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58183发布日期:2021-11-05 20:3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退化土壤快速再生工艺,属于土壤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2.土壤退化又称土壤衰弱,是指土壤肥力衰退导致生产力下降的过程。是土壤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的综合表征,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减少,土壤微生物缺乏、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浅,土体板结;土壤盐化、酸化、沙化等。土壤退化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目前我国土地退化和污染严重、不用农药化肥已经种不出农产品;按常规土地生态修复需要除时间长外只能治标不治本,也容易照常二次退化。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
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5.步骤s1、从牛粪、羊粪、空气和土壤中提炼获得芽孢杆菌、固氮菌种群、光合菌种群、木霉菌种群、酵母菌种群、乳酸菌种群、链霉菌种群、纤维分解酶、高温放线菌种群和细菌群,将上述菌群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具有很强活性和有机质分解能力的优势菌群作为发酵种子,与以麸皮、菜籽饼、干燥动物粪便为主材料混合,再添加红糖、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和氨基酸,将上述混合作物通过微生物培养基进入好氧发酵池进行20天70℃以上高温发酵处理得到微生物培养物;
6.步骤s2、将就地取材的各类有机废弃物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小于1cm;
7.步骤s3、将步骤s1得到的微生物培养物和步骤s2得到的粉碎后的有机废弃物,按体积份计微生物培养物20%与有机废弃物80%混合,再以此为基数添加体积1~2倍的各类退化土壤混合发酵,混合后堆放在宽不低于4米,长不低于5米,高不低于1米的发酵池中或在田间地头堆积成“几”字型进行发酵;
8.步骤s4、将步骤s3中的发酵物静态放置3天后检测温度,当温度升至70℃,对发酵物进行翻堆供氧,使其进入保温阶段进行高温发酵;
9.步骤s5、重复翻堆供氧以保持发酵温度,好氧菌持续繁殖分解有机物;
10.步骤s6、发酵温度降至40℃后进行发酵物后熟管理,当发酵物外观变成棕黑色、物料中心布满白色菌丝、无异味产生、ph值在6.5~7.5之间时,表示土壤再生完成。
11.作为优选,所述各类退化土壤包括有河湖淤泥、工程弃土、连作障碍土壤、沙化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化土壤、结构混乱化土壤和贫瘠化土壤。
12.作为优选,所述各类有机废弃物包括有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粮食加工下脚料、植物提取渣、沼渣、园林修剪物、餐厨垃圾。
13.作为优选,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秸秆和菌菇渣。
14.作为优选,所述林业三剩物包括树枝、树叶、树皮和木屑。
15.作为优选,所述粮食加工下脚料包括有砻糠、小麦壳、玉米芯和玉米包衣。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严格遵循大自然中土壤形成的自然循环规律,运用先进生物技术将土壤形成所需的数十乃至数百上千年的过程缩短到一个月,即把退化土壤与各种有机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动物排泄物、餐厨垃圾、食品中药加工下脚料等有机废弃物)混合经过零耗能零排放的生物技术保持20天以上的不低于70℃高温处置使土壤在物理性和化学性以及生物性三性重新组合成高于黑土地指标的土壤(简称土壤再生法);
17.本发明的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可以全效的对各类退化土壤在物理和化学以及生物学三方面重新优化组合,使其重新具有高效的农业生产能力,本发明严格遵循土壤形成的自然规律,使土壤快速具有充足的有机质,稳定性强,营养丰富且全面,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富含有益微生物,不携带病原菌和虫卵,无污染,无异味,安全可靠新生土壤;
18.本发明土壤再生方法是一种绿色环保有机的制备方法,是由微生物培养物和各类退化土壤混合发酵而成,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不含任何的人工合成成分,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可靠有效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19.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20.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21.步骤s1、从牛粪、羊粪、空气和土壤中提炼获得芽孢杆菌、固氮菌种群、光合菌种群、木霉菌种群、酵母菌种群、乳酸菌种群、链霉菌种群、纤维分解酶、高温放线菌种群和细菌群,将上述菌群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具有很强活性和有机质分解能力的优势菌群作为发酵种子,与以麸皮、菜籽饼、干燥动物粪便为主材料混合,再添加红糖、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和氨基酸,将上述混合作物通过微生物培养基进入好氧发酵池进行20天70℃以上高温发酵处理得到微生物培养物;
