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3964发布日期:2021-09-04 15:0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绿色节能建筑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2.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和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指建筑对环境无害,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建造的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和节能环保建筑等等。
3.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145622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包括设于建筑外侧壁的格栅式百叶,格栅式百叶包括边框和叶片,所述叶片内部中空并蓄水,建筑顶部设有蓄水池,蓄水池用于补充或更换叶片内的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雨水对室内进行降温和保温功能,效果较差,由于雨水收到外界温度影响很大,且雨水始终位于墙板内,雨水很难达到良好的降温或保温效果,最终会导致雨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不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充分利用能源,减少房屋内热量和冷气的散失,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顶部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侧壁上连接有水管,所述建筑本体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建筑本体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水管背离所述集水箱一端位于凹槽内,并沿凹槽设置方向向建筑本体底部延伸,所述建筑本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沿建筑本体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凹槽位于放置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两个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内设有湿度感应器,两个所述种植盆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水管上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分流管与放置板配合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分流管分别位于所对应的放置板上方,每个所述分流管下方均设有分流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上设置多个放置板,并在每个放置板上安装两个种植盆,从而使种植盆布满建筑的整个墙面,使用绿植对建筑本体起到保温隔热效果,建筑本体顶部的集水箱用于收集雨水,当湿度感应器检测到种植盆内湿度较低时,所对应的电磁阀打开,雨水从集水箱离开,经过水管和分流管后作用在需要提高湿度的种植盆内,从而保持绿植的正常生长,通过利用自然的雨水资源,对绿植进行浇灌,保持绿植的生命力,进一步减小建筑房屋内热量和冷气的散失,从而实现建筑物的绿色节能和环保。
8.可选的,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安装在建筑本体上的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转盘、固定连接在转盘偏心位置上的驱动块、套设在转盘上的固定块、铰接在固定块上的摆杆、滑动连接在固定块顶部的滑块、固定连接在滑块侧壁上的滑移块和铰接在滑块
顶部的导流槽,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在固定块内,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在放置板上,所述摆杆上开设有腰形槽,所述驱动块滑动连接在腰形槽内,所述摆杆与固定块的铰接端位于转盘靠近放置板一侧,所述摆杆背离放置板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摆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导流槽中心铰接在滑块顶部中心。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分流管连接在水管上,且位于两个种植盆之间,为了实现可以对两侧的种植盆浇水,需要使用分流组件,当一侧的种植盆缺水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转盘在固定块内,同时位于转盘偏心位置上的驱动块在摆杆上的腰形槽内滑动,带动摆杆绕铰接点转动,当摆杆转动时,滑槽驱动滑移块沿放置板长度方向滑动,并带动导流槽移动到需要浇灌的种植盆上方,方便对分流管内流出的雨水进行导流。
10.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块顶部的伸缩杆、套设在伸缩杆外侧的支撑弹簧、固定连接在伸缩杆背离固定块一端的限位块,所述支撑弹簧背离固定块一端抵触在限位块侧壁上,所述导流槽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导流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对伸缩杆背离固定块一端产生向远离固定块方向的力,当导流槽向一侧的种植盆移动时,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到导流槽与滑块铰接点背离导流槽所移动的一侧,并对限位槽产生向背离固定块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导流槽向一侧靠近时,导流槽绕铰接点转动,此时导流槽靠近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低于导流槽背离移动方向的端部,从而方便对雨水进行引流。
12.可选的,所述种植盆包括种植槽和位于种植槽一侧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种植槽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内连接有设置有吸水棉,所述吸水面背离储水箱的一端位于种植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内用于储存雨水,吸水棉将储水箱内的雨水吸收到种植槽内,对种植槽内的土壤进行湿润,从而使种植槽内的绿植保持正常的生长。
14.可选的,所述储水箱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储水箱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盖板与储水箱铰接点背离凹槽一侧,所述建筑本体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抵触在盖板顶部侧壁上,所述抵触杆位于盖板与储水箱铰接点靠近凹槽一侧,所述储水箱侧壁上开设有供抵触杆滑动的让位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侧的储水箱内缺水时,将种植盆上移,此时抵触杆下压盖板,使盖板绕铰接点转动,靠近凹槽的一端低于储水箱箱口,导流槽内导流的雨水先作用在盖板上,并沿着盖板的倾斜方向注入到储水箱内。
