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4665发布日期:2021-11-06 03:0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现行市场流通产品所构成的原材料,例如金属,膜材,塑料粒子等,绝大部分在工艺流程中为普通原材料,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对于公共安全卫生及个人卫生意识逐渐加强,现行流通产品,物品大部分均无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因此我们目前均通过酒精喷雾,酒精湿巾等途径方式进行后期人为的消毒防范,人工物力成本较高。
3.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添加剂在金属,膜材,塑料粒子等原材料生产过程中添加至各种原料中,从而制备成所需的持效抗菌抗病毒原材料,从而使原材料具有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无需后续人为杀菌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
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20

30重量份的载体、4

6重量份的离子化合物、3

5重量份的有机物、6

10重量份的助溶剂、1

2重量份的催化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所述载体为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所述离子化合物包括氯化银、硫酸锌和硫酸铜,所述有机物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所述助溶剂为硫代硫酸溶液,所述催化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和稳定剂;
6.具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s1:按重量份备齐所需的各原料;
8.s2:取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载体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悬浮液;
9.s3:将氯化银和助溶剂进行混合,即和硫代硫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氯化银完全溶于助溶剂内得到银离子溶液;
10.s4:取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硫酸锌和硫酸铜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硫酸锌和硫酸铜完全溶于水得到锌离子和铜离子混合溶液;
11.s5:取剩余的去离子水,将有机物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有机物完全溶于水后得到有机物溶液;
12.s6:将银离子溶液、锌离子和铜离子混合溶液加入悬浮液内,加入分散剂,银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被悬浮于水中的载体吸附在其表面,得到溶液a;
13.s7:将有机物溶液加入至溶液a内,再加入消泡剂,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并无气泡产生,得到溶液b;
14.s8:最后在溶液b内加入稳定剂,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最终的抗菌抗病毒添加剂。
15.优选地,所述载体为硅藻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粉、活性炭粉、磷酸锆和沸石中的一种。
16.优选地,所述氯化银、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比例为85%

92%、5

8%和4

6%。
17.优选地,所述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的比例为50

60%和40%

50%。
18.优选地,所述分散剂、消泡剂和稳定剂的比例为45

55%、15

20%和30%

40%。
19.优选地,需要搅拌的各步骤中,搅拌均采用超声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均为8

15分钟。
20.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和高级醇的组合物。
21.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22.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金属皂类稳定剂。
23.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24.1、该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通过设置有载体和离子化合物,利用载体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银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吸附在其表面,微量的银离子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因后者带负电荷,依靠库仑引力,使两者牢固吸附,银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胞内,并与sh基反应,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银离子还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和物质传输系统,从而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同时添加少量的锌离子和铜离子提高杀菌的协同作用。
25.2、该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通过设置有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均具有较强的杀病毒作用,并且杀毒能力持久,毒性较小,从而使得添加剂具有持效的杀病毒作用,使原材料具有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无需后续人为杀菌消毒,节省了人力物力。
26.3、该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通过设置有分散剂和稳定剂,在载体吸附过程中加入分散剂防止颗粒的沉降和凝聚,方便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更好的吸附银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提高了离子的吸附率,稳定剂使添加剂保持化学平衡,避免化学性质改变,提高了添加剂的稳定性,保证了持效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27.该工艺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29.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的抗菌抗病毒添加剂成分图;
30.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的离子化合物成分图;
31.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的有机物成分图;
32.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的催化剂成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3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6.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37.实施例1
38.参照图1