22.步骤s2、将就地取材的各类有机废弃物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小于1cm;
23.实施例1:
24.步骤s3、将步骤s1得到的微生物培养物和步骤s2得到的粉碎后的有机废弃物,按体积份计微生物培养物20%与有机废弃物80%混合,再以此为基数添加体积1倍的各类退化土壤混合发酵,混合后堆放在宽不低于4米,长不低于5米,高不低于1米的发酵池中或在田间地头堆积成“朵”进行发酵;
25.实施例2:
26.步骤s3、将步骤s1得到的微生物培养物和步骤s2得到的粉碎后的有机废弃物,按体积份计微生物培养物20%与有机废弃物80%混合,再以此为基数添加体积2倍的各类退化土壤混合发酵,混合后堆放在宽不低于4米,长不低于5米,高不低于1米的发酵池中或在田间地头堆积成“朵”进行发酵;
27.步骤s4、将步骤s3中的发酵物静态放置3天后检测温度,当温度升至70℃,对发酵物进行翻堆供氧,使其进入保温阶段进行高温发酵;
28.步骤s5、重复翻堆供氧以保持发酵温度,好氧菌持续繁殖分解有机物;
29.步骤s6、发酵温度降至40℃后进行发酵物后熟管理,当发酵物外观变成棕黑色、物料中心布满白色菌丝、无异味产生、ph值在6.5~7.5之间时,表示土壤再生完成。
30.进一步的,各类退化土壤包括有河湖淤泥、工程弃土、连作障碍土壤、沙化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化土壤、结构混乱化土壤和贫瘠化土壤。
31.进一步的,各类有机废弃物包括有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粮食加工下脚料、植物提取渣、沼渣、园林修剪物、餐厨垃圾。
32.进一步的,农业废弃物包括秸秆和菌菇渣。
33.进一步的,林业三剩物包括树枝、树叶、树皮和木屑。
34.进一步的,粮食加工下脚料包括有砻糠、小麦壳、玉米芯和玉米包衣。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s1、从牛粪、羊粪、空气和土壤中提炼获得芽孢杆菌、固氮菌种群、光合菌种群、木霉菌种群、酵母菌种群、乳酸菌种群、链霉菌种群、纤维分解酶、高温放线菌种群和细菌群,将上述菌群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具有很强活性和有机质分解能力的优势菌群作为发酵种子,与以麸皮、菜籽饼、干燥动物粪便为主材料混合,再添加红糖、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和氨基酸,将上述混合作物通过微生物培养基进入好氧发酵池进行20天70℃以上高温发酵处理得到微生物培养物;步骤s2、将就地取材的各类有机废弃物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小于1cm;步骤s3、将步骤s1得到的微生物培养物和步骤s2得到的粉碎后的有机废弃物,按体积份计微生物培养物20%与有机废弃物80%混合,再以此为基数添加体积1~2倍的各类退化土壤混合发酵,混合后堆放在宽不低于4米,长不低于5米,高不低于1米的发酵池中或在田间地头堆积成“几”字形进行发酵;步骤s4、将步骤s3中的发酵物静态放置3天后检测温度,当温度升至70℃,对发酵物进行翻堆供氧,使其进入保温阶段进行高温发酵;步骤s5、重复翻堆供氧以保持发酵温度,好氧菌持续繁殖分解有机物;步骤s6、发酵温度降至40℃后进行发酵物后熟管理,当发酵物外观变成棕黑色、物料中心布满白色菌丝、无异味产生、ph值在6.5~7.5之间时,表示土壤再生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退化土壤包括有河湖淤泥、工程弃土、连作障碍土壤、沙化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化土壤、结构混乱化土壤和贫瘠化土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有机废弃物包括有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粮食加工下脚料、植物提取渣、沼渣、园林修剪物、餐厨垃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秸秆和菌菇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业三剩物包括树枝、树叶、树皮和木屑。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快速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加工下脚料包括有砻糠、小麦壳、玉米芯和玉米包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治理环保领域和土壤改良修复技术领域,是一种绿色环保有机的制备方法,由微生物培养物、各类有机废弃物以及各类退化土壤混合发酵而成,其体积百分比为微生物培养物5~10%、各类有机废弃物25~40%、各类退化土壤50~70%。本发明的土壤快速再生方法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不含任何的人工合成成分,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可靠有效的途径。可靠有效的途径。


技术研发人员:文洋 陈婧樱子 解方 朱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壤之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