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表消毒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8270发布日期:2021-07-30 17:5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消毒液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物表消毒液。
背景技术
:许多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都并非是一次性产品,而是可以在消毒之后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这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减少资源浪费。由于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往往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皮肤、肌肉组织、血管、内脏器官等,因此具有非常严格的消毒要求,所使用的消毒产品需要能够杀灭大多数的细菌。另外,由于绝大部分医疗器械为金属制品,在具有良好消毒效果的同时,消毒产品对于医疗器械应当是基本上没有腐蚀性的。中国专利文献cn108378066a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消毒的医疗器械用高效消毒液,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5-9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4-0.9份、醋酸氯己定0.3-0.7份、茶树精油3-8份、纤维素酶0.4-0.8份、壬基酚聚醚0.5-1.2份、亚硝酸钠0.4-0.9份、医用异丙醇0.6-1.5份、渗透剂3-7份、医用甘油6-9份、缓蚀剂3-7份、羟乙基纤维素0.6-1.5份、亚氯酸盐3-8份、无机酸性物质2-6份、龙胆草汁6-9份、邻苯二甲醛0.3-0.7份、医用异丙醇0.4-0.8份、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1-5份、芳香族羧酸0.6-1份、正丁醇0.4-1份、纳米银抗菌剂0.5-1.2份、亲水性溶剂2-6份和金属螯合剂0.6-1.5份。虽然该消毒液可起到较好的消毒灭菌作用,但其成分过于复杂,无论是成本还是制备工艺方面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表消毒液,该物表消毒液以苯扎氯铵为主要杀菌成分,同时添加桉叶油,二者协同可以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另外,将苯扎氯铵加入由纯化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桉叶油三者配置而成的乳化液中,有利于苯扎氯铵稳定分散于消毒液中,改善物表消毒液的存储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表消毒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作为优选,上述的物表消毒液,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按顺序将纯化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桉叶油加入乳化釜中,搅拌30-60min,配制乳化液;(2)将苯扎氯铵加入乳化液中,继续搅拌20-30min,得到物表消毒液。作为优选,上述苯扎氯铵为医药级。作为优选,上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化学纯。作为优选,上述桉叶油为食品级。作为优选,上述物表消毒液的ph值为6.0-7.0。作为优选,上述物表消毒液在54℃恒温恒湿条件下存放14天后,苯扎氯铵含量的下降率小于等于1.6%。作为优选,上述物表消毒液在37℃恒温恒湿条件下存放90天后,苯扎氯铵含量的下降率小于等于3.1%。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物表消毒液以苯扎氯铵为主要杀菌成分,同时添加桉叶油,二者协同可以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另外,将苯扎氯铵加入由纯化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桉叶油三者配置而成的乳化液中,有利于苯扎氯铵稳定分散于消毒液中,改善物表消毒液的存储稳定性;(2)本发明先将纯化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桉叶油制备成乳化液,再加入苯扎氯铵,有利于提高存储稳定性,可尽量减少物表消毒液在长期存储过程中有效成分的下降速率;(3)本发明的物表消毒液的ph值为6.0-7.0,不会因过酸或过碱而对医疗器械等产生腐蚀;(4)本发明的物表消毒液在54℃恒温恒湿条件下存放14天后,苯扎氯铵含量的下降率不超过1.6%;在37℃下存放90天后,苯扎氯铵含量的下降率不超过3.10%,有效消毒成分的下降速度缓慢,具有更长的保质期,或者在相同的期限内可以获得更好的消毒效果。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原料准备:苯扎氯铵7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g、桉叶油2g、纯化水90g。(1)按顺序将纯化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桉叶油加入乳化釜中,搅拌40min,配制乳化液;(2)将苯扎氯铵加入乳化液中,继续搅拌25min,得到物表消毒液。对比例1原料准备:苯扎氯铵7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g、纯化水92g。(1)按顺序将纯化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乳化釜中,搅拌40min,配制乳化液;(2)将苯扎氯铵加入乳化液中,继续搅拌25min,得到物表消毒液。对比例2原料准备:苯扎氯铵7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g、桉叶油1g、纯化水91g。(1)按顺序将纯化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桉叶油加入乳化釜中,搅拌40min,配制乳化液;(2)将苯扎氯铵加入乳化液中,继续搅拌25min,得到物表消毒液。对比例3原料准备:苯扎氯铵7g、桉叶油2g、纯化水91g。(1)按顺序将纯化水、桉叶油加入乳化釜中,搅拌40min,配制乳化液;(2)将苯扎氯铵加入乳化液中,继续搅拌25min,得到物表消毒液。对比例4原料准备:苯扎氯铵7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g、桉叶油2g、纯化水90.5g。(1)按顺序将纯化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桉叶油加入乳化釜中,搅拌40min,配制乳化液;(2)将苯扎氯铵加入乳化液中,继续搅拌25min,得到物表消毒液。对比例5原料准备:苯扎氯铵7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g、桉叶油2g、纯化水90g。