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自动定向摆放采落烟叶的方法

文档序号:25783467发布日期:2021-07-09 10: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自动定向摆放采落烟叶的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摆放烟叶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自动定向摆放采落烟叶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烟草在各种植省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云南为例,2018年,云南省烟叶产量84.4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7.7%。据了解,烟草产业还是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某些省份烟草税收占甚至当地财政税收一半左右,可知烟草的重要性。中国纳税最高十大税收企业,烟草行业排名第一。仅仅是中国烟草总公司2019年在岗职工就达到51.6万人,另外烟草种植户100万,涉及 450万农业人口就业,以及150万相关产业就业。
3.2019年实际种植烟草1331万亩,实际预收3450万担。在我国丘陵山地种植的烟草占比70%以上,面对如此规模的烟草系统,用机械化取代人工采摘就变得刻不容缓。
4.我国虽然是烟叶生产大国,但我国烟草采收的机械化却比较落后,烟叶采收一直以人工采收为主,费时费力,劳动成本较高,这主要与我国的烟叶种植模式,种烟区分布等有关。东北种烟区由于地广人稀,由于种烟地块面积大,适合国外生产效率高的大型烟草收获机械作业,但由于总种植面积不大,机具价格昂贵,难以推广使用。黄淮种烟区由于人口密度大,烟农习惯分散种植,每户的种烟地块面积不大,大型收获机械虽然作业效率高,但价格昂贵,地头转弯半径大,转弯时对烟草的损伤率较高,烟农难以接受。
5.对于转弯半径小的小型收获机械,烟农们虽然乐意接受,但没有合适的机型可供选择。丘陵种烟区由于地面起伏大,地块面积小,烟农们更需要机动性更好,适应于山地丘陵的微型烟草收获机械。
6.综上所述,国内许多烟草公司从国外引进的烟草收获机械,由于不适宜国内的烟田情况,很难在国内进行推广和应用。国外的烟草收获机技术发展较快,我国许多科研院校和烟草机械生产厂家也对适应本土化的烟叶收获机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和制造,但目前主要的机型仍较少且作业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定向摆放采落烟叶的方法。
8.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实现自动定向摆放采落烟叶的方法,烟叶经摆放采收装置的采收腔捋向后经输送带运至储叶箱;
10.所述采收腔包括底部的捋带,纵向设于捋带一侧的挡板,及侧端通过与挡板固定而悬设于捋带顶部的盖板;所述捋带的一端抵接输送带;
11.沿捋带的长度方向,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落叶孔。
12.上述输送带倾斜设置,另一端的高度大于与捋带抵接的一端,两侧均设有栏板;
13.所述盖板近输送带的一端延长,并与输送带等角度倾斜。
14.上述盖板的近输送带一端的延长段的两侧均向内卷曲。
15.上述盖板的近输送带一端的延长段的至少一侧顶设有第一导叶杆。
16.上述捋带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叶杆,且导叶杆的一端近输送带和捋带的抵接处。
17.上述盖板的另一端延长,捋带的另一端设有导叶板。
18.上述落叶孔于盖板的另一侧敞口;
19.所述捋带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叶杆,并置于落叶孔的敞口处的底部。
20.上述摆放采收装置为一对,且基于捋带的另一侧互成镜像,并以捋带的另一侧为衔接面,贴合摆放后使用。
21.上述摆放采收装置设有底座,导叶板与底座一体设置,第二导叶杆和挡板分别于捋带的两侧固设于底座上。
22.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23.本发明的一种实现自动定向摆放采落烟叶的方法,通过对称的使用摆放采收装置,使得烟叶采摘机在采摘每株烟杆的烟叶时,可以将烟叶进行定向摆放,使收割下的烟叶叶柄朝向保持一致,方便后续烟叶打包。其结构简单,通过落叶孔的带敞口处,形成阻截,将烟叶推上盖板;再通过带倾角的盖板结合第一导叶杆,将落于盖板上的烟叶导入落叶孔;再通过移动的捋带运转的同时完成翻转的动作。通过第二导叶杆将外伸的烟叶推入捋带上,保证沿叶运送的平整性,且其使用方便,制备成本低,便于携带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摆放采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一对摆放采收装置贴合摆放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烟叶切落后叶柄朝后落在捋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左右生长方位烟叶呈收拢状进入采收腔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左右生长方位烟叶进入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左右生长方位烟叶进入储叶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前向生长方位烟叶开始进入采收腔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前向生长方位烟叶切落后覆盖在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前向生长方位烟叶在第二导叶杆作用下进入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后向生长方位烟叶进入采收腔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后向生长方位烟叶在采收腔内向后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为后向生长方位烟叶舒展覆盖在盖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3为后向生长方位烟叶在第一导叶杆作用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4为后向生长方位烟叶叶柄滑落在捋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5为后向生长方位烟叶在捋带上实现翻转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6为后向生长方位烟叶以叶柄朝后的方式掉落在捋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盖板,2、落叶孔,3、挡板,4、储叶箱,5、输送带,6、第一导叶杆,7、第二导叶杆,8、捋带,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42.一种实现自动定向摆放采落烟叶的方法,烟叶经摆放采收装置整理后实现定向储存。
43.摆放采收装置由采收腔,输送带5和储叶箱4组成。
44.采收腔由底座9、捋带8、挡板3、盖板1组成。捋带水平设于底座上;挡板纵向的于捋带的一侧固接底座,盖板通过其端部固接挡板的顶端而水平的悬置于捋带的顶部;捋带的末端抵接输送带,捋带前端的底座延伸为导叶板。输送带倾斜设置,另一端接储叶箱且端部的高度大于与捋带抵接的一端,输送带的两侧均设有栏板。
45.悬置于捋带顶部的盖板的两端均延长,前端延长覆盖导叶板的地面投影,末端延长并等角度倾斜覆盖于输送带的顶部,且末端的延长段的两侧均向内卷曲。沿捋带的长度方向,盖板的中部设有落叶孔2,优选的呈椭圆形,且于远离挡板的一侧敞口。
46.于落叶孔敞口处的底部,第二导叶杆7近捋带并沿捋带的长度方向设于底座上,其末端近输送带和捋带的抵接处。
47.与第二导叶杆同侧的,第一导叶杆6设于盖板的近输送带一端的延长段的顶侧。
48.使用时,
49.优选的,用一对基于侧面互成镜像的摆放采收装置协同使用。
50.捋带由第一电机驱动,输送带由第二电机驱动,第一导叶杆由第三(微型) 电机驱动,第二导叶杆由第四(微型)电机驱动。
51.采落的烟叶经采收腔捋向后经输送带运至储叶箱规整摆放。
52.具体的,采收装置整体将烟叶分为3类进行处理:左右生长方位烟叶、前向生长方位烟叶、后向生长方位烟叶,不同生长方位烟叶的定向摆放实现过程如下:
53.a、左右生长方位烟叶的定向摆放
54.如图3

