k2o。

60天后可获得根系健壮生长良好的紫芋水培苗。

实施例3

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苗处理:将紫芋种苗保留带有10厘米基部叶柄的块茎,剪去原有的根系和其他干枯组织,用清水洗净,浸泡入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5min,消毒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并于阴处沥干;

(2)基质准备:水培基质选用粒径3-5mm的天然粗河沙,过筛一次去除粉尘,用清水淘洗三遍,沥干水分,摊开在干净容器中,置于阳光下暴晒,并注意经常翻动,暴晒3天后可装入种植箱,种植箱内河沙高度为14cm;

(3)种苗栽种:将紫芋种苗的块茎埋入河沙基质中,埋入深度为8cm,以刚好没过基部叶柄为宜,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以固定种苗。种苗种植株距为10cm。栽种好后向种植箱内加入清水及稀释250倍的营养液,液面没过河沙基质5cm即可;

(4)种苗预培养:将水培紫芋的种植箱置于明亮散射光处5天,可观察到紫芋块茎生出新根,且叶柄内部有新叶长出,待新叶展开后,即可将种植箱移至日光下;

(5)促进生长:将氯化镧按2μmol/l的浓度用清水充分溶解后,一次性加入种植箱中,以促进紫芋的生长;

(6)水培管理:定期向种植箱内添加营养液,并通过添加清水以保持种植箱内水面不低于河沙基质,且水质较清澈。

其中,营养液包括0.175g/l的n、0.075g/l的p2o5、0.075g/l的k2o。

50天后可获得根系健壮生长良好的紫芋水培苗。

实施例4

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苗处理:将紫芋种苗保留带有10厘米基部叶柄的块茎,剪去原有的根系和其他干枯组织,用清水洗净,浸泡入稀释15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20min,消毒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并于阴处沥干;

(2)基质准备:水培基质选用粒径3-5mm的天然粗河沙,过筛一次去除粉尘,用清水淘洗三遍,沥干水分,摊开在干净容器中,置于阳光下暴晒,并注意经常翻动,暴晒2天后可装入种植箱,种植箱内河沙高度为15cm;

(3)种苗栽种:将紫芋种苗的块茎埋入河沙基质中,埋入深度为7cm,以刚好没过基部叶柄为宜,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以固定种苗。种苗种植株距为9cm。栽种好后向种植箱内加入清水及稀释200倍的营养液,液面没过河沙基质4cm即可;

(4)种苗预培养:将水培紫芋的种植箱置于明亮散射光处7天,可观察到紫芋块茎生出新根,且叶柄内部有新叶长出,待新叶展开后,即可将种植箱移至日光下;

(5)促进生长:将氯化血红素按5μmol/l的浓度用清水充分溶解后,一次性加入种植箱中,以促进紫芋的生长;

(6)水培管理:定期向种植箱内添加营养液,并通过添加清水以保持种植箱内水面不低于河沙基质,且水质较清澈。

其中,营养液包括0.175g/l的n、0.075g/l的p2o5、0.075g/l的k2o。

55天后可获得根系健壮生长良好的紫芋水培苗。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具体步骤进行紫芋种苗的水培,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添加外源活性物质茉莉酸甲酯。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2的具体步骤进行紫芋种苗的水培,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添加外源活性物质硝普钠。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3的具体步骤进行紫芋种苗的水培,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添加外源活性物质氯化镧。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4的具体步骤进行紫芋种苗的水培,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添加外源活性物质氯化血红素。

实施例5

培育60天后,比较实施例1至实施例4、对比例1至对比例4所培育的紫芋种苗的根系、叶片及叶柄的生长情况,具体结果见表一。

表一

由表一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紫芋生长的水培方法,通过添加外源物质,改善了紫芋种苗的生长速度及生长状况。进一步地,通过添加外源物质结合具体的水培方法,所培育的紫芋生长速度快,根系健壮,植株健康,叶片生长更大,叶片叶柄颜色更深,且无病虫害,植株挺立不倒伏,抗性强,具有更好的观赏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