将苯扎氯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桉叶油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物表消毒液。对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进行金属腐蚀性测定:制备不锈钢、铝试样(圆形,直径24.0mm,厚1.0mm,穿一直径为2.0mm小孔,表面积总值约为9.8017cm2,光洁度4-6),依据《消毒剂金属腐蚀性评价方法》gb/t38498-2020进行测试(测定时稀释为1:25水溶液)。测试结果见表1。表1注:蒸馏水空白对照成立。经检测,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1:25水溶液)对不锈钢和铝的腐蚀速率(r)分别为0.0033mm/a和0.0092mm/a,依据腐蚀性分级标准判断:对不锈钢和铝基本无腐蚀。对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进行皮肤刺激试验:试验方法:试验前24h将家兔脊柱两侧的毛去掉,不得损伤皮肤,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cm×3cm,并检查皮肤完好。次日将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0.5ml直接涂抹于家兔一侧皮肤,涂抹面积为2.5cm×2.5cm。另一侧敷贴蒸馏水进行对照,敷贴时间为4h。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去除残留受试物。分别于去除受试物后1h、24h、48h观察皮肤局部反应,并按要求进行评分。结果见表2。表2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对家兔的最高皮肤刺激指数为0分,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皮肤刺激强度分级标准,属无刺激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对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试验方法:20只动物(雌雄各半)一次灌胃剂量5000mg/kg体重,灌胃前禁食过夜,不限制饮水。染毒后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及死亡时间,并对死亡动物和观察期满处死动物尸体解剖,肉眼观察脏器有无异常,观察时间14天。结果见表3。表3性别剂量(mg/kg)动物数(只)死亡动物(只)死亡率(%)雌50001000雄50001000对死亡及试验期未处死的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肝、肾、脾、胃、肠、心、肺等主要器官未见肉眼可见的异常改变。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km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5000mg/kg体重,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急性经口毒性分级标准,属实际无毒,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对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试验分组: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受试物三个剂量组分别为500mg/kg体重、2000mg/kg体重、5000mg/kg体重。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试验操作步骤:(1)动物染毒采用经口灌胃30h染毒法,即两次染毒间隔24h,第二次染毒后6h取材。(2)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动物,取胸骨。剥除肌肉,擦净血污。切断胸骨暴露骨髓。(3)用小牛血清稀释涂片,晾干。(4)将已干的涂片,在甲醇中固定5-10min。用吉姆萨应用染液染色10-15min,然后用ph6.8pbs液冲洗,晾干。(5)阳性与阴性对照组的操作程序同试验组。阳性组选用环磷酰胺(40mg/kg体重),阴性对照组用蒸馏水。(6)选择细胞分布均匀、完整、着色适当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pce)数。pce中出现有2个或多个微核,仍按1个计数。此外,还应观察pce/nce比例,作为对细胞毒性的指标。一般计数200个pce,同时计数所见到的nce。当pce/nce小于0.1时,提示对骨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降低受试物计量,重新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见表4:表4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可知,样品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各组pce/nce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实施例1制备的物表消毒液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5所制备的物表消毒液进行如下各项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5:(1)稳定性试验:54℃:取各物表消毒液样品于54℃恒温恒湿培养箱存储14d,分别测定存储前后样品中苯扎氯铵的含量,计算有效成分(苯扎氯铵)含量的下降率;37℃:取各物表消毒液样品于37℃恒温恒湿培养箱存储90d,分别测定存储前后样品中苯扎氯铵的含量,计算有效成分(苯扎氯铵)含量下降率;(2)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物表消毒液原液与水1:25进行稀释,作用时间为2.5min,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3)大肠杆菌杀菌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物表消毒液原液与水1:25进行稀释,作用时间为2.5min,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4)铜绿假单胞菌杀菌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物表消毒液原液与水1:25进行稀释,作用时间为2.5min,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5)白色念珠菌杀菌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物表消毒液原液与水1:25进行稀释,作用时间为2.5min,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6)黑曲霉素杀菌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物表消毒液原液与水1:25进行稀释,作用时间为2.5min,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表4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