16.可选的,所述放置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两个种植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放置板上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两个端部的凸轮、固定连接在凸轮偏心位置上的驱动杆、转动连接在驱动杆上的摇臂、铰接在摇臂背离驱动杆一端的抵触块、滑动连接在建筑本体侧壁上的安装板和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下方的插接块,所述放置板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种植盆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抵触块滑动连接在限位套内,所述插接块滑动连接在限位套内且位于抵触块背离放置板一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侧的凸轮转动,当凸轮转动时驱动杆随之转动,使摇臂带动抵触块沿限位套内做往复运动,当抵触块向上移动时,推动插接块并
带动安装板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种植盆向上移动,此时放置板另一侧的种植盆向下移动。
18.可选的,所述放置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并通过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
20.可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套,两个所述导向套分别位于限位套两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位于分别位于两个限位套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对安装板的移动起到缓冲和复位效果,导向套对缓冲弹簧的稳定支撑和缓冲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22.可选的,所述驱动轴两端的凸轮关于驱动轴轴线方向呈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凸轮上的驱动杆关于驱动轴轴线方向呈中心对称设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于驱动轴轴线呈中心对称的两个驱动杆可以使放置板一侧的种植盆上移时,另一侧的种植盆位于下方,避免两个种植盆内的盖板同时打开,影响储水箱内的水质。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集水箱、水管、分流管和位于放置板上的种植盆的设置,种植盆内的绿植对建筑本体起到保温的效果,减少室内热气和冷气的流失,使用集水箱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在绿植缺水时,对绿植进行浇灌,保证绿植的正常生产,进一步实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减少室内热气或冷气的散失;2.通过分流组件的设置,当放置板任意一侧的种植盆内缺水时,分流组件与分流管配合对该侧种植盆进行浇灌注水,减小绿植缺水的可能性,从而使绿植对建筑本体起到稳定的保温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绿色节能建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绿色节能建筑的水管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28.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9.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种植盆处的局部示意图。
30.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31.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种植盆内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建筑本体;11、集水箱;12、水管;13、凹槽;14、放置板;15、种植盆;151、种植槽;152、储水箱;153、吸水棉;154、盖板;155、复位弹簧;156、抵触杆;157、让位槽;16、湿度感应器;17、分流管;18、电磁阀;19、过滤网;21、第一电机;22、转盘;23、驱动块;24、固定块;25、摆杆;26、滑块;27、滑移块;28、导流槽;251、腰形槽;252、滑槽;281、限位槽;31、伸缩杆;32、支撑弹簧;33、限位块;41、驱动轴;42、凸轮;43、驱动杆;44、摇臂;46、抵触块;47、安装板;48、插接块;5、底座;51、限位套;52、导向套;53、缓冲弹簧;6、第二电机;61、第一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参照图1和图2,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建筑本体1顶部固定焊接有集水箱11,集水箱11侧壁上连接有水管12,水管12沿集水箱11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水管12上连接有多个分流管17,多个分流管17沿水管12长度方向设置,建筑本体1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4,放置板14上关于放置板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种植盆15,分流管17下方设有用于对两个种植盆15进行浇灌的分流组件,从而提高种植盆15内植物的存活率。
35.参照图2和图3,集水箱11内设置有有过滤网19,过滤网19位于水管12端部,建筑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沿建筑本体1高度方向设置,自建筑本体1顶部延伸至建筑本体1底部,水管12通过管箍安装在凹槽13内。
36.参照图2,分流管17为弯管,分流管17的进水端与水管12连通,分流管17的出水端与凹槽13平行且朝向地面设置,分流管17上安装有电磁阀18,用来控制分流管17开关,放置板14与分流管17配合设置有多个,每个分流管17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放置板14,两个种植盆15分别位于放置板14上,且位于分流管17的两侧。
37.参照图2和图3,分流组件包括安装在建筑本体1侧壁上的第一电机21、连接在第一电机21输出端的转盘22、固定连接在转盘22偏心位置上的驱动块23、套设在转盘22上的固定块24、铰接在固定块24上的摆杆25、滑动连接在固定块24顶部的滑块26、固定连接在滑块26侧壁上的滑移块27和铰接在滑块26顶部的导流槽28。
38.参照图2和图3,凹槽13内固定安装有托板,第一电机21固定安装在托板上。
39.固定块24为方形设置,且中心开设有圆形通槽,转盘22嵌设在圆形通槽内,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4上,导流槽28顶部侧壁截面为半圆形,导流槽28中心的侧壁与滑块26顶部中心铰接,固定块24顶部开设有燕尾槽,滑块26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燕尾槽滑动配合的燕尾块,固定块24固定连接在放置板14上。
