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鱼类起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8416发布日期:2021-08-10 16:2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鱼类起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鱼类起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捕捞产量的萎靡、近海生态系统的恶化,人们对健康绿色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了海洋养殖业逐渐迈入深蓝海域,利用深远海优质水资源大批量养殖良好经济效益鱼类的深远海养殖,是拓展养殖区域、提高海产品产量的重要方式。养殖工船作为一种新型深远海养殖装备,相较于传统养殖平台具有可游弋躲避台风、赤潮等灾害的优势。目前,全球首艘十万吨级养殖工船正处于建设阶段。该船共设置15个大型养殖舱,养殖舱为“广口瓶”形状,内壁光滑,单个养殖舱尺寸约为长20m×宽20m×高19m,水深14m,单个养殖舱养殖水体约为5600方。养殖工船作为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具有养殖密度高、成鱼产品数量大的特点,以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为例,其单舱单次出鱼产量可达100吨,采用传统网箱拉网起捕的方式不但劳动强度过大,易造成鱼体损伤,而且起捕时间过长,会对鱼类造成长时间惊吓甚至缺氧死亡,影响养殖鱼类卖相和风味。因此,寻找一种新型高效的起捕作业方式,实现渔获提升的机械化、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确保渔获的成活率和无损伤是发展大型养殖工船舱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鱼类起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网箱拉网起捕的方式劳动强度大,同时易造成鱼体损伤,起捕时间过长,会对鱼类造成长时间惊吓甚至缺氧死亡,影响养殖鱼类卖相和风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鱼类起捕系统,包括养殖舱、作业平台、围网装置和起捕装置。

养殖舱侧壁上开设出鱼口、进水口、出水口,出鱼口、进水口位于养殖舱的上部,对立设置,出水口位于养殖舱的下部。

作业平台架空设置于养殖舱出鱼口侧,高度低于出鱼口,作业平台底座上靠近出鱼口位置开孔;作业平台包括电动绞盘、绳索,电动绞盘通过固定座固定设置在作业平台上,绳索的一端与电动绞盘连接。

围网装置包括网具、配重件和漂浮件,网具呈长条状,一端固定连接若干配重件,另一端固定连接若干漂浮件,起捕时,绳索的另一端与连接有配重件的网具的一端相连接。

起捕装置位于作业平台下方;起捕装置包括吸鱼装置、水泵、鱼水分离器,吸鱼装置为一呈y字形状的斜三通结构,吸鱼装置支管穿过作业平台开孔处与出鱼口相连,吸鱼装置主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与鱼水分离器连接。

进一步的,吸鱼装置主路管道为文丘里管结构。

进一步的,养殖舱为立方体结构,养殖舱顶部向内收缩,呈锥台状。

进一步的,出鱼口设置于养殖舱顶部向内收缩的倾斜侧壁上。

进一步的,与配重件连接侧的网具设有开口,网具呈u形。

进一步的,绳索和绞盘的数量均为5个。

进一步的,起捕装置还包括电动阀门ⅰ、电动阀门ⅱ,电动阀门ⅰ位于吸鱼装置支管中,电动阀门ⅱ位于与水泵连接的吸鱼装置主管中。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完成舱养模式养殖鱼类的起捕工作,且自动化程度高,对人力需求低。

(2)起捕效率高,离心水泵可以连续工作,使得整套系统可以连续运转,使养殖鱼类源源不断的从养殖舱进入鱼水分离器,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舱养鱼类的起捕。

(3)该套系统的整个起捕过程鱼类始终处于较为平缓的水流中,可以极大减轻起捕过程对鱼体的损伤,保证了养殖鱼类卖相完好,甚至可以实现活鱼起捕。

(4)该套系统还可以通过改变下网位置的方式调整单次的起捕量,可以根据出货要求调整起捕数量,并且不会对养殖舱养殖舱中剩余鱼类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围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4、图5、图6是本发明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1、养殖舱;2、围网装置;3、起捕装置;4、作业平台;11、出鱼口;12、进水口;13、出水口;21、网具;22、配重件;23、漂浮件;31、吸鱼装置;32、水泵;33、鱼水分离器;34、电动阀门ⅰ;35、电动阀门ⅱ;41、绞盘;42、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鱼类起捕系统,包括养殖舱、作业平台、围网装置、起捕装置。

一种适用于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鱼类起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舱、作业平台、围网装置和起捕装置。

养殖舱侧壁上开设出鱼口、进水口、出水口,出鱼口、进水口位于养殖舱的上部,对立设置,出水口位于养殖舱的下部;出鱼口与起捕装置连通,用于鱼类进入起捕装置中;进水口用于给养殖舱供水;出水口用于排水;正常情况下,进水量和出水量一致,养殖舱内水位基本保持不变,位于出鱼口下方。

作业平台架空设置于养殖舱出鱼口侧,高度低于出鱼口,作业平台底座上靠近出鱼口位置开孔;作业平台包括电动绞盘、绳索,电动绞盘通过固定座固定设置在作业平台上,绳索的一端与电动绞盘连接。

围网装置包括网具、配重件和漂浮件,网具呈长条状,一端固定连接若干配重件,另一端固定连接若干漂浮件,起捕时,绳索的另一端与连接有配重件的网具的一端相连接;

起捕装置位于作业平台下方;起捕装置包括吸鱼装置、水泵、鱼水分离器,吸鱼装置为一呈y字形状的斜三通结构,吸鱼装置支管穿过作业平台开孔处与出鱼口相连,吸鱼装置主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与鱼水分离器连接。

吸鱼装置主路管道为文丘里管结构,其主管与水泵连接的一端管径逐渐减小,通过此处的水流逐渐增大,可以加速鱼水混合物从养殖舱进入吸鱼装置中,其主管与鱼水分离器连接的一端管径逐渐增大,通过此处的水流逐渐减小,可以减轻水流对鱼体的损伤。

养殖舱为立方体结构,养殖舱顶部向内收缩,呈锥台状,可以防止水体晃动溢出养殖舱。

出鱼口设置于养殖舱顶部向内收缩的倾斜侧壁上。

与配重件连接侧的网具设有开口,网具呈u形,用于与出鱼口处的管道对接ⅰ,方便鱼进入管道ⅰ。

绳索和绞盘的数量均为5个,绳索另一端均匀的连接在网具上,便于拉动围网装置,进行起捕。

起捕装置还包括电动阀门ⅰ、电动阀门ⅱ,电动阀门ⅰ位于吸鱼装置支管中,电动阀门ⅱ位于与水泵连接的吸鱼装置主管中,电动阀门用于控制水流的大小及开关。

如图4-6所示,在进行鱼类起捕时,首先,将绳索与绞盘连接,进水口保持进水状态,关闭出水口,养殖舱内水位不断上升;之后将网具带配重件的一边沿养殖舱一侧舱壁沉入水底,连接漂浮件一侧的网具浮于水面上;绞盘开始工作,通过绞盘拉动网具将养殖舱中的鱼聚拢至养殖舱设有出鱼口的一侧;当水位高于出鱼口时,打开电动阀门ⅰ,使鱼与水的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鱼口流入吸鱼装置;此时打开水泵以及电动阀门ⅱ,将进入吸鱼装置的鱼水混合物通过水流射出至鱼水分离装置中,完成鱼类的起捕过程。吸鱼装置内高速流动的水流形成的负压会加速鱼水混合物从养殖舱开口进入吸鱼装置的速度,提高起捕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范围。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