5,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20

30重量份的载体、4

6重量份的离子化合物、3

5重量份的有机物、6

10重量份的助溶剂、1

2重量份的催化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所述载体为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所述离子化合物包括氯化银、硫酸锌和硫酸铜,所述有机物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所述助溶剂为硫代硫酸溶液,所述催化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和稳定剂;
39.具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0.s1:按重量份备齐所需的各原料;
41.s2:取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载体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悬浮液;
42.s3:将氯化银和助溶剂进行混合,即和硫代硫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氯化银完全溶于助溶剂内得到银离子溶液;
43.s4:取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硫酸锌和硫酸铜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硫酸锌和硫酸铜完全溶于水得到锌离子和铜离子混合溶液;
44.s5:取剩余的去离子水,将有机物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有机物完全溶于水后得到有机物溶液;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均具有较强的杀病毒作用,并且杀毒能力持久,毒性较小,从而使得添加剂具有持效的杀病毒作用,使原材料具有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无需后续人为杀菌消毒,节省了人力物力;
45.s6:将银离子溶液、锌离子和铜离子混合溶液加入悬浮液内,加入分散剂,银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被悬浮于水中的载体吸附在其表面,得到溶液a;微量的银离子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因后者带负电荷,依靠库仑引力,使两者牢固吸附,银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胞内,并与sh基反应,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银离子还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和物质传输系统,从而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同时添加少量的锌离子和铜离子提高杀菌的协同作用;
46.s7:将有机物溶液加入至溶液a内,再加入消泡剂,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并无气泡产生,得到溶液b;
47.s8:最后在溶液b内加入稳定剂,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最终的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将该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内添加至各种原料中,例如金属、膜材、塑料粒子等,从而可以制备成所需的持效抗菌抗病毒原材料。
48.本发明中,载体为硅藻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粉、活性炭粉、磷酸锆和沸石中的一
种。
49.参照图3,本发明中,氯化银、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比例为85%

92%、5

8%和4

6%。
50.参照图4,本发明中,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的比例为50

60%和40%

50%。
51.参照图5,本发明中,分散剂、消泡剂和稳定剂的比例为45

55%、15

20%和30%

40%。
52.本发明中,需要搅拌的各步骤中,搅拌均采用超声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均为8

15分钟。
53.本发明中,分散剂为硬脂酰胺和高级醇的组合物,分散剂的作用为防止颗粒的沉降和凝聚,方便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更好的吸附银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
54.本发明中,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消泡剂的作用为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防止泡沫形成。
55.本发明中,稳定剂为钙锌复合金属皂类稳定剂,稳定剂的作用为使最终形成的溶液保持化学平衡,避免化学性质改变。
56.实施例2
57.参照图1

5,一种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25重量份的载体、5重量份的离子化合物、4重量份的有机物8重量份的助溶剂、1.5重量份的催化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所述载体为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所述离子化合物包括氯化银、硫酸锌和硫酸铜,所述有机物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所述助溶剂为硫代硫酸溶液,所述催化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和稳定剂,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和高级醇的组合物,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金属皂类稳定剂;
58.具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9.s1:按重量份备齐所需的各原料;
60.s2:取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载体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悬浮液;
61.s3:将氯化银和助溶剂进行混合,即和硫代硫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氯化银完全溶于助溶剂内得到银离子溶液;
62.s4:取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硫酸锌和硫酸铜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硫酸锌和硫酸铜完全溶于水得到锌离子和铜离子混合溶液;
63.s5:取剩余的去离子水,将有机物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有机物完全溶于水后得到有机物溶液;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均具有较强的杀病毒作用,并且杀毒能力持久,毒性较小,从而使得添加剂具有持效的杀病毒作用,使原材料具有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无需后续人为杀菌消毒,节省了人力物力;
64.s6:将银离子溶液、锌离子和铜离子混合溶液加入悬浮液内,加入分散剂,银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被悬浮于水中的载体吸附在其表面,得到溶液a;微量的银离子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因后者带负电荷,依靠库仑引力,使两者牢固吸附,银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胞内,并与sh基反应,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银离子还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和物质传输系统,从而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同时添加少量的锌离子和铜离子提高杀菌的协同作用;
65.s7:将有机物溶液加入至溶液a内,再加入消泡剂,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并无气泡产生,得到溶液b;
66.s8:最后在溶液b内加入稳定剂,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最终的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将该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内添加至各种原料中,例如金属、膜材、塑料粒子等,从而可以制备成所需的持效抗菌抗病毒原材料。
67.本发明中,载体为硅藻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粉、活性炭粉、磷酸锆和沸石中的一种。
68.参照图3,本发明中,氯化银、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比例为89%、6%和5%。
69.参照图4,本发明中,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苯扎溴铵的比例为55%和45%。
70.参照图5,本发明中,分散剂、消泡剂和稳定剂的比例为50%、15%和35%。
71.本发明中,需要搅拌的各步骤中,搅拌均采用超声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均为12分钟。
72.本发明中,分散剂为硬脂酰胺和高级醇的组合物,分散剂的作用为防止颗粒的沉降和凝聚,方便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更好的吸附银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
73.本发明中,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消泡剂的作用为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防止泡沫形成。
74.本发明中,稳定剂为钙锌复合金属皂类稳定剂,稳定剂的作用为使最终形成的溶液保持化学平衡,避免化学性质改变。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