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9393发布日期:2021-07-20 17:0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用组合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杀线虫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植物寄生线虫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物之一,具有隐蔽性、多寄主性、顽固性和易传播等特点。其种群增长迅速、防治困难,对我国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寄主作物包括大豆、马铃薯、棉花、玉米、番茄、胡萝卜和甜菜等。目前线虫危害日趋严重,对农作物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全球每年由线虫危害导致的作物减产可达14%,造成经济损失800亿~1000亿美元。我国每年因线虫侵害导致的作物减产高达12%,单由线虫引起的大豆年产量损失在5%~80%之间。寄生线虫破坏植物根部,侵染后易引发病原真菌感染,加剧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侵害,破坏植物生长,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长期以来,生产上通常使用化学杀线虫剂防治植物线虫。其中多种杀线虫剂存在高毒、高残留、抗性和残效期长等问题,被禁用或限用。熏蒸剂溴甲烷禁用后,常用杀线虫剂有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杀线虫剂,如涕灭威和噻唑磷,生物杀线虫剂如阿维菌素等。

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是先正达公司研发的作用于琥珀酸脱氢酶的新型吡啶酰胺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的特征,适用于玉米、小粒谷物、大豆、花生、油菜籽、藜麦等多种作物,对白粉病和叶斑病有奇效,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体上的三羧酸循环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阻止其产生能量,抑制病原菌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氟唑菌酰羟胺还是一种新型的杀线虫药剂,先正达公司将其制备成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大豆胞囊线虫。

氟烯线砜(fluensulfone)是氟代烯烃类硫醚化合物,属于非熏蒸新型杀线虫剂,是最近20多年中开发的唯一一个新化学杀线虫剂,具有触杀活性。对多种植物寄生线虫有防治作用,且对非标靶生物毒性低,是许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杀线虫剂的“绿色”替代品。有研究表明,氟烯线砜能显著降低爪哇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化身根结线虫对植物根部的感染和穿透。

目前,氟唑菌酰羟胺大多是被用作杀菌剂,防除农作物病害,极少数专利文献将其用于杀线虫剂。其中,专利cn202011049282.6公开了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的农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有效成分氟唑菌酰羟胺和三氟咪啶酰胺,按一定的重量比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安全高效,增强了杀线虫活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成本。专利cn201710897291.2公开了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氟唑菌酰羟胺和杀螟丹,能够有效的防治干尖线虫和抗性恶苗病,且农药用量明显降低。上述两个专利仅是将氟唑菌酰羟胺与其他两种杀线虫组分复配使用,发现氟唑菌酰羟胺能够提高杀线虫组分的杀虫效果,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专利cn201510812481.0公开了一种含氟吡菌酰胺和阿苯达唑的杀线虫组合物,该专利指出氟吡菌酰胺最初为杀菌剂,但也可以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复合体ii(即琥珀酸脱氢酶或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是作用于此标靶的第一个杀线虫剂。同时,陈香华等人研究了氟吡菌酰胺sc对番茄根结线虫的药效,指出氟吡菌酰胺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电子传递,导致不能提供机体组织的能量需求,进而杀死防治对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详见: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等.氟吡菌酰胺sc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药效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9,35(01):84-87.)。

氟唑菌酰羟胺与氟吡菌酰胺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同样是一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线粒体呼吸,从而杀死线虫,作为一种杀线虫剂使用。但是本发明人试验研究发现,氟唑菌酰羟胺单独使用下,其杀线虫效果不及其与氟烯线砜复配后的杀线虫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病害的、新颖的农药组合物,以减少线虫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有效活性组分包括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5:1~1:30。

进一步地,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5:1~1:1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在所述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1~1:5。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线虫病害方面的应用。具体的,将所述组合物制备成便于使用的制剂剂型,通过喷雾、灌根、拌土、穴施、沟施中的一种或组合方式使用。

进一步地,为了充分发挥本发明组合物的药效,在制备其便于使用的制剂剂型时,除需加入所必须的活性组分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外,还需加入辅助其有效组分发挥药效的助剂或载体。所述助剂和载体包括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乳化剂、增稠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均为现有常用的农药助剂,本发明并不做特别限定,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作出选择或调整。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有效活性组分由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组成,制备成便于使用的制剂剂型。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在所述制剂中的占比为0.1~50%。通过灌根、拌土、穴施、沟施中的一种或组合方式来防治植物根结线虫。