6所示:左右生长方向的烟叶,被环切刀割下后,整体呈现叶柄朝后的方式落下(如图3所示),或在底座和盖板的收拢下进入采收腔(如图4 所示),由于烟叶长度大于采收腔的宽度,在挡板的阻挡下,烟叶进入采收腔后将整体呈现叶柄朝后、前部方向会保持向前的趋势,探出的烟叶由向内卷动的第二导叶杆将烟叶导入输送带(如图5所示),通过捋带和输送带被传送至储叶箱(如图6所示)。
55.b、前向生长方位烟叶的定向摆放
56.如图7

9所示:前向生长方位的烟叶,基本保持叶柄朝后的原有姿态进入采收腔内,由于叶片较宽会同时落在左右两侧的底座上(图7和图8),烟叶在第二导叶杆的向内旋转作用下被推送到至两侧(任一侧)的捋带上(图9),最终通过捋带和输送带被传送至储叶箱。
57.c、后向生长方位烟叶的定向摆放
58.如图10

16所示:后向生长方位烟叶,烟叶被切落后随烟杆一起在采收腔内向后运动,当烟叶到达采收腔中部位置时,由于盖板在中间位置存在落叶孔的敞口处,烟叶被敞口处阻拦后(图10),再在捋带的推送下使得烟叶得以舒展覆盖在盖板上(图11和12),在第一导叶杆的旋转作用下使得烟叶平移至盖板(延长段)中后,再沿盖板延长段的倾斜下以叶柄朝下的姿态进入落叶孔中(图13和14),烟叶叶柄在捋带的后向水平力的作用下移动后实现
翻转(图 15),以叶柄朝后的方式掉落在捋带上(图16),最终通过捋带和输送带被传送至储叶箱。
5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