40.参照图2,摆杆25上开设有腰形槽251,腰形槽251沿摆杆25长度方向设置,驱动块23呈圆柱状设置,驱动块23滑动连接在腰形槽251内,摆杆25上背离放置板14的一端开设有滑槽252,滑槽252沿摆杆25长度方向延伸,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槽252内。
41.参照图3和图4,固定块2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4顶部的伸缩杆31、套设在伸缩杆31外侧的支撑弹簧32、固定连接在伸缩杆31背离固定块24一端的限位块33,支撑弹簧32一端与固定块24顶部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抵触在限位块33侧壁上,伸缩杆31包括较粗的一端和较细的一端,伸缩杆31较细一端在伸缩杆31较粗一端内滑动,伸缩杆31较粗一端背离较细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4顶部。
42.参照图4,限位块33呈半球型设置,限位块33与伸缩杆31之间固定焊接有连杆,导流槽28背离摆杆25一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81,限位槽281两端延伸到导流槽28端部,限位槽281沿导流槽28长度方向设置,限位块33滑动连接在限位槽281内。
43.参照图5和图6,种植盆15包括种植槽151和位于种植槽151一侧的储水箱152,种植槽151与储水箱152固定焊接,储水箱152内设置有吸水棉153,吸水棉153背离储水箱152的一端位于种植槽151中的土壤内,种植槽151的土壤内设置有湿度感应器16。
44.参照图4和图5,当湿度感应器16检测到种植槽151内土壤湿度较低时,第一电机21
工作带动转盘22在固定块24内转动,此时驱动块23在腰形槽251内移动,从而带动摆杆25绕铰接点转动,摆杆25摆动时,滑槽252与滑动块相对滑动,带动滑块26沿固定块24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导流槽28向缺水的一侧种植盆15移动。
45.向一侧种植盆15移动时,限位块33从限位槽281中部滑动到限位槽281靠近凹槽13一端,此时在支撑弹簧32的张力作用下,伸缩杆31向上移动,带动限位块33对限位槽281施加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导流槽28绕铰接点转动,导流槽28靠近缺水种植盆15一端低于远离缺水种植盆15一端。
46.参照图6和图7,对应的电磁阀18开启,集水箱11内的雨水受到重力作用下落,经过分流管17下落到导流槽28内,再经过导流槽28,流入到储水箱152内,方便吸水棉153将储水箱152内的水吸出作用在种植槽151内的土壤中。
47.参照图5和图6,储水箱152顶部内壁上铰接有盖板154,盖板154长度方向的中心与储水箱152铰接,盖板154与储水箱15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5,复位弹簧155位于盖板154与储水箱152铰接点背离凹槽13一侧,建筑本体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抵触杆156,抵触杆156抵触在盖板154顶部侧壁上,抵触杆156位于盖板154与储水箱152铰接点靠近凹槽13一侧,储水箱152侧壁上开设有供抵触杆156滑动的让位槽157,让位槽157沿储水箱152高度方向设置。
48.参照图6和图7,放置板14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两个种植盆15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放置板14上的驱动轴41、固定连接在驱动轴41两个端部的凸轮42、固定连接在凸轮42偏心位置上的驱动杆43、转动连接在驱动杆43上的摇臂44、铰接在摇臂44背离驱动杆43一端的抵触块46、滑动连接在建筑本体1侧壁上的安装板47和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7下方的插接块48,种植盆15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7上。
49.放置板14上固定连接有底座5,底座5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套51,抵触块46滑动连接在限位套51内,插接块48滑动连接在限位套51内,且位于抵触块46背离放置板14一侧,底座5上位于限位套5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套52,安装板47与底座5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弹簧53,缓冲弹簧53一端与安装板47固定连接,缓冲弹簧53另一端与底座5固定连接,两个缓冲弹簧53分别位于两个限位套51内。
50.参照图6,导向套52和限位套51背离置物板一端齐平,闲置状态时,插接块48插接在限位套51内,此时安装板47抵触在导向套52和限位套51顶部,此时抵触块46与插接块48抵触。
51.参照图6,同一个驱动轴41两端的凸轮42关于驱动轴41轴线方向呈中心对称设置,两个凸轮42上的驱动杆43关于驱动轴41轴线方向呈中心对称设置。
52.参照图6,两个驱动杆43相互背离的一端固定焊接有辅助凸轮,辅助凸轮与凸轮42对摇臂44起到限位效果,两个辅助凸轮相背离的一侧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在底座5内转动。
53.参照图6,建筑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沿建筑本体1高度方向设置,安装板47侧壁上固定连接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块。
54.参照图5和图6,放置板1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1,驱动轴41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62,第一锥齿轮61与第二锥齿轮62啮合,且第二锥齿轮62位于两个凸轮42之间。
55.参照图5和图6,当一侧的种植盆15内缺水时,第二电机6工作带动第一锥齿轮61转动,从而使第二锥齿轮62转动并带动驱动轴41绕驱动轴41轴线转动,此时种植盆15缺水一侧的驱动杆43向背离放置板14一侧转动,并通过摇臂44推动抵触块46向上移动,抵触块46向上推动插接块48,从而使插接块48带动安装板47向上移动。
56.当安装板47向上移动时,由于抵触杆156的抵触,盖板154翻转,盖板154朝向凹槽13一侧低于盖板154背向凹槽13一侧,此时复位弹簧155处于拉伸状态,雨水从导流槽28留下打在盖板154上,并沿着盖板154流入到储水箱152内。
57.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的实施原理为: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一侧的种植盆15内湿度较低时,第一电机21工作带动带动转盘22转动,驱动块23带动摆杆25摆动,并通过滑移块27和滑槽252的配合带动滑块26在固定块24顶部滑动,从而使导流槽28向湿度较低的种植盆15一侧移动,在支撑弹簧32的张力作用下,限位块33推动导流槽28转动,同时,电磁阀18打开,雨水从集水箱11下落经过分流管17作用在导流槽28内,并沿导流槽28作用在储水箱152内,储水箱152内的雨水通过吸水棉153作用在种植槽151内的土壤中,使土壤保持湿润,从而保持绿植的生命力,使绿植保护建筑温度,减少室内的热气或冷气的散失。
58.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