本发明提供的杀线虫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在所述杀线虫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15:1~1:30。在此配比范围内,该组合物对植物线虫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且根据本发明人的实验探究,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复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力测定。

(1)2龄幼虫的制备

从中国农业大学线虫研究室培养的番茄根部挑取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新鲜卵块;将卵块放在小培养皿(直径3.5cm)中的纱网上,再向培养皿中加入少许蒸馏水,保存在4℃冰箱中;卵孵化后取出并放在室温下,24h后收集2龄幼虫(j2),每天收集1次,共收集3d,配制成幼虫悬浮液,后将幼虫悬浮液稀释至200条/ml,并用于室内对幼虫致死的毒力测定。

(2)毒力测定

配制含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其复配比例见表1,用于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力测定。设置空白对照,取12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配好的试验药剂1ml,再加入等体积的线虫悬浮液,25℃条件下保湿培养,分别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检查南方根结线虫2龄虫的存活数量和死亡数量,线虫呈僵直不动为死虫,线虫呈弯曲蠕动状态为活虫。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别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参照ny/t1154.1-2006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几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sps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0及混剂共毒系数,判断协同增效情况。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联合作用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力测定

表1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在一定比例内复配使用其共毒系数大于120,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优选的,当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复配比例为5:1~1:15时,其共毒系数大于140,协同增效效果稳定;当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复配比例为1:1~1:5时,其共毒系数大于155,协同增效效果更为显著。

实施例2

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番茄属于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一般以春季栽培为主,冬季温室栽培为辅,全生育期120-170d,株高可达150-200cm,自然盛果期1-5月或10-11月。然而在生产中,番茄常常遭受根结线虫的危害而严重损产,其主要发生在须根和侧根上,线虫通过挤压细胞壁间的空隙在细胞间运动,完成对植物的侵染,并刺激寄主细胞加速分裂,使受害部位肿大形成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白色瘤状根结,有时成念珠状,剖开根结,可见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藏于其中。轻发时,植株地上部症状不甚明显,一般表现为生长稍矮小、迟缓、叶色异常,重发时,表现为植株黄化,不同程度的瘦弱矮小,生长发育不良,结果少而小,干旱时中午萎蔫,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早衰,青枯死苗。

试验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小峪子存丛海逸园园区玻璃温室大棚内进行,前茬作物为甜瓜,根结线虫危害发生较重,土壤为粘质土。供试番茄品种为“金鹏9号”,单畦高垄栽培,株距40cm,行距1m,常规生产管理。

试验处理药剂为本发明提供的含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其复配比例和使用量设置见表2。试验对照处理药剂为30%氟唑菌酰羟胺sc和25%氟烯线砜·嘧虫胺sc,其使用量设置见表2。

本试验采用灌根的方式防治番茄根结线虫,共设置10个处理小区,每小区两畦,每畦25株番茄植株。待番茄定植后,依照表2所示的浓度用量将药液均匀稀释后对番茄植株进行灌根处理,每株用液量400ml,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之后进行田间常规管理。

番茄收获后,每小区随机选取15株番茄植株,挖取番茄根部,调查根结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所得数据结果见表2。

其中,番茄根结线虫病情分级标准如下:

0级,根系健康,无根结;

1级,根系上有少量根结,占全根系的1%~15%;

3级,根结占全根系的16%~25%;

5级,根结数量中等,占全根系的26%~50%;

7级,根结数量较多,占全根系的51%~75%;

9级,根结数量极多,占全根系的76%~100%。

表2,本发明杀线虫组合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表2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最高防治效果达到了92.31%,与现有药剂30%氟唑菌酰羟胺和25%氟烯线砜·嘧虫胺sc相比,在同样的使用剂量下,防治效果更为显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含氟唑菌酰羟胺和氟烯线砜的杀线虫组合物能够防除大多数农作物线虫害,尤其对植物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突出。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作出的实际应用效果测验,并非对本发明的使用范围作出限定。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或者使用